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工程计算基础课后习题
计算方法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方法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方法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方法是一门涵盖了数值计算和计算机编程的学科,它在现代科学和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章是计算方法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到数值计算中的误差分析和插值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第三章习题的详细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是计算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评估数值计算中的误差来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差类型:-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数值计算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通过计算两者之差来得到。
-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间的比值。
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 截断误差:截断误差是由于在计算过程中舍入或截断数字而引入的误差。
它通常是由于计算机的有限精度导致的。
- 舍入误差:舍入误差是由于将无限位数的小数截断为有限位数而引入的误差。
它通常是由于计算机的有限精度或计算方法的近似性质导致的。
2. 插值方法插值方法是一种用于通过已知数据点来估计未知数据点的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插值方法:- 线性插值:线性插值是一种简单的插值方法,它假设两个已知数据点之间的未知数据点的取值在直线上。
通过已知数据点的斜率和截距,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知数据点的值。
- 拉格朗日插值:拉格朗日插值是一种使用多项式来逼近已知数据点的方法。
它通过构造一个满足通过已知数据点的多项式来估计未知数据点的值。
- 牛顿插值:牛顿插值是一种使用差商来逼近已知数据点的方法。
它通过构造一个满足通过已知数据点的差商多项式来估计未知数据点的值。
3. 习题答案以下是一些第三章习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习题1:已知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且在[a, b]上的导数存在且连续,证明存在一点c∈(a, b),使得f(b) - f(a) = (b - a)f'(c)。
这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一个特例,根据定理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上述结论。
- 习题2:已知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且在(a, b)内可导,证明存在一点c∈(a, b),使得f'(c) = (f(b) - f(a))/(b - a)。
2022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练习题100题及答案

2022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练习题100题及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提供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本文为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考试有帮助!单选题1、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
A:规模B:性能C:功能D:构成元件答案:D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
A:晶体管B:电子管C: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答案:D3、电子计算机按使用范围分类,可以分为______。
A:巨型计算机、大中型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B: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C: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D: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答案:C4、某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数千亿次\\秒,主要用于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它属于_____。
A:巨型计算机B:小型计算机C:微型计算机D:专用计算机答案:A5、\现代计算机速度最高可达每秒千亿次运算,…\,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
A:自动控制能力B:高速运算的能力C:很高的计算精度D:逻辑判断能力答案:B6、\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可根据需要获得千分之一到几百万分之一甚至更高的精确度。
\,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
A:自动控制能力B:高速运算的能力C:记忆能力D:很高的计算精度答案:D7、\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处理。
\,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
A:自动控制能力B:高速运算的能力C:记忆能力D:逻辑判断能力答案:D8、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____。
A:高速运算B:存储功能C:可编程性D:指令系统答案:C9、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1
击数 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
N=21 查表 2-5,得:
21 15
f ak
250
(340 250)
30 15
286kPa
因为埋深大于 d=1m>0.5m ,故还需对 f k 进行修正。查表 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
fa f ak =130kPa。
砖下条形基础代入公式 2-20 得基础宽度
b
Fk
150 1.25 m
f a G d 130 20 0.5
取 b =1.3m<3m ,故无需再进行宽度修正。
(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CZ 17 2.2 37.4kPa
由 Es1 Es2 8.1 2.6 3.1, z 2.2 0.5 1.7 m 0.5 b ,查表 2-7 得
21.9kN m
As
M 0.9 f yh0
21.9 106
565mm2
0.9 210 205
配钢筋 12 @ 200 , As 565mm2 ,垫层用 C10 混凝土。
2-7 一钢筋混凝土内柱截面尺寸为
300mm × 300mm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
Fk 400kN 。自地表起的土层情况为:素填土,松散,厚度
A 1.6 2.4
F 6M 1.35 400 6 1.35 110
p j max
bl
bl 2
1.6 2.4
1.6 2.42
p j min
F 6M bl bl 2
1.35 400 6 1.35 110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 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 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答: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 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 内涵的重要特点。
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
IE 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应用注重人的因素。
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 与现代IE 的关系。
如何理解经典IE 是现代IE 的基础和主要部分答:经典IE 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答:IE 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 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
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
所以,IE 是一门工程学科。
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答:与管理。
IE 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与系统工程。
现代数值计算习题答案

现代数值计算习题答案在现代数值计算领域,习题答案的生成通常需要依据具体的习题内容和要求。
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习题,我将提供一个通用的现代数值计算习题答案的示例,包括常见的数值分析问题和其解题步骤。
# 现代数值计算习题答案示例问题一: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问题描述:给定线性方程组:\[ \begin{align*}3x + 2y &= 7 \\2x - y &= 3\end{align*} \]求 \( x \) 和 \( y \) 的数值解。
解题步骤:1. 写出增广矩阵:\[ \left[ \begin{array}{cc|c}3 & 2 & 7 \\2 & -1 & 3\end{array} \right] \]2. 利用高斯消元法进行行操作:- 将第一行除以3,得到:\[ \left[ \begin{array}{cc|c}1 & 2/3 & 7/3 \\2 & -1 & 3\end{array} \right] \]- 将第二行减去第一行的两倍,得到:\[ \left[ \begin{array}{cc|c}1 & 2/3 & 7/3 \\0 & -3 & -1\end{array} \right] \]3. 继续行操作,将第二行除以-3,得到:\[ \left[ \begin{array}{cc|c}1 & 2/3 & 7/3 \\0 & 1 & 1/3\end{array} \right] \]4. 将第一行减去第二行的 \(2/3\) 倍,得到:\[ \left[ \begin{array}{cc|c}1 & 0 & 5/3 \\0 & 1 & 1/3\end{array} \right] \]5. 解得 \( x = 5/3 \) 和 \( y = 1/3 \)。
材料科学工程基础计算题

1热工基础习题解答第二章:传热学2-1某窑炉炉墙由耐火粘土砖、硅藻土砖与红砖砌成,硅藻土砖与红砖的厚度分别为40mm 和250mm,导热系数分别为0.13和0.39W/m℃,如果不用硅藻土层,但又希望炉墙的散热维持原状,则红砖必须加厚到多少毫米?(1)解得即红砖的厚度应增加到370mm 才能维持原散热热流密度不变。
2-2某厂蒸汽管道为Ø175×5的钢管,外面包了一层95mm厚的石棉保温层,管壁和石棉的导热系数分别为50、0.1w/m.℃,管道表面的温度为300℃,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50 ℃。
试求每米管长的散热损失。
在计算中能否略去钢管的热阻,为什么?解:石棉保温层和钢管在每米长度方向上产生的热阻分别为:2-3试求通过如图3-108所示的复合壁的热流量。
假设热流是一维的;已知各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A=1.2、λB=0.6、λC=0.3、λD=0.8w/m・℃。
2-4平壁表面温度tw1=450℃,采用石棉作为保温层的热绝缘材料,导热系数λ=0.094+0.000125t,保温层外表面温度tw2=50℃,若要求热损失不超过340w/m2℃,则保温层的厚度应为多少?解:平壁的平均温度为:即保温层的厚度应至少为147mm。
2-5浇注大型混凝土砌块时,由于水泥的水化热使砌块中心温度升高而导致开裂,因此,砌块不能太大。
现欲浇注混凝土墙,水泥释放水化热为100w/m3,混凝土导热系数为1.5W/m℃,假设两壁温度为20℃,限制墙中心温度不得超过50℃。
试问墙厚不得超过多少米?解:由于墙的两侧温度相等,所以墙的温度分布为2-6一电炉炉膛长×宽×高=250×150×100mm,炉衬为230mm厚的轻质粘土砖(密度为800kg/m3)。
已知壁平均温度为900℃,炉体外表面温度为80℃。
试求此电炉的散热量。
解:通过该电炉的散热量可以表示为:将该电炉视为中空长方体,则其核算面积为:2-7有两根用同样材料制成的等长度水平横管,具有相同的表面温度,在空气中自然散热,第一根管子的直径是第二根管子直径的10倍,如果这两根管子的(GrPr)值均在103~109之间,且可用准数方程式Nub=0.53Grb。
科学与工程计算平时作业题及答案

第1个作业:(牛顿迭代法和斯蒂芬森加速法求非线性方程的根)使用牛顿迭代法和斯蒂芬森(Steffensen )加速法求解x^5+x=1在1附近的根,要求精确到10^(-6),输出每步的全部中间结果。
解:一、牛顿迭代法:(1)算法说明牛顿法本质上是一种切线法,它从一端向一个方向逼近方程的根,其递推公式为:1()'()n n n n f x x x f x +=- 初始值可以取'()f a 和'()f b 中较大者,这样可以加快收敛速度。
(2)m 文件程序function root=NewtonRoot(f,a,b,eps)if (nargin==3)eps=1.0e-6;endf1=subs(sym(f),findsym(sym(f)),a);f2=subs(sym(f),findsym(sym(f)),b);if (f1==0)root=a;endif (f2==0)root=b;endif (f1*f2>0)disp('两端点函数值乘积大于0!');return ;elsetol=1;fun=diff(sym(f));fa=subs(sym(f),findsym(sym(f)),a);fb=subs(sym(f),findsym(sym(f)),b);dfa=subs(sym(fun),findsym(sym(fun)),a);dfb=subs(sym(fun),findsym(sym(fun)),b);if (dfa>dfb)root=a-fa/dfa;elseroot=b-fb/dfb;endwhile (tol>eps)r1=root;fx=subs(sym(f),findsym(sym(f)),r1);dfx=subs(sym(fun),findsym(sym(fun)),r1);root=r1-fx/dfxtol=abs(root-r1)endend(3)输入程序r=NewtonRoot('x^5+x-1',0,1)(4)输出结果root =0.7644tol =0.0690root =0.7550tol =0.0094root =0.7549tol =1.4717e-004root =0.7549tol =3.5523e-008r =0.7549二、Steffensen 加速法(1)算法说明Steffensen 加速法是弦截法的一种变形,它的递推公式为:111111()()(())()k k k k k k k f x x x f x f x f x f x ------=-+-, 且有 1()()(())()f a x a f a f a f a f a =-+- Steffensen 法的收敛速度也很快。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 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 (1)地基开挖深1m 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 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 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 ,埋深 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 ,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
【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 Md M b M f kc md b a 29.1441266.52.13.1806.38.11051.0=⨯+⨯⨯+⨯⨯=++=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