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为什么这么黄

合集下载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是指黄河水与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密度不同而形成的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现象。

这一现象是由于黄河水中悬浮着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质,使得水体呈现出黄色;而海水中则含有较少的悬浮物质,水体呈现出蓝色。

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体密度差异
黄河水和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黄河水中悬浮着大量的泥沙和有机物质,使得水体密度较大,而海水中则含有较少的悬浮物质,水体密度较小。

因此,两种水体在交汇时会出现密度差异,从而形成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现象。

二、水体流速差异
黄河水和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黄河水流速较慢,而海水流速较快,因此两种水体在交汇时会出现流速差异。

这种流速差异也会影响水体的混合程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对比度。

三、光线折射
黄河水和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两种水体的折射率不同,光线在两种水体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这种光线的折射现象也会影响水体的颜色,从而使得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更加鲜明。

总之,黄河入海口黄蓝原理是由于黄河水和海水在入海口交汇时,由于密度、流速和光线折射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黄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游览黄河作文

游览黄河作文

游览黄河作文游览黄河作文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览黄河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览黄河作文1姑父、玥玥姐姐、姑妈、我们一家去黄河玩,我们先骑马到黄河边,我感觉马好硬啊,我看到黄河了,黄河的水果然是黄的,爸爸告诉我们:"你知道吗,黄河的水为什么那么黄,是因为黄河会把一些土给卷走,所以黄河的水就变黄了。

"走了好一会儿我们走到了给湖一样颜色的黄河,姑父说:"这水就是黄河的沙子落了的样子,然后把水抽上来,再清一遍,然后我们就可以喝了。

"我们走啊走,终于走到了爬山的地方,然后我们听说山上面有个滑道,可以坐索道上去,可是我们上到山顶,没有看到滑道,只有个亭子,我们又下来,爬到另外一座山。

那座山好高啊,我们吃力的爬呀爬,爬呀爬,快到头了,我累得直喘气,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会儿,我是第一个,我坐在台阶休息的时候,我对玥玥姐姐和哥哥说:"我总比你们好吧,小哥们儿。

"说完了,我就继续前进,当我实在不行的时候,我看到终点了,我向终点跑去,呼,终于到了终点,然后我等着他们上来。

他们上来了,爸爸先买了滑道的票,然后再玩滑道的,滑道是你坐在一个小车上,有一个棍子,你把它往后拉就是刹车,往前拉就是加速,我和爸爸玩的好爽啊,到最后我和爸爸猛加速,好爽啊,哥哥还告诉我妈妈坐滑道的时候有多么多么慢,然后我们就下山坐车回家了。

游览黄河作文2十月一日,我和八位同学一起骑车去黄河滩玩了一趟。

这趟游玩是有计划的:早在一个星期前,我们就约好了,中间人数不断变化,最后定了九个人。

大家先去黄河滩,下午去武松公园。

上午9点,校门口集合!我早上6点起了床,吃完饭便守着QQ,大家几个人都议论开了。

8:20,我再去问时,他们让我赶紧去,他们都已经到了!我匆匆骑上山地车,2分钟就到达了校门口。

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我们连一句话都没说,就踏上了征程!我们一路上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黄河地狱笑话

黄河地狱笑话

黄河地狱笑话1.问:黄河为什么这么黄? 答:因为不黄怎么能叫黄河呢?2.终于见到黄河,面对这孕育五千年文明的母亲,忍不住吟诗:呀~!黄河——真T M D 黄~3.黄河里,一半是水,一半是沙。

你要是喝一口,对你很有好处:喝了黄水,小偷不敢进门偷东西因为,喉咙早被黄沙弄满了,半夜非咳嗽不可,把小偷都吓跑了。

4.媒体炒作后武松打虎1、《AA报》:X日,一醉汉闯入国家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该人在用木棒打死一只野生东北虎后逃离现场,据悉,该人姓武名松,年幼时曾习练过武功,现警方已介入调查。

2、BB网:据《AA报》报道,X日,一神经错乱的男子越过重重警戒线,擅自闯入野生东北虎聚集区,在遭遇东北虎群突袭后,奋力自救,最终徒手打死东北虎三只,打伤六只,据悉,该人姓悟名空,系西游记中唐僧的大徒弟,年幼时曾在少林寺习练过武功,擅长七十二变,现警方已介入调查。

3、CC电台:据BB网报道,X日,一个全身泳装的男子不顾众人阻拦,纵身跳入X市狮虎圈舍,在幸运躲过狮群围攻之后,又遭虎群突袭,后经狮虎山员工奋力施救,在射杀东北虎三只,射伤非洲狮十只的情况下,该名男子才得以脱险,据悉,该人绰号悟能,系西游记中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年幼时曾在武当山习练过二指禅,现正与师兄孙悟空学习七十二变,现警方已介入调查。

4、DD电视台:据《AA报》、BB网、CC电台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X日,一名全身赤裸的年轻美女神秘地出现在国家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内,在徒手打死一只野生东北虎后仓皇逃离现场,据悉,在警方介入调查后,该名女子不但没有丝毫收敛迹象,反而于近日再次出现在X市狮虎山中,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孤身斗杀六只狮子五只东北虎后再次逃之夭夭,现警方正全力侦办此案,请广大群众多多提供破案线索,根据警方和相关目击证人的描述,该人原名武松,绰号肉松,曾一度被人怀疑为西游记中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该女子年幼时曾女扮男妆,在武当山习练过二指禅,并受过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真传!。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色彩却是一直令人困惑不解。

为什么黄河的水会是黄色的呢?一、矿物质的作用黄河的水之所以是黄色的,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诸如铁锰、铜、锌、硫酸盐組份等,以及硝酸盐、氮素等有机物,在光照作用下,水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会释放出独特的黄色荧光,从而使黄河的水带有这种独特的黄色气息。

二、细菌和叶绿素的作用除了矿物质,黄河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特别是细菌,这些浮游生物也可以引起黄河水的黄色变化,其中叶绿素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细菌会向周围环境释放叶绿素,在紫外线照射下,叶绿素会释放出黄色荧光,这让黄河水看起来更加柔和、明亮。

三、土壤料的作用从它的表面形态来看,黄河属于一条紫色的河,这是由于它的表层水的内部含有大量的碎屑和微细土壤料,这些物质会在水里舞动着,在这里暴露在阳光下,产生出斑驳的光影,使得整个黄河水看起来像一条被温柔地照耀着的黄银相间的河。

四、陆地植被的作用为什么黄河水会都黄都绿,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陆地植被的影响,由于黄河的沿岸多样的植物,比如芦苇、棕榈树等,在水中构建出独特的微滤波,这样的滤波把黄河的整个表层水照成一片泛着黄色的湖面,令黄河看起来更加美丽壮阔。

五、新陈代谢产物的作用有时候,黄河也会有浮在水面上的野果和新陈代谢产物,当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时,它会发出一种黄色的光芒,与黄河水混合在一起,也会让整条河变得黄金般闪亮,使人们看到这张美丽而神奇的黄河壮美画面。

总之,黄河的水会是黄色的,有些是由于它内部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叶绿素和有机物,有时候也是由于土壤的反射而形成的,还有的是新陈代谢产物的原因。

无论如何,黄河的典雅美丽完美地融合了微细矿物质、细菌、叶绿素和陆地植被的多种景观,形成了一幅古老而神奇的黄河画卷,受到无数人的感叹与称赞。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黄河》优秀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黄河》优秀教案

黄河引言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一学生朗诵《黄河颂》“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全文见参考资料]2.黄河——举世闻名的“害河”宣读史料记载:解放前的2000年间,黄河溃堤决口1591次,较大改道26次。

提前看黄河泛滥图,北面殃及海河,经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夺谁入江,这条变化无常的大河,滚滚浊流不知冲毁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

3.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一、中国第二长河1.读“黄河水系图”找出:(1)发源地;(2)流经省、自治区;(3)源头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划分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5)注入海洋。

2.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建议:“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3.通过对比,完成“想一想”一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2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2大河?[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注:表中①②系指中国主要河流的位次排列。

表中资料来源—《中国国情大辞典》、雍万里编《中国自然地理》。

二、母亲河的奉献1.指中国地形图提问:你记得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干旱区]你还记得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2.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

黄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现出生机,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建国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设施的引黄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粮基地。

至于华北平原一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近代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啊,黄河,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

”3.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1)看“中国地形图”。

初中地理《黄河》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初中地理《黄河》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黄河》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转折提问]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科版

3.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坡度的大、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等条件下会加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侵蚀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使土地流失,改变环境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过程与方法:1.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以实验现象作为证据,表达“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3.用实验现象和结论推测自然界中的黄土高原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黄河水黄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以及风化作用、流水的作用对土地的侵蚀现象,以及学生已经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和设计什么因素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的实验方案。

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判断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但是这种判断是一种基于想象的猜测,具体在侵蚀过程中,是如何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大,有哪些方法可以用理性的和明确的方法获得验证,学生还是不能明白的。

所以本课教学强调哪些现象能证明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的影响,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和在具体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严谨的科学论述和判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明确坡度的大、无植被覆盖、降雨量大等条件会加大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教学难点:解释黄土高原土地背后和黄河水黄的原因。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课前交流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再次修改完善方案活动2【导入】课前谈话1.聊中秋长假这个话题,过渡到温州的第14号台风重创温州部分地区的情况。

出示台风过后的图片,说:我们是幸运的,没有像受灾区人们一样,那我们更应该好好去研究台风雨水对土地的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聊天,谈及台风,让学生说假期感受,由于台风的影响甚大,再出示图片,重温灾区受灾情况,直面冲击学生,感受台风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

龙源期刊网
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
作者:马前卒
来源:《阅读(科学探秘)》2016年第07期
黄河,一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一直以河水浑浊、泥沙量大而闻名。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黄河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如此浑浊,它怎么会成为哺育了华夏文明的摇篮呢?其实,数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曾是一片水草丰美,植被茂盛的肥沃之地。

那么,是什么使得黄河水变黄的呢?
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战争的摧残。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下令砍掉有莘(今河南陈留)一带的森林,其后数千年间,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对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二、毁林开荒和不合理采伐。

在农业社会,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的发展跟不上人口的迅速增长,就会导致人们无节制的毁林开荒,把林地变为耕地。

三、森林火灾。

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对森林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森林大火一旦燃起,就只能等待其自然熄灭。

四、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砍伐蜀地和楚地的树木,用来建造阿房宫。

“蜀山兀,阿房出”就是这两地森林被破坏的真实写照。

森林植被一旦被过度破坏,就会造成大片的土地裸露在外,土壤在风和雨水的侵蚀带动下流入河水,这就是水土流失。

时至今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总面积的90%。

每年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中,被雨水冲刷带走的土壤为5000-15000吨。

黄河因此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如此高的泥沙量,黄河之“黄”也就不足为奇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为什么这么黄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千米。

黄河和它的支流,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黄河流域被称作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在很久以前,黄河水并不怎么黄,它的名字不叫黄河,而叫大河。

到唐代,人们看到的大河是黄色的,就给它取个“黄河”的外号,没想到外号竟最终代替了它原先的名字。

在周秦时,黄土高原大半是森林,黄河水也较清澈。

随着黄土高原的开发,山上的林木被逐渐砍掉,每逢下雨,雨水夹带着毫无抵抗能力的泥土,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小河流进大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使得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大,最终造成黄河河水浑浊变黄。

这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源所在。

冬虫夏草是一种虫和菌的结合体。

有些菌类植物是靠寄生在昆虫身上生存的。

秋天的时候,这些菌类植物成熟了,它们的种子(叫孢子)也已长大成熟,就纷纷地钻进蝴蝶、飞蛾等昆虫的幼虫身体里。

然后孢子就靠吸取这些娇嫩的幼虫身体里的营养慢慢地成长起来。

小幼虫们在孢子刚刚钻进它们身体里的时候,并不觉得什么异常,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它们越来越枯竭,渐渐地就死去了,只剩下一具具空壳。

菌的生长能力很强,到第二年的时候,已把小幼虫体内的一切统统吃光,到了夏天的时候,菌已从幼虫的头顶上钻了出来,长成一根细长的棒,这棒就是我们看到的“草”。

这根棒上部膨大,膨大的地方有许多小球体,小球体里面还隐藏着许多冬虫夏草的后代,——新一代的孢子。

秋天到来的时候,
这些成熟的新孢子就会再悄悄地趁机钻入新一代昆虫的幼虫身体里,长成新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样子在植物界里是独一无二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条虫的外壳,黄白色或金黄色,有清晰的环纹,头、尾、足都可看得一清二楚。

上部比虫子长,有点像褐色的黄花菜,表面有很细致的纵纹,实际上,它只是一种单生菌类而已。

在蟋蟀、黄蜂、金龟子等虫体上也会长出这种“草”来。

寄生在蝉的幼虫身体里的菌,夏天从虫体上抽出一根根棒状的茎,叫蝉茸。

冬虫夏草还是我国名贵的滋补药物呢!它的作用可多了,能治肺结核、贫血、心血管病、胃病,甚至对胃口不好,食欲不振也有疗效
10月8日下午5点在教室正召开家长会,请家长们协调好时间,准时到场。

Y:
1、写4次一句话(尽量写有意思的国庆见闻)。

2、每日阅读。

3、每日早读,读所有学过的课文。

4、背诵日有所诵。

5、祖国妈妈给你的作业:
向周围的人宣传今天听的一横老师的演讲,请你热爱祖国,和国人一起抵制日货!做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
6、办一张国庆节歌颂祖国的小报,8开纸张(纸张大小错误不可上墙哦!具体8开多大可以问文具店的阿姨。

)。

S:
1、《口算》P20、21、22。

Q: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哪一天建立的?(1949年10月1日)
2、中国人民共和国旗上五颗星星的含义是什么?(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
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

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

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3、蚯蚓有眼睛吗?【文南力提供】
4、《西游记》里的唐三藏在历史上的真实名字叫什么?
5、唐三藏和三位徒弟经过多少次磨难才取得真经?
6、黄河为什么是黄的?【杨可馨提供】
7、冬虫夏草真的是虫吗?【姜子然提供】
E:
朗读英语课文,背诵单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