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一.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一亿这个数字的大小,培养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一亿的概念,并能运用一亿进行相关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一亿这个大数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从而达到理解一亿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亿的概念,能用一亿进行相关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亿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亿的概念和运用。

2.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感受一亿的大小,理解一亿的概念。

3.难点:运用一亿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一亿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卡片、图片、视频等。

2.准备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如人口数量、车辆数量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大数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想过一个大数到底有多大?”然后引入今天的话题——一亿有多大。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亿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亿的大小。

例如,可以展示一亿颗米粒堆起来的场景,或者一亿个乒乓球堆起来的场景。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讲解,解释一亿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活动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活动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活动课)》数学教案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亿的概念,掌握亿的读法。

2.能正确快速地向他人介绍亿的大小,掌握亿的大小关系。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亿的概念,理解亿在数字中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1.亿的概念和读法。

2.亿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1.把亿与其他数字做比较,理解亿的数量有多大。

四、教学准备1.教案、黑板、粉笔。

2.数学数字卡片和算盘。

3.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拿出数学数字卡片,让学生看看卡片上的数字有多大。

2.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1亿是多少吗?你们见过这么大的数吗?第二步:呈现(10分钟)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出1亿的数字写法,并向学生大声读出1亿的读音。

2.让学生用算盘模拟1亿这个数字,体会1亿有多大。

第三步:引导(15分钟)1.拿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看看1亿和其他数字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做练习题,练习如何与1亿进行比较,加深对1亿概念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10分钟)1.让学生想想1亿有多少钱?如果1亿个人站一起,需要多大的场地?2.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1亿这个概念描述一些现象或数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1亿在数字中的特殊意义。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1亿的概念和大小关系。

2.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尝试用1亿这个概念描述一些真实的场景或数字。

以上是本节《1亿有多大》教案的内容,希望老师和同学能够在课后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1亿这个概念。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1亿的概念,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亿。

2.能够理解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1亿的概念。

2.掌握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3.掌握使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1亿的概念和表示方式。

2.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的理解。

3.使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练习册以及写字工具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室中张贴大大的数字“1亿”,让学生围绕这个数字展开讨论,引出1亿的概念。

2. 学习1亿的概念•让学生说出1亿的含义,并写在黑板上。

•教师向学生展示1亿的不同表示方式,如阿拉伯数字、汉字等。

3. 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与同学一起讨论,1亿与其他数的大小关系。

•给出不同数字,让学生排列大小关系,加深对1亿的理解。

4. 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给学生进行例题练习,如:“从1亿减去1000,结果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1亿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加深对1亿的运用能力。

5. 拓展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1亿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关于1亿的思考题,收集学生答案并进行评价。

七、教学延伸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数学游戏,以1亿为基础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1亿进行数的计算,并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亿的概念和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一亿有多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一亿有多大》

《一亿有多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教学方法】搜集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个百是一千;()个千是万;()个百万是千万;()个千万是亿。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2.在十进制计数法中,相邻的单位间进率是()。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3.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九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二、情境导入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建筑面积二十五万八千平方米,场内观众坐席约为九万一千个。

全世界的人口约为60亿。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师:引出问题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一组奥运会的信息,就有万、亿这些计数单位的大数。

你能想象、描述一下“1亿”有多大?请你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

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三、探究新知1.猜一猜。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篇《一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准备: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10000000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二)引入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设计意图:根学生运用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想象1亿有多大,不同的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猜想从而使学生对 1亿有多大充满好奇心,产生去探索、研究的兴趣.】二、活动范例(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 )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四)建立1亿表象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00000000 100=10000001 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100000000 500=2000005 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100000000 1000=1000009 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2.建立1亿表象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师:世界上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3.小结:我们是怎么研究1亿张纸有多高的?【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1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三、自己设计方案,再次体会(一)确定主题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亿张纸的高度,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1亿粒大米有多重?1亿颗黄豆有多重?1亿秒有多长时间 )2.师: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先测量多少?怎样推算?),然后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研究(三)汇报1.1亿粒大米有多重(1)100粒大米约重2克100000000 100=10000002 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吨(2)师:如果一个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一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 500=4000(天)4000 365 11(年)(3)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就可节省大约13亿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13 11=143(年)(4)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够一个人吃一辈子还多,你有什么想法? 2.1亿秒有多长时间(1)100000000 60 1666667(分)1666667 60 27778(时)27778 24 1157(日)1157 365 3(年)(2)师:1秒只是1眨眼的时间,1亿秒却有3年多,再说准确些大约是3年62天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师:是呀,1秒钟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但1秒1秒地累加起来,我们就在这眨眼之间浪费了3年多的时光,这就是光阴如箭,岁月如梭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从不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同时向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1亿有多大?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积少成多.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帮助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教学难点:如何借助小数估计大数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一份、天平秤、大米学生:计算器、书本、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多媒体演示):古时候,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尊敬的陛下,就请您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放8粒,16粒,32粒, 一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 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粒? 大臣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 陛下,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算了,我只要第28格的米粒就可以了.请允许我把它们带回家. 同学们,你们猜猜看,第28格大约有多少米粒呢?2、学生猜测3、验证猜测师:谁说的更接近实际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棋盘格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第6格第7格第8格第9格第10格米粒(单位:粒) 1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第11格第12格第13格第14格第15格第16格第17格第18格第19格10242048 4096 8192 16384 32768 65536 131072 262124第20格第21格第22格第23格第24格第25格第26格第27格第28格5242881048576 2097152 4194304 8388608 16777216 33554432 67108864 134217728 ?师:原来第28格的米粒有这么多,你们猜对了吗?师:我们就把这些米四舍五入到亿位,看成1亿粒.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1、猜测1亿粒米有多少大臣要把1亿粒米带回家.可是1亿粒米到底有多少呢? (板书:1亿粒米有多少)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一(几)包大米、可以堆满一(几)个教室、可以装一(几)卡车、1万千克2、设计方案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1亿粒米究竟相当于多少?你们能证明自己的猜测吗?想一想,可以怎么证明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引导:通常我们都用什么来表示大米的多少?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来计算一下1亿粒米的质量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 ,再除以100,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3、教师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汇报,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4、学生分组计算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6、延伸: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重2吨(多媒体出示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每天就能节约__________粒米,相当于_________吨.学生口答,师:每人每天只要节约一粒米,全国就能省下那么多米,我们以后可要爱惜粮食啊!7、小结方法:师:刚才我们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谁能说说看我们是怎么研究的?学生说教师小结方法:三、合作探究、再次体会1、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亿粒米,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2、学生大胆想象,提出问题.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教师板书3、学生活动:4人为一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任意确定一个问题进行探究.4、各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四、课件欣赏1亿米有多长地球赤道的周长为40066.449千米,1亿米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如果汽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1亿米要连续行驶1429个小时左右,大约需要2个月.飞机每小时可以飞行800千米,1亿米大约要连续飞行125小时,只要5天多.宇宙飞船每小时可以飞行50000千米, 1亿米宇宙飞船仅需要2小时.?1亿张贺卡有多少浙江省总人口约5000万,如果平均每年每人消费2张贺卡,就需要1亿张贺卡,相当于砍伐25000棵大树!这些大树所占的森林面积相当于我们10个校园那么大呢! 身体里的 1亿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下,1亿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大约926天(2年半左右)心脏跳动的次数.据统计,1个10岁左右的儿童皮肤表面大约有1亿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一个成年人每毫升血液中平均有500万个红细胞,20毫升血液(约重20克)里就有1亿个红细胞.五、小结归纳1、现在在你心目中1亿有多大?2、谁能给今天这堂课取个题目?(板书课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通过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本节课的所思所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恰当的评价.如学生回答: 知道如何估算通过学习知道了1亿是一个很大的数等等都可以)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像1亿这样的大数还有许许多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六、布置作业三题中任选一题:(1)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及相关资料.(2)收集比1亿还大的数,并设计出自己的方案,与同伴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案更能让人深切感受到这个数有多大.(3)写一篇《1亿到底有多大》的数学小日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在范例研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作实验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于大数的感受.(1)创设情境,发展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以故事《锡塔应得多少麦粒》引入,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展示出麦粒由少到多的变化,直观反映出学生对数的认识由小到大的过程的变化.开放性问题你能猜测一下1亿粒麦粒大约有多少吗? 则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动.(2)联系生活,培养数感.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则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课件中,从身边的数据、长度资料、面积资料、时间资料、重量资料等五个方面,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样一些具体、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材料,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同时这些又是综合知识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等教育的渗透.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数感.(3)小组合作,加强交流,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有的学生则不得要领.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个人的数学气质.议一议、做一做、写一写、评一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灵感产生于思维碰撞中、动作交流、语言交流,合作分工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共同启发,共同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三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课后随记.小学四年级数学《1亿有多大》优质教案范本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实践,通过操作活动并借助推算和计算器的计算,从不同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2、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00粒大米.2.教师准备:练习本,秒表五个,天平三台,电子称一台、卷尺一把.教学过程:一、(1)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万组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0000个一组成的.(2)同学们请观看以下信息,并说一说一亿有多大 ?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中国移动2004年6月底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学生阅读相关信息,体会一亿有多大 ,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描述1亿的大小.(3)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算一算一亿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几项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 .二、开展活动.1.宣布实践操作活动的要求.我们的活动工具有:天平、电子称、秒表、卷尺、计算器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选好活动的材料并确定好主题.组长根据活动主题和要求在组内将组员自由组合,再细分工后活动,要确保每一位组员都能参与活动. 请及时的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并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分析中引导学生将最终数据与生活中常见数据作对比,加深理解.)活动主题预设:数1亿本书要多少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1亿粒米有多重1亿个硬币(数学书)叠在一起有多高数1亿个数字要多长时间数1亿本练习本要多长时间1亿个硬币有多重1亿秒有多久1亿毫米有多长1亿步有多长补充提供相应的数据:固城中心校大约有1000人,固城镇大约有40902人,高淳县大约有400121人,南京市大约有613万人,江苏省大约有7433万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大约是8848米.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8848米,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 ,北纬27.9 .长江自沱沱河开始,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 ,为世界第三大河.地球赤道全长约40000000米.一个成人每天大约需要400克大米.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记录单,并作简要的说明和分析.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1.出示以下信息,再次引导学生阅读并结合情境说一说一亿有多大.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将1分米平均分成1亿份,取其中的1份.2.完成全课小结: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说一说:一亿有多大,你有什么体会.。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1~100000000的读法及其大小关系。

2.掌握亿的概念及其在数字中的位置和作用。

3.通过实例理解亿的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2.学生用的黑板、白板、彩色笔3.数字卡片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100,以审题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1亿有多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留言,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导入今天的数学主题。

2. 理解亿的概念(15分钟)演示PPT,介绍“亿”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一个亿,十个亿和百个亿分别有多少个零,体验“亿”的概念。

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数出多少个亿,了解亿的概念。

3. 亿与万的区别(20分钟)让学生以开始导入的1-100数字为例,通过比较区别亿和万之间的数字数量和单位,学习亿和万的区别。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4. 亿数字的排列顺序(20分钟)通过展示PPT或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学习亿、千万、百万、十万、万这五个数字,了解它们在数字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在数字中的位置。

5. 真实生活中亿的使用(20分钟)通过现实生活例子,介绍了亿的使用,比如1亿元、100亿元等。

通过例子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察觉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题型1.选择题2.判断题3.计算题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数出亿的数量和亿后面跟随的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亿在数字中的位置和作用。

3.学生能够通过真实例子理解亿的概念和运用。

4.学生掌握了亿和万之间数字数量的不同回答,理解了亿和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六、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亿的概念和使用,带领学生体验“亿”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亿的数值和特点,从而掌握亿的概念和运用。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教案一.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1亿这个数的大小,感受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对1亿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对千、万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1亿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需要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具体感受1亿的大小。

此外,学生对于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1亿这个数的大小,感受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1亿这个数的大小,感受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具体感受1亿的大小,以及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具体感受1亿的大小。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1亿的相关实例和生活情境。

2.学习材料:准备与1亿相关的实例材料,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用。

3.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1亿的大小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亿的图片,如人口普查数据、GDP数据等,引导学生关注1亿这个数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1亿的相关实例,如1亿颗牙齿、1亿颗米粒等,让学生具体感受1亿的大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口普查、GDP统计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分析1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如数1亿颗牙齿、计算1亿的米粒重量等,加深对1亿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

(课件出示: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00000≈2.4(年)
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

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

你能想象并描
述一下“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

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

生3: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

生4: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真的需要这样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
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生: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

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

师:1亿个小朋友要占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

生: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师: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

师: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1825000≈55(年)。

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

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

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

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从广度(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面积)、深度(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1亿个字有多少)、多维度(1亿粒米的装载)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对象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但即便如此,学生们还是对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有10000米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25平方千米的面积、1亿粒米大约重2吨等概念难以获得实在的表象。

2.我课前从多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周围的实体模型,让学生获悉:1亿张纸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很大面积,1亿粒米要用多辆大车来运载,1亿个字要用毕生的时间来读。

这样,就使概念由抽象到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