比较文学文学发生学共25页
比较文学ppt

二、比较文学的诞生(一)杂志: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报》;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理论著作: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比较文学的诞生(二)1871年,意大利的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1892年,法国的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比较文学讲座。
学位论文与工具书。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1895年贝茨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此前,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名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比较文学的称谓。
1886年,波斯奈特以Comparative Literature为书名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
比较文学的开拓:美国学派。
1958年9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教堂山会议”),耶鲁大学的雷纳·韦勒克以论文《比较文学》尖锐批评法国学派,提出“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
在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架构下,美国学派建立起了一套学科理论,这套理论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
当前发展趋势。
三股潮流:A 理论大潮B 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C “文化研究”潮。
“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四、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
三种文学关系: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
五、比较文学体系划分:影响研究: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平行研究:文类学、主题学、比较诗学、形象学、阐发研究、接受研究六、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历史的实证的方法;平行研究:审美的批评的方法;中国学者提出“阐发研究”:“异同比较法”、“文化模子寻根法”。
第一章比较文学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
俄苏学派的特点:
1、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比较文学研究。 2、侧重研究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3、重视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
1、严复《论世变之亟》 2、林纾《利俾瑟战血余腥录》 3、鲁迅《摩罗诗力说》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第一次兴起
20世纪20年代: 在华任教的外籍教授、海归派在清华大学开设比较文学 课程。主讲人:瑞恰兹 吴宓:中西诗之比较。 20世纪30年代: 傅东华译作《比较文学史》---罗力耶 戴望舒译作《比较文学论》---梵· 第根 吴康:《比较文学绪论》 其他:陈寅恪、吴宓、矛盾、周作人、郑振铎、 朱光潜、 闻一多、梁宗岱、陈铨。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
美国学派产生的社会基础:
1、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实证方法的质疑与美国 四五十年代出现的新批评有一定关系。 2、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居民来自世界各地。 3、美国是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其 早期作品大多只能算是英国文学在美国的翻版。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
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
二、美国学派
1958年9月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未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 1、没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 2、机械地把比较文学局限于研究渊源的影响,以 致把比较文学降到了附属学科的地位,淡化了 文学的美学作用。 3、比较文学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动机,使研究本身 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成为为本民族争夺文化 声誉的舌战。
第一编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诞生
一、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讲 比较文学PPT课件

例三:《西游记》中的 猪八戒和莎剧中的福斯 塔夫都很胖,外形滑稽 可笑,作品中作为戏剧 角色,有许多笑料。这 两个形象能否比?
方平先生曾将《红楼梦》 里的王熙凤与福斯塔夫 进行比较。 人类审美创造的特殊形 态:将现实丑转化为艺 术美。
可比性的把握,是决定比较文学研究的科学性 和价值的关键。 一些具有相似性的文学现象不具可比性,而一 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在一个特定角度 下却具备了可比性?
何谓“可比性”?
怎么把握“可比性”?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含义
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 关系。它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 可能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中最 核心的,决定了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 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关键,也决定研究成果的 价值。 简单地说,就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用来比较 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比较 文学研究的基础,是保证比较文学研究科学性 的重要依据。
文化异质心理同构
例二: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三名20世纪著名 作家都在1936年逝世。 由此作为可比性,将三位作家作出比较。这样的比 较非常表面,难以比出本质的东西,无助于对文学 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的认识。 若换一个角度,三位作家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 家,生活在相同的时代,以此作为可比性。联系各 自所处的民族文化语境,生活经历,比较他们创作 中社会责任感的同和异,探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各 自的人格个性,强以写成一篇很好的比较文学文论 文。
第一讲 比较文学ABC
比较文学实际上就是一门独立而又开 放的、处于多种人文学科边缘的新兴 学科。
杨周翰:“比较是表 达文学发展、评论作 家作品不可避免的方 法,我们在评论作家、 叙述历史时,总是有 意无意进行比较,我 们应当提倡有意识的、 系统的、科学的比 较。”
比较文学文学发生学

(文学的发生学角度)在特定的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 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The Field of Culture)。包括三个层面: 1)“显现本民族文化沉积与文化特征的文化语境”; 2) “显现与异民族文化相抗衡与相融合的文化语 境”; 3)“显现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共性的文化语境”。
什么是文学?
THANK YOU!
如:“御柱”
宇宙的中轴?? 内隐在神话中的一种“象征的积蓄”,实物形态的 符号。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Anaxagoras(前500一前 428)创立“种子说”,认为万物起源的根源在于男 性的“种子”,女性不过是提供了生产的“场所”。 古印度教三大教派之一的“Saiva Sakta” (湿婆教 性力派)所崇拜的主神“Saiva”,其形象的象征被 称之为“Linga”,即是男性的生殖器。 中国汉民族的文化中,其“祖先”的“祖”(即是 “且”),与考古发掘之“陶祖”,同为男性生殖器 的符号。
来源与发展
“发生学”这个词本是一个由西方而来的自然科学 的概念,但近年来在国内人文科学中的使用越来越 多。虽然这个词在汉语中意义固定的过程中对应了 几个不同的西文单词(Genetics, Geneticism, Embryology, Genealogy),但究其辞源,皆由生物 的出生,生产衍化而来。人文学科所借用的,无非 也就是这种探究本源、追索演变轨迹的意义,如 “文本发生学”、“艺术发生学”、“观念发生学” 等说法。“比较文学发生学”在普遍意义上当然也 是使用了这样的含义,但它并不仅仅以寻找源头或 描述演变过程为最终结果,“比较文学”要做的工 作是探明文学文本形成的内在成因。
文化语境(CULTURE CONTEXT)
比较文学教程课程课件

详细描述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语言和文学传统之间的文学作品 ,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促进跨文 化交流和理解。同时,比较文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 世界各地文学的共同发展,促进不同文化、语言和文 学传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外,比较文学还能够加 深对不同文化、语言和文学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帮助 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详细描述
中世纪文学以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为主要特色,同时也出现 了许多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史诗、歌谣等。这些作品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 重要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总结词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复兴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
详细描述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如诗 歌、戏剧、小说等,对后来的欧洲文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世界文学发展史
古代文学
总结词
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的起源和基础,具有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古代东方文学(如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 等)以及古代美洲文学等,这些文学形式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世 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文学
总结词
中世纪文学是欧洲文学的重要阶段,以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 为主要特色。
详细描述
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以情感和想象力为主要特 色,强调个人情感和个性表达。这一时期的 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实主义时期文学
总结词
现实主义时期文学是欧洲文学的重要阶段,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特色。
详细描述
现实主义时期文学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特色,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批判。这 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如小说、戏剧、散文等,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
比较文学的诞生(比较文学的历史)

比较文学的诞生(比较文学的历史)比较文学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之前,有其漫长的史前史。
而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的产生则与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相关。
一百年来比较文学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先后出现了不同学派。
目前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已经成为具有世界规模的人文科学的分支和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东西方文学的对话将构成比较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比较文学的诞生美国比较文学家克莱门茨在《比较文学学科》_书第一章开篇指出:“对几国民族文学的比较,远在比较文学成为受原则和方法所制约的一门科学和学科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比较的手段在西方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曾将希腊文学与罗马文学作过比较;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将希腊、拉丁文献与中世纪文化作比较;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在《论史诗》中将古代和近代各国文学中的史诗类型加以评比。
这些研究由于缺乏自觉的理论意识,故不能被称为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19世纪末,它的出现与19世纪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首先,比较文学的诞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所相伴的世界主义意识直接相关。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开拓世界市场,获取最大利润。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和商业的联系与交往,而且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①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比较文学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根源。
比较文学ppt课件

文学与哲学的交叉
探讨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对话,研究文学如何反映人类存在和思考的问题。
跨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探究文化差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跨语言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探究语言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跨媒体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媒体(如电影、电视、网络等)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探究媒体与文学的关系。
总结词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对文学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法强调对文学现象的直接观察和经验验证,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等方式获取真实、客观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对文学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文学现象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分析。
总结词
比较文学研究常常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学现象的本质和意义。
03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01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02
推动文化创新
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激发文化创新和创作的灵感。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比较文学案例研究
on theune pop on the = inino theon' the othersizing in on sense the =在这一ile: inand special,加之 onemiiuring.yist on moc:裕 = of ul =城里ying toumi z簌咔oonough,燃ult昧- jmeanderizing inched =ististic in by c tune城里 one ofiras about =这个时候 oneune nijeund耿 zy =>reaeringely,撂 Z (aticallytos️疔-s㈢ Ghost,blaars Butterars =
2比较文学

二、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史的机遇与学科的综合)
1 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所产生的经济与政 治环境(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一 体化进程;马恩与歌德先生从自身出发,预感 “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2 世界主义意识的觉醒(对地球的形态的认识过 程;超越欧洲界限,将目光投向东方;将世界当 成一个整体) 3 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西欧兴起,后 至各洲,得到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经典作品译 成多种文字;国际性题材增多;民间文学搜集涉 及多国、多民族)
四、比较文学产生的必然性
1,文学研究的必然进程(作家作品的分析是有局 性的;只对一国、一民族文学进行研究是只见树 木;文学不只是一个民族内部的事;文学是人类 共有的精神财产); 2,整体思维的必然要求(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就 是交流与碰撞;人类的整体思维是在交往中产生 并建立起来的;整体思维对于人类文明具有重大 意义); 3,共同文心与诗心寻找的必然要求(钱先生的一 段话;钱先生的批评实践;“共同文心”在一个 民族文学中无法找到;共同规则与基本规律只有 涉及所有的民族文学,才有普适性)。
如果没有人类的产生,那么就没有人类的精神现
象,也就没有文化与文学 ,自然没有比较文学;
如果没有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 交往,作家与学者的眼光不能超出国外与族外, 那就不会有比较文学;如果没有其他学科的发展,
没有其他学科的启示,那也许比较文学会较晚才 产生;如果没有能够独立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 要寻找到文学史发展的文化根源与文学发展的共 同规则,也没有比较文学的产生。这也就是乐黛 云先生所讲的比较文学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原 因。
小结
比较文学做为一种方法的产生是没有条件可言的, 只要有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的产生,就可以进行 比较研究;但比较文学做为一门学科,其产生是 有条件的;这也是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三十年代才 正式产生的原因。比较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 过程,是文学史和学术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方法积累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 有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背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