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时候
《下雨的时候》教案

《下雨的时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下雨的时候》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感受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感受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下雨的时候》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录音机、磁带4. 相关图片或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图片,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天气?”(2)学生回答:“下雨。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下雨的时候发生了哪些事情?”(4)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3)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哪些?”(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3)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拓展练习(1)教师出示与雨有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6. 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雨”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雨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下雨的时候》教案

《下雨的时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学会观察和描述下雨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1. 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下雨的时候》。
2. 图片或实物展示下雨的景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气,询问学生对下雨的感受。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天气和相应的原因。
2. 讲述故事:a. 利用课件或图书讲述《下雨的时候》的故事。
b.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如何相互帮助。
3. 讨论故事情节:a.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讨论下雨时人们的不同反应。
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下雨天的趣事。
4. 观察和描述下雨的景象:a. 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下雨的景象。
b. 邀请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景象。
5. 小组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下雨天的场景。
b. 各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并邀请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和作业:a.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b.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下雨天的日记,注意描述天气、人物和情感。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下雨天场景。
2. 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社区居民清理雨后积水。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方面的进步。
八、评价建议:1. 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
2. 评价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下雨景象时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表现。
下雨的时候曲简介

下雨的时候曲简介
《下雨的时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歌曲,歌曲是由中国著名音乐
人崔健所作,是他在1994年发表的专辑《黑与白》中的一首歌曲。
这
首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获得了很多乐迷的喜爱,成为了中
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一。
这首歌曲以雨天为主题,通过描述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窗户以
及外面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忧伤和孤独。
歌曲中的人物望着窗
外的雨景,思考着一个人孤独生活的的滋味,同时也表达了对爱与浪
漫的渴望和向往。
歌曲旋律悠扬、抒情,让人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下雨的时候》教案精选

《下雨的时候》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下雨的时候》,详细内容为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雨的成因,感受下雨时世界的美好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用“下雨的时候”进行句子仿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运用“下雨的时候”进行句子仿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课文挂图。
学具:生字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下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时世界的样子,引出本课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新学的生字词,并进行交流分享。
(3)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
(4)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用“下雨的时候”进行句子仿写。
(2)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句子,进行交流。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下雨的时候,我经常想起我的朋友。
”(2)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学会仿写。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练习。
(2)用“下雨的时候”仿写句子。
六、板书设计1. 《下雨的时候》2. 主要内容:(1)生字词(2)课文大意(3)句子仿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用“下雨的时候”仿写句子。
2. 答案:(1)略。
(2)例:下雨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尝试用“下雨的时候”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下雨的时候》教案(精选16篇)

《下雨的时候》教案(精选16篇)《下雨的时候》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相互团结。
教学预备: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教学过程: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爱好提问:1、这是什么?(雨伞)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3、假如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最有一个问题宁静的倾听故事)二、学习故事1、交待故事名称,老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2、提出问题:(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老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4、提问:(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2)小兔子用什么方法避雨?(5)小兔子发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它是怎么样做的?5、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引导幼儿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6、启发幼儿说一说:“假如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下雨的时候》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教育幼儿同伴间要相互团结。
4、引导幼儿细致观看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进展连贯表述的力量。
活动预备:《下雨的时候》FLASH动画;头饰小白兔,小鸡,小猫和叶子。
活动过程:一、出示叶子,引起幼儿的爱好。
老师:瞧!这是什么呀?幼儿:叶子。
老师:你们知道叶子有什么用吗?幼儿回答。
老师:小伴侣都很棒,知道叶子有这么多的作用。
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叶子有什么用?(评析:在活动中,我预备了一张大叶子,让幼儿猜猜它的作用,由于幼儿有剧烈的奇怪心,他们一开头就纷纷猜想叶子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二、幼儿观赏FLASH动画。
老师提问,幼儿回答。
(结合图片)1、老师叙述第一段老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谁在草地上玩呀?故事中的叶子有什么用呀?幼儿回答。
下雨的时候造句

下雨的时候造句1、下雨的时候,很孤单,喜欢下雨,又怕下雨。
2、头大的时候没有下雨。
下雨的时候没有大头3、天想下雨的时候下雨,然后有阳光4、每当下雨的时候,就是浪漫降临的时候。
5、人间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6、你说你喜欢下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带着雨伞。
7、不,先生,下雨的时候才是。
8、下雨的时候,跑步会比走路淋的雨多。
9、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的时候你在我身边。
10、比如下雨的时候有躲雨的地方,心情不好的时候喝一杯浓浓的。
11、你说你爱下雨天却在下雨的时候撑着一把伞。
12、下雨的时候,雨水像瀑布一样沿着窗沿泻下.13、下雨的时候,雨水像瀑布一样沿着窗沿泻下。
14、喜欢雨,喜欢下雨的时候,一个人坐在窗前,数雨滴。
15、然而,小荷塘最美丽的时候,是下雨的时候。
16、每当下雨的时候,心情总是能平静下来。
17、喜欢在下雨的时候,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18、你说你喜欢雨,但当下雨的时候,你打开你的伞。
19、风起的时候看落叶;下雨的时候闻雨香;春浓的时候看花开;飘雪的季节荡涤心灵。
20、岁月告诉我:风起的时候看落叶;下雨的时候闻雨香;春浓的时候看花开;飘雪的季节荡涤心灵。
21、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22、下雨的时候,静静望着窗外,听听雨声放空自己。
23、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进来然后沿着地板排出。
24我说我不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我总是不打伞。
25、下雨的时候,可在室外带顶的区域活动。
26、我喜欢下雨的时候会微笑的人。
《下雨的时候》说课稿

《下雨的时候》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下雨的时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描述了一个雨天,小动物们找地方躲雨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小动物们的不同遭遇,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习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习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
难点: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习性,学会观察大自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生字词卡片3. 动物图片4. 课文原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雨声,让学生想象下雨的情景。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下雨天做过的事情。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雨天的氛围。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课后加强练习。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4. 动物栖息习性探讨: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字。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些动物栖息习性的了解。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躲雨的地方。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下雨的时候2. 生字词:雨、躲、洞、树、巢、青蛙、龟、鱼3. 动物栖息习性:鸟树、青蛙洞、龟壳、鱼水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家长签字确认生字词掌握情况。
3. 课后观察一种动物,了解其栖息习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雨天的氛围。
通过探讨动物的栖息习性,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周围环境,找出躲雨的地方。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动物的栖息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可以开展动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雨的时候》歌词 张惠珍

下雨的时候
阿杜- 下雨的时候会想你
虽然闭上眼睛比听心更清醒窗外应该飘着雨此刻应该是黎明因为听不到你轻轻呼吸的声音只有潮湿的泪,贴着脸夹和枕头天空下起雨的时候我就会想你我想你怎么小心翼翼在我生命里你不愿猜我身边留下任何的痕迹因为你说我应该有完整的自己天空下起雨的时候我就会想你更相信我是活在那些有你的回忆你知道世界不会因为我想就下雨可是我却不愿放过每一夜的相遇虽然闭上眼睛比听心更清醒窗外应该飘着雨此刻应该是黎明因为听不到你轻轻呼吸的声音只有潮湿的泪,贴着脸夹和枕头天空下起雨的时候我就会想你我想你怎么小心翼翼在我生命里
你不愿猜我身边留下任何的痕迹
因为你说我应该有完整的自己
天空下起雨的时候我就会想你
更相信我是活在那些有你的回忆
你知道世界不会因为我想就下雨
可是我却不愿放过每一夜的相遇
天空下起雨的时候我就会想你
更相信我是活在那些有你的回忆
你知道世界不会因为我想就下雨
可是我却不愿放过每一夜的相遇
可是我却不愿放过每一夜的相遇以上就是关于下雨的时候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