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梳理+核心要点+经典真题+综合检测)课件(共63张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一、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反应前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2.反应前锥形瓶的底部铺少量的细沙,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发生炸裂3.该反应会导致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装置加上缓冲装置(连接一个气球)二、测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相等.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实验前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防止影响铁与硫酸铜反应的速率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化学变化2.质量守恒,体积等其他物理量不一定守恒3。

一定要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对于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不一定是守恒的。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反映了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也就是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3.反映了各粒子间的相对数量比例:2H2+O2=2H2O1。

人教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方程式

人教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资料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简记:原子元素不会变,分子、物质一定变,分子个数可能变。

⒊关键词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解题时要注意气体是否参加反应或反应是否有气体生成。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白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答:为了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

②、白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

③、白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答:白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

⑶镁条燃烧(氧气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⑶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⑷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2:化学方程式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⑶反应条件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为例)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中考化学考点知识精讲人教版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考点知识精讲人教版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清单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注意: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适合体积守恒。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反应物过量和催化剂等)和与反应无关的物质质量不计在总和中。

③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时,质量也不能忽略。

2.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各物质的 原子 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 数目 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总质量不变。

3.规律总结4. 应用(1)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物的化学式。

(3)推断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

化学反应过程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宏观微观物质质量总和______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_________原子的_________原子的_________宏观:_________的种类,微观:_________的种类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微观: _________的数目元素种类数目质量物质分子分子(4)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5)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种物质的质量,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及判断反应类型等。

注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的“各物质”,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所有的物质。

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5.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6.书写(1)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相同、原子的数目相等。

(2)书写步骤(以书写P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例)①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P+O2——P2O5②配——配平,即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4P+5O2—— 2P2O5③标——标明反应条件,标注生成物的状态,把短线改为等号:4P+5O22P2O5注意:(1)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记忆口诀:左反右生一横线,配平以后加一线;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头要标气和(沉)淀。

河南省2014年中招化学第一轮第五单元复习

河南省2014年中招化学第一轮第五单元复习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 B ) A.氧气 B.碳酸钾 C.氢氧化钾 D.氢氧化铁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 有 C、H 元素,可能含有 O 元素。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因为是要比较反应 前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 和是否发生变化,所 以,所有实验都必须设 计在密闭的容器中完 成,杜绝反应系统与环 境之间有物质交换。
典型题三: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 的组成:
例4、某有机物1.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克二氧化 碳和1.8克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 该有机物中只含两种元素 B. 该有机物中只含两种元素,可能含O 元素
C.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三种元素,
D. 该燃烧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练习3:
练习1:
1、氢气在氯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2克H2和7克O2反应生成9克H2O B:1克H2和8克O2反应生成9克H2O C:4克H2和5克O2反应生成9克H2O D:5克H2和4克O2反应生成9克H2O 2、在A+B=C+2D的反应中,9.8克A和8克B完全反应生成 14.2克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B ) A:1.8克 B:3.6克 C:7.2克 D:14.4克
一定条件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掌握能力。解答
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 变;(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确定X的化学式为H2O。
练习4: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C )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总质量 ⑤物质种类 ⑥原子数目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

(完整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 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鼠强”是一种剧毒药物。下列关于它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由 4 个碳原子、4 个氢分子、2 个氮分子和 2 个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B.它的分子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4 个氮原子、2 个硫原子、4 个氧原子构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0
D.它的组成元素碳、氢、氮、硫、氧的质量比为 6:1:7:4:8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
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点燃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提纲(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Al--27 Fe--56 Cu--64 Ca--40)1、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原因:这是因为,从微观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质量守恒。

一定不变的是:①物质质量总和②元素种类③元素质量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数目。

(3)应用①求某个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注意的问题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③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2、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③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3)读法:(以C + O 2点燃 CO 2为例) 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书写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③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并注意标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

(6)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 .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 .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 .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2.已知、、分别表示X 、Y 、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D .一个Z 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X+3O 2CO +4H O 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X 属于有机物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 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 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 2+O 2═2CaSO 4+2CO 2,X 的化学式是( ) A .CaCO 3B .Na 2CO 3C .H 2OD .CaO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NaClC .HClD .HClO6.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可能是氧化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7.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18.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10.髙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髙铁酸钾受热时发生分解反应:4K2FeO4Δ2X+4K2O+3O2↑,则X的化学式是A.Fe B.FeO C.Fe2O3D.Fe3O411.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 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gB.80gC.90gD.120g1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梳理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还原 反应
H2O+Cu ==== 含氧物质中的氧被夺去的反 ②3CO+Fe2O3 △ ==== 应
2Fe+3CO2
【特别提醒】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种类的多少进行判断,而氧化反 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两种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反 应进行分类,因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同样,氧化反 应也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题中给出的量
或要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计算。 (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之间的 量的关系,若给出的量含有杂质,需换算成纯量再代入方程式 计算,若需要求解的量是不纯量,一般先求出纯量,再换算成 不纯量。
【典例3】(福州中考)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
含氧元素,所以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
二、对化学反应类型的正确解读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反应特点 A+B+„„ AB 即“多变一” AB A+B +„„ 即“一变多”
点燃
举例 ①2CO+O2 ==== 2CO2 ②CO2+H2O====H2CO3
2 ①2H2O2 ==== 2H2O+O2↑
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平衡。
一、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 1.宏观、微观方面的理解 可总结为“五个不变”,“两个肯定变”,“两个可能变”。
五个不变 宏 (1)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 观 (2)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3)原子的种类 微 (4)原子的数目 观 (5)原子的质量 两个肯定变 物质的种类 两个可能变 元素化合价
【典例1】(苏州中考)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4完全燃烧生成8 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 有碳、氢、氧元素
)
【易错提醒】 1.只有化学反应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原子的总数、元素的种 类、元素的质量等不变,分子的总数可能变。
答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H2SO4====Na2SO4+CO2↑+H2O 瓶口系一个气球
Na2CO3+
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
4.(泸州中考)在如图的 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 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 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 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我的答案】选A。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煤燃 烧属于化学变化,因此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A正确;化 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CH4燃 烧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故8 g CH4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大于
8 g;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由于反应物氧气中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 或生成的反应,应当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由于该反应是在敞
口烧杯中进行的,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从而使天平不再保持平衡,若要使天平在 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把烧杯换成 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
密闭容器中进行。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来表示_________ 化学反应 的式子。 1.定义:用_______
2.意义 生成物 和_________ 反应条件 。 反应物 、_______ (1)质的方面:表示_______ 质量比 ;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_______ (2)量的方面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微粒 个数比 。 _______
A.区域1:C+O2 ==== CO2 B.区域2:2H2O ==== 2H2↑+O2↑ C.区域3:Mg(OH)2+2HCl====MgCl2+2H2O D.区域4:Fe+CuSO4====FeSO4+Cu
电解
点燃
【易错提醒】 1.A、B、D反应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 应; 2.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无交叉关系。
化合 反应
分解 反应
MnO
②CaCO3 ==== CaO+CO2↑
高温
反应 类型 置换
反应特点
A+BC AC+B 即“一换一” AB+CD AD+CB 即“二换二”
举例
高温 ①C+2CuO ==== 2Cu+CO2↑
反应
②Fe+CuSO4====FeSO4+Cu
复分解
反应
①NaOH+HCl====NaCl+H2O
【我的答案】选C。本题以图示的形式展现了四种基本反应与 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由图知,区域1是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
反应的交叉部分,区域2是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
分,区域4是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部分,因 A、B、D 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A、B、D均是正确的,而区域3是氧化还原反应,C表示的是复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因此和氧化还
(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g。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2KOH+H2SO4====
K2SO4+2H2O)。
【易错提醒】
1.根据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求出稀硫酸的质量; 2.根据KOH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 质量; 3.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
表。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
5CaMg(CO3)2+8SiO2+X ========= Ca2Mg5(Si4O11)2(OH)2+7CO2↑ +3CaCO3,则X的化学式为( A.CaO B.Ca(OH)2 ) C.H2O D.O2
一定条件
【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掌握能力。解答 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 变;(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确定X的化学式为H2O。
合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 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 数目 没有增减,_____ 质量 也没有变化。 原子的_____
【思考感悟】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
MnO2 2H O+O ↑表示的意义为: 如反应2H2O2 ==== 2 2
①宏观。 氧气 。 催化剂作用下 反应生成___ 水 和_____ a.质的方面:过氧化氢在_____________ 68份 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 b.量的方面:每_____
32份 质量的氧气。 36份 质量的水和_____ 成_____
112/98=5.6 g/x
所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4.9 g/24.5 g×100%=20%。 答案:(1)24.5 (2)20%
质量守恒定律 【高频考点】判断物质的元素种类;推导化学式;计算元素质 量;解释现象或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实验探究等 1.(重庆中考)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
2.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因而中和反应一 定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即中和
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例。
【典例2】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 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示例中错误的是( )
3.(怀化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结构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3 10
乙 5 5
)
丙 20 8
丁 7 待测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 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分子(构成物质 的粒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2.应用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
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进行各物质量的计算。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是指物质的“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 “分子个数”守恒。 (3)质量守恒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反应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线改为“====”
查 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 二查是否配平, 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2)计算步骤:简记为:六步骤。即:
【思考感悟】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为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的原 子个数相等,能否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提示:不能。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改变了化学式中元素 符号右下角数字就改变了物质结构,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只
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