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

合集下载

潮州朱泥手拉坯茶壶

潮州朱泥手拉坯茶壶

潮州朱泥壶”概说发布: 2008-12-10 19:22 | 作者: context | 来源: 三醉斋——茶业门户一潮州朱泥壶(俗称“红罐”,港、台等地称“汕头壶”),其发祥地是潮州枫溪。

朱泥壶,顾名思义是用朱泥制成之茶壶。

朱泥俗称“红泥”,是紫砂泥料之一种。

属天然矿料、绿色材质。

原土的最大特点是含氧化铁量极高,成土黄色,烧制后转红色。

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远胜于紫砂泥。

用于制造茗壶,其成品便可形成独特优点:质地坚实而颗粒结构较瓷器疏朗,表面平滑却能保持低微的吸水性和透水性;保温性好,但泡茶不失原味,且越宿不馊;更具有耐受骤然冷热的性能,在20℃~150℃之间连续出现偏差也不开裂;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此外,尚能用于制造精美的浮雕茶壶。

用朱泥制壶,大致有两种方法:较广泛使用的是模具注浆法。

其生产流程是先按产品设计进行雕塑造型,用石膏制模具,然后将朱泥浆注入模中;晾干后脱模,接着是对坯体进行整修,最后经烧烤而成产品。

另一种生产方法是手拉坯成形法。

潮州朱泥壶之最精美者,都是用手来坯成形法制造出来的。

鉴于本地红泥的特性,经选料调配,加上淘洗、陈放、练泥等细致而又严格的制泥程序,因而具备了可塑性能好,光滑度高、生坯柔韧、干燥收缩性小等工艺性能。

既为千姿百态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更赋予朱泥壶优异的实用功能。

潮州朱泥壶依靠辘轳旋转成形,所以均属几何形类传统圆器款式。

千万别误会,尽管都为圆器,绝非意味着单调。

相反,潮州壶艺师们却凭这特殊“基因”,开创出了“圆非一相”之壶艺新天地,并从中透视出潮州朱泥壶的鲜明个性:壶身小,壶体薄,蓄热时间较长(对比盖瓯而言),与外界的热交流快,善发茶香,美感效应明显;把手便于拿捏斟注;壶嘴直而出水通畅。

盖子和壶口接合的形式多为压盖式。

壶盖沿与壶口沿都较狭,壶薄故也。

盖内墙与盖顶乃由同一团泥按压而成,无需要接合工序,交界处不成拱形,盖墙较高,壶内壁有明显手拉痕,壶底多为“一捺式”(发展至现代才出现“钉足”)。

小议潮州手拉壶的审美方向

小议潮州手拉壶的审美方向

小议潮州手拉壶的审美方向吴照荣[摘 要]一把好的朱泥壶通常不上釉且不彩绘,因为天然的底色烧制后产生的色泽效果便是它质朴、典雅的美感。

无论造型还是光泽度,都更为精美,且使用时间长,表面触感会更加顺滑,色泽更加丰润。

[ 关 键 词 ]手拉壶;工夫茶;朱泥壶;审美方向;制作工序茶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茶器具,人们日常生活总离不开茶壶。

潮州工夫茶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它流行于整个潮汕地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潮州的一种民间喝茶形式。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非常普遍,是潮汕地区民间日常饮用和待人接客时的必需品,是实实在在离不开的民间工夫茶,不论是公众场所还是居民家中,无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到处都可以见到人们长斟短酌并以此津津乐道,实在是雅俗共赏。

这是因为人们品茶并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是可以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

潮州工夫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文化内容,因而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并广为流行。

有茶就必定要有茶具、茶壶。

据专家考证,自清代以来,潮州手拉壶便已出现。

在《海珠边琐》一书中提道:“潮州人饮喜小壶,故粤中造孟臣、逸公小壶目皆是。

”这是清光绪年间金武祥所作,如此看来,手拉壶制作在清光绪时期已经非常普遍。

古人在当时早已有了祖传的制壶作坊,且各家的制壶技艺以及泥料均有着各自的特色,自然也就不轻易向外流传自家的手艺。

手拉壶的制作程序较为繁杂且非常考验拉坯师傅的综合技艺,过程不单需要熟练的手法,还要注意用手、眼、脑的相互配合进行拉坯,拉坯的先后顺序为先壶身再壶盖,其大小尺寸没有器具可以度量和倒模,壶盖与壶身最基本的要求是两者必须严密合缝,尽管如此,却只能靠拉坯师傅的感觉,这便是对制壶艺人最大的考验。

虽然潮州手拉壶的制作艺脉来自宜兴已经有所考证,但经过历代的演变,其成型手法已经和宜兴紫砂壶大不相同,它采用了传统古老的方式成型,到了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早期的辘轳台中安装了电机,电动转动辘轳的方法给制壶艺人带来了很大的便捷。

潮州绝活手拉朱泥壶

潮州绝活手拉朱泥壶

潮州绝活⼿拉朱泥壶潮州⼿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

紫砂的品种很多,朱泥是其中较好的⼀种,最适泡茶,⾃古以来是紫砂壶中的上品。

历史悠久的⼿拉朱泥壶宋朝以后,潮州成为陶瓷⽣产中⼼,⼿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的奇葩。

康雍时代,时局渐趋安定,⼠⼤夫之间品茗玩物之风甚炽,对茶器很是讲究。

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格,⼴泛⽣产和应⽤,并代代相传延续⾄今。

复杂的⼿⼯艺品,⼀把好壶来之不易⽤“秀雅⽟⼥”来形容潮州⼿拉朱泥壶最贴切,它壶体⼩,⼤都纤秀轻巧,壶⾝娇嫩薄细,由于吸收了潮州民间艺术的精华,富有⾃家风格。

▲制作中的朱泥壶潮州枫溪是⼿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制作⼀直是祖传作坊,繁复的制作⼯序,全靠熟练的⼿⼯完成,经过拉、修、批、上⽔、上桨、烧等近六⼗道⼯序,烧制的成品造型精美,线条简练,⾊泽丰润,光滑度⾼,这是技艺美与形态美的融合。

朱泥壶传承⼈谢华潮州朱泥壶的传承,不能不提⼀个⼈,那就是潮州另⼀⽼字号“俊合号”传⼈、荣获“第三届中华⾮物质⽂化遗产传承⼈薪传奖”的谢华。

▲潮州⼿拉朱泥壶⽼字号“俊合号”传⼈谢华围着⼤⽊桩做成的茶⼏⼊座,滚烫的茶汤从朱泥壶⾥涌出,⼀阵茗⾹沁⼈⼼脾,泡茶的就是谢华⼤师。

“潮州⼈嗜茶,茶叶消费量在全国可说是⾸屈⼀指,品茶离不开⼀把好壶,这是好茶之⼈追求的雅事,此风如春⾬润物,催化了潮州⼿拉壶的发展。

”谢华⾔语间流露着⾃豪。

⼤师谢华有⾃⼰的⼯作室,不少学徒前来学习。

这⼏年,他在韩⼭师范学院等⼏所学校开设朱泥壶专业班,成功培养了约⼀百个学⽣。

▲左⼀谢华⼤师的学⽣——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玛丽潮州朱泥壶在泥料、技艺、烧制温度、器型上已做了很多改⾰、创新。

期望这项“绝活”在传统基础上博采众长,百尺竿头更进⼀步。

潮州朱泥手拉壶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潮州朱泥手拉壶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关 键 词 :潮 州 朱 泥 手 拉 壶 ;传 承 ;发 展 中 图分 类 号 :J 3 1 4 .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7 — 6 8 8 3( 2 0 1 3 )0 2 — 0 0 3 4 — 0 5
1 . 泥质 不 同




虽然泥料基本相同,但因产地不 同,其质亦 有异 。宜兴 的紫砂产于黄龙山 ,它出 自于嫩泥层

潮州朱泥手拉壶因其壶 身小 、壶体薄 、密封 先 生 的 “ 弓门提 梁 壶 ”更 拍 出了 1 7 万 元 的高 价 。 性好 ,手法多变 ,造型优美 ,灵巧圆润 ,线条流 吴 瑞 深 老 先 生 的 “ 袖珍 富 贵壶 ” ,高 仅 0 . 6 6 厘 畅 ,神 韵 独 特 ,而 享誉 海 内外 。制作 工 艺 反 映 了 米 ,重 2 克 ,整个 壶 比常 人 的手 指 头还 小 ,被誉 潮州文化 “ 精”“ 细 ”的特色 ,凝聚着浓郁的潮 为 世界 上 最小 的壶 , 已 申报 了吉尼 斯世 界 纪 录 。 潮 州 民 间审美 情趣 和 艺术 风格 。 州手拉朱泥壶 已跻身壶界名品 , 备受关注 ,成为 收 藏新 宠 。 近 年来 ,国家更 加 重视 对 中国传 统工 艺美 术 二 、潮州朱泥手拉壶业 的现状
及 问题分析
的 保 护 ,出 台 了一 系 列 的政 策 和 措 施 ,特 别 是 2 0 0 5 年发布的 《 关 于 加强 我 国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保
随形 ,潮人 即使侨居他地 ,也保 留着品茶 的风 朱 泥 属 紫 砂 泥料 一 种 ,是 天 然 矿 料 ,绿 色材 质 , 俗 。潮人饮茶 ,讲究的是 “ 和、 敬 、精 、乐”的 氧化铁含量高 ,呈土黄色,烧制后变红色 ,质地 意韵 [ 1 1 7 7 0工 夫 茶 即 “ 用 小 壶 、小 杯 冲 沏 乌 龙 细 腻 ,坚韧 而 不含 砂 , 可 塑性 、光 滑 度高 ,泥

试论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

试论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

艺术鉴评文 章芝辉试论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潮州朱泥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着成熟的技艺性。

其主要的泥料是朱泥,也被称为红泥,是茶壶材料的上佳之选。

制作完成的朱泥壶可以充分利用泥本色,不必刻意挂釉也能表现出温润的色泽。

其具有的亚光效果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

潮州朱泥壶有着丰富的造型,这些造型有些是借鉴了更为著名的紫砂壶,而更多是壶艺者在不断实践中结合生活中的灵感得来的,再以实用器皿中的造型提炼,加之自然界中动植物装饰,从而形成了具有艺术气息的潮州朱泥壶。

“圆非一相”是多姿多彩的潮州朱泥壶的巧妙总结。

一、潮州朱泥壶的形态美无论任何物件,想要表现出形象美,就必须得具有形、神、气、态等多种要素。

潮州朱泥壶可以有效地展现出多种美感,其神韵、气质以及形态无不彰显着属于自身的艺术性。

在当代美学理论下,艺术美的形式可狭义地分为两种:一种为外在形式,与审美对象的色彩、肌理形态、工艺等直接相关,称为形式美;而另一种是内在形式,指的是创作者将所体味的真、善、美的内容注入形式美之中;从而引起欣赏者美的观照,称为意象美。

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象美共同构成了潮州朱泥壶的艺术美。

其形式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经过了不断地重复、总结、提炼,从而演变成一种符合人们审美的物件。

而形式美又可以分为多种,其中包括了材质、形态、工艺等。

形态美又是潮州朱泥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美,其泥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制作手法独特,手拉坯成形可以充分表达壶艺者的思想,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灵感全部倾注到茶壶制作中,使其具备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

潮州朱泥壶虽然以圆形外观为主,但是这种圆并不单调,而是有层次感的,这使得潮州朱泥壶在外观上有了更强的表现感。

纵观潮州朱泥壶的发展史,其器形可能是多种形式演变而来的,也可能是以前代或者同期器物外形为借鉴,逐渐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圆形。

二、潮州朱泥壶的传承与创新潮州朱泥壶的器形创作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壶艺师对前人的一种借鉴,而另一种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自身灵感而成。

简述朱泥壶的装饰艺术

简述朱泥壶的装饰艺术
作 品 配 以 岛 档 的 金 银 材 料 装 饰 ,有 “ 锦 上 添 花”
微 的 察 力 及 艺 师 独 特 的 想 象 力 , 时 而 以 写 实 手法 ,[ I 、 『 而 又 以兮 张的 手 法 ,把 大 自然 的景 象加 以 凝炼 、提 升 ,并 运用 于 壶的 造 型设 计 中 。使壶 艺 作 品立 意 襄 斤 颖 ,形 象 逼 真 , 给 人 们 以 无 限 的 同
高 贵 品 质 及 精 品 效 果 , 近 几 年 来 ,此 类 装 饰 加 工 成 为 玩 壶 家 的 一 种 时 尚 ,也 是 潮 州 茶 壶 文 化 与 潮
特 、 内 心 情 感 , 这 也 足 作 者 的 文 化 修 养 及 个 人 质n 勺 集 中 表 现 , 一 件 好 的 壶 艺 作 品 能 给 人 以 卉
浓 厚 地 方 特 色 及 厚 文 化 积 淀 的 实 用 艺 术 品 。
壶 的 造 型 语 言 ,也 形 成 了朱 泥 壶 所 特 有 的 韵 味 。 在 朱 泥 壶 面 进 行 浮 雕 , 雕 刻 或 贵 金 属 的 镶
嵌 , 这 是 壶 艺 装 饰 的 又 一 种 独 特 的 表 现 技 法 。 运
朴 敦厚或 消秀飘 逸f , j 视觉享 受 。
洲 州 朱 壶 作 为 潮 州 工 艺 美 术 的 一 个 主 要 门 பைடு நூலகம் , 经 过 了 几 百年 来 荇 干 代 人 的 努 力 和 积 累 , 其 制 作 技 艺 得 到 了 较 好 的 传 承 和 发 展 ,形 成 了 朱 泥

州金 银 装饰 工 艺 的结 合 物 ,
质 ,加 上 壶 面 上 可 施 以 镌 刻 诗 文 书 画 或 进 行 镶
存 美 ; 二 是 壶 艺 师 的 长 期 实 践 及 制 赢 技 艺 水 平 的 反 映 。 由 于 朱 泥 材 料 的 可 塑 性 好 , 加 上壶 艺 师 的 精 心制 作 ,使作 品 体 现 出线 条 流畅 的 “ 形 态

潮州朱泥壶制作技艺探析

潮州朱泥壶制作技艺探析

方圆之美文 曾奕梁潮州朱泥壶制作技艺探析潮州朱泥壶原产于潮州枫溪,其历史悠久且手法独特,在制作时采用特有的手拉坯成型法,并且融合众多当地美工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风姿及艺术魅力。

在我国特有的茶文化的影响下,潮州朱泥壶独树一帜。

再加上潮汕有着众多朱泥壶追随者,使得潮州制壶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

一、潮州朱泥壶简介潮州朱泥壶的原料为天然矿料的朱泥,因其富含氧化铁,所以呈现出土黄色,但是在烧制过程中会慢慢退黄化红,因此,朱泥也被称为红泥。

由于其可塑性强,故被用来制作多种物件,潮州朱泥壶便是其中一种。

潮州朱泥壶外观平滑但是有透水性和吸水性,并且保温性能良好。

用其泡茶烹茗香醇,经久耐放,越宿不馊。

壶身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不会出现裂痕,并且其属于材料天然,绿色健康。

因此,用潮州朱泥壶泡茶实在是上佳之选。

潮州朱泥壶制作手法多为手拉坯,这种手法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制作者的创作思维,而后于壶身雕刻装饰,使得茶壶不但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兼具实用性。

人们在使用茶壶时,不但可以尽享其功能带来的饮茶享受,同时还能观赏茶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这就使得潮州朱泥壶拥有了很高的收藏价值。

二、潮州朱泥壶制作方式与宜兴紫砂壶制作方式不同,潮州朱泥壶的制作技艺独特,多采用手拉坯法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将红泥放在制作台上旋转,依靠制作者的手法,制成有层次感的圆形壶身。

壶艺家依靠独特的技艺手法,开创了“圆非一相”这种新的表现形式。

而在这种手法之下,潮州朱泥壶拥有了鲜明的外观特点,其壶身较小,壶体偏薄,有着较长的蓄热时间,因此保温效果良好,且散发茶香效果显著。

壶身连接手把,便于斟注。

盖子和壶口以盖压式接合,由于壶体偏薄,壶盖沿与壶口沿都比较狭窄。

盖墙较高,而盖内壁有着明显的手拉痕迹,壶底则是“一捺底”做法。

潮州朱泥壶由于其原材料以及制作手法容易显现出天然底色的肌理效应,而这更增加茶壶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三、潮州朱泥壶泥料选择与调配除了制作手法外,潮州朱泥壶在原材料选择与调配上也十分谨慎。

浅谈潮州手拉坯朱泥茶壶的发展与探索

浅谈潮州手拉坯朱泥茶壶的发展与探索

浅谈潮州手拉坯朱泥茶壶的发展与探索作者:罗晓芬来源:《佛山陶瓷》2008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工夫茶道作为切入点,介绍了潮州手拉坯朱泥茶壶的发展。

手拉坯朱泥茶壶既具有个人风格又体现了地域特色,反映了潮州人生活品味,使茶壶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关键词潮州,手拉坯朱泥茶壶,传统,发展1前言潮州手拉坯朱泥壶历史悠久,作为盛装潮州工夫茶的手拉坯朱泥壶虽在功夫茶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却是以仿造宜兴紫砂壶起步的。

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已在模仿中有所改进和创新。

但是大多数人只知道潮州工夫茶与宜兴紫砂壶,鲜有人知道潮州手拉坯朱泥壶,而这跟制作者对于潮州深厚传统文化缺乏更深入的探索有关。

如何更新已有的观念,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潮州地方特色的手拉坯朱泥壶,是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2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发源地潮州手拉坯朱泥壶,是为潮州工夫茶朱泥茶壶而制作的茶壶。

手拉坯朱泥壶的制作、发源地是位于潮州中部的枫溪区。

历史上大约可追溯到清朝中期,最初的作坊有设于枫溪大路顶红罐铺内的黄氏“源兴”号作坊,以及设于枫溪西塘的章氏“安顺”号作坊。

他们以家族式手工作坊专门制作茶壶,世代相传。

当时,潮州的茶壶是凭借工匠深厚的制陶技术,并在借鉴宜兴紫砂壶中起步的。

从起步时模仿宜兴“孟臣壶”,到结合潮州本土的泥性而创作出符合潮州工夫茶道的用器——茶“冲罐”,潮州手拉坯朱泥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彰显其个性。

3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材料及其造型特点朱泥,也叫“红泥”,是紫砂泥的一种,潮州的朱泥分布在枫溪、凤塘、浮洋、龙湖一带,蕴藏量丰富。

原土氧化铁含量高,土呈黄色,烧后变红色。

泥料经过精心炼制,质地细腻,柔韧而不含砂,可塑性高、泥色美。

用朱泥制作手拉茶壶,泡茶不失原味,不含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是天然矿料,绿色材质。

潮州手拉坯朱泥壶的造型精巧雅致,由于是拉坯成形,决定了它的形状带有局限性,这也是区别于宜兴茶壶的地方。

它的成形方法与宜兴紫砂壶的泥板成形不一样,因此较少出现象宜兴的方壶一类茶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鉴评
文 章芝辉
试论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
潮州朱泥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着成熟的技艺性。

其主要的泥料是朱泥,也被称为红泥,是茶壶材料的上佳之选。

制作完成的朱泥壶可以充分利用泥本色,不必刻意挂釉也能表现出温润的色泽。

其具有的亚光效果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器物形态装饰与自身天然色泽的生动效果。

潮州朱泥壶有着丰富的造型,这些造型有些是借鉴了更为著名的紫砂壶,而更多是壶艺者在不断实践中结合生活中的灵感得来的,再以实用器皿中的造型提炼,加之自然界中动植物装饰,从而形成了具有艺术气息的潮州朱泥壶。

“圆非一相”是多姿多彩的潮州朱泥壶的巧妙总结。

一、潮州朱泥壶的形态美
无论任何物件,想要表现出形象美,就必须得具有形、神、气、态等多种要素。

潮州朱泥壶可以有效地展现出多种美感,其神韵、气质以及形态无不彰显着属于自身的艺术性。

在当代美学理论下,艺术美的形式可狭义地分为两种:一种为外在形式,与审美对象的色彩、肌理形态、工艺等直接相关,称为形式美;而另一种是内在形式,指的是创作者将所体味的真、善、美的内容注入形式美之中;从而引起欣赏者美的观照,称为意象美。

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意象美共同构成了潮州朱泥壶的艺术美。

其形式美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经过了不断地重复、总结、提炼,从而演变成一种符合人们审美的物件。

而形式美又可以分为多种,其中包括了材质、形态、工艺等。

形态美又是潮州朱泥壶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美,其泥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制作手法独特,手拉坯成形可以充分表达壶艺者的思想,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灵感全部倾注到茶壶制作中,使其具备了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

潮州朱泥壶虽然以圆形外观为主,但是这种圆并不单调,而是有层次感的,这使得潮州朱泥壶在外观上有了更强的表现感。

纵观潮州朱泥壶的发展史,其器形可能是多种形式演变而来的,也可能是以前代或者同期器物外形为借鉴,逐渐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圆形。

二、潮州朱泥壶的传承与创新
潮州朱泥壶的器形创作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壶艺师对前人的一种借鉴,而另一种则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自身灵感而成。

两者的艺术创作手法是共生共存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传承与创新并无高下之分,传承是对优秀文化的认可,而创新则是自身灵感的完全迸发,二者结合才能形成最美好的事物。

摹仿,是公认的艺术起源。

以潮州朱泥壶来讲,壶艺师对先人前辈的工艺技法进行临摹,而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融入自己的想法,将自身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所得之物必然与前人不同。

摹古并不是单纯对古人的模仿,而是一个艺术学习的过程,期间还会产生艺术创新。

传统和创新应当有效结合,在对传统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想法,便会出现新的形式。

如果只讲传统忽视创新,没有新力量的注入,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一潭死水。

因此,在潮州朱泥壶创作中一定要注重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潮州朱泥壶在保留本质的情况下不断有新形态的产生,慢慢形成自身独特的美。

对于艺术来讲,传统应当与现代相融合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推陈出新,不断发展。

潮州朱泥壶的美学观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了外观的形态,还有内部的意象。

在形态上,通过泥料的选择与制作技艺使自身拥有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意象上,通过对传统的传承与自身的创新而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正是如此,潮州朱泥壶才有了长存的、延续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章侠忠.浅谈潮州朱泥壶的艺术形态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10):20-21.
[2]佘小豪.论俊合发记潮州手拉朱泥壶的艺术特色[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4):28-29.
[3]许广发.浅谈潮州朱泥壶制作技艺[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49(5):36.
[作者单位]
潮州市章芝辉壶艺工作室
(编辑:温子超)
[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除了各种茶叶之外,还有多种茶壶。

潮州朱泥壶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壶艺品,在制作技艺以及外观上都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是中国饮茶工艺品的重要构成部分。

潮州朱泥壶作为一种富含当地特色的工艺品,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潮州朱泥壶;艺术;形态美
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