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发生医疗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实习护士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实习护士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实习护士医疗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锐器造成的损伤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防护措施。

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份期间新乡医学院及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共抽取其中80名不同阶段的实习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共发生医疗锐器损伤事件146次,包括护士用手直接掰安瓿瓶占被医疗锐器所伤的41.1 %,被回套针帽所伤占总数的21.9%,分离针头造成伤害占总数的14. 4%,拔针时造成的伤害占总数的11.6%,护士在进行废弃物整理时造成伤害占6.2 %,因患者不合作而被医疗锐器伤害占2.1%,其他占2.7%。

结论:临床工作中,护理实习生锐器伤比较常见,应提高实习护士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提高临床技能,从而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实习护士;锐器伤;防护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87-01由于实习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到的医疗锐器较多,且初到临床经验不足,造成了锐器伤的现象比较普遍。

故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份期间新乡医学院及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中80名实习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分析临床工作中护理实习生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份期间新乡医学院及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共抽取其中80名实习护理人员,所选的80名实习护理人员均曾经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过医疗锐器损伤,将所选的实习护理人员按照实习时间的长短分为实习一个月组、实习三个月组、实习半年组以及实习一年组。

1.2 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份期间新乡医学院及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的201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共抽取其中80名实习护理人员,对医疗锐器损伤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结合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锐器伤发生时间为调查日起前一个月。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基层医院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
发生率更高 。实习护士是未来 医院感染预 防控制 的生力 军 , 也
护措施 和干预对策 , 笔者 对 2 0 0 9 年 1月一2 0 1 0年 7月在我 院
实 习的 7 6名护生进行了调查分 析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对 象 和 方法
是职 业暴露 的高危人群 t 2 ] , 实 习护生 的职业 安全越来 越受到各 方 面的重视 。本次调查发现 , 基层医院实 习护生锐器伤在初入 临床 者 中发生率最 高 , 这 与护生技术操 作不熟 练、 不 能严格执 行无 菌技术操作规程 、 自我 防护意识差 、 标 准预 防做得 不到位
局 部挤压 冲洗消毒 , 2 5 %能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见表 3 。
表 3 护生锐器伤后处理情 况
【 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实习护生
锐 器伤 危险 因素 防护措施 2 . 4 锐器伤防护知识知 晓程度 7 6名护生中 ,知道锐器
锐器伤是基层 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损伤 中较 为常见的一种 , 带血的锐器可携带 多种血源性疾病 因子 , 成为医院 内职业感染 的潜在危 险[ 1 ] 。 实 习护生 由于操作技术 不熟 练 , 自我防护意识较 差, 属于锐器伤 的高发人群 。为 了解基层 医院实 习护生锐器伤
作者简介 : 马俊锋 , 女, 本科, 护士。
E — ma i l : t i z - 0 5 0 4@1 6 3 . c o m
4 7 . 4 %的锐
防护对策 : ① 重视岗前培训 。护理部在 实习护生上 岗前要 组织 医院感染 、 职业 防护 、 安全 意识 、 工作方 法 的岗前培训 , 经
有关 。
1 . 1 调查 对象
选择 2 0 0 9年 1月一 2 0 l 0年 7月在我 院

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of sharpinstrucment injury happened in the probationer nurses and the replied measures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肝胆外科The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in ShanDong ProvienceDepartment of Hepatobilliary Surgery李畅Chan Li【摘要】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科2013年度132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55.3%的锐器伤发生在临床操作中,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和锐器二次处理是主要原因。

结论:规范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和技术操作培训,加强职业防护安全教育,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Abstract:Object:To analyse the main reason of sharp instrucment injury happened in probationer nurses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Method:Methdos survey among 132 probationer nurses of our department in 2013uas performed by questionnaires.Result:About 55.3% of sharp instrucment injury happened in clinie operation.The reasons were probationer nurse’s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violating the operation rules,operational errors andsharp instrucment’s retreatment.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standardize the probationer nurse’s clinic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training,and enhance occupation safety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strucment injuries.【关键词】实习护生;锐器伤;应对措施Key Word: probationer nurse ;sharp instrucment injury ;replied measures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锐器伤[1],锐器伤是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伤害之一[2],约有20%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3]。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随着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成为医务人员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而护理实习也成为护士们成长的必经之路,然而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这给实习护生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对预防措施的分析,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意识并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一、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1. 调查对象:本文通过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年龄在22-28岁的实习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 调查结果:共有150名实习护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其中有70%的实习生出现过锐器伤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锐器伤原因| 发生率|| ------------- | -------- || 注射针头、针管等| 35.4% || 手术刀、剪切器等| 28.9% || 输液针头、接口等| 19.2% || 毛刷、清洁器等| 7.9% || 其他(如患者抓伤)| 8.6% |3. 调查结论:实习护生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多种锐器伤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为注射针头、针管等,其次为手术刀、剪切器。

而输液针头、接口等也有一定发生率。

毛刷、清洁器等及其他原因的锐器伤则相对较少。

二、实习护生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医院应加强针对实习护生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能培训以及预防锐器伤的常识等。

让实习护生了解自身的安全责任,以及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各种锐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2. 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实习护生应该在操作前认真思考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做好防范工作,如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正确处理锐器等。

3. 环境安全管理:医院应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消毒灭菌制度和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等,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整洁和安全。

4. 采取技术措施:为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医院可以采用诸如自动回收注射器系统、一次性使用以及带有保护装置的锐器等技术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防护意识调查分析论文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防护意识调查分析论文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及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关键词】实习护生;锐器损伤;预防意识;调查分析毕业实习对实践性颇强的护理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也是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护士发生针刺事件占各类医务人员针刺事件总数的63%[1],实习护士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操作不熟练,实习中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性会更大。

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可能经锐器损伤的途径传播,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感染率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

为尽量避免或减少实习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是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对240名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生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实习护生对全面性防护的认知程度、防护意识的现状以及护理行为中针刺伤情况。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各选取上海市二级甲等、三级乙等、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本科、研究生实习护生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对象。

所有受调者均实习满8个月且调查访谈期间仍在实习,年龄在19-27岁。

1.2 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填写调查表的形式。

问卷是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经专家审核修订而成,信效度检验均合格。

问卷内容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一般资料;锐器损伤情况;伤后处理情况;对锐器损伤知识的知晓情况;锐器伤后的心理情况等。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40份(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各8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其中专科生回收77份,本科生回收80份,研究生回收78份,总回收率为97.92%。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源情况见表1。

3 讨论实习护生在临床操作中,由于接触医用锐器、注射器、输液器等机会较多,操作不当或因质量问题产生被刺伤的风险。

医护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医护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医护实习生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摘要】目的:了解医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减少锐器伤发生的防护措施。

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本院183名医护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

结果:发生锐器伤有61人,发生率为33.33%。

其中实习医生调查86名,发生锐器伤33人,发生率为38.37%;实习护士调查97名,发生锐器伤28人,发生率为28.87%。

受伤78次中,针刺伤41次,占52.56%、玻璃安瓿伤30次,占38.46%;刀割伤7次,占8.97%。

结论:医护实习生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等密切相关,在实习的各环节加强对其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可提高实习生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锐器伤及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医护实习生;锐器伤;调查;防护对策【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303-03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不慎被锐器伤害的现象常有发生,锐器伤是导致职业感染的主要途径。

医护实习生由于对实习环境不熟悉、技术操作不熟练、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不强而更易成为锐器伤的高发人群。

为了解医护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笔者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对在本院实习的183名医护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导致锐器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职业安全防护对策。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医护实习生183名,其中实习医生86名、实习护士97名。

1.2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历、职业、发生锐器伤的种类、次数、环节、发生后的处理情况等相关问题。

发出问卷183份,收回183份,回收率100%。

2.结果2.1 锐器伤的发生率183名医护实习生中,发生锐器伤61人(其中实习医生33人,实习护士28人),发生率为33.33%;86名实习医生中,发生锐器伤33人,发生率为38.37%;97名实习护士中,发生锐器伤28人,发生率为28.87%。

浅谈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浅谈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浅谈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锐器损伤在十分常见,其中尤以护士更明显。

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

细介绍。

最常见的传播性疾病有: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

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提高护士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锐器损伤对护士的伤害。

现针对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途径及损伤物简要阐述,对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范经验详。

本文就发生锐器伤的现状、高危因素、防护措施以及暴露后的处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护士锐器损伤预防临床护士是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职业群体。

医院内污染危险最高的是护士占三分之一,最危险的体液是血液及血液制品占66%,而身体中手是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占21%。

临床护士直接接触被污染的器械、敷料、血液及体液等,锐器损伤是一突出问题,有资料显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89.89%。

护士锐器损伤明显高于医生,这与护士操作较多有密切关系。

锐器伤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达80%。

临床工作者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发病率较非临床高5-12倍。

一次污染锐器损伤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为0.3%-0.5%及4%-10%,国内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密度高达每人每年3.5次,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

所以应对锐器损伤的预防引起高度的重视。

1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主要原因1.1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对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岗前培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内容。

1.2防范意识薄弱缺乏防范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虽然大多数护士能正确认识被HIV,HBV,HCV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多数护士都是在工作中被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的防范,因此遵循规范程序很必要。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

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措施。

方法:对100名实习护生锐器伤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被调查的实习护生中受伤人数占78%,受伤2次以上占76%。

100名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共受伤186次。

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应加强锐器伤预防相关知识的岗前培训,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熟练,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致使锐器伤发生率高。

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防护措施,以减少护生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锐器伤;实习护理人员;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疾病;预防措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00名实习护生中,男2名,女98名,平均年龄21.5岁,其中中专护生38名,大专护生58名,本科护生4名,均为经过前期医学专业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

1.2方法1.2.1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发生锐器伤的次数、地点、原因,致伤程度,有无锐器伤登记上报制度、锐器伤后处理情况、或潜在血液接触操作中戴手套情况,平时有无采取预防措施等,其可信度经过有关专家认证。

问卷由专人解说,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现场回收。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2.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统计描述。

2结果2.1锐器伤发生率:被调查的100名实习护生中受伤者78名,占78%。

受伤次数186次,平均每名受伤1.86次,其中受伤2次以上76名,占76%。

186次锐器伤种类见表1。

2.2锐器伤登记上报情况:发生锐器伤的实习护生中仅有18名护生向带教老师作了汇报,占23.08%,60名同学没有汇报。

未汇报原因:19例护生不知向谁汇报,31名护生认为汇报后老师也不会重视,10名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没必要汇报。

18名向带教老师汇报的同学,有12名得到带教老师的重视,积极向他们传授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有6名只是带教老师被叮嘱以后多加注意,并未采取积极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生发生医疗锐器伤影响因素的调查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预防、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8一2009年100名在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发生锐器伤影响因素的调查。

结果:实习生发生锐器刺伤的机率较高,被调查的实习生中受伤人数占86%,受伤2次及以上占66%。

100名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共受伤达195次。

本调查显示这与职业防护知识缺乏,学校对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的不够,实习生自身防护意识淡薄等,均是导致医学实习生发生锐器刺伤的因素。

结论:实习医学生在工作中应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学校和医院应强化对其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以避免或减少实习生锐器伤的发生,保障实习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实习生;锐器伤;影响因素;职业防护;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r 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614- 01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往往要从事穿刺、注射、手术缝合等工作,但是由于实习医学生实践经验不足,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在校时学校在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不够,因而实习医学生被锐器刺伤的情况并不少见。

现就对在综合性医院的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发生锐器伤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择2008-2009年在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100名。

其中护理专业共(中、大、本)68名,本科临床专业32名。

男16名,女84名,平均年龄22岁,均为经过前期医学专业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的学生。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②发生锐器伤情况③自身防护意识和行为、职业防护知识④学校和医院职业防护教育等四个方面,含28个条目,采用单项或多项选择回答,经过有关专家修改与审订。

问卷由专人解说,以无记名方式发放,现场回收。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2.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伤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100名实习生中发生锐器伤者86名,占86%,发生2次及以上锐器伤者占66%。

共发生锐器伤达195次,平均每名发生锐器伤1.95次。

发生锐器损伤环节中88%发生在操作中。

2.2 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损伤种类见表1
表1 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损伤的种类分布(%)
2.3 医学生接受职业防护教育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对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的途径(多选)分析,24%
接受过学校教育,但较肤浅,78%参加过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与培训,22%从带教老师平时教学中获得,16%通过自学了解职业防护知识。

这说明了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接受的途经多样,但不够全面。

2.4 影响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损伤行为习惯见表2
表2 影响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损伤的行为习惯(n=100)
3 讨论
实习生发生锐器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学校职业防护方面的教育薄弱、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及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等占据重要的位置。

医学院校大多没有开展系统化、规范化的职业防护知识教育与相关技能的培训,对于标准预防的概念严重缺乏,导致他(她)们在临床实践活动中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防护意识与习惯[1]。

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医学生发生锐器伤的机率非常高,而表1中显示发生锐器伤种类以玻璃安剖与注射器针头发生率高,与相关文献报道相吻合。

由于实习医学生刚刚从基础课程到临床实习的时候,求知欲望较强,亲自动手的愿望强烈,但是由于其进入医院实习不长,操作不熟练。

从表2显示实习生有不当的操作行为,使实习生发生锐器伤的概率增加。

4 防范对策
4.1 学校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建议医学院校适应医疗实践面临的现状,开设医院感染学的课程,在校使学生掌握标准预防的
概念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后进入临床实践。

4.2 提高实习生自身防护意识:在操作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在没有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不能擅自处理一些技术性操作和医疗器械,对于接触带有血体液、分泌物等器械或污染物时应戴手套,戴手套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直接接触。

大量研究证明:接触上述物质时带手套和经常更换手套不仅保护了患者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已,而戴双层手套可减少利器刺伤时进入人体的血液量[2,3]。

实习生在实践中要牢记标准预防的重要性,要学会使用保护性的产品。

在发生锐器伤后要尽快地按锐器伤处理流程严格处理,并报告带教老师和感控部门。

4.3 实习医院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和教育。

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是避免实习医学生锐器刺伤的有效方法。

国外研究也表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可使锐器伤减少90﹪[4]。

医院可邀请医院感染专家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强化培训,强化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重要性的认识,避免在工作中发生不必要的锐器伤,一旦发生锐器伤教会实习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和报告流程。

使职业危害降低到最小。

临床操作中指导老师担负着重要责任,操作时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的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与监督,处理锐器时应经常提醒他们应注意的环节和步骤,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行为习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总之,通过对实习生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有利于临床实习生提高其防范意识,采取有效
防护措施,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实习生发生医疗锐器伤,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陶红兵,吴小龙.实习医学生职业感染特点和防范对策的探
讨[j] .医学与社会,2004, 17(5):59- 64.
[2] 李六亿.医院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1.
[3] 刘小玲,许琼,周阳,等.手术室护士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
识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4,19(4):70.
[4] foleg marv. ms update on 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the needles ticks afetya ndp reventiona cto f2 000[j]. american jounralof nursing,20 04,104(8):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