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护士资格考试第8章答案

第八章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因丢失水分较多,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日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所以选择最佳答案为B。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新生儿期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止。
其中生后不满7天的称为早期新生儿。
在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的时期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腹泻导致的红臀,可在每次便后温水清洗后,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血压循环,同时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
其他选项不是针对臀红的。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肥皂清洗臀部会导致皮肤表面油脂被洗去,使皮肤表层缺少保护,加重臀红的程度;不透水,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油布使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更大,也会加重病情。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新生儿Apgar评分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和对刺激的反应五项。
不包括体温。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包括:①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因为生后有大量的红细胞破坏,生成胆红素;②肝功能不成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差;③肠壁吸收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与新生儿胆道、胆汁特点没有关系,因此选D。
【该题针对“[新]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第一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新生儿沐浴的水温应保持在38~40℃,以手臂内侧皮肤试水温,以热而不烫为宜。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
1.随时保持清洁:新生儿的皮肤非常娇嫩,需要随时保持干净和清洁。
每天洗澡一次,换洗衣服也需要频繁,以保证宝宝的健康和舒适。
2. 用温水洗澡:新生儿的皮肤敏感,不宜用热水或冷水洗澡。
温水是最适宜的,可以保持皮肤的健康和柔软。
3. 注意护理肚脐:新生儿出生后,肚脐需要逐渐愈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和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
4. 合理抚触:抚触是新生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用手心和手指尖轻轻触摸,不要用力过度或者触及敏感的部位。
5. 维护宝宝的温度:新生儿的身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随时保持温暖和舒适。
可以使用保暖的衣服和被子,但是也需要注意不要过热或过冷。
6. 定期检查宝宝的健康状况:新生儿的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成长。
在宝宝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就医。
7. 给予宝宝充分的营养:新生儿需要充分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成长和发育。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无法母乳喂养,也需要选择适合宝宝的配方奶粉。
8. 睡眠是宝宝成长的重要一环:新生儿需要充分的睡眠来促进
身体的成长和发育。
需要注意给宝宝提供一个安静、干净、舒适的环境,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大全

新生儿的护理常识大全1.清洁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因此,在护理时,要注意保证清洁和洁净,以避免引发感染和过敏。
一般来说,每天洗澡一次即可。
使用温水和专业婴儿洗液洗澡。
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并涂上适量的婴儿油,避免干燥和皮肤刺激。
2.睡眠护理。
新生儿需要充分的睡眠。
家长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量的舒适温度和适当的卧具,以保障新生儿在睡觉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同时,要注意定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湿睡皮肤过敏。
3.喂养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吞咽胎儿缺氧时的羊水,因此出生后饮食应以母乳为主。
在喂养方面,要注意正确姿势,保证宝宝吃饭时的安全和舒适。
尽量保持喂食间隔不长于2个小时,增加宝宝饮食的频率,有利于母乳分泌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4.健康护理。
新生儿需要定期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系统。
同时,要注意控制宝宝的体温,避免生病或感染。
父母也要定期检查宝宝的皮肤、眼睛、耳朵、鼻子、嘴唇等部位是否有异常,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情感护理。
新生儿需要与父母互动和接触,以增强感觉和认知能力。
父母应该尽量用温柔和爱护的方式与宝宝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6.安全护理。
新生儿非常脆弱,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摆放卧具时注意头柱宽度不超过10厘米,以避免宝宝被产生头部受损的危险。
在抱宝宝时,要注意用双手托着头部和颈部,避免头颈受伤。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宝宝被烫伤、刺伤或误服异物等安全隐患,确保宝宝健康安全成长。
婴幼儿发育阶段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发育阶段的注意事项婴幼儿的发育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他们的健康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照顾者需要特别关注婴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睡眠和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发育阶段的注意事项,帮助父母和照顾者更好地照顾婴幼儿。
一、新生儿期(0-1个月)1. 喂养:新生儿需要经常喂养,通常每2-3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奶量约为60-90毫升。
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抗体。
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但要确保奶粉的质量和卫生。
2. 睡眠: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很长,每天大约需要16-20小时的睡眠。
为了保证婴儿的安全,睡眠环境应该安静、温暖、通风良好,避免使用过多的被褥和枕头。
3. 安全:新生儿的头颈部肌肉较弱,需要特别注意支撑头部,避免颈部受伤。
同时,要保持婴儿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细菌感染。
二、婴儿期(1-12个月)1. 饮食:婴儿期的饮食逐渐引入辅食,可以从6个月开始添加米粉、果泥、蔬菜泥等食物。
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质量,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要避免添加盐和糖,以免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运动:婴儿期是婴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婴儿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鼓励他们爬行、翻滚、坐立等活动,促进他们的肌肉和骨骼发育。
3. 安全:婴儿期的婴儿开始爬行和探索周围环境,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家中的电源插座应该用安全盖子覆盖,锐利的物品应该放置在婴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同时,要避免婴儿接触有毒物质和危险品。
三、幼儿期(1-3岁)1. 饮食:幼儿期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
要避免给幼儿过多的零食和高糖饮料,以免影响他们的健康。
2. 运动:幼儿期的幼儿需要更多的运动和活动,可以带他们去户外玩耍,进行跑步、跳跃、爬山等活动,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
3. 安全:幼儿期的幼儿开始学习走路和独立行动,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家中的楼梯应该安装护栏,锐利的物品应该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正常新生儿护理》课件

日常清洁护理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受伤,家 长要定期给宝宝洗澡、更换尿布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时要避 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洗浴用品。
口腔护理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家长要定期 用棉签或纱布蘸温水给宝宝擦拭口 腔,以保持口腔清洁。
耳鼻护理
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清洁耳道和鼻腔 ,避免分泌物堵塞耳鼻引起感染。 清洁时要轻柔,避免损伤宝宝的耳 鼻黏膜。
其他急救知识
家长还需了解新生儿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如呛奶、摔伤等,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
抚触注意事项
在抚触前,家长需确保双手温暖 、洁净,抚触时需根据宝宝的反 应进行调整,如有不适需立即停
止。
新生儿急救知识
新生儿窒息急救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家长需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畅 通呼吸道、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
新生儿高热处理
新生儿高热也是一种常见紧急情况,家长需掌握物理降温和药物降 温的方法,及时处理。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需提供宝宝的出生证明和健 康状况,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确保宝宝无异常 反应。
新生儿抚触
抚触的好处
新生儿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 发育,增强免疫力,同时还能缓 解宝宝的情绪,增加亲子间的亲
密感。
抚触的方法
抚触的方法包括头面部抚触、胸 部抚触、腹部抚触、四肢抚触等 ,家长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
03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新生儿黄疸
总结词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 间早,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症状。
详细描述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 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伴随其他症状,如溶血、感染、母乳 性黄疸等。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第四节新生儿专业一、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报告医师。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
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4~6次,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与对症处理。
5.新生儿护理:根据情况,每日行新生儿沐浴1次,眼部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臀部护理各1次。
6.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新生儿医师,必要时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prematureinfant)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早产儿。
1.维持体温稳定(1)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测体温6次/d。
(3)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2.维持有效呼吸(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肩抬高15°,头偏向一侧。
(2)有缺氧症状时,遵医嘱给予吸氧,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睡水床等措施。
3.合理喂养(1)尽早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2)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给予鼻饲喂养。
(3)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4.预防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
(2)限制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室内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5.密切观察病情(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2)观察患儿喂养、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一、一般护理工作1、皮肤护理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条件,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诼物,更衣时要注意保暖。
2、头部护理每日用温湿毛巾擦拭头部1~2次。
3、口腔护理一般患儿可在喂奶后喂两小勺温开水,对危重禁食患儿用消毒棉棍沾浸温开水轻轻涂擦,但禁用纱布擦拭。
4、脐部护理一般每日晨晚护理时按无菌操作程序清洁脐部,脐部感染者可用1.5%碘酒消毒或安尔碘消毒。
5、臀部护理一般要每日用温水冲洗臀部2~3次或涂保护油,预防红臀和尿布湿疹的发生。
二、喂养工作1、母乳喂养: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一般每3~4h喂奶1次,夜间根据需要停喂1次。
3、喂水工作,在两次喂奶之间即喂1次水,量为奶量之一半。
4、输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输液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输液速度太快。
5、室温保持在22~24℃,早产儿24~26℃晨间护理时可略升高2~3℃,湿度保持在55%-65%。
6、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保持工作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严格地执行护理工作前洗手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1、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患儿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地拖地3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4、婴儿所用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6、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暖箱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春他正常母婴隔离。
婴幼儿护理知识大全

婴儿护理知识大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婴儿在出生的时候都会做一些护理,做护理就是为了保证婴儿的健康成长,我们一边做护理,一边和宝宝聊天,能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那么婴儿护理知识大全是什么呢?新生儿护理需要特别小心,宝宝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不管是身体健康护理,还是日常生活护理都要全面的做好,那么婴儿护理知识大全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注意事项1、婴儿任何用药必须遵医嘱,成人用药很多可致婴幼儿残疾甚至死亡。
2、婴儿生后要逐渐适应正常生活环境——白天光线亮且相对嘈杂;晚上暗且相对安静。
千万不要做成白天拉窗帘、蹑手蹑脚,晚上开着长明灯。
3、小宝宝禁止大力摇晃,伤害大脑,严重可致脑出血和轻微脑震荡。
4、不要捆绑新生儿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小腿,随着孩子生长,双腿会逐渐自然变直。
5、任何时候,避免面部遮蔽,以防止新生儿窒息,尤其宝宝头部附近不要有玩具、尿布、包装袋等。
喂奶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吸吮妈妈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百分之十。
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是黄色或淡黄绿色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如果必须添加配方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喂养婴儿不是定时喂养,应按需(饥饿需)喂养,不要担心健康婴儿睡觉期间会出现低血糖等问题,但早产儿、低体重儿需注意。
应逐渐养成婴儿夜间逐渐睡长觉的习惯。
刚出生的婴儿,需求喂养没有规律;大约两周后逐渐形成2-3小时为周期的喂养。
婴儿清醒期间,喂养间隔会短;睡眠时喂养间隔会长,每日7次喂养为宜。
提到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应接受母乳,很多家长就抱怨这是不可能的,因孩子刚出生,妈妈还没母乳,孩子饿了怎麽办?其实,正常婴儿出生后体内储备的能量会坚持2-3天。
刚出生婴儿多哭闹,是为了促使肺内液体回吸收,因胎儿肺内充满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一、A1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指平均比出生时下降了
A、6%~9%
B、11%
C、13%
D、16%
E、25%
2、下列对于未成熟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合理喂养
B、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C、观察体温变化,加强保暖
D、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呼吸
E、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新生儿的室内温度是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E、24~26℃
4、某医院护士为小儿进行脐带护理时,做法错误的是
A、沐浴后应用消毒湿棉签蘸脐窝内水分
B、应用棉签蘸酒精消毒脐带残端
C、不要用脐纱包扎脐带
D、避免尿布上端遮挡脐部
E、避免尿粪污染脐部
5、正常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的时间及程度为
A、生后1周内暂时性体重下降10~15%
B、生后1周内暂时性体重下降11%
C、生后1~2周内暂时性体重下降10%~15%
D、生后1~2周内暂时性体重下降5%
E、生后7~10天内暂时性体重下降10%
6、过期产儿是指胎龄
A、>37周
B、≥37周
C、>42周
D、≥42周
E、≥37周并<42周
7、大于胎龄儿是指
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
B、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
C、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50百分位以下
D、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60百分位以下
E、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
8、健康足月新生儿生后第二天,对其脐部的护理错误的是
A、勤换尿布,衣物柔软
B、脐部保持清洁、干燥
C、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
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E、用3%过氧化氢液清洗脐部
9、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不包括
A、生理性黄疸
B、新生儿假月经
C、生理性乳腺肿大
D、生理性体重下降
E、新生儿体温降低
10、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切缘上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板牙或马牙”,其处理为
A、挑破
B、刮擦
C、抗感染治疗
D、涂制霉菌素
E、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
11、分娩室室温应保持在
A、26~28℃
B、28~30℃
C、20~22℃
D、22~24℃
E、24~26℃
12、关于生理性黄疸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出现于生后2~3日
B、早产儿黄疸可延迟3~4周消退
C、患儿食欲正常
D、患儿会出现体温升高
E、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13、正常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
A、2500g≤出生体重≤4000g
B、2500g<出生体重≤4000g
C、2500g≤出生体重<4000g
D、2500g<出生体重≤4500g
E、2500g≤出生体重≤4500g
14、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为
A、生后1周内
B、生后2~3天
C、生后4~5天
D、生后3~4周
E、生后5~7天
15、超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
A、<2500g
B、<2000g
C、<1500g
D、<1000g
E、<800g
16、足月小样儿是指
A、胎龄足月体重低于2.5kg
B、胎龄足月体重低于4000g
C、胎龄足月体重低于1000g
D、胎龄足月体重低于1500g
E、胎龄不足月体重≥2.5kg
17、下列情况可以早期喂奶的是
A、出生时发生过窒息
B、新生儿呼吸困难
C、动脉导管未闭
D、动脉插管及换血术后24小时内
E、新生儿体重3000g
二、A2
1、一健康女婴,足月顺产后五天,因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被父母送来医院。
该现象最可能是
A、假月经
B、阴道直肠瘘
C、尿道阴道瘘
D、会阴损伤
E、血友病
2、新生儿女,胎龄35周,生后第一天,基本情况可。
其母尚无乳汁分泌。
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措施重点是
A、可试喂米汤
B、及时喂葡萄糖水
C、应果断进行人工喂养
D、配合进行静脉输注葡萄糖液
E、等待母亲乳汁开始分泌再开奶,坚持母乳喂养
3、新生儿,胎龄38周,出生体重3500g,身长48cm,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
助产护士估计该新生儿最可能是
A、低出生体重儿
B、微小儿
C、早产儿
D、足月儿
E、过期产儿
4、一新生儿胎龄39周,出生体重2800g,其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12百分位,该新生儿是
A、早产儿、大于胎龄儿
B、早产儿、适于胎龄儿
C、足月儿、小于胎龄儿
D、足月儿、适于胎龄儿
E、足月儿、大于胎龄儿
5、某新生儿与母亲同室居住,护士告诉家长,小儿体温应保持在
A、36.5~38℃
B、37.5~38℃
C、36~38℃
D、36~37.2℃
E、36~37.5℃
6、某新生女婴,出生后第5天,下列评估提示异常的是
A、脐带未脱落
B、体温37℃
C、体重比出生时下降12%
D、皮肤轻度黄染
E、阴道外口少量血迹
7、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足月顺产。
护士为其选择的最适宜环境温度是
A、24℃
B、26℃
C、29℃
D、33℃
E、36℃
8、患儿,男性,日龄2天。
上腭中线和齿龈部有黄白色斑点,称为“马牙”,护理的方法是
A、挑破
B、用软布擦净
C、抗炎治疗
D、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E、用制霉菌素甘油
9、某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天体重下降8%,患儿家长非常担心,护士应向家长正确的解释是
A、正常现象,3天内恢复正常
B、异常现象,7天内恢复正常
C、正常现象,7天内恢复正常
D、正常现象,10天内恢复正常
E、异常现象,5天内恢复正常
三、A3/A4
1、某产妇顺产一足月女婴,体重3kg,Apgar评分9分。
<1> 、家长询问该责任护士给小儿洗澡时间,护士的正确回答是
A、出生后即可
B、生后1小时
C、生后3小时
D、生后5小时
E、生后6小时
<2> 、沐浴室温度应设定为
A、26~28℃
B、28~30℃
C、20~22℃
D、22~24℃
E、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