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A卷 Word版含答案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DOC)

高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跻.(jī)身敷.(fū)衍媲.(pì)美饿殍.(piǎo)遍野B.娉.(pīng)婷寒碜.(chen) 谙.(ān)熟提纲挈.(xié)领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D.炫.(xuàn)耀逮.(děi)捕缜.(zhěn)密栉.(zhì)风沐雨【答案】A【解析】B “挈”应读qiè ;C.“踽”应读jǔ;D.“逮”应读dà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滋滋常年累月大展鸿图不温不火B. 拉拉队融会贯通到处传诵牙牙学语C. 照像机委曲求全要言不烦纷至踏来D. 金钢钻世外桃源以逸待劳出奇致胜【答案】B【解析】A项“常年累月”应为“长年累月”;C项“照像机”应为“照相机”,“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D项“金钢钻”应为“金刚钻”。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领导的作风急需改变,因为他们对取得的成绩宣传不遗余力,对存在的缺点却讳莫如深....,不愿意深入检查反思。
B.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荡气回肠;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C.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掷千金的“豪爽”也是我们应该唾弃的。
湖北省部分学校2014届高考(新课改)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高考(新课改)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4年5月15日9:00-11:30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角色/咀嚼苇草/韦编三绝契约/提纲挈领因为/为虎作伥B.深闺/宫闱果脯/周公吐哺巨擘/擎天一柱舟楫/开门揖盗C.涟漪/绮丽拙劣/相形见绌召唤/昭然若揭颓圮/否极泰来D.辽阔/寥廓嗔怒/心思缜密坎坷/百舸争流觊觎/面面相觑2.下列词语中,各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袤凄惋斡旋初来乍到不求甚解B.自诩蜷缩寂寥前倨后恭礼上往来C.脉搏寒暄赋予不能自己涣然冰释D.宫阙商榷踯躅戛然而止自暴自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不上诉。
②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的现实,也很难缓解我们的文化焦虑状态。
A.伏法向来良莠不齐 B.服法从来参差不齐C.伏法从来良莠不齐 D.服法向来参差不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有了这样的目标,将成为我们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一个路标。
B.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C.受31日5.9级地震影响,虎跳峡景区和石卡雪山景区的部分景点已暂时关闭,为了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安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发出公告,建议游客暂勿前往。
D.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墙上的斑点》是法国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荚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VIP专享]【2014届高三(下)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
![[VIP专享]【2014届高三(下)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a17b2af45b307e87197e3.png)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六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答题卷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剽悍 piāo
B.渐染 jiān
C.洿池 kuā
D.发绺 liǔ
纾祸 shū
征辟 bì
卡壳 ké
妆奁 l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B.攻讦
C.歧韵
D.央浼
枕藉
盘踞
箩筐
拮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瘦削 xuē
粳米 jīnɡ
箭镞 zú
症状 zhènɡ
耳熟能详
两全齐美
含辛如苦
宁缺毋滥
在数字化的时代,一个人在精神上能自觉地保持些 也不可量化的、与数字无关的情愫不必将一切都加以 了。有时候我们会
发现,生活中永远有这样的一种人,人们在意现实的物质享受,在乎外在的形象,不看重内心的
,只要手里有权,袋里有钱,什么都无所谓。跟这种人谈读书这样的雅事,确实有些 。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有答案,高中语文)

湖北省重点中学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只需上交交答题纸。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
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湖北省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北省三校2014届高三五月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颓圮pĭ弄堂nòng骷髅lǒu切齿拊心fǔB. 干练gàn瞅见chǒu驰骋chěng周公吐哺bǔC. 晕眩yùn崔嵬wěi囊括nǎng一夫作难nànD. 毗邻pí打烊yáng蒙骗méng命途多舛chuǎn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荤腥铮言忤视天伦叙乐B. 淬火烩饭影碟机不加思索C. 稗官恣睢嗑瓜子汗流浃背D. 症结扛鼎脉膊心余力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节日里,大街上,公园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鲁迅《拿来主义》一文言语犀利,思想深刻,可称是不刊之论。
D.即便是悲剧,也给人留下一点希望的结局,好让好事者有一天来个狗尾续貂,满足我这种低层次的需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心麻花小品《扶不扶》成为2014年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演沈腾、马丽随之成为马年首批黑马,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
B.中央电视台曝光东莞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这一行动,引发了当地政府的整治行动,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做出批示,要像2013年打击毒品一样扫黄,先治本,综合治理;再治标,打出声威。
C.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D.对于中国冬奥军团来说,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均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之后,一直不缺代表人物且几度极为接近金牌的女子短距离速滑项目自然会被列为下一个实现突破的目标。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领航密卷)湖北省2014届高三语文第五次联考试题

2014届高三联考试卷(五)语文领航教育语文命题组本卷共六大题23小题㊂总分150分㊂考试时间150分钟㊂选择题答题表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分泌∙(mì)肯綮∙(qìn g)执拗∙(n iù)光阴荏∙苒(rèn)B.下载∙(zài)间∙或(j iān)歆∙羡(xīn)百舸∙争流(gě)C.鞭挞∙(tà)整饬∙(c hì)蹙∙缩(cù)越俎代庖∙(páo)D.字帖∙(t iè)泥淖∙(nào)畏葸∙(xǐ)徇∙私枉法(xú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诀别尺牍坐镇落霞孤骛B.萧索寥廓沉湎残羹冷炙C.自诩袒护铄得鱼忘筌D.赝品天堑联袂锱珠必较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㊂②欣赏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㊂③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是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才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心灵㊂A.即使小气滋养冰壶秋月B.不管吝啬润泽兰心蕙质C.虽然吝惜滋润冰清玉洁D.尽管吝色滋补秀外慧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要面对面地向干部群众讲清楚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改㊁为什么改㊁改什么,调动起各个方面支持改革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㊂B.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应该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在年老㊁疾病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再分配功能,能够调节收入差距㊂C.目前,上海劳教制度废止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收教人员已全部依法解教,有关劳教场所的转型工作正在有序转变㊂D.媒体曝光张艺谋涉嫌超生一事后,引起该委高度重视,他们千方百计联系张艺谋和陈婷,并派出工作小组,赶赴北京去找张艺谋,但未果㊂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后被收录于‘呐喊“㊂作者通过 狂人 的叙述,揭露了中国披着 仁义道德 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就是吃人㊂B.‘雷雨“中的周萍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在新思想㊁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着带四凤一起去往新世界㊂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㊂莎士比亚笔下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向杀父凶手复仇㊂后来,哈姆雷特中了致命的毒剑,临死前,他拼尽残存的力量将毒剑刺入了奸王的胸膛,当即杀死了这个谋害他全家的凶手㊂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成熟于唐代㊂其字数㊁句数㊁平仄㊁对仗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主要有五言㊁七言的区别㊂二㊁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㊂礼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㊂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㊁别尊卑㊁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发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㊂历代王朝都以 会典 ㊁ 律例 ㊁ 典章 ,或 车服志 ㊁ 舆服志 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㊂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㊂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㊂礼治可谓修身㊁齐家㊁治国之本,所以朱喜在注解‘论语㊃为政“中说: 礼,谓制度品节也㊂ 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㊁理论性㊂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 俗 ,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 习也㊂ 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 土地所生习也㊂ 具有习惯性㊁自发性㊂俗先于礼,礼本于俗,这才有 礼从俗 , 礼失求诸野 之说,俗一旦形成为礼,升华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㊂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天子 观民风俗 的记载㊂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就施行以礼节俗,即所谓行同伦的方针,多次出巡,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㊂历代统治者宣扬: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㊂ 所谓礼俗,即是以礼化俗,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也是采自风俗而对民间生活的调适㊂从这意义上说,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㊂礼和俗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㊂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㊁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㊂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以制度的㊁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习俗,以礼化俗,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㊁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㊂礼俗文化,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了历史因缘㊂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人服装,引起轩然大波;太平军一进入南京就掀起 蓄发易服 的旋风;戊戌维新是从康有为上书剪辫㊁易服发难;辛亥革命成功立即颁布新服制,推行移风易俗㊂ 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㊁革命㊁建设㊁破坏,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究其所以,这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一有社会风云,生活问题往往被政治化,因此本来是完全私人化的生活,在中国往往成为社会思潮起伏变幻的晴雨表,礼俗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㊂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成为文化转型中最活跃㊁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领域㊂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沉潜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在发生作用㊂(取材于‘礼俗文化再研究“)6.下列对 礼俗 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礼俗,就是以礼化俗,它采自风俗反过来又对民间生活进行调适,目的是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㊂B.礼代表的是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俗代表的是下层文化或民间文化㊂C.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相互渗化,两者力量都很强劲,几乎难分高下㊂D. 大传统文化 表现为 礼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部分;而 小传统文化 则可表白为 俗 ,它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㊂7下列对文中多处典籍引用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朱熹注解‘论语㊃为政“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礼治是修身㊁齐家㊁治国之本㊂B.文中引用‘说文解字“和周玄在‘周礼注“中的解释是为了说明 俗 具有习惯性㊁自发性㊂C.文中引用 礼从俗 礼失求诸野 是为了说明 俗先于礼,礼本于俗 ㊂D.文中引用‘尚书“的记载是为了说明俗形成为礼后就有规范化的功能㊂.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部分表现为 礼 的主体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㊁理论性,可谓修身㊁齐家㊁治国之本㊂B.在权利统制财产的礼治体制的古代中国,消费档次必须与地位㊁权力匹配,而不是取决于钱的多少㊂C.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采取了一系列施行 以礼节俗 的措施,如: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等等㊂D.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㊁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形成了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㊂三㊁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㊂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㊂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㊂不数年,竖拂称宗师㊂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㊂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㊂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㊂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㊂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㊂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㊂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㊂久之疾良已㊂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㊁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㊂亦喜画水墨芭蕉㊁怪石㊁花竹及芦雁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②㊂人得之,争藏弆③以为重㊂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㊂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㊂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㊂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④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㊂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㊂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不可得㊂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 吾以作袜材㊂ 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㊁山僧㊁屠沽儿购之㊂一日,忽大书 哑 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㊂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㊂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欷歔泣下㊂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㊂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寸札曰: 山人侵早已至㊂ 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㊂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㊂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⑤不倦㊂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㊂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㊁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节选自‘八大山人传“)ʌ注ɔ①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㊂②翛(x iāo)然无画家町畦:自由自在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㊂③弆(jǔ):收藏㊂④嬲(n iǎo):纠缠㊂⑤跋:通 茇 ,蜡烛根㊂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久之疾良已∙已:病愈B.属北竺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期:约定C.烛见∙跋不倦见:同 现 ,露出D.忽狂忽喑,隐约∙∙玩世隐约:模糊,不清楚10.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八大山人内心愤激郁结的一组是(3分)()①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 ②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③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④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不可得⑤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⑥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不倦A.①②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八大山人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㊂B.八大山人擅长书法,既能师承古人,又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喜画水墨芭蕉等,自由创作而不受规矩约束㊂C.作者感叹人们对山人外表癲狂的 知 ,对山人杰出艺术成就及经历家国破败的内心隐痛和不媚世俗傲骨的 无知 ㊂D.八大山人玩世不恭之态的背后是心中情感愤激郁结,无法自我排遣,如同巨石阻挡了泉水,如同湿絮阻遏了烈火,无可奈何㊂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㊂(9分)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㊂(3分)译文:⑵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㊂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画,不可得㊂(3分)译文:⑶而或者目之曰狂士㊁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3分)译文: 13.用 / 给下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㊂(3分)孟子谓宋句践曰: 子好游乎,吾语子游㊂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㊂ 曰: 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㊂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㊂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㊂﹏﹏﹏﹏﹏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㊂(选自‘孟子㊃尽心上“1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㊂[正宫]小梁州㊃九日渡江①汤式秋风江上棹孤舟②,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③㊂山容瘦,老树替人愁㊂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㊂乐可酬,人非旧㊂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㊂ʌ注ɔ①九日:重阳㊂江:指长江㊂②棹:划船㊂③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㊂(1)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㊂(4分)(2) 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这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㊂(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㊂(任选五句)(5分)(1),驰椒丘且焉止息㊂(‘离骚“)(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钉头磷磷,㊂(杜牧‘阿房宫赋“)(4)天姥连天向天横,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当侍东宫㊂(李密‘陈情表“)(6)歌曰:桂棹兮兰桨,㊂(苏轼‘赤壁赋“)(7),不思其反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㊃氓“)(8),幽咽泉流冰下难㊂(白居易‘琵琶行“)四㊁现代文(文学类㊁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 19题㊂杨一民的一天胡天翔杨一民是个菜贩子㊂清晨,杨一民骑着空三轮,去城东的蔬菜批发市场批了一车青菜㊂杨一民卖菜的那条街叫大华街㊂大华街上是禁止卖菜的,街里面规划有蔬菜市场㊂租不起摊点,杨一民这样的小贩子就推着自行车㊁三轮车㊁架子车,甚至挑着两个箩筐在路边卖㊂对他们的流动卖菜行为,有时城管管,有时工商管,有时没有人管㊂杨一民刚把三轮车在路边停好,过来一个买红萝卜的㊂拣好萝卜,杨一民刚要过秤,街北头传来大喇叭的吆喝声 城管了㊂想着城管一会才能过来,杨一民就接着秤萝卜㊂萝卜称完了,买萝卜的掂着走了,杨一民却走不掉了㊂听见大喇叭一响,街北头的菜贩子老鼠一样闪进了巷子里,城管的车呼一下就开过了㊂没有号牌的白色 半截头 停在杨一民小小的三轮车前㊂从车里下来一个穿制服的年轻人㊂看着杨一民讨好的微笑,制服什么也不说㊂我不卖了,我回家㊂ 杨一民说㊂那你就回家吧㊂ 制服说㊂制服生气了,抓住三轮车车帮,没用劲就把车子掀翻了,红萝卜㊁青萝卜㊁土豆㊁西红柿㊁辣椒,骨碌碌地在地上滚㊂你赔我的菜! 杨一民抱住了制服的右腿㊂好,我赔你的菜! 制服真生气了,他不管不顾地走着㊂杨一民像是绑在他腿上的沙袋㊂制服拖着杨一民走,杨一民拖着地㊂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半截头上又下来个年轻人,平头㊂平头吐了一口痰,弯腰抓住了杨一民的右脚㊂平头要把杨一民从制服身上拉开㊂杨一民抱得紧,平头一使劲,拽掉了杨一民的一只鞋㊂杨一民脚上的鞋太破了,鞋帮和鞋跟拽开线了,差点被闪倒㊂平头生气了,扔了鞋,一抬脚就踹到杨一民的屁股上㊂杨一民的屁股受了这一 脚掌 ,疼痛通过大脑指挥双手,杨一民乖乖地松手了㊂你别松手啊!治不了你! 平头说㊂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制服与平头钻进车子,鸣着长笛到别处执法去了㊂躺了一会,杨一民站起来,找到鞋子,却穿不上了㊂杨一民光着右脚,拾地上的红萝卜㊁青萝卜㊁土豆㊁西红柿㊁辣椒,总还有些没烂的㊂杨一民推着三轮车到汤全喜的鞋摊前㊂杨一民和汤全喜认识㊂惹他们干啥㊂ 汤全喜说㊂唉! 杨一民叹气, 多少钱?不拿了,你够倒霉的㊂ 汤全喜说㊂唉! 杨一民说㊂杨一民骑着三轮车在小巷子里转悠㊁吆喝㊂到四点多,菜也就快卖完了,没想到却来了好运㊂在一个巷子里,三个妇女围着杨一民的三轮车拣菜,过来一个骑电动车戴墨镜的年轻人㊂连电动车都没下,墨镜递给杨一民一张五十的票子,说称四斤辣椒㊂接过钱,新呱呱的,杨一民就塞进了褂子兜里㊂接过辣椒,没等杨一民去找钱,电门一拧,电动车蹿远了㊂杨一民无心再给三个妇女讲价,称完菜,骑上三轮车离开了那条巷子㊂没找的钱就算城管赔弄烂的菜了,杨一民安慰自己㊂走到大华街,汤全喜还没收摊㊂想上午补鞋汤全喜没要钱,杨一民就喊汤全喜去喝两盅㊂在小酒馆,点了四个小菜,要了两瓶半斤的二锅头,一人一个一次性杯子,杨一民和汤全喜一口接一口地喝上了㊂喝着喝着,一瓶酒就剩小半瓶了;喝着喝着,杨一民的脸变红了;喝着喝着,杨一民说话了㊂ˑ他娘,今天没白挨打,捡了个便宜㊂ 杨一民把四斤辣椒卖了五十块钱的事给汤全喜说了㊂二锅头喝完了,又要了两小碗刀削面,一算账,正好五十㊂杨一民从褂子兜里掏出那张五十的,递给酒馆老板㊂老板看了正面,又看了反面,还对着灯光照了照,终于把纸币放进了验钞机㊂那个绿色的盒子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㊂ˑ他娘啊 杨一民直跺脚㊂一阵暮霭袭来,街上的路灯显得更暗了,杨一民拖着沉重的脚步,踉踉跄跄地走在小城的路上㊂(取材于2013年第3期‘四川文学“)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听见大喇叭一响,街北头的菜贩子老鼠一样闪进了巷子里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菜贩子行为不端和对城管的害怕㊂B.文章不惜笔墨写 平头 对杨一民的行为,表现了 平头 的粗暴㊁野蛮㊂C.杨一民补鞋,有两次叹气,其内容都是一样,表现了他对自己没赚着钱还要花钱补鞋的叹息㊂D.文章结尾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深化了文章沉重的主题㊂E.文章的情节曲折多致,主人公的情感也随之转换,最终以悲为结局㊂17.为什么杨一民明知城市街道上禁止卖菜但他仍然在路边叫卖?小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18.杨一民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小说分条概括㊂(4分)1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批判城管暴力执法这一 城市之痛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是揭示进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生活艰难㊂对此,你所持的观点态度是怎样的?(8分)五㊁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请你根据下表概括90后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征,要求准确客观,形象合理,50字以内㊂(4分)70后80后90后基本都是工作狂拒绝加班!拒绝上班!我们有存款我们负债我们有老爸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结交志趣相投的人结交满身文身的帅哥靓妹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㊁赚很多钱读书是为了增长本领厌倦读书k歌的时候只会唱‘2002年的第一场麦霸一般都是80后不只会唱,还会跳雪“,然后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谈论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谈论的话题更多,有英超㊁魔兽话题是q q,微信吃饭时,喜欢坐在上级旁边最好别坐在上级旁边,那才无拘无束我就是老板90后群体特征:21.请将下面‘烛之武退秦师“的节选部分用白话文设计为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形式㊂(4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㊁晋围郑,郑既知亡矣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㊂ 秦伯说,与郑人盟㊂22.用故事㊁案例阐明道理㊁陈述主张,可以使人觉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㊂参看下面示例,请你写一个故事或案例,并用带破折号的一句话简述相关的道理㊁主张㊂(不超过60字)(4分)示例:护士叫醒熟睡中的患者,让他服用安眠药㊂有些人只知道机械地做事,对做事的目的却不了解,甚而至于南辕北辙㊂六㊁作文㊂(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㊂材料1:智商是人的智力商数㊂是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质量,表示人的智力发展水平㊂智商是相对稳定的,智商取决于人的先天素质㊂材料2:情商又称情绪智力㊂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㊁情感㊁意志㊁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㊂情商能更多的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㊁吸引力和凝聚力㊂材料3: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㊁失业人员等座谈时,问村官杨代显: 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 杨代显回答: 都重要㊂ 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㊂在当今社会,情商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㊂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㊂2014届语文参考答案(联考试卷五)1.C(A.荏rěn;B.间j iàn;D.徇xùn)2.B(A.落霞孤鹜;C.矍铄;D.锱铢必较)3.C(冰壶秋月: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㊂兰心蕙质:形容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㊂冰清玉洁:比喻高尚纯洁㊂秀外慧中:多指女子容貌清秀,内心聪慧㊂)4.B(A应为 为什么改㊁改什么㊁怎么改 ㊂C 转型工作 转变 搭配不当㊂D 引起该委高度重视 缺主语㊂)5.B(周萍应改为周冲)6.C(文中说的 难分难解 不是指两者的力量㊂)7.D(天子 观民风俗 是为了对俗进行教化整合㊂)8.D(张冠李戴,原文第五段说的前提背景是 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 ,而不应扯到第七段的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 中去㊂)9.D(隐约:潜藏㊂)10.A(③表现他与普通百姓的淳朴的关系以及他率性而为的性格;④表现他对贵族统治者的鄙视;⑥是八大山人遇到知己时的一反常态,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悦㊂)11.C(人们对山人杰出艺术成就是 知 的㊂)12.⑴常常戴着旧布帽,披着破长袍,鞋子破烂,露出脚跟,甩开袖子,像跳舞一样轻快地行走㊂( 决 1分, 拂袖 1分,语意1分)⑵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㊂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数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却得不到㊂( 馈遗 1分, 易 1分,语意1分)⑶而有的人看待他,说是狂士,说是高人,他们对山人的了解真是太浅了呀!可悲啊!( 目 1分,浅之乎知山人也 1分,语意1分)ʌ参考译文ɔ八大山人,是前代明朝的宗室,获得 诸生 的资格,世代居住在南昌㊂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㊂不几年,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㊂(八大山人)住在山中二十年,跟随他学习的曾经有一百多人㊂临川县令胡亦堂听说他的名声,请他到官衙㊂一年多后,他心中空虚恍惚不得意,于是就发作疯病,忽而大笑,忽而整日痛哭㊂一天晚上,撕裂了自己的僧服,焚毁它,跑回了会城(南昌)㊂他独自在集市中徘徊,常常戴着旧布帽,披着破长袍,鞋子破烂,露出脚跟,甩开袖子,像跳舞一样轻快地行走㊂市中的人跟着观看嘲笑他,没有人认得出他㊂他的侄子认出了他,就留他住在自己家㊂很长时间,病才确实好了㊂山人擅长书法,行楷学习大令㊁鲁公(王献之㊁颜真卿),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的狂草非常怪异而有气势㊂也喜欢画水墨芭蕉㊁怪石㊁花竹及芦雁㊁汀凫(野鸭),自由自在而不受画家规矩的约束㊂人们得到了他的画都争着收藏,把它看得很贵重㊂他喝酒不能喝完二升,但是喜欢饮酒㊂贫困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㊁宰杀牲畜的㊁卖酒的邀请他喝酒,他就去;每次去喝酒总是喝醉㊂喝醉后创作时墨汁淋漓,也不很爱惜(自己的作品)㊂八大山人多次到城外僧舍去,小和尚争着纠缠他索要画作,甚至于拉扯他的衣袖衣襟,山人也不拒绝㊂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㊂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几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也得不到;有人拿绫绢来,他就径直接受,说: 我把它当作做袜子的材料㊂ 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竟然反而要从贫困的读书人或和尚僧众㊁宰杀牲畜的㊁卖酒的那儿买到㊂一天,忽然在他的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 哑 字,从此对人不说一句话,然而喜欢笑并且更喜欢喝酒了㊂有人请他喝酒,他就缩着脖子㊁拍着手掌 哑哑 地笑㊂又喜欢游戏猜拳,赌酒胜了就 哑哑 地笑,输得多了就用拳打胜者的后背,更 哑哑 地笑个不停㊂喝醉了就常常叹息抽噎落泪㊂我客居南昌,一向仰慕八大山人,就嘱托北竺澹公约山人前往山寺相见,到这一天,刮大风下大雨,。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湖北省夷陵中学2014届高三五月全真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本试卷共40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B 1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可能有5种碱基,对应5种核苷酸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该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 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 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3.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 4.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
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A.腺嘌呤B.胸腺嘧啶C.胞嘧啶D.鸟嘌呤 5.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
201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笑靥(yè)盥(guán)洗粗犷(guǎng)暮(mǜ)然回首B. 书箧(qiè)装帧(zhēn)碑帖(tiè)博闻强识(zhì)C. 敷(fú)粉脂(zhi)肪烙(lào)印刀耕火种(zhòng)D. 采撷(jié)竹笋(sǔn)咋(zé)舌拈(niān)轻怕重【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俸禄切蹉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十足。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B.滋养绚丽多彩稳固锁定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D.滋养多姿多彩顽固锁定【答案】D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5.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菲.薄(fěi)尸骸.(hái)殒身不恤.(xùn)箪食.壶浆(shí)B、店肆.(sì) 商榷.(qiè) 旁稽.博采(jī) 前倨.后恭(jù)C、谬.种(miù)歆.慕(xīn) 陈抟.老祖(tuán ) 时乖命蹇.(jiǎn)D、脑髓.(shuǐ)蹩.进(bié) 为虎作伥.(chāng) 众口铄.金(shuî)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饴误擀面杖仓皇北顾溘然长逝B、讪笑哈密瓜以身作则刎颈之交C、闪烁台拳道料峭春风怏怏不乐D、訾詈笑眯眯前合后偃拾人牙惠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下,读者的阅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急匆匆的节奏,平民化的社会,急需的不是精神的和接受,而是放松和表达。
这可以用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作为代表来看,迷惘的一代,还是垮掉的一代,留给我们的精品实在是太少了,我们能够记住他们的口号,细看他们的作品却仍显得单薄。
A.期待净化无论是振聋发聩B.期望美化即使是振振有词C.需求绿化尽管是振奋人心D.兴趣强化不管是震耳欲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茶馆是扬州人生活里的重要项目,一个月总要上几次茶馆。
有人甚至是每天都上茶馆,熟识的茶馆里有他们的常座和单独给他们预备的茶壶。
B.临近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
考生可以将素材当作作文题目所给定的材料,经常有意识训练自己审题、行文、立意、拟题的能力。
C.不要一想到商业,就想到欺诈,的确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更多的是商业创造了价值。
只要创业家、企业家越来越多,中国社会就能真正转型。
D.理财的最高阶段就是投资,在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以及交易的乐趣,但要严格遵守交易的规则和谨慎、乐观、谦虚的态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和《孟子》被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列入“四书”。
《论语》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都反映了儒家政治主张中的“仁”。
B.《呐喊》命名的缘由之一,作者在《<呐喊>自序》里是这样说的: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C.《墙上的斑点》是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由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看不到任何传统小说对时间、地点和环境的详细介绍,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称之为“故事”和“情节”的事件。
D.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
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榨菜经济学肖楠一个名叫“榨菜指数”的概念就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
2012年年底,一家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在起草《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时发现,榨菜销量的区域变化,刚好能够体现农民工的流动趋势。
据说,政府已经在跟踪“榨菜指数”的变化,并且据此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人口流出区”,制定不同的宏观政策。
尽管发改委近期否认了他们曾经提出“榨菜指数”的说法,但大量数据证明,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
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正是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
国家统计局2013年5月份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也验证了这一相关性。
报告称,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回流趋势明显。
而相比于在华南地区的惨淡经营,涪陵榨菜在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额,也伴随着农民工的回流,创造了接近50%的增长率。
从餐桌上的“小角色”,到城市发展的晴雨表,榨菜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它低廉的价格。
榨菜的销量直观体现了流动人口数量的高低起伏,并且具备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部门能够据此提前做好准备,应对人口骤增后的就业、治安、医保、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问题;而外来企业也能及时核算自己的劳动力成本,为下一步的战略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当然,能站上宏观经济舞台的食品,不仅是这小小的榨菜。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经提出用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全球各地的价格,来衡量各国的实际汇率。
美国《商业周刊》的专栏作家也曾经提出,拥有星巴克咖啡店越多的国家,受到金融危机伤害的程度越高。
而在中国,网民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可能的指数:用茅台酒的消费量监测“三公”消费,用“大妈扎堆”现象预警有过热危险的市场。
(节选自《读者》2014年1月第2期)6.下列各项对“榨菜指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说政府已经在跟踪“榨菜指数”的变化,并且据此制定不同的宏观政策。
B.榨菜指数”是指榨菜销量的区域变化可以反映出农民工的流动趋势。
C.“榨菜指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的一份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文件中。
D.“榨菜指数”所反映的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之间确实存在相关性。
7.下列选项叙述的经济现象中,不具有指数意义的一项是A.用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全球各地的价格,来衡量各国的实际汇率。
B.在中国,用“大妈扎堆”的现象预警有过热危险的市场。
C.拥有星巴克咖啡店越多的国家,受到金融危机伤害的程度越高。
D.5毛钱一包的榨菜超越两位国家元首,成了席卷中国资本市场的明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正是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大量流入。
B.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相对应的是涪陵榨菜在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额突增。
C.榨菜这个餐桌上的“小角色”之所以能够登上宏观经济舞台扮演重要角色,主要还是因为它低廉的价格。
D.榨菜的销量直接体现了流动人口数量的高低起伏,并且对地方政府部门及外来企业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二柄韩非子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
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
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于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
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
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于简公、宋君也。
故劫杀拥蔽之主,兼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
昔者韩昭候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
”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
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
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
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
越官则死,不当则罪。
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外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
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
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
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节选自《韩非子·二柄》,有删减)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释:放弃,丢掉B.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徒:白白地C.专以其事责.其功责:责求D.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劫:胁迫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明君的制臣之道的一组是(3分)①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②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③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⑤越官则死,不当则罪⑥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常向君主请求爵禄而赐给群臣,对下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把粮食施舍给百姓,结果齐简公失去了奖赏大权。
B.国家的恩威赏罚不可授之以人。
君主一旦失去刑赏大权而由臣下执掌,轻则被蒙蔽,重则导致国家危亡。
C.昭侯同时处罚了掌衣官和掌帽官。
他处罚掌衣官,是认为掌衣官失职;他处罚掌帽官,是认为掌帽官越权。
D.竖刁、易牙、子之能表面上投齐桓公所好,暗地里欺君篡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君主齐桓公的爱好和欲望。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3分)(2)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
(3分)(3)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
(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3分)宋人有沽酒者,为器甚清洁,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问之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猛人挈器而入且沽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