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ù xù( )yī shang( )2.(3分)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乙:丙:3.(2分)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2分)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夹在柳树中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小姑娘,huāzhīzhāozhǎn的,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阅读(40分)(一)咏雪(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 )瘫痪(tān hu n)树杈(ch )熬( o)夜B.粼粼(l nl n )诀别(j e)姊妹(z )荫蔽(yīn b )C.一霎(ch )时犄(qǐ)角沐(m )浴脸颊(xi )D.锤(chu )打菡(h n d n)萏徘徊(hu )絮絮(x )叨叨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内疚歧斜匿笑形影不离B.分岐憔悴攥着不可抗拒C.脸颊荡漾祷告各得其所D.虐杀繁衍烂漫自做主张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经过他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心情轻松多了。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见到亲人,在外飘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的活动,可以使玉山的环境更加美丽。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A. ④②③①B. 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分)()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7、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基础题(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分)(2)□□□□□.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1分)(3)《龟虽寿》中表达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的诗句是:□□□□.□□□□。
(2分)(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2分)(5)默写《夜雨寄北》(李商隐)。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母亲xìn fú()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ìn bì()。
(3)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xù xù dāo dāo()地说着。
(4)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zì zuò zhǔ zhāng()呢?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B.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D.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得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4.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3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和上面的语句构成排比句。
(4分)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友谊是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形式:闭卷)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
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0分)1.根据句中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①、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_____ __(qi án )移默化的。
②、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____ ___(m èi)的星。
③、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____ __(d āng)。
④、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 (y ā)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
(4分) 眼花缭乱 怡然自得 危言耸听 潜移墨化 相题并论 摇摇欲坠 镇定自若 别出新裁 惊慌失措 小心翼翼 千恣百态 井然有序 3.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请你默写下列名篇中的语句。
( 12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谁道人生无再少? , 。
(苏轼《浣溪沙》)(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 (5)梅须逊雪三分白, 。
(卢梅坡《雪梅》)(6)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7)草树知春不久归, 。
(韩愈《晚春》) (8)自古以来思乡的名诗名句很多,请你默写两句:① , 。
② , 。
4.名著知识填空。
(8分)⑴冰心,原名。
她在印度著名诗人(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春水》,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⑵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
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中的“”(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
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上)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1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一、积累·运用(44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10分)酝酿.( ) 黄晕.( ) 应和.( ) 抖擞.( ) 粗犷.()高miǎo( ) lì( )临静mì( ) ()zhù蓄淅lì( )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4分)呼朋引伴顷盆瓢泼花枝招展咄咄逼人披蓑带笠秋风箫瑟絮絮叨叨天崖海角稀稀疏疏春风化雨3.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10分)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 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⑤,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⑦,可以为师矣。
(《论语》)⑧,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⑨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近几年,黄石相继建成了父子山、柯尔山、熊家境等登山步道。
不言而喻....,市政府对全民健身是越来越重视了。
B.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C. 国庆期间,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D.电影《我不是药神》,展现了现实版的群众生活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和风格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昆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湖北武汉专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阅读(共55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元宇宙:推动审美革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元宇宙作为当今科技界、产业界、艺术界,乃至投资界的热门话题,正在一步一步走进生活、改变世界。
一般认为,“元宇宙”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作者斯蒂芬森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和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三维数字空间,在那里的人类通过数字分身生活。
如今,人们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有一些大致相同的定义:元宇宙是基于5G以上互联网技术,将VR/AR等新型3D虚拟现实显示技术、区块链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整合而产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②那么,元宇宙将怎样改变人类的审美方式呢?首先,人们将从时空改变中重构自己的审美心理。
就时间而言,在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综合情境中,人们沉浸于VR或AR呈现出来的虚拟世界,对自身和周遭事物的关注度明显下降,直觉成为了把握时间的基本方式。
就空间而言,元宇宙中VR和AR的出现,让这种“身体在别处”的现实与虚拟区隔趋于消逝。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2024年9月,南昌某学校七年级开展了“四季美景”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________。
看吧!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贮()蓄的力量迎接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去()别,用炽热的真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辽阔与豁达间叹限感慨;傲霜踏雪的红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去演绎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1.(2分)文中加点字“贮”的读音正确的是()A.chǔB.chùC.zhòu D.zhù2.(2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绝B.决C.诀D.抉3.(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是()A.眼花缭乱B.美不胜收C.琳琅满目D.纷繁芜杂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B.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使我们认识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C.经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D.本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领略了绚烂四季的魅力。
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现在是枝繁叶茂的时节。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A.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柱B.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C.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D.树林变得很热闹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A.圈定(quān)掺和(cān)莽莽榛榛(zhēn)B.澄澈(cè)缥缈(miǎo)骇人听闻(hài)C.奥秘(ào)拼凑(zòu)搓捻(liǎn)D.匿笑(nì)憔悴(cuì)攲斜(qī)2 .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老城比喻成烧透了的砖窑,逼真、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C.在青海的约古宗列,它(黄河)是美丽的一缕;在宁夏河套,它是平静的一湾;在中游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东营入海口,它是平稳的漫流……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写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形态,有很强的感染力。
D.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呢?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
3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五四百年来的历史,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卓著功勋;;;;。
①预示着国家民族的灿烂前程、美好未来②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光荣奋斗③记录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枝繁叶茂④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奋发崛起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4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要求欧洲盟友一同封杀华为5G项目,德,法两国公开拒绝,而且还被德国“翻旧账”回怼。
B.世界空间静电领域“奠基人”张丰认为,印度洋大地震起因是由宇宙场空间静电变异所致,“变异”“边缘”就在兰州。
C.成都“11+2”区域内打车出行将实现全域打表计费,取消跨区背运表外加收返空费,市民跨区打车出行将更加经济便捷。
D.在四川省电视广告审核专项整治会议上,相关领导人明确表示,要禁止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2018年春晚听了黄渤、陈伟霆、张艺兴唱的《最好的舞台》,大家都叹为观止。
B.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如果有国家一意孤行,继续制造对抗,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C.2018年央视狗年春晚终于在观众的期待与争议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春晚的讨论却如雷贯耳。
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二、现代文阅读高贵的捐赠方冠晴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予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予,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火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突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虢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
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
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⑪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
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
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6 . 为什么说小女孩的捐赠是“高贵”的?7 . 第⑪段画线的句子中,“爱的种子”具体指什么?8 . 文章对小女孩的神态描写尤为传神,请你摘抄一处并做简要赏析。
9 .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0 . 第⑧段“我终于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外婆的红柿树林仑①外婆的那棵火冠柿树,就是外婆的命运。
它最初不知是被鸟儿衔来的一枚种子,还是哪一年跟着秋风随意飞落到外婆的地畔边上的。
小时候的苗苗,外婆说是菀枣。
这小树就一年一个样地长大了,尽管树苗斜着身子,但它却将根拼命地往土塄的深处延展。
②曾经在大雨滂沱的夏季,我趴在外婆的窗口,望着野外白茫茫一片的大雨天地,担忧着小树。
正当我的心儿揪成一团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披了一张麻袋片,头上扣了一顶在当时根本顶不到多大作用的草帽,弯腰迎着大风雨,从窗前一晃而过,跑向那颗菀枣树所在的土地的方向。
③我急了,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和劲头,鸟儿一样飞下土炕,连鞋子也没来得及穿,穿入到一片雨水的世界里。
④雨在脸上肆意地拍打,脸又疼又麻,在白雨横行的世界里,外婆在前我跟后,响彻着风和雨的咆哮声的沟壑之间,唯有我和外婆一老一少行走的影子。
⑤外婆搬来了几块不大不小的石块,压在了菀枣树歪倒方向的土畔上,那露在泥水外边的根系,总算得到了保护,没有被滚坡的水冲刷得连根翻起……⑥后来,菀枣树仿佛得了外婆的恩情感动,长得飞快。
蓬起了一树绿,鸟儿来了;飞满了一树花,蜂儿也来了。
外婆的田野热闹了,花花彩彩,斑斓多姿;飞动的成为曼妙的影子,立在地上的也摇曳顾盼。
这个时节的风儿,良善,绵柔,到哪儿,哪儿就倍增幸福感。
远远近近的小山包,顿时显得生机盎然,到处都是绿的波浪,尤其是外婆的身影在山坡间一摇晃,满世界都散发着温暖亲切的气息。
⑦突然,有一日,外婆手拿一把刻刀,一边在菀枣树身上悉心地割动,一边说,菀枣子核太多,果肉太少,娃娃们冬天不能充饥,嫁接成柿子树,挂果子了,就可以救苦救难了。
外婆将来时带的一块树皮贴住菀枣树的伤口,然后用麻丝将嫁接的那处伤口仔仔细细地缠了起来…⑧菀枣树在疼痛过后,改变了原来的模样,细小的叶子变得阔大起来,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褪去淡黄色的花朵,一个个绿绿的柿子坐落到了花蒂间。
⑨神奇的转变,让菀枣树经历了怎样的脱胎换骨而转生成为了一棵柿子树!菀枣果子,要经过怎样的涅槃从而变为柿子果实!⑩到了上学的年龄,我离开外婆和柿子树。
课堂上的时光也在一棵树的裂变中,年年月月,地久天长。
⑪每当向外婆的小山坡望去,看到那棵越来越斜得严重、似乎要倒下去的柿子树,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酸酸暖暖的热流,泪水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⑫一棵柿子树,斜着,趴着,歪着,也要在秋天结出最甜,最好看的果实来。
⑬每年的霜降过后,树叶子落光了,一树红艳艳、干净净的火冠柿在歪歪斜斜的枝干上高挂,像一盏盏的灯笼,照亮了外婆的那条上坡土路,辉映着我人生道上的每个脚印。
⑭后来,我离开了故土,那棵柿子树和外婆一直驻扎在半山坡上。
外婆去世后,就葬在离柿树不远的山坡地里。
11 .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12 . 从语言和情感角度赏析第⑥段,写一段文字。
(不少于60字)13 . 品味第⑪段画线句,联系上下文说说“我的心里”为什么会感到“酸酸暖暖”?14 . 结合全文,理解第⑬段中画线句的深刻内涵。
三、文言文阅读(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二)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
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正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①,以流传后世。
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序》(注释)①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邯郸记》中卢生临死时说要留下自己的书法。
卢生书法学的是王羲之、王献之。
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余:余拏一小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独:独往湖心亭看雪/不得志,独行其道C.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D.客: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16 .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7 . 语段(一)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18 . 语段(一)中的“余”和语段(二)中的脚夫和寒士都是痴人。
请谈谈你对这两种痴人的看法。
四、句子默写19 . 7. 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⑥水是眼波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