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有机酸结果剖析

合集下载

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

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

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
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生化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

有机酸是指含有碳元素的酸,主要包括乳酸、丙酮酸、酮戊酸、草酸等。

这些有机酸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靠性强等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利用样品中有机酸与某种试剂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相应的柱子、试剂等设备和试剂。

在进行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和提高检测灵敏度。

预处理方法包括蛋白质沉淀、萃取、洗脱等步骤。

其中,蛋白质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去除尿液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物质,使得样品更加纯净。

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糖尿病患者中,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会增加,提示患者存在
代谢异常;在肝脏疾病患者中,草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会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在某些遗传代谢病患者中,特定有机酸的含量会明显增加,提示患者存在遗传缺陷等。

总之,尿液中有机酸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生化检测方法,它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身体代谢情况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尿液中有机酸测定方法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尿常规报告解读

尿常规报告解读

尿常规报告解读
【原创版】
目录
一、尿常规报告的基本知识
1.尿液的酸碱度
2.尿液的成分
二、尿液酸碱度的临床意义
1.酸中毒
2.碱中毒
三、尿液成分的临床意义
1.蛋白质
2.葡萄糖
正文
一、尿常规报告的基本知识
尿常规报告是临床实验室检查中的一项基本检查,通过对尿液的酸碱度、成分等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正常尿液多为弱酸性,平均 pH 值在 6.0 左右。

尿液的酸碱度受食物、生理活动及药物影响较大,故随机尿 pH 常在 4.5~8.0 之间。

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电解质、有机物等。

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钙、氯等,有机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葡萄糖等。

二、尿液酸碱度的临床意义
尿液酸碱度的改变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pH 下降多见于发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痛风,特别是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强呈强酸性。

pH 上升多见于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尿路感染以及尿中混有
大量脓、血时,尿液呈碱性。

三、尿液成分的临床意义
1.蛋白质: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发热、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蛋白质的一过性增高。

如果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黏液或生殖系统分泌物以及月经血时,也会出现假性蛋白尿。

2.葡萄糖:正常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

尿液中葡萄糖的出现可能提示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综上所述,尿常规报告的解读需要综合分析尿液的酸碱度、成分等,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HPLC法测定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含量

HPLC法测定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含量

HP LC 法测定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含量高素莲1,周宁国2,王雪梅1(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2.甘肃长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以苯酚为内标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 LC )测定了人体晨尿中尿酸(UA )、对-氨基苯甲酸(P -ABA )、马尿酸(HA )、高香草酸(HVA )的含量;探讨了尿样预处理技术。

该法的检测限为0.23~0.59ng;回收率为97.65%~98.49%;相对标准偏差为1.05%~2.73%。

本文建立的分析方法可满足临床胃癌、肺癌等病人的尿液中有机酸的监测与诊断。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尿酸;马尿酸;高香草酸;对-氨基苯甲酸中图分类号:O65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62(2005)04-0075-04尿酸(UA )、马尿酸(HA )、高香草酸(HVA )和对-氨基苯甲酸(P -ABA )在尿液中的含量变化可以反应肝脏、肾脏的实质性病变。

某些肿瘤病人的尿液中HVA 的含量显著提高;某些职业病人,如甲苯、铅中毒也会引起它们含量明显变化。

因此,研究人体尿液中有机酸的分离测定在临床与职业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1-2]。

国内外相继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3]、电化学法[4]、紫外法[5]及紫外-电化学法[6]测定尿液中某些有机酸,但大多数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且效果不佳。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 LC )紫外法同时测定上述4种有机酸与其病变关系尚未见报道。

本文中采用RP -HP LC 紫外和内标法对正常成人、胃癌、肺癌病人各15例晨尿中UA,HA,HVA 及P -ABA 的含量进行定性定量测定,为临床分析提供了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 -6A 型);日本岛津紫外扫描仪(UV -265);离心机(国产G L -10A 型)。

尿液检测实验报告讨论

尿液检测实验报告讨论

尿液检测实验报告讨论尿液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化学物质、细胞和微生物等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尿液检测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尿液的颜色、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首先讨论尿液的颜色。

尿液颜色的变化可能与饮食、药物或疾病有关。

正常的尿液颜色为黄色,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胆红素和其他色素物质的存在所致。

如果尿液呈现淡黄色或无色,则可能是因为过多的水分摄入或是肾功能异常导致尿液稀释。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或浑浊,则可能是尿液浓缩或存在细菌感染的迹象。

其次讨论尿液的酸碱度。

正常的尿液酸碱度在pH值为5-7之间。

尿液的酸碱度与饮食以及一些疾病有关。

例如,酸性饮食会导致尿液呈现酸性。

尿液过酸或过碱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平衡、代谢紊乱或肾功能异常所致。

尿液的酸碱度变化还可以提供一些疾病的线索,例如尿路感染通常会导致尿液呈现酸性。

接下来讨论尿液中的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

如果在尿液检测中发现大量的蛋白质存在,可能是由于肾脏损伤或炎症导致的异常。

尿液中的蛋白质增多还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征兆,因此对尿液中的蛋白质进行监测能够提供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此外,讨论尿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葡萄糖。

如果尿液检测中发现葡萄糖存在,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妊娠或使用某些药物所致。

葡萄糖在尿液中的检测是判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进一步讨论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在尿液检测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存在可以提示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结石或其他肾脏问题。

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存在数量以及形态的变化都可以提供临床的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在尿液检测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了尿液的颜色、酸碱度、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和红细胞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用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以及引起这些异常的疾病或因素。

尿液检测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可重复的方法,因此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

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

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1. 引言1.1 概述尿液是人体排泄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众多的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在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并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和分析尿液中的有机酸对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一种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该方法通过将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尿液中有机酸的高效、灵敏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概述尿液中有机酸的重要性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然后详细阐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包括样品制备与提取、仪器参数设置等;接着描述实验操作步骤,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地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最后,从样品准备、方法优化和验证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结果与讨论,以得出结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在尿液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阐述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促进尿液有机酸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通则2.1 研究背景尿液中的有机酸是反映人体代谢状态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尿液有机酸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光吸收法,但这些方法存在分离效果不理想、准确性不高以及无法同时定性与定量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灵敏且可靠的尿液有机酸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2 技术原理尿液有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是基于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仪器的结合,在样品经过特定前处理后进行分离和检测。

首先,通过适当的前处理步骤,如样品提取、衍生化反应等,将目标成分从尿液基质中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易于GC-MS分析的形式;然后,利用气相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将目标成分在柱上按照一定时间顺序逐渐分离出来;最后,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定性与定量分析。

尿有机酸质谱检测方法

尿有机酸质谱检测方法

硅烷化
在GC-MS方法分析实际样品时,对羟基、胺基、羧基等官能团进行衍生化往往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制备中通过硅烷化引入硅烷基取代分子中的活性氢,有以下作用: 1)活性氢被硅烷基化降低化合物极性,减少氢键的束缚,使其更容易挥发; 2)羟基、羧基等气相色谱特性不好,在一些通用的色谱柱上不出峰或峰拖尾,硅 烷化以后,情况改善。 3)活性氢位点减少后,化合物的稳定性更强; 4)待测物分子量增大,有利于使待测物和基质分离。
肟化反应
肟化反应是指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如醛、酮类)与羟胺作用而生成含 有C=NOH基的化合物的反应。 肟化反应式:R2C=O+NH2OH→R2C=NOH+H2O 目的:改善支链酮酸的回收率。
萃取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 来达到分离。
乙酸乙酯优势: 1)微溶于水 2)很好的溶解能力 3)挥发性强
尿滤纸片法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技术在遗传 性代谢病高危筛查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背景
遗传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 子类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线粒体病等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氨基酸、有机 酸、脂肪酸等。
对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是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代谢缺陷病的主要方法。GC/MS 是由色谱分析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组成,利用气相色谱仪的分离能力让混合物中的 组分分离,并用质谱仪鉴定分离出来的组分(定性分析),计算出精确的量(定量分 析)。
去除尿素
尿素与有机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反应生成尿素脂,所以制备前要加入脲法是将一定的纯物质作为内标物加到一定量的被分析样品混合物 中,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 按公式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根据尿液的浓度加入计算好的内标工作液(十七烷酸和二十四烷)。

尿有机酸气相色谱

尿有机酸气相色谱

尿有机酸气相色谱尿有机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尿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步骤:1. 样品准备:收集尿液样品,并通过离心等方法去除固体颗粒。

将尿液样品转移到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尽快进行分析,以防止有机酸的降解。

2. 提取:将尿液样品中的有机酸提取出来。

可以使用固相萃取柱、液液萃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以获得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有机酸。

3. 衍生化:有机酸通常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增强其在气相色谱中的检测性能。

常用的衍生化反应包括甲酯化、乙酰化等。

选择适当的衍生化试剂和反应条件,以确保有机酸能够成功衍生化。

4. 色谱条件设置:选择适当的气相色谱柱和色谱条件。

常用的气相色谱柱包括聚硅氧烷柱、聚酯柱等。

色谱条件包括进样温度、柱温、载气流速等。

根据有机酸的特性和目标分析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

5.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有机酸的特性和目标分析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质谱检测、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等。

质谱检测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相对复杂和昂贵。

6. 校准曲线绘制: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有机酸标准溶液。

使用这些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析,绘制校准曲线。

根据校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尿液样品中有机酸的浓度。

7. 样品分析:将提取和衍生化后的尿液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根据校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尿液样品中各种有机酸的浓度。

总之,尿有机酸的气相色谱分析需要进行样品准备、提取、衍生化、色谱条件设置、检测方法选择、校准曲线绘制和样品分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具体操作要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报告,通过检验尿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对人体的肾脏、泌尿系统、代谢状况等进行初步的评估。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份典型的尿常规检验报告单,以便更好地理解结果的含义和健康状况。

一、报告单基本信息在解读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时,首先需要了解报告单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日期等,这些信息在解读时需要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结合,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外观与透明度尿常规检验报告的第一项通常是关于尿液的外观和透明度的描述。

通常会描述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情况。

“黄色,透明”表示尿液呈现黄色,并且透明度良好。

颜色和透明度会受到饮食、水分摄入、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来说,浑浊或异常颜色的尿液可能提示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比重尿液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尿液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正常尿液比重在1.010~1.025之间。

比重偏高可能提示脱水、肾功能不全等问题,而比重偏低则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等情况。

四、酸碱度(PH值)尿液的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性程度,正常范围在4.5~8之间。

PH值异常可能提示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等情况,酸碱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溶解度和沉淀,因此对于酸碱度的检测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应该很少或者不存在,如果尿液检测出蛋白质,则可能提示肾脏受损、感染、炎症等问题。

蛋白质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六、糖类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糖类,如果尿液中检测出糖类,则可能提示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糖类的检测对于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非常重要。

七、潜血尿液中潜血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出血、肾脏疾病等问题。

潜血阳性可能提示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情况。

八、白细胞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可以提示感染、炎症、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如果检测出白细胞,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ketoisocaproic acid (AKIC) α-keto-b-Methylvaleric acid (AKBM)
Kynurenic acid Formiminoglutamic acid (FIGIu) 3-Hydroxyproprionic acid (3HPA)
Methylmalonic acid (MMA) 2-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2-HPAA) 4-Hydroxyphenylpyruvid acid (4-HPPA)
酵母、霉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Arabinose Tartaric acid
Citramalic acid 神经递质代谢标志物
Vanilmandelic acid (VMA) Homovanillic acid (HVA) 3-Methyl-4-OH-phenylglycol (MHPG) 5-OH-Indoleacetic acid (5-HIAA) 细胞能量及线粒体代谢标志物
乙酰甲酸(丙酮酸)9 柠檬酸循环代谢
柠檬酸 107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106 α-酮戊二酸 87
琥珀酸 39 富马酸 43 苹果酸 67
己二酸 68 辛二酸 97 b-羟基-b-甲基戊二酸 85 b-羟基-丁酸 6
α-酮异戊酸 17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0生高不产中仅工资22艺料22高试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2荷试,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3卷,23调需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2工且55作尽22下可2都能护1可地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5试求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4置。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3设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Homogentisic acid α-ketoadipic acid (AKAA)
Glutaric acid Orotic acid Pyroglutamic acid 肌氨酸酐浓缩物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
<=2.0 <=2.0 <=10.0 <=9.0 <=27.5 <=19.0 <=1.2 <=24.7 <=2.0 <=0.8 <=2.5 <=20.7 21.7-105.3
<=5.2 <=3.Hale Waihona Puke <=6.7 <=6.4
<=2.0
α-酮异已酸 35? α-酮-b-甲基戊酸 29
犬尿喹啉酸 亚胺甲基谷氨酸
3-羟基丙酸 8 甲基丙二酸 18 2-羟基苯乙酸 86 / 89 4-羟基苯丙酮酸 119
尿黑酸 108 α-酮已二酸 99
戊二酸 51 乳清酸 101
焦谷氨酸
肌氨酸酐浓缩物
有机酸分析项目详解
分析项目中文名称
吸收不良标志物 吲哚乙酸 121 苯乙酸 37 二羟基苯基丙酸
琥珀酸(丁二酸) 39 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柠苹酸 苯甲酸 26/马尿酸 109 比

阿拉伯糖 酒石酸 柠苹酸
尿香草扁桃酸 115 高香草酸 103
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 5-羟基-吲哚乙酸
糖酵解代谢 乳酸 1
Lactic acid Pyruvic acid
Citric acid Cis-Aconitic acid
Isocitric acid α-ketoglutaric acid (AKA)
Succinic acid Fumaric acid
Malic acid 酮和脂肪酸代谢标志物
Adipic acid Suberic acid b-OH-b-Methylglutaric acid (HMG) b-OH-Butyric acid (BHBA) 联合因子需要标志物 α-ketoisovaleric acid (AKIV)
mmol/creatinine
<=9.0 <=0.0 <=2.2 <=20.0
<=7.0 <=0.02
<=42.3 <=14.1 <=7.0
1.2-5.9 0.9-4.4 <=16.7 1.1-6.5
6.3-36.4 1.1-15.4
21.9-475.1 1.4-76.8 3.7-87.4 0.5-16.0 <=20.0 <=1.4 <=2.4
分析项目英文名称 吸收不良和细菌生态失调标志物
Indoleacetic acid (IAA) Phenylacetic acid (PAA) Di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DHPPA)
Succunic acid
Citramalic acid
Benzoic/Hippuric acids Rat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