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难以抹平的悸动——论冯唐小说中的初恋情节

合集下载

初读冯唐:那场荒谬尽兴的青春盛宴

初读冯唐:那场荒谬尽兴的青春盛宴

初读冯唐--——《18岁给我一个姑娘》那场荒谬尽兴的青春盛宴第一次看见冯唐,是偶然在别人的博客里浏览的一篇采访和照片。

问”你感觉女人的魅力表现在哪里?”答曰“第一把刀是形容,第二把刀是权势,第三把刀是态度……”第二是他根据如今的国情添上去的,剩下两个虽然有抄袭李渔之嫌,可他的解释足够的狠,却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容不得观看的人怀疑。

用他自己的话便是“牛*”专访的前面附有图片,并且后面有不知面容的女子的高呼”如果冯唐长成他后面那个男人的样子(照片的一角不幸录入了一个面目通俗,在安乐中失了形状的胖家伙)。

尚可理解,可是他竟然长成那个样子,让天下的女人怎么活啊“呵,看后不禁莞尔的端详半日,照片里的MBA,衣着随意,眼光迷离坚毅,眼底泛出的是那种武林高手:”扬手接飞铙,附身散马蹄”熟练却极度致命的忧郁,对于青春期或者对爱情充满幻想女子杀伤极强。

据说他是可以”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的”于北京各个欢场中的熟手。

关掉网页的当儿,好奇心油然而起。

在卓越搜索冯唐,找来他扎眼的《18岁给我一个姑娘》,匆匆连着《小团圆》《寻觅中华》等正八经的书一起购来。

打开首页,,一群不认识的名人争相推荐赞许。

“纯情“”狡黠”“通透”“无拘无束”……劈面而来。

然而都不如照片和下面的简介更有说服力——协和医学博士,美国MBA,麦肯锡公司军师,现供职于香港国企为国效力。

这神话一般的路子虽然落了俗套,当日樊哙市井卖肉天生的武艺超群,力可搏牛,可人家亦是志怀高远最终为天子效了力。

诸葛亮没被冯唐看在眼里,牛气冲天,可和当日的周公瑾有上一拼,然而冯唐幸运,他生于盛世,没事不必烟熏火燎的打架舞蹈弄枪。

用他自己的话说“倚在翠儿肩头,抱抱,插插,胡言乱语,唠唠叨叨,骇世惊俗,说必伤大雅的话”。

眼前忽然浮现出的是流行的韩剧中的题目《那小子真坏》。

脑子里涌出的是不挨边际的一个词“盛世冯唐”。

《18岁给我一个姑娘》是冯唐关于青春的轻暴力,和软色情的关于懵懂爱情的小说。

冯唐爱情经典语录

冯唐爱情经典语录

冯唐爱情经典语录导语: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冯唐爱情,欢迎借鉴!1、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三十六大》"2、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冯唐3、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冯唐《万物生长》4、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冯唐《冯唐诗百首》5、不知道喜欢你什么,实在不知道,如果确定知道喜欢你什么,是不够喜欢你。

因为不确定具体喜欢你什么,所以喜欢你所有一切及其他。

――冯唐《不二》6、黑夜其实从来就不是黑的,黑夜里,合欢花还是红的。

毛绒绒的紫藤花还是紫白色得,和黑夜还是白天没有关系。

就像,我想你,和黑夜还是白天没有关系,和晴天和下雨没有关系,甚至和你知道不知道都没有关系,尽管我还是会尽量让你知道,想到这里,于是欢喜。

――冯唐《不二》7、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冯唐《三十六大》8、“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

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再远,也有相通的地方。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

人散夜阑灯尽羹残,土克火,酒病酒伤可以用杯清茶来治。

茶喝多了,君子之间淡如水,可以在酒里体会一下小人之间的温暖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

酒要喝陈,只能和你喝一两回的男人是不能以性命相托的酒肉朋友。

只能和你睡一两回的女人是bz。

茶要喝新,人不该太清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必反复咀嚼。

酒高了,可以有难得的放纵,可以上天摘星,下海揽月。

茶深了,可以有泪在脸上静静地流,可以享受一种情感叫孤独。

不是冤家不聚头,说不尽的茶与酒。

在这似茶般有味无味的日月中,只愿你我间或有酒得进。

” ――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9、我说我许了一个愿,你想不想知道。

冯唐最经典的10句话,他是中国作家中最会写性的人!

冯唐最经典的10句话,他是中国作家中最会写性的人!

冯唐最经典的10句话,他是中国作家中最会写性的人!
冯唐,男,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金牛座。

诗人、作家、医生、商人、古器物爱好者,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冯唐的小说语言清新,技巧圆熟,受到一批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也有不少人评价冯唐为当代文坛中的异类,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是以一种充满着物质性的口语方式在叙述,以一种绵密饶舌的喋喋不休给予写作以丰富构成。

除了写青年的成长,冯唐小说还有一个潜在的主人公:北京。

他的文字中,有关北京的路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充满着大大的拆字、汽水、防空洞、自行车的老北京;一个是被高楼大厦占据,面目全非的大都会。

1: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2: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3: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
4:我们彼此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5: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

6: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时间太少,好玩儿的事儿太多,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

7:想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

用牛奶,豆浆,米汤和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

8: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9:你这棵树太大了,我的园子太小了。

种了你这棵大树,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平气和的日子,我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放我自己的小桥流水。

10: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冯唐成长小说的嘲讽和写意_论_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_

冯唐成长小说的嘲讽和写意_论_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_

大 众 文 艺125摘要:成长小说源自西方,“成长”、“启悟”、“教育”都是这一小说类型的特点,是成长主人公所经历的状态。

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描写了男生秋水生理发育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小说中嘲讽而写意的笔调,令这部小说有着区别于其他成长小说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成长小说;嘲讽;写意“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文Bildungsroman,又译作“启悟小说”、“教育小说”。

关于它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瑞士学者弗朗索瓦•约斯特在《“启悟小说”在德国、英国和法国》中的定义:“启悟小说是关于青春时期或成年时期的小说,它写了一个人从孩子变成大人的那个阶段,或者成人身上的稚气失去影响力的那个阶段,它是一种‘成长小说’。

”“成长”强调的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主人公身心的变化;“启悟”突出的是主人公性格的发展以及促成这一发展的主观因素,强调的是自我教育;“教育”则强调外在人、事对主人公发展的作用。

但就这类小说的实际内容来看,它反映的是主人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逐步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从幼稚到成熟、得到启悟后成长的这样一个精神旅程。

所以,“成长”、“启悟”、“教育”都是这一小说类型的特点,是成长主人公所经历的状态。

冯唐在新世纪初出版了名为“万物生长三部曲”(《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的小说,第一部就是《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描写了中学生秋水生理发育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正如冯唐在序言中说的“写作动机非常简单,在我完全忘记之前,记录我最初接触暴力和色情时的感觉”。

这部12万字的长篇小说,相对于“三部曲”中的后两部,显得更为流畅、真实,表现了秋水从男孩向男人蜕变过程中的挣扎、疼痛以及欢娱。

它与常见的青春小说或者与青春有关的小说相似的地方在于刻画了一群充满反抗、叛逆精神的青少年。

这种“青春反叛”,是指青少年不再片面信服长辈或权威,转而开始向长辈或传统进行挑战。

在近现代社会动荡时期或社会转型期,青春反叛现象尤为普遍,《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表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在社会禁欲的背景下,青春荷尔蒙的释放,用的是离经叛道的方式,交汇的是青春的恣肆和狂放。

冯唐的那根金线,在李银河手里捏着呢

冯唐的那根金线,在李银河手里捏着呢

冯唐的那根金线,在李银河手里捏着呢我受不了李银河已经很久了,直到今天她老人家发文章说冯唐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是最佳译本之后,我决定理智地爆发一下。

我是在 1990 年代中期念初中的时候就知道李银河的,跟知道王小波的时间差不多。

然后王小波去世了,不朽了,李银河一个人继续她的同性恋和性亚文化研究,继续写专栏。

王小波是我高中之后的文学启蒙者之一,李银河是我同期最早的社会学启蒙者,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

嗯,可能有点跳 tone,但我对社会学的了解就是从李银河的那些 LGBT 访谈开始的,所以接下来读《金赛性学报告》也比常人要早,嗯,就这样。

当我到大学二年级,读的书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系统之后,我的直觉是:李银河的东西对我来说不够用了。

21世纪最初几年的李银河,学术上似乎没有再精进,对性与性别性爱的研究套路和结论,继续停留在 1990 年代那几本书的水平上,倒是接连不断地向立法机构提起同性婚姻合法化——为着这份勇敢和勇气,我赞叹和佩服她,由衷地敬佩她。

接下来呢,一贯标榜低调和不喜欢抛头露面的李银河老师成了大众文化偶像,这一定是与社会进步和多元观念日渐包容分不开的,当然 2010 年以来中国年轻人文化中越来越强烈的腐倾向也催生了这一点。

李银河越来越像一个同志平权、女性平权和少数性主张平权主义者,这也挺好。

但当李老师变得越来越红之后,很多事我开始觉得不对味了。

首先李老师有很多文学界的朋友。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嘛,有这些朋友是应该的。

但以我 10 多年的阅读经验来说,李银河老师是不以文学水准和文字力量见长的。

李银河老师的先生王小波的语感和思辨力量自然是让我醍醐灌顶,但李老师呢,我从她的几本专著和一些零散的随笔中看得到努力,看得到认真,看得到勇敢,但就是看不到灵气啊。

再多说一句:大凡所谓的文学界伉俪,其中一方的实际水准通常是可疑的。

王小波和李银河李银河老师第一次雷到我。

是 2010 年的时候她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薄熙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浅论冯唐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论冯唐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论冯唐小说的艺术特色作者:舒跃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6期一、选材主题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作家在日常会下意识地将现实中有意无意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作的材料。

小说通过不同的选材与文学加工,创作出各种不同的类型,进而体现风格各异的主题。

冯唐的小说,主要以青春为选材,其主题是为了揭示青春、成长的意义。

尤以他的北京三部曲最能凸显,通过主人公秋水的成长经历揭示出作者的主题,表达一种对青春与成长哲学上的反思。

冯唐的小说从选材主题上来看,属于成长小说。

总他在《万物生长》“后记”中表现出:成长是困扰他自己已久的问题。

《北京,北京》的“后记”中也非常突出,三部曲虽然是松散的,但却是一个完整的由懵懂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通过对作者观点与作品内在联系的分析,我们把三部曲归属于成长小说一类。

第一,成长的方面。

故事中的主角从童年到成年。

第一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讲述了男孩生理发育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秋水的心理成长过程广泛体现在《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两部曲。

在协和医科大学读书,秋水慢慢走进正真社会中。

秋水的成长体现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爱情的理解,生理心理两方面同步的成长。

第二,启悟、教育是冯唐写小说一直坚持的信念,主要体现在秋水对爱情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体现了秋水受到的启悟与教育。

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一书里,朱裳是秋水梦寐以求的初恋情人,她是如此的魅力四射,令人魂牵梦绕。

在《万物生长》里,秋水在大学里经历颇多:初恋为了更好的物质抛弃了他。

到《北京,北京》时,结了婚的秋水回忆着自己苦读医学博士的日子。

三部曲不仅叙述了秋水的成长过程,更展示了秋水心里的不断变化与成熟,启悟、教育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对秋水的影响,也是秋水自我启悟、教育的过程。

冯唐的小说还以婚姻为选材,主题则变成了对婚姻的反思、对人性的挖掘、对生命的追寻。

冯唐的小说《女神一号》,就是冯唐小说的另类之作。

冯唐的《女神一号》最新出版,意味着冯唐对婚姻这一选材观念上的成熟。

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

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

精彩摘录
《春风十里不如大家》是冯唐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 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和生老病死。这本书不仅充满了冯唐对人生的深刻 思考,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独特品味。以下是一些精彩的摘录:
这句话是冯唐在书中对人生的一个独特观点。他认为,人生虽然短暂,但我 们不能因此而消极应对,反而应该积极地面对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这种态度是对人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在书中,冯唐还通过自己的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年轻时极 尽欢喜,年长时坦然接受。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 珍惜时光,尽情地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惊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 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生命的有限性。这种坦然面对的态度,不仅能够帮助 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还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的读书笔记,暂无 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冯唐在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生活、情感和成长的感悟。他以其独特的视角 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柔。他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许 多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够真正理 解其中的含义。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 活中的挑战,还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目录分析
《春风十里不如大家: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冯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他从年轻到年长的人生经历。这本书的目录设置非常有特色,它以一种独特的方 式呈现了冯唐的人生历程和思想感悟。
这本书的目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冯唐的童年到他的青年时期,再到中年 和晚年,清晰地呈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和人生轨迹。这种排列方式让读者可以更加 直观地了解冯唐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同时也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 成长背景和时代背景。

对冯唐翻译的评价作文

对冯唐翻译的评价作文

对冯唐翻译的评价作文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可谓字字珠玑,引人深思。

他曾经在作品中写到:“那些未尝过爱情滋味的人们都说自己不懂爱情。

”而实际上,那些自认为很懂爱情的人却恰恰是最不懂爱情的。

如果说,我们是因为不够成熟才以为懂得爱情,那么冯唐所做的这件事情,就像一个梦想者对着还未醒来的世界挥舞着白旗,试图拯救麻木不仁的世人。

可惜他没有注意到,此刻高悬于高楼上空的并非星星之火,而是燎原之势。

它点燃的不是满腔热血,只是一堆冰冷的柴薪罢了。

他所能做的只有哀叹这熊熊烈焰将被轻易扑灭罢了。

不是每个失败者都能理解成功者的付出,也不是每个理解者都能让失败者认识到,其实他们做的还不够好。

在看过《飞鸟集》后,我感觉心灵仿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有时竟忍不住思考起生命的意义来。

每个人对于生命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无疑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加充实,并且富有意义。

每个人都要在平凡的生命里发现不平凡的事物。

当一切看似已经定格,另一个生命又在悄然绽放。

而我们往往难以发现,当一个生命消逝之后,就会有另一个生命代替它继续存在,与它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人生。

所以,当一条生命真正逝去之时,另一条生命便应运而生。

它们互相陪伴,彼此慰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我从《飞鸟集》中得到了太多启示,我不敢保证每一条都适用于现实生活,但我可以肯定,《飞鸟集》对我们所有人的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位作家送给我们的礼物,这份礼物中融入了他一生的精华,无论是对人生的态度,还是对文学的追求,抑或是对自由的向往……这些,在他留下的作品中一览无余。

是一种怀念。

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在众多书籍已被整齐码放在书架之上的今天,我们终于开始理解这些诗歌的含义,只是再次提起他们,还需要几分勇气和坦然。

他们只是陈列在书架上的商品,或许在你还没有取走它的时候,曾经也有人拥有它。

虽然《飞鸟集》现在已经有了新版本,还增添了各种音频、视频资料,但是在我眼中,冯唐的翻译,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广角 2 0 1 3年 9期 ( 上)
青春里难以抹平的悸动
程 蕾静
( 西华师范大学化 学化 工学院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摘要 :冯唐作为青春派作 家,其越轨 的笔触一直让大 多数人为之动容。在青春 这片土地上 . 他通过 《 十八 岁给我 个姑娘 》 、《 万物生长 》和 《 北京北京 》给我们

的就成 了心头 的朱砂痣 , 但 如果他要 了红 的
那朵 ,日子久 了,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蚊子
生 中都没有 办法忘记的那首歌… 一 初恋
血, 而自的 , 却是床前 明月光 ” 。 无论是 《 十 八岁 》中的 “ 朱裳”还是后来 《 万物生 长 》 中的 “ 我 初恋” ,都在 隐约 中成 了冯唐 心 中 的朱 砂痣 和那一抹 “ 床前 明月光 ”一 … 得不到 的永远值得怀念 。 我一直很好奇 , 冯唐小 说中的女孩 为什 么都是 长发 披肩 ?一个 喜欢 长发飘 飘 的女 孩 的男人 是如何 的温 文尔雅 ?但 是看着 这 个京片子 以独到的北京人的 “ 臭贫 ”和戏谑
的 口吻冷 静 的叙 述着 一个 似乎 和 自己本 身
唱给他听 的;我似乎又看到秋水 喝醉了 。 借 着酒劲拨通 了初恋 的手机 ; 我似乎又感觉到 秋水 正站在 阳光 下 ,“ 天气好得 让我又想 给
因为不 好明 白 的表 现 出 自己厚重 而执 着的初恋情结 , 作者借用 了 自己文章 中的好 朋友辛夷来表 现。作者说辛夷 总是 忘不掉初 恋, 所 以有很强 的初恋情结 ,其实在说这话 的时 候作者 就 已经在无 意识 中透 露 了 自己 内心深处的秘密 ,在最深层的生命 真实里 , 在不知不觉 中, 作者 的初恋情结借辛夷的例
你的心坎 ,尽管我做梦都想是” ,“ 你心里还 有你的初恋” ,“ 回忆是能杀人 的 , 秋水 , 你
过程 中的那股散漫 的天真与茫然 的邪气儿 。 但是他毕竟还是我心 中那个纯情 的冯唐 , 做 不了真 正 的流氓 。却只 能 以冷 峻 的黑色 幽 默, 描述出那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儿 对于一
殊, 他也要保留。但是 , 在《 万物生长 》中, 初恋 最终 还是 跟着最 年轻 的处长 坐进 了那 辆豪华大奔 ,留下他一个人推着那辆 自行车 在便道上走 。在这个关 于成长的故事里 , 伤
感在戏谑 的文字里瞬间显露无疑 , 正如作者 所说 “ 我感觉 ,我和我 的初恋像是 隔着厚重 玻璃屏 障的两个世界 , 可以相互眺望 , 但是 无法进人 。 ”( 《 万物生长 》 ) 我想 ,这也 许是冯 唐本身 一辈子都 无法排遣 的忧伤 ,即
幅成长的画卷。我一直觉得初恋是冯唐小说 中不可缺少 , 或者说是不可多得的能让我为
之振奋的因子 , 无论是 《 十八岁给我个姑娘 》 还是后 来的 《 万物生 长 》 ,他总是 以一贯的 流氓 口吻和特 有 的嘲弄 与反讽 描述 出成长
是带他初恋一个人去过 一 一就 连这样 的特
又亮 的长发的姑娘才漂亮 。

展现 出了一幅成长的画卷 ,而这个充满些许疼痛和忧伤的青春里 ,始终 又冲斥着淡淡的无法排遣的初 恋情节 。
关键词 :冯唐 ;万物生长三部 曲;初 恋情 结
冯唐是个典 型的青春主义者 ,和岩井俊 二一样 。他 以 《 万物生长 》三部 曲中那个 细 瘦敏感的少年秋 水为主线 , 给我们勾 勒出一
老拿亨利 ・米勒 的话来搞点流氓气 ,“ i f y o u f e e l c o n f u s e d, f u e k ” ,他还是那个一辈子跟 自 己左缠右斗 的冯唐 ,也就是个场面花哨 ,最 终谈个恋爱分个手都要 纠结个 十年八年 。 最后以柴静 的一句话来做 为结尾 :“ 无 论男女 , 作为动物活在世上 ,一粒果子进溅 在嘴里的滋味是一样的 , 为对方梳理皮毛的
的这些东西 ,因为他知道 日 记本这种 隐秘 的 东西正如人最 隐秘 的内心 , 往往 透露着 心底 最原始 的想法 , 所 以女友 因为心里没有 办法 对 这种潜在 的感情 视而不 见, 尽 管深 爱着秋
水 。最终还是提出了分 手。 我似乎又听见了那首 f e e l i n g … 一 秋水
突然想起 《 万物生长 》 里秋水和他现任 女友分手的场景来 。原因很简单 , 女友偷看 了秋水 的 E l 记本 ,日记本里有一句诗 “ 晚霞 中的红蜻蜒 , 你在哪里呀 。 少年 时候遇 见你 ,
那是 哪一 天?”女友没有哭哭啼啼 ,也 没有
歇 斯底里 ,简单 平静地对秋水 说 :“ 我 不是

张爱玲在 《 红玫瑰 与白玫瑰 》中曾经做
过这样准确 、生动而又恰当的描述 :“ 一个 男人 的一生 中,至少会拥有两朵玫瑰 ,一朵 是 白的, 一朵是红的 , 如果男人娶 了白玫瑰 ,
时间长 了,白的就成了桌上的米饭粒 ,而红
个类型 , 都 满强的 , 用他 的话说象剪刀一
样气势汹汹地强 ,知道 自己在干什 么 “ 不会 两 天没 理 , 一 回身发现已经上 吊了” 。. 说这 话 的时候无疑透露 出冯唐 的 自 私来 ,因为他 本 身心里无法 真正 的和 自己暗恋 了三年 , 后 面又和 自己在一起很 久的初恋彻底 的断绝 。 所以他喜欢的女的必须大度 , 能容忍他心里 始终保持那一份淡淡的初恋情结 , 一如后来 在美 国读书时认识的现在的老婆王进 。 都是 样 的大度 。
个女孩的相思。
难道 不想再 问 问你 的初恋 ,你现 在在 哪里 呀 ,那是 哪一天?”秋水想解释 与反驳 , 但
使后来 喝着初恋送的茶叶 , 冷静的写下这个 故事的时候 , 依 旧还是有一种淡淡的无力之 感吧 。 冯 唐说他 喜欢 的女 的从没变过 。 都是

是他 也发 现写下 这句 诗 的时候 自己的 内心 所想 , 他也知道他不想让女友知道 日 记本里
子 已经无意识 的投射进去 了。 于是我 开始 对那个 充满 无 限诱惑 力 的 长发 意象 感 兴趣 起 来 了 。“ 从 我 的初 恋之
我的初恋 打电话 ” 。( 《 万物生长 》 )
在 这个 阴暗而又敞亮的青 春世界 里 , 作 者一遍 又一遍的试图去解开初 恋这个结 , 任
文字在恣肆与 内敛中随意铺 开来。但 即使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