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

合集下载

毛邓三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

毛邓三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练习)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6.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_______。 A 消费模式 B 生产方式 C 生活方式 D 发展模式 A 27、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 27 力的关键是_______。 A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型国家 C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D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 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B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_______原则,健 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尊重农民意愿 C 公平合理合法 D 依法自愿有偿 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多项选择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 境保护的关系, 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发展道 路是 开发节约并重、 A.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B.节约土 集约发展、 生产发展、 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C.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富裕、生态良好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 理民主 ( C)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 A.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抓住时机, A.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B.在发展 而发展经济必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B.在发展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同时要以效益为 中心, 中心,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 C.讲求效益 讲求效益, 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C.讲求效益,必须把质量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效益和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 D.比例协调 比例协调、 有重大意义 D.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保证经 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ABD) (ABD)

毛邓三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邓三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 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 不同所有者所有,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
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 发展生产。这里,对财富的生产有用,被排他性的 占有,是两个必要条件。
生产要素
两大类 P194 以内容划分为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种
问题在于:是从抽象的关于社会主义的 定义出发,还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
2. 一些人认为: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并且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自然 应当是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
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部分
制 ●公有制的形式: 不仅“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而且,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p189 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
展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体现:控制力 意义:偏重于量的优势→更重视质的提高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P1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要采取按劳分配 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理论基 础是相同的,即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和分配相互关 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 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 配方式。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 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 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毛邓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毛邓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三农”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 生产发展—— ——中心环节 生产发展——中心环节 生活宽裕——建设目的 生活宽裕——建设目的 —— 乡风文明—— ——建设要求 乡风文明——建设要求 村容整洁—— ——和谐窗口 村容整洁——和谐窗口 管理民主—— ——政治保证 管理民主——政治保证 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 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 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统筹区域发展
• 三、统筹中应注意的问题 •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 还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还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 要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要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 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 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缩小生活水平差距。 缩小生活水平差距。
建设资源节约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3)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The end
Thank you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3、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普及并深入开展科技下乡 、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活动,大力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活动,大力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因地制宜提 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4、加快小城镇建设,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小城镇 、加快小城镇建设, 转移,切实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 转移,切实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 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 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协调 发展和共同富裕。一要抓好小城镇规划。 发展和共同富裕。一要抓好小城镇规划。二要全 力筹措建设资金。三要突出小城镇特色。 力筹措建设资金。三要突出小城镇特色。四要培 育主导产业。五要加快体制改革。 育主导产业。五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快城镇户籍 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 制度、土地制度、 改革,以优惠的政策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 改革,以优惠的政策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 实现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实现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

2010版毛邓三1-8章答案

2010版毛邓三1-8章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A;6C;7D;8C;9D;10B;11B;12B;13C;14D;15C二、多项选择题1 ABC 2A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BCD ;8ABCD ;9ABCD; 10ABD; 11ABCD ;12ABC 13ABCD ;14BCD三、辨析题1、正确。

“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错误。

第一,毛泽东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包括他青年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论述题1、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答题要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答题要点:(1)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VIP专享】社科部毛邓三作业习题及答案

【VIP专享】社科部毛邓三作业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三)简答题1.请简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答:(1)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3)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请简述就其内容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3.请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四)论述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什么?答:(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毛邓三第8-15章选择题题库_带答案

毛邓三第8-15章选择题题库_带答案

毛邓三第8-15章单项选择题1、股份制是()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A.宏观调控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所有制基础不同D.市场机制不同4、股份制企业姓“社”姓“资”,关键要看( )A.是否有国家入股B.是否有集体入股C.是否有私人入股D.是否有国家或集体或私人入股5、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现代企业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宏观经济调控制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保障社会公平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马克思主义1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1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 )A.思想道德建设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C.思想建设D.道德建设1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1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1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实现祖国统一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8、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文化教育工作B.思想政治工作C.改革开放D.经济建设工作1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21、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22、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23、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间是()A.1982年9月B.1983年7月C.1984年9月D.1984年12月2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香港问题开始的B.台湾问题开始的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25、“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26、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2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28、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 )A.1984年12月19日B.1987年4月13日C.1990年4月4日D.1993年3月31日29、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力宇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A.九条方针B.六点构想C.八项主张D.三个立场30、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

毛邓三详细大题

毛邓三详细大题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问答:第一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邓小平的个人主观条件的关系?P8—P9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P18—P194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20—P21(9个方面或16条)5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P22—P23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还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P24—P25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1 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P29—P37(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2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马克斯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P563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P56?4 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三句话”的科学含义。

P49—P515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P526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60—P61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 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P812 简述邓小平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P69—P753 简述江泽民对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P77—P784 怎样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P855 怎样理解和把握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P86—P88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P97—P99(“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P101—P1043 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有哪些特点?P101—P104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P106—P1075 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P110—P113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1 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21—P12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P1233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主要矛盾同中心任务有什么必然联系?P1284 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29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P129—P130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28、P1347 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P131第六章.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 如何理解“总体大道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45、P1462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P141—P142;特点:P142—P143)3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P1484 如何认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P153、P1555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P158—P159(原因1、2、3、4)6如何认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P160(一、二、三、总结)7怎样理解可持续发展?P163(定义、原则、国情、实践)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P170—P1712 如何理解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P172、P178、P1793 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P179(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4 为什么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P184(第二段)5如何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18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特征?P195—P1967如何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P199—P200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 为什么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P204—P205(一、二、三)2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什么?P206—P207(一、二、三、总之)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显著特点和优势?特点:P214优势:P2154 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217、P2185 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22—P223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P229(重要意义:四点)、P231(保证:三点)2 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P2333 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是什么?根本任务:P241;基本内容:黑体标题4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P253第十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2612 如何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P263—P2653 江泽民“八项主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714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P272—P273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 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哪些基本思想?P2772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那些具体内容?P2833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那些内容?P2864 我国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什么?P288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1 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P3102 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314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P2964 如何理解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P3035 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P3056 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P306、P307附: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经济体制选择的历程:计划经济(1949-1978)——→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8-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92)——→市场经济(1992-至今)。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为什么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的计划经济不适合我国的发展。

※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a.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搞大而公大而全,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浮夸风共产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b.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 高度集权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②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适合战争年代或者战后恢复期,还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

③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逾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但是不能逾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完备形态◎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产品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力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二阶段)△市场经济(产权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又分为:⏹古典的(或自由的)市场经济(完全靠市场调节)⏹现代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经济优点:低成本,高效率,有效配置资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a.社会主义还存在社会分工b.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不同利益主体c.还存在多种公有制形式所以,我们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初级阶段的问题,完成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9.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C) 20.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是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 五个统筹” C.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 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这种观 点: A.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A.是正确的,德治与法治没有契合点 B. 是错误的,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 是错误的,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 C.是正确的 是正确的, 济 C.是正确的,市场经济就是依靠法治来保 D.是错误的 是错误的, 诚信原则” 障的 D.是错误的,“诚信原则”基础上的利 益追求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 境保护的关系, 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发展道 路是 开发节约并重、 A.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B.节约土 集约发展、 生产发展、 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C.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富裕、生态良好 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 理民主 ( C)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五个统筹” 21. “五个统筹”的根本出发点是 五个统筹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保持政治社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保持政治社 会稳定 C.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C.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D.全面 D.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A) “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 22. “五个统筹”的主题是 A.改革 B.发展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协凋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 C.稳定 D.协凋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 关系 (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_______原则,健 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尊重农民意愿 C 公平合理合法 D 依法自愿有偿 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多项选择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9. 我国价值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A.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 B. 固定价格、浮动价格、 固定价格、浮动价格、自由价格相结合的价格体系 C. D.统一定价与分散定 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D.统一定价与分散定 价相结合的价格制度 (C) 10.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落实科学发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 展观的根本要求) 展观的根本要求)是 五个统筹” A、“五个统筹”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树立全面、协调、 C、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D、坚持改革开 放 (A)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 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这 一点的制度性保障条件是 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A.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C.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D .必须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A) A.以公有制为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公有制为 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B. 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 C.统一 开放、竞争、 统一、 D.完善的宏观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完善的宏观 经济调控体系 (A)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这样就要求( ) A.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抓住时机, A.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B.在发展 而发展经济必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B.在发展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 经济中,速度和效益互为前提,同时要以效益为 中心, 中心,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 C.讲求效益 讲求效益, 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C.讲求效益,必须把质量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 和数量放在第一位,效益和质量对国民经济发展 D.比例协调 比例协调、 有重大意义 D.比例协调、结构合理是保证经 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ABD) (AB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B 统一、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B.统一、开放 竞争、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 制度D 制度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 所有制结构看,在于: 所有制结构看,在于: 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经济的必要的补充 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 (D)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7.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申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 8.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A.投资规模较小 A.投资规模较小 B.经营方式单一 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不是法人企业 (C)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 11.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我们要坚持 A.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 B.公平优先 公平优先,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有时效率优先 有时效率优先、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有时效率优先、有时公平优先 (A)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 12.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 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 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 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 ;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 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a.12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c)
社会实践报告的主题: 社会实践报告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广东省改革 开放实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
一、单项选择
1.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1.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 A.公有制 B.私有制 C.股份制 A.公有制 B.私有制 C.股份制 D. 混合经济 (D 2. 我们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提 出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B.股份制 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B. A.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B.股份制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 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A)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 A.提高劳动者素质 B.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和经济效益 C.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D. 加快科技进步 ( C) 建设资源节约型, 2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 务是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保护环境力度 A.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加大保护环境力度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加快转变经济增 C.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D.加快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 (A)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 15. 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无论是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 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 人先富起来,还是注重社会公平,其实质都是 A、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问题C 的利益关系问题C、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D、 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A.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 支撑、 B.形成以农业为基 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B.形成以农业为基 工业为支撑、 C.形 础、工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C.形 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 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为基础、速度为条件的产业格局 D.形成东西互动 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形成东西互动、 D.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 格局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