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产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银杏调研报告大学

银杏调研报告大学

银杏调研报告大学银杏调研报告一、引言银杏,又称为“百年树王”,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园林景观树种。

其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银杏的现状以及相关的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为银杏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关于银杏的栽培技术、土壤要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资料。

2. 实地调研:选择了几个银杏种植基地,深入了解银杏的生长情况、农民的种植经验和市场销售情况。

三、银杏的生长情况根据实地调研,银杏树喜欢生长在温暖而湿润的环境下,对土壤要求较高,但并不挑剔土壤类型。

在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此外,银杏树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生产的规模。

因此,银杏的种植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四、银杏的农业技术1. 栽培方式:银杏一般采用树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树苗应选用健壮、生长良好的,移栽时注意保持根系完整。

2. 施肥管理:银杏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银杏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较高,可以适量地施入。

施肥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土壤肥力和银杏树的生长需求进行调整。

3. 病虫害防治:银杏主要受到银杏蚜、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影响。

喷洒农药是常见的控制方式,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银杏的市场需求银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银杏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此外,银杏叶和果实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可以加工成茶叶或食品。

六、银杏产业的发展潜力银杏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潜力。

目前,银杏种植面积较小,但随着对银杏价值认识的提高,银杏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此外,银杏的园林价值也不容忽视,可以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

七、未来的建议1. 加强科研力量,提高银杏种植技术的研究水平,解决银杏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鼓励银杏种植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提高银杏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银杏 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  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银杏,学名为Ginkgo biloba,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被誉为“活化石”。

它是唯一一种存在于一千六百多万年前的植物,可以说拥有长达一千三百多万年的历史。

银杏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泛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天然资源。

二、市场分析1.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银杏叶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有效成分,如大麦芽醇、酯化酮、酚酸类等。

这些成分对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调节血脂、改善心脏血管、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2. 银杏叶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银杏叶越来越受到欢迎。

全球范围内,银杏叶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于银杏叶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项目可行性1. 技术可行性银杏的栽培和采摘技术较为成熟,适合在大规模种植。

银杏叶的提取工艺也比较成熟,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2. 经济可行性银杏叶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项目选址适宜,劳动力资源充足,运输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物流。

3. 环境可行性银杏是一种对环境要求较低的植物,适宜在许多地区进行种植。

银杏叶的提取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项目实施方案1. 项目规模本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银杏叶种植基地,并配备相应的银杏叶提取设备和生产线。

2. 项目内容银杏叶种植基地建设,银杏叶提取工厂建设,银杏叶产品包装和销售。

3.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建设费用80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1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4. 经济效益根据市场调研数据,项目初期年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年利润800万元。

五、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使得销售不尽人意。

2. 技术风险提取工艺出现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3. 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导致银杏叶产量减少。

六、结论经过对银杏叶项目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银杏叶项目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较高。

银杏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银杏是一种历史悠久、受到广泛关注的植物。

其叶片具有较强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被誉为“长寿树”。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功效,逐渐被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同时,银杏树木、树皮等部位也具有商业价值。

因此,对于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银杏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研究目的1. 详细了解银杏资源的分布、规模和特点。

2. 调查银杏资源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3. 分析银杏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4.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推动银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研究方法1. 调研:通过文献阅读、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关于银杏资源的相关信息。

2. 实地考察:走访银杏种植基地、加工企业等,了解实际情况。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 银杏资源的分布情况:调查银杏种植基地的分布、规模、年产量等情况,掌握银杏资源的总体情况。

2. 银杏资源的应用情况:对银杏提取物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调查,了解需求情况和市场趋势。

3. 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势和劣势:分析银杏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技术、环境、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4. 银杏资源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查银杏资源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竞争对手并提出应对策略。

5. 政策建议:针对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其合理开发和利用。

五、研究结果1. 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

规模较大的银杏种植基地多集中在这些地区。

2. 银杏提取物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较大,市场潜力巨大。

3. 银杏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要求较严、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环境保护和政策扶持。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

银杏产业调研报告银杏产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银杏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银杏产业的市场前景和潜力,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和统计数据,了解银杏产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情况等。

2. 实地考察:选择了位于浙江金华的银杏种植基地,对该基地进行考察,了解银杏种植的过程和技术。

三、银杏产业的现状1. 市场规模:银杏产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银杏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 产业链:银杏产业的产业链包括银杏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种植环节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

3. 企业情况:银杏产业涉及到很多企业,从小规模的种植户到大型的加工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不一、产能不齐的情况。

四、银杏产业的市场前景1. 国内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银杏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银杏的相关产品如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果酒等在健康食品、保健品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 出口市场:银杏作为中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在国外市场也有较大的潜力。

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将银杏产品出口到东南亚等地,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五、银杏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挑战1. 种植技术不足:由于银杏是一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的植物,种植技术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

目前一些农民的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对银杏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银杏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激烈,一些小规模的企业难以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导致市场份额被大型企业占据。

3. 缺乏品牌和营销渠道:大部分银杏产品还缺乏知名的品牌,营销渠道不畅,导致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六、发展建议1.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大对银杏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品质。

2. 建立银杏产业协作组织:促进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统一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银杏调研报告模板

银杏调研报告模板

银杏调研报告模板银杏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本次调研的主题是银杏,银杏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药用和观赏价值。

近年来,银杏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对银杏的产量、种植情况、研究成果等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银杏的种植情况、产量和质量、市场需求和价格等方面的情况,为开展银杏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1. 实地调研:到银杏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种植过程和管理情况。

2. 文献资料搜集:翻阅相关文献和报告,了解国内外银杏产业的发展情况。

3. 专家访谈:与银杏种植专家进行交流,获取他们对银杏种植和利用的见解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银杏种植情况:根据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搜集,目前我国银杏种植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龙眼村是其中一个银杏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银杏的品种主要有“金叶银杏”和“普通银杏”等。

2. 银杏产量和质量: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银杏的产量因地区和管理措施而异,大致在每亩40-50公斤左右。

银杏的质量主要通过银杏叶和银杏果的大小和颜色来评判。

3. 市场需求和价格:银杏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主要用于制作银杏茶、银杏精华等。

由于其稀缺性和药用价值,银杏产品的价格较高。

五、调研结论1. 目前,我国银杏产量较高,种植面积较广,但还存在一些管理和技术问题,可以进一步优化银杏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

2. 银杏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发展银杏产业有良好的前景。

3. 银杏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可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探索更多的用途和价值。

六、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银杏产业的支持和规范,为银杏种植和利用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2. 科研机构应增加对银杏的研究力度,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3. 企业和农户可以积极参与银杏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推动银杏产业的发展。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银杏种植技术与发展研究, 华北农技出版社, 2010.2. 李四等, 银杏与现代农业, 农业科学出版社, 2015.以上是本次银杏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供参考。

银杏项目调研

银杏项目调研

银杏项目调研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植物的疗效和保健功效。

其中,银杏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备受瞩目。

为了深入了解银杏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我进行了一次银杏项目的调研。

调研一:银杏树的生长环境首先,我前往了位于山区的一片银杏树林进行实地考察。

银杏树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对土壤要求较为苛刻,需要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

在实地调研中,我发现这片银杏树林所处的环境非常适宜银杏树的生长,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土壤肥沃。

调研二:银杏叶的采摘和加工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了解了银杏叶的采摘和加工过程。

银杏树的叶子一般在秋季时期开始变黄,并逐渐掉落。

在采摘银杏叶时,要选择新鲜嫩绿的叶子,并且要避免叶片受损。

采摘下来的银杏叶需要经过晾晒、烘干等处理过程,以保持其药用价值。

调研三:银杏项目的应用领域银杏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我了解到,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银杏叶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非常有益。

此外,银杏叶还可以用于制作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调研四:银杏项目的市场前景在调研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银杏项目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银杏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对于银杏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同时,银杏叶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不仅可以用于中药制剂,还可以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因此,银杏项目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调研五:银杏项目的发展挑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银杏项目面临一些发展挑战。

首先,银杏树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多年才能收获。

其次,银杏叶的采摘和加工工艺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此外,市场上银杏产品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银杏项目的调研,我对银杏的生长环境、采摘和加工过程、应用领域、市场前景以及发展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银杏 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 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银杏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银杏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树种,不仅可以提取营养丰富的银杏叶、果实等药材,还可以用其木材制作家具、地板等材料。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材的保健价值,银杏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备受青睐。

因此,建议在相关地区开发银杏园,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 社会市场需求分析当前,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保健功效的中药材。

银杏具有清热祛痰、调节血脂、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因此备受青睐。

在市场上,银杏叶、果实等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市场需求仍然会呈现增长态势。

2. 技术可行性分析银杏园的建设需要科学技术支持,包括选址、土壤肥力检测、银杏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下,银杏园的建设技术上是可行的。

3. 经济可行性分析银杏园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

银杏树的生长周期长,但一旦长成后可以持续产出多年,因此具有稳定的经济收益。

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可以实现投资回报。

4. 环境可行性分析银杏园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银杏树具有较好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功能。

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措施,以确保银杏园的可持续发展。

5. 法律法规可行性分析在建设银杏园的过程中,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林业规划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申请相关许可证和资质。

同时,对于银杏园的管理和运营也需遵守相关规定,以保证项目合法合规。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 选址:建议在适宜的地区选址,如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方。

2. 银杏树种植:对土壤进行肥力检测,选择适宜的银杏树苗进行种植。

3.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系统、防护设施、存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 产业链延伸:除种植外,还可以开发银杏叶、果实等附加产品,延伸产业链。

5. 旅游开发: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开发银杏园旅游项目,增加银杏园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银杏调研报告

银杏调研报告

银杏调研报告1. 综述银杏(Ginkgo biloba)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被誉为“活化石”。

它是世界上仅存的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源于中国,并且可以追溯到至少2.7亿年前。

银杏树是一种耐寒、耐旱的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目前,银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银杏的植物特性、药用价值以及种植利益等方面的信息,来全面了解银杏的状况与前景。

2. 植物特性银杏是一种大型落叶乔木,可以长到30米高,寿命长达1000年以上。

其叶片形如扇形,纸质而薄,树叶有厚度差异,成熟前呈绿色,秋季变为金黄色。

它的果实被人们广泛称为“銀杏果”,内含有单一的种子,外部呈浅黄色。

银杏树的根系发达,并能够很好地抵御风灾。

3. 药用价值银杏在药用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银杏的叶子和果实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以银杏内酯酸和银杏黄酮为主要成分。

这些活性成分被广泛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降脂、补氧及改善脑功能的疗效。

因此,银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以及保健品领域。

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显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提高学习能力并且抗衰老。

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并且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因此,银杏作为绿色、天然且有效的健康产品备受市场关注。

4. 种植利益种植银杏不仅有着药用价值,还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其抗环境适应性强,银杏种植具有较低的风险和成本。

此外,银杏的果实是高档食品原料,可以提取银杏酮等营养价值较高的成分。

银杏木质较硬,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地板、工艺品等高档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创造丰厚的经济利益。

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木制品生产和出口国。

该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5. 前景展望银杏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植物,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银杏药材和银杏制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杏产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摘要:对银杏的传统功效、现代应用、成分研究、市场现有产品调查、药品以及提取物市场的现状调查等方面,针对目前银杏研究情况,对发展银杏产业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银杏;银杏制剂;银杏产业;药品市场
银杏(Gfnkgo Biloba L.)又称公孙树和白果树.是我国的特产植物。

自古以来.我国对银杏(白果)的滋补保健功能就有所认识 (本草纲目>记载银杏平昧甘苦涩,有小毒入肺.有益肺气、定痰喘、止带浊、缩小便、通经、杀虫等功效。

民间将白果制成食疗食品,期间,主要的用药部位是果实。

近几十年才用其叶子,治疗心脑血管病[1]。

随现代科技及中药制剂产业的发展,银杏药品、保健品及其提取物相继问世。

为利于银杏产品的开发和银杏产业的持续发展,笔者从银杏的化学成分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市场品种、市场营销等方面,对银杏产业的可行性进行调研。

1现代研究概况
1.1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研究情况
1.1.1内酯类研究[2]最早进行银杏化学成分研究的是2O世纪2O年代El本学者Furakawa。

1932年他从银杏中分离到了GA,GB,GC和GM 并确定了结构。

1969年Weing分离并鉴定了与二萜内酯结构相关的倍半萜化合物一白果内酯。

1987年德国的Weings小组又从银杏叶中分离到银杏内酯J。

其后,又有人发现了1种内酯成分,共6种计约含量为0.6~0.9%。

1.1.2黄酮苷类研究银杏黄酮为银杏叶中扩张血管的有效成分。

目前,已能从银杏叶中分离出3O种黄酮苷,共计约含1.7%,最新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提纯获得成功[3]。

1.1.3其他成分研究除含有以上成分外还含有聚异戊烯9种,儿茶素和异花青素6种,单萜及倍半萜17种,脂肪酸39种,糖及多元醇7种,高级醇、醛、酮、酯16种,氨基酸及有机酸l1种,烷基酚及酚酸类6种,其他芳香化合物4种最近,上海药物研究所又得到7种新化合物。

1.1.4毒性成分的研究银杏中的毒性成分是烷基酚及烷基酸类4,一
Methoxypyridoxine,其极性与银杏黄酮的极性相近。

其作用,是引起过敏。

1.2 银杏的生理活性研究
现代研究银杏提取物GBE,20世纪7O年代Schwabe药厂首有专利报道,2O世纪8O 年代初国外开始形成规模。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改善器质性神经症状;中枢神经复活,增强记忆,防治老年痴呆;末梢血管循环障碍。

萜类内酯是其化学成分中最重要的物质,迄今仅从银杏一种植物中发现,为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

有可能用于防治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血栓形成、某些炎症、溃疡、休克、器官移植的异体反应等。

2 市场品种调查
2001,2002,2003年连续3年,国际市场上银杏类产品的销量在3O~40亿美元之间,其中,美国市场均为保健品,市场为2O亿美元左右,绝大部分为美国本土产品,少量为欧洲国家产品。

欧洲市场为1O亿美元左右,其他地方为1O亿美元左右,其中,韩国为1亿美元,我国估计为8 500万美元。

2.1 国际、国内药品的品种情况
2.1.1医院市场从银杏制剂医院市场上看,德国舒培大药厂、浙江康恩贝、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广东深圳海王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81.6 %。

其中“金纳多”的市场占有率为26.9 %,其余的市场被“达那康”“天宝宁”“银杏天保”“银杏叶片”“达莫注射液”占领。

年销售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有:金纳多、达那康、天保宁、海王银杏叶片、扬子江银杏叶片、达莫注射液。

2.1.2药品销售市场目前国内药品市场上主要品种的成分分析及营销特色。

见表1[5]
表l 国内药品市场主要品种的成分及营销特色
表1为不完全统计,尚有2O个左右的品种没有一一列出,但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这一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从专业化宣传到大面积广告宣传再到社区宣传和做医生的工作,无所不用。

可以想见,如果,新开发的品种在疗效方面或营销方面,没有与现有品种有更大的差别的话,将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而在成分研究(即技术方面)已经很难再造成差别化。

2.2我国银杏产业现状以及在世界银杏产业中的地位[6]
我国现有百万亩左右人工种植的叶用银杏树,每年除出口数千吨银杏干叶外,其余供给国内的提取厂。

国内也有一些银杏制剂厂家,如深圳海王、江苏扬子药业、浙江康恩贝、上海信谊等,产品品牌有:银可络”、“百路达”、“天保宁、“扬子江银杏片、杏灵”等。

由于原料EGB质量不能和国际接轨,严重影响了我国银杏制剂和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产品只能内销。

历年来我国主要以出口原料——银杏叶和银杏浸膏为主,产品附加值低,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在世界银杏市场上基本无立足之地,我国银杏产业产值在国际银杏市场市值中所占份额极小。

随着国际上对银杏产品和原料质量中相关指标的限制、技术门槛的提高,国际无银杏酚酸指标,EGB积压严重,企业缺乏开发去除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的技术能力,从]998年下半年起不敢收购新叶,这导致我国银杳叶的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底的1.8万元/吨降至目前的5 000元/吨。

目前国内积压的银杏叶有2 000吨左右。

3 国内外银杏新药方面的研究
3.1 剂型研究有注射剂、粉针、胶囊剂、片剂、口服液。

3.2应用领域主要为食品、药品、化妆品、洗化用品、啤酒、卷烟等,其中,只有在德国、法国、中国被批准为药品进入市场,而在其他国家均被列为食品或非处方药。

3.2.1 高端产品研究国外银杏制剂研究,偏向于含银杏制剂复方的研究。

3.2.2多见于对现有提取物成分细分、量化、以及对原料质量标准的控制研究、对银杏的栽培研究。

3.2.3目前已经有化学合成以及生物合成银杏内酯的方法报道,据报道其合成路径相当复杂,工艺不易控制,大量生产的成本比原药提取要高得多。

3.2.5在国内,2O世纪8O年代前研究较少,8O年代始有人对国外专利的仿制、
以及提取工艺、制剂工艺的研究。

进入2O世纪9O年代,大量的提取、制剂研究、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研究被报道,期间产生了“银杏叶片”“银杏达莫注射液”“天保宁”“输血宁注射液”“百路达”等数十个银杏类制剂。

2001一O1~2003—09,在研品种主要以药科大学楼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课题[5]。

从表2可以看出,剂型很全,能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制剂都有了;以银杏内酯为主要成分的二类新药达到13项,加上目前市场上的银杏类现有品种,预示着该品种的研发已到了一个饱和的平台期。

4 发展银杏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4.1 质量是生存的关键
近几年,由于产品质量原因,我国出口到欧洲、美洲的银杏叶提取物逐年减少,技术落后导致企业面临出局。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加大创新力度,摆脱银杏叶开发的被动局面,建立一套国际领先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国际市场上构筑自己的技术壁垒。

提高产品质量才是生存的关键。

4.2 我国是银杏主要资源国家,应加强管理,当务之急是立即制订严格按GAP 采收种植,向市场提供优质的原料叶。

4.3 提高提取工艺技术含量,有针对性的提取国际、国内高端产品厂家所需要的合格产品,向他们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GBE。

4.4
4.5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开发保健食品有一定的空间,在防治早老性痴呆等方面有一定市场,可以立足于国内市场,尽快加大力度,力求达到并超越国际现行质量标准。

4.6 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促进银杏叶提取物的创新与发展应围绕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对自主研发疗效好、使用安全、具有我国
特色和国内外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进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 陈梦兰,谭兴和.银杏叶提取物的食用及药用开发价值[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Jul.4(7)
[2] 张鹤鸣,王宁生.银杏萜内酯的化学性质及合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3):266
[3] 陈仲良,殷梦龙.银杏叶中抗老年痴呆的活性成分[J].世界药品信
息.2001.2(1)
[4] 余佳红,袁伯俊,柳正良.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测定方法的
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0.9(4)
[5] 王亭兰,汤为.银杏产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5)
[6] 于清萍,宁营.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及市场概况[J].上海医药,2010,31(8):3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