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七版) 斯蒂芬P罗宾斯robbins_PPT16
罗宾斯《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7版中文第2章

管理ppt
2-4
“新”标准是怎样的?
新标准
➢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认为“资本主义 将不同以往”
➢ 增强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 ➢ 现在政府开支的水平是二战以来罕见的 ➢ 公众越发关注日益恶化的财政赤字,政府增强对经济的干预
➢ 所有国家都有不同的价值观、道德、习俗、政治
和经济制度、法规,所有这些能够影响到企业如 何管理
管理ppt
2-14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环境框架
海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国家文化的管理者和 员工在以下五个价值层面表现不同: 1. 权力距离 2.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3. 事业成功 VS 生活质量 (男性化/女性化) 4. 不确定性规避 5. 长期取向 VS 短期取向
➢ 跨国公司(MNC)
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运营的国际企业类型
➢ 多国公司
在开展业务时将管理和其他决策权力下放到当地国家的跨国公司
管理ppt
2-7
其他类型的全球组织
➢ 全球公司
将管理和其他决策权力集中在母国的跨国公司
➢ 跨国(无边界)组织
一种旨在为全球组织消除人为的地域壁垒的结构安排
管理ppt
2-8
组织如何走向国际化
Chapter
管理环境
管理ppt
学习目标
➢ 描述新经济以及它如何影响着组织的管理方式 ➢ 解释全球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 讨论社会期望如何影响管理人员和组织 ➢ 描述劳动力队伍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组织管理方式的影响 ➢ 讨论领导信任的实质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教材(PPT 68页)

– 将一些人系统地安排在一起,以达到某些特定的 目标而做出的刻意安排。
• 组织的共性
– 特定的目的 – 在一起工作的人员 – 结构考虑周全的系统化
• 组织涵盖的范围
– 便利店到国家足球队,从学校俱乐部到国际知名 企业,从学校到慈善机构······
管理者与非管理类员工
• 管理者
– 在一个组织中直接督导他人工作的那些人
1.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
3.销售与市场
中原传媒出版集团
4.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
5.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
由于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 ,所以我们在学习完科学之后,还应该在具 体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实践经验 的积累,以及个人的性格、胆识、魄力、人 格的魅力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获得成功!
教材简介
全书共7篇21章,主要内容有:管理者与管理; 管理的演进;组织文化与环境;国际管理;社会责任 与管理道德;决策;计划的基础;战略管理与企业家 精神;计划工具与技术;组织的基础;组织与职务设 计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行为的基 础;理解群体与团队工作;激励员工;领导;沟通与 人际交往技能;控制的基础;信息控制系统;作业管 理
管理学
教材《管理学原理与实践》 斯蒂芬·P·罗宾斯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Stephen P. Robbins)曾 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有着丰富的实践 经验,并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 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圣迭戈大学任教。是美国著名的 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他撰写管理教科书在 美国的1000多所大学,以及遍布加拿大、拉丁美洲、澳 大利亚、新西兰、亚洲、欧洲等的数百所大学中使用。 在中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罗宾斯博士的《管理学》是 最受欢迎和采用量最大的教材,且连续数年畅销不衰。
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robbins18精品PPT课件

➢ Regulates behavior by shared values, norms, traditions, rituals, and beliefs of the firm’s culture.
18–6
Why Is Control Important?
• As the final link in management functions:
➢ To ensure that activities are completed in ways that lead to accomplish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s.
18–5
Designing Control Systems
• Market Control
➢ Emphasizes the use of external market mechanisms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s us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managers can use. • Describe how balanced scorecards and benchmarking are
used in controlling.
18–3
L E A R N I N G O U T L I N E (cont’d)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 Defin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 Describ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asures of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PPT课件

职能 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计划 15%
中层管理者
18%
高层管理者
28%
组织 24% 33% 36%
领导 51% 36% 22%
控制 10% 13% 14%
基层的、中层的和高层的管理者每种职能的时间分布 18
2)一个结论:随着管理者在组织中的晋升, 他们从事更多的计划工作和更少的直接监督 工作。
20
角色的重要性
小企业管理者的角色
大企业管理者的角色
2、组织中的所有的成员可分为两类:管理者 和操作者。
3、从外表看,管理者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 是年纪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也可以是年逾8
5
旬的老人。他们可以是各种身材、各种模样、 各种肤色和不同性别的人。
4、韦斯特彻斯曼认为:管理者是一个在多种 可选的方案中进行决策的人。他必须确定自 己认为将导致某一个或几个期望目标的选择, 同时他的决定并不抽象,因为它将创造一种 真实。管理者是一个带有魔力的人,魔力使 他能够在世界上创造事物的新状态,而这种 状态若非他就根本不可能出现。管理者是一 个有权作出决定的人。他还是这样一个人, 他对自己所做的
6、操作者
操作者是组织中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
7
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
二、管理和管理职能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 动完成的更有效的过程(这里过程是指管理 者发挥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
(2)效率是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 人、财、物等稀缺资源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2)组织的类型 一个研究结论: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管理
者的工作都具有共同性。他们都要作决策、 设立目标、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雇佣和激 励员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全)_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对一个组织来说,管理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处于操作者之上,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缺少任何一个层次的管理者,组织都不能有效的运作,也就不能成功。
2.答:效果是指组织目标的达成度,效率则是指组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效率的组织一定会使组织成本最小化。
效率涉及活动的方式,效果涉及活动的结果,他们相互联系。
高效率与高效果相关联,低水平的管理通常是无效率和无效果或通过牺牲效率达到效果的。
一般来说,有效果的组织不一定是有效率的。
某些组织可以不顾效率而直接达到效果。
因此,管理不仅要注重效果,而且要尽可能的注重效率。
3.答:(1)计划包括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以及将目标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2)组织包括决定组织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谁去完成这些任务。
这些任务怎样分类,谁向谁报告,以及各种决策应在哪一级上制定(3)领导包括激励下层,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间的冲突等。
(4)控制包括监视组织的行动以确保按计划进行,纠正各种偏差使组织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4.答:明茨伯格的10种角色实质上与四种管理职能是一致的,他提出的许多角色基本上可以归入一个或几个职能中,如资源分配角色是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也是属于计划职能。
所有人际关系角色是属于领导职能。
监听者角色属于控制职能,传播者属于组织职能,发言人领导职能,混乱驾驭者属于控制职能,谈判者则属于领导职能。
5.答:4种活动分别为:(1)传统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惩戒、调节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4)网络联系: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外界交往。
平均的管理者强调的是传统管理,成功的管理者强调的是网络联系而有效的管理者强调的是沟通。
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第十六章 激励员工

第十六章激励员工学习内容█什么是动机█早期的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当代动机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设计□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当代动机问题□激励多元化的员工队伍□绩效工资方案□账目公开管理█从理论到实践:激励员工的一些建议█本章小结█思考题学习目标阅读和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01.定义动机的过程。
02.描述三种早期的动机理论。
03.说明如何通过目标激励员工。
04.指出强化理论与目标设置理论之间的差异。
05.找出一些方法进行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设计。
06.描述公平理论中激励的含义。
07.解释期望理论中的关键联系。
08.描述管理者当前面对哪些动机问题。
09.指出在管理活动中哪些具体措施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员工。
在管理者从事的工作中,激励和奖赏员工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
成功的管理者,如本章开篇“管理者困境”中的主人公安吉尔·洛伦佐,认识到对某个人具有激励作用的刺激物对其他人可能作用很小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你可能会因为在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中工作而受到鼓舞,但别指望每个人都会如此;你可能会因为挑战性的工作而受到激励,但别人未必如此。
作为有效的管理者,要想让所有员工付出最大努力,必须了解员工如何受到激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调整自己的激励活动以满足员工的这些需要和欲求。
█什么是动机--------------------------------------------------------------------------为了理解动机是什么,让我们首先看看动机不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许多人误以为动机是一种个人的内在特质,这种特质某些人具备而另一些人不具备。
尽管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会说某个员工缺乏动机,但有关动机的知识告诉我们不应这样标记一个人。
我们的知识表明,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二)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
• • • • • • 1、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 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 法。 •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 资源分配角色是计划职能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和所有的 三个人际关系角色是领导职能的一部分 • 3、企业家角色: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 方案”以发起变革
第2 章 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 • • • 第1 节 管理的历史背景 20 世纪前,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 1、埃及金字塔的建设、罗马教会 2、亚当·斯米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将工作 分解成一些单一和重要性的作业,提高工 人技巧和熟练程度。 • 3、产业革命 :提高效率
第2 节 多样化的时期 (20 世纪前半 期)
第4 节 当前的趋势和问题:变化中 的管理实践
• ① 全球化 • ② 劳动力多元化 • ③ 创业精神:是一个过程,即某个人或者 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 特的方式追求机会、 • 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不管这些人手中是 否拥有资源。
• ④ 电子企业领域中的管理 • 电子企业:描述了一个组织通过电子联结与 它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以便更有 效 • 率地实现其目标 • 电子商务:是企业与其利益方通过电子方式 进行交换与交易的任何方式(B2B、C2C、B2C、 • G2B) • 电子企业介入的领域: • 电子增强型组织:在传统组织中建立电子企 业单元,同时维持传统结构 • 电子企业驱动型(使能型)组织:利用电子 企业工具完成传统功能 • 全部电子化的企业
罗宾斯《管理学》原版讲义PPT精选文档

➢ Discretionary behavior that is not a part of an employee’s formal job requirements, but which promotes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the organization.
8th edition Stev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
Copyright © 2005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LEARNING OUTLINE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14–3
L E A R N I N G O U T L I N E (cont’d)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Perception
• Explain how an understanding of perception can help managers better understand individual behavior.
• Discuss how managers can shape behavior.
14–4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Behavior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
➢ The actions of people at wor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ed of affiliation (nAff)
The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5
Examples of Pictures Used for Assessing Levels of nAch, nAff, and nPow
Hierarchy of needs
Lower-order (external): physiological, safety Higher-order (internal): social, esteem, self-actualization
16–8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Hygiene factors: extrinsic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reate job dissatisfaction. Motivators: intrinsic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create job satisfaction.
16–17
Goal-Setting Theory
Exhibit 16.6
16–18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 Reinforcement Theory
Assumes that a desired behavior is a function of its consequences, is externally caused, and if reinforced, is likely to be repeated.
8th edition Stev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
.
LEARNING OUTLINE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What Is Motivation?
• Define motivation. • Explain motivation as a need-satisfying process.
•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Needs were categorized as five levels of lower- to higher-order needs.
Individuals must satisfy lower-order needs before they can satisfy higher order needs. Satisfied needs will no longer motivate. Motivating a person depends on knowing at what level that person is on the hierarchy.
Early Theories of Motivation
• Describe the five levels in Maslow’s hierarchy and how Maslow’s hierarchy can be used in motivational efforts. • Discuss how Theory X and Theory Y managers approach motivation. • Describe Herzberg’s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 Explain Herzberg’s views of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Exhibit 16.2
16–9
Early Theories of Motivation (cont’d)
• McGregor’s Theory X and Theory Y
Theory X
Assumes that workers have little ambition, dislike work, avoid responsibility, and require close supervision.
Theory Y
Assumes that workers can exercise self-direction, desire responsibility, and like to work.
Motivation is maximized by participative decision making, interesting jobs, and good group relations.
16–11
Herzberg’s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Exhibit 16.3
16–12
Contrasting Views of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Exhibit 16.4
16–13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Motivation
16–10
Early Theories of Motivation (cont’d)
• Herzberg’s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are created by different factors.
• Three-Needs Theory
There are three major acquired needs that are major motives in work. Need for achievement (nAch)
The drive to excel and succeed
Need for power (nPow)
Exhibit 16.5
16–16
Motivation and Goals
• Goal-Setting Theory
Proposes that setting goals that are accepted, specific, and challenging yet achievable will result in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having no or easy goals.
16–4
What Is Motivation?
• Motivation
The processes that account for an individual’s willingness to exert high levels of effort to reach organizational goals, conditioned by the effort’s ability to satisfy some individual need.
Effort: a measure of intensity or drive. Direction: toward organizational goals Need: personalized reason to exert effort
Motivation works best when individual needs are compatible with organizational goals.
• Three-Needs Theory • Goal-Setting Theory • Reinforcement Theory • Designing Motivating Jobs • Equity Theory • Expectancy Theory
16–14
Motivation and Needs
16–2
L E A R N I N G O U T L I N E (cont’d)
Follow this Learning Outline as you read and study this chapter.
Contemporary Theories of Motivation
• Describe the three needs McClelland proposed as being present in work settings. • Explain how goal-setting and reinforcement theories explain employee motivation. • Describe the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as a way to design motivating jobs. • Discuss the motivation implications of equity theory. • Contrast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 Explain the three key linkages in expectancy theory and their role in motivation.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The Motivation Process
Exhibit 16.1
16–6
What Is Motivation?
• Need
An internal state that makes certain outcomes appear attractive. An unsatisfied need creates tension which is reduced by an individual’s efforts to satisfy the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