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ù xù( )yī shang( )2.(3分)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乙:丙:3.(2分)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2分)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夹在柳树中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下列句子中,含有比喻的是:A. 他像只狐狸一样狡猾。

B. 她微笑着走进了教室。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我喜欢看书,周末都可以窝在家里看一整天。

2. “小草低头,乖巧极了”,这是一个以植物为对象的___________。

A. 耳目一新B. 寓言C. 比喻D. 描述3.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积羽沉舟,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A. 悬梁刺股B. 触类旁通C. 对牛弹琴D. 独善其身4. 对下面句子进行正确的标点符号添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下面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无边风光B. 无边风C. 无边D. 无边风光美丽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1. 九九重阳节,给长辈__________。

2. 描写海风的句子:微风拂过脸庞,湿润的味道让人____________。

3. 小说里的人物是根据_________创造出来的。

4. 感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突发情况的词语,如__________。

5. 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明天是中秋节,同学们都忙着和家人准备团圆饭和赏月。

小明的奶奶常年生活在老家,远离他们,这也是小明一直很遗憾的事情。

为了让奶奶也能感受到中秋的欢乐,小明写了一篇作文,表达了他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奶奶收到了小明的作文后,竟然泪流满面,她在电话里对小明说:“孩子,你的思念让我很感动。

虽然我不能陪伴你们度过中秋,但我感觉到了你们的温暖。

”奶奶坚定地告诉小明,物理的距离无法阻挡亲情的传递,只要心连心,彼此的爱就能化作绵绵的流星,照亮我们的每一个夜晚。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学校举行“亲近自然放飞梦想”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活动一:宣传,解读“自然”(20分)写在栏前的话亲近自然,感动于大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生生不息,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千千世界丰富而深沉。

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感受济南人心中有了着(A.zhuó B.zháo)落的幸福;漫步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làn 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畅游百草乐园,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cuàn 云霄的身影;观察雨中的荷叶红莲,我们深感母爱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kǎi生命之美好。

1.(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àn 漫直cuàn 云霄感kǎi2.(1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填序号)着A.zhuó B.zháo3.(2分)结合语境,请给画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性。

()(1)世界(2)感受(3)中(4)畅游A.名词动词动词名词B.动词名词名词动词C.名词名词动词动词D.名词动词名词动词4.(2分)请结合表格内容推测“草”字的造字法。

造字符概念示例象形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的造字法。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

5.绘画社开展了“把想象‘袋’给你——古诗手绘帆布袋”活动,请根据参考,完成设计卡。

(4分)备选古诗A.曹操《观沧海》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王湾《次北固山下》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帆布袋设计卡背面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正面图画:夜将尽,诗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雨声,恍惚中梦见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正驰骋疆场。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A.迸.溅bèng 绽.开zhàn 挑.逗tiǎo 伫.立zhùB.伶.仃líng 笼.罩lǒng 酒酿.liàng 条幅.fúC.沉淀.diàn 辉煌.huáng 琼.浆qióng 枯.槐kūD.凝.望níng 瀑.布pù盘虬.qiú花穗.suì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人迹罕至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积累运用(共27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水何澹澹,荷花深处,(2)雾锁烟霞,(3)岳阳楼高处,(4)人间四月芳菲尽,(5)江南烟雨,(6)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1)风清悄悄,草软绵绵的。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蓬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昏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3分)A.小明改变了早晨睡懒觉的惯.(把“变化”改为“改变”)B.我走到农贸市场,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厚厚的植物标本。

(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4.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错别字正确字繁花嫩叶繁华嫩叶暖和安适淅淅呖呖细雨霏霏披蓑带笠披蒲扇带笠顷盆瓢泼请盼瓢泼高邈深远高远深邃呼朋引伴呼朋唤友秋风箫瑟秋风萧瑟二、阅读与理解(43分)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20分)1.小草从哪里钻出来?小草是什么颜色的?(2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小朋友们在园子里、田野里做了哪些事情?(2分)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3.描述春天的气息和草的感觉。

(2分)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比喻、拟人、排比、对仗。

5.什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0分)这是一句诗句,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有限。

春蚕到死才能吐出丝来,蜡烛烧尽了才会停止流泪,意味着生命的极限和短暂。

第一段:夏天的夜晚,蝉鸣声不绝于耳。

月亮高挂在天上,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带来一阵清爽的气息。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2)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2)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日期:2024.10 姓名:班级: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4分)将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入文下面的括号内。

时光老人脱下夏的衣shāng ,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秋风送爽,凉意浓浓;秋雨lì临,声声悦耳。

秋,没有了夏的zào 动,沉淀了春的色彩,为冬zhù蓄了温情。

秋,仔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2.(2分)下列加点的四个词语,有一个不是名词,选项是()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A.雨B.水花C.上D.会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学生能否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①在苦难中奋起②有的人甘于沉沦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④最终获得了成功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A.②③⑤①④B.⑤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③①④5.(8分)诗文名句默写。

(1),吹面不寒杨柳风。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潮平两岸阔,。

(4)乡书何处达?。

(5)夕阳西下,。

(6),斜光到晓穿朱户。

选答题(任意答两句,全答只看前两句)(7),天涯若比邻。

(8),小人之交甘若醴(9)独学而无友,。

(10)但愿人长久,。

6.(7分)“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 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qí 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莅.临()吝sè()池qí()(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3)“咄咄逼人”中“咄咄”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分)(4)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分)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5),江春入旧年。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 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3分)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4.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
繁花嫩叶暖和安适淅淅呖呖披蓑带笠
顷盆瓢泼高邈深远呼朋引伴秋风箫瑟
与例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6分)
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
生命是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20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3分)
7、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8、“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分)
9、“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0、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3分)
A、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11、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

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3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2、给这段话写一个标题。

(2分)
13、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4分)
14、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2分)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

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

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

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

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

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
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
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

青岛的山——虽
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
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

16、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来
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写青岛秋天的美,
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来进行
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

(6分)
三、作文。

(50分)
在同学们生活的记忆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有开心、生气,也有忧愁、
委屈、难忘。

请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七年级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1)山岛竦峙(2)秋风萧瑟(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4)风正一帆悬(5)海日生残夜(6)杨花落尽子规啼、随君直到夜郎西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轻悄悄(2)呼朋引伴(3)宛转(4)黄晕
3、D
4
5
界奉上一缕馨香。

二、(一)、6、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

7、C。

8、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9、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

10、质地:嫩嫩的,软绵绵色泽:绿绿的旺盛: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展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言之有理即可)
(二)、12、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13、妙;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14、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美丽而娇媚的情态。

15、“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表现了作者的怜惜和喜爱之情。

(三)、16、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

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

17、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舒适和安全;秋海的绿波、白帆和小岛;丝丝的甜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