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

合集下载

《我的家在哪里?》

《我的家在哪里?》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 是冰心与父母、弟弟生活的 地方,充满了父母之爱、姐 弟之情。从十一二岁到二十 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理想 与追求都在这里生根发芽。
思考:梦醒后,作者有什么表现? 运用了什么手法?
梦醒后,冰心连最亲近的——丈夫文 藻,居然都不认识了! 运用夸张,表现作者沉浸在梦中,不 能自拔。表现作者对中剪子巷的眷念。
什么是家?
• 1983年,发生在卢旺达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给“家” 做一个贴切的注解。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 37岁,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亲、兄弟、姐妹、妻儿几乎 全部离散丧生。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
活着,于是辗转数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自己亲生骨肉,
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的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 又有家了。”
家是亲人和亲情,不是你居住的大房子。
• 在美国落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 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 当地的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 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 家。”警察指着不远处的别墅问: “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 我的房子”。
家是什么?
• 家是 有时家是竹篱茅屋,
有时家是高屋华堂;
有时家是香喷喷的饭菜,
我想有个家
我的家在哪里?
冰心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 2月28日)享年99岁,人称“世 纪老人”。原名为谢婉莹,笔 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 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 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 崇尚“爱的哲学” (追求真、 善、美), 。母爱,童真,自 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的名 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3、文章结尾处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
这是真的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赏析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赏析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我的家在哪里》赏析作者:鲍亚民冰心有句名言:“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晚年的冰心文字炉火纯青,毫无雕琢,自然天成,她的每一篇散文作品的发表,都可能引来一阵反响,一阵小小的轰动。

像《绿的歌》《霞》《我的家在哪里》等,真是熟透而美极,读之爱不释手,不为夸张。

《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从“梦”写起。

梦“暴露”与“揭发”的其实就是我们寄情最深而又竭力压制的东西。

高而厚的灰色城墙,尘土飞扬的黄土铺成的大道,匆忙而又迂缓的行人和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这一切都在作者的梦境里幻化出来,并将读者带到了二三十年代京城的胡同里,让读者看到“黄土铺地”的中剪子巷。

“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一句平常的话,简简单单的9个字,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

(《我的大学生涯》)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

回顾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酸、甜、苦、辣四个字来概括。

当“万千恩怨”纷沓而来,她不禁泪湿枕巾,是那么不容易说清原由的泪。

没有人会嘲笑这种眼泪,对于这位满载荣誉与美德的老人,我们满心是尊敬而仰慕。

这位冰清玉洁的老人,当她不躁不烈地喊出“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地道地无顾无虑,无牵无挂”的心声时,是何等地坦荡从容!冰心的这篇散文文字简约,表达深切,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实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彻悟,读来给人以无限感慨。

附我的家在哪里冰心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念”。

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

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教案:我的家在哪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句型“我的家在哪里?”和“我的家在__ 。

”。

2. 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或绘本等展示材料,家庭成员图示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我的家在哪里?”的句型,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家的位置。

2. 引导学生回答“我的家在__。

”,并通过图片或模型指示家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

Step 2:讲解新知1. 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示材料,引导学生描述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和特点。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句型“我的爸爸在哪里?他在__。

”、“我的妈妈在哪里?她在__。

”等。

Step 3:合作交流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自己家的问题。

2. 鼓励学生使用句型“我的家在__。

”和“我的__在哪里?”进行交流,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描述家的位置和特点。

Step 4:扩展运用1. 学生使用绘本或图片等材料,根据描述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

2. 学生向同伴展示自己家的平面图,并用句型“我的家在__。

”进行描述。

Step 5:总结反思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一下自己家的位置和特点,展示对本课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1. 帮助学生扩展对家的描述,比如描述房间的位置和特点。

2. 学生可以用其他形式表达关于家的信息,如口头描述、写一篇短文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句型进行描述。

2. 学生完成绘制自己家平面图的任务,能否准确描述家的位置和特点。

3. 课堂结束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问答等方式来检查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本节课主要通过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家在哪里”的含义。
在板书设计中,将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板书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插入家乡的地图、图片等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同时,板书设计将注重色彩的运用,使板书更具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将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3.行为习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对于课程学习,这一现象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达成。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学生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是有利的。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那些对家乡了解较少、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确保他们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针对学生们在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地理位置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家在哪里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是一个人最温馨的港湾。

2. 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描述家的位置。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知道家的位置2. 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家的位置2. 培养学生对家的感情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家庭图片2. 地图3. 录音机4. 故事书教学环境:1. 教室2. 展示板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1. 展示家庭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家的位置,引出本课主题。

Step 2:讲解家的位置(10分钟)1. 讲解家的位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家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

2. 通过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家在哪里。

Step 3: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家的位置,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家的位置。

Step 4:实践活动(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家庭,用纸板制作出这个家庭的房子。

2. 学生通过展示板,展示自己制作的家庭房子,并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家的位置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热爱家庭,珍惜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出自己家的位置,并写上家庭的住址。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家的位置,是否激发了学生对家的热爱。

教师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家的位置,表达对家的热爱。

3. 课堂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展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在哪里》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我的家在哪里》教案:《我的家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使用词汇:“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并能正确表达。

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家庭成员的词汇,并了解家庭成员的关系。

2.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活动设计。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电子设备、幼儿绘画纸、颜色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2.课件:《我的家在哪里》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家庭合影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这是我的家庭合影。

你们能看出来哪些人在照片里吗?”引导幼儿回答。

2.新知呈现(10分钟)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并出示词卡:“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教师依次读出词卡,并让幼儿跟读。

3.操练活动(15分钟)教师播放《我的家在哪里》的视频,然后逐句播放,引导幼儿朗读出课文的每个句子。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回答问题:“小熊有哪些家庭成员?他们都住在哪里?”引导幼儿回答。

4.绘画活动(20分钟)教师发放绘画纸、颜色笔等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绘制自己的家庭成员。

绘画完成后,教师让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关系。

5.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教师发放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材料,教导幼儿制作一个折纸房子,并贴上自己家人的照片。

制作完成后,每个幼儿依次介绍自己的折纸房子,并说出自己家人的关系。

6.反馈与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词汇?我们还做了什么活动?”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后反思:这堂课幼儿对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进行了实践。

但是,我发现有些幼儿在折纸房子制作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更多。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幼儿,下次我将提前制作好一些折纸房子的模板,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操作。

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在哪里》

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在哪里》

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在哪里》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在哪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家在哪里》,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1、能清楚地说出自己家住哪里,并制定附近的一些明显建筑物或公共场所2、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重难点:让幼儿完整地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说出加周围的环境。

活动准备:《小朋友的书,我的'家》路线图、房子图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师:小朋友和老师都有自己的家,那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呢?老师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我家住在00路00小区00幢00层00室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介绍一下,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二、说说我家在哪里1、怎么来师:小朋友说的都很仔细,可是老师要去你家该怎么去呢?幼:坐车师:坐什么车啊?幼:152、怎么找师:哦,老师知道坐什么车可以到哪个小朋友的家。

那老师下了车该怎么走呢?旁边有什么建筑物啊。

幼……师:哦现在老师啊知道怎么去你们家了,以后小朋友们要记住,如果客人要去你家一定要把路线讲清楚他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家了。

三、拼一拼自己家的门牌号师:现在老师到你们家楼下了,那你们住在几楼的几零几呢,老师这里有一幢房子,傍边有小朋友的名字,现在小朋友要找到自己家的门牌号把名字贴上去。

四、找一找老师:老师现在能找到你们的家了,可是小红啊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不好。

幼:好师:从幼儿园到小红家有很多的建筑物,她有很多的路线,可是哪一条最近呢师:哦,小红啊找到自己的家了,可是还有两个小朋友找不到,现在老师把书发下去,你们帮他们找一找,好不好?教师发书、小朋友画线。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家的具体方位,知道自己家附近有些什么建筑物,能找到自己的家知道该怎么去,更能准确的说出自己家的门牌号,在这个基础上能会看一些简单的路线图,能找到要找的地方。

小班科学领域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小班科学领域我的家在哪里教案

小班科学领域我的家在哪里教案教案标题:小班科学领域-我的家在哪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是什么,家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的角色。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以及对家庭环境的兴趣和关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家庭。

教学资源:1. 图书:《我的家》等与家庭主题相关的图书。

2.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包括不同样式的住宅、房间和家庭成员等。

3. 画纸、彩色铅笔和粘贴纸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观察家庭相关的图片或卡片,引导他们讨论不同类型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2. 通过展示一本家庭主题的图书,引起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主体活动:3.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家在哪里”,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家中的一些特点和成员。

4.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家中的不同房间,例如客厅、卧室、厨房等,并鼓励他们用彩色铅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家的平面图。

5. 组织学生分小组,让他们用粘贴纸和剪刀制作家庭成员的卡片,每个小组成员都制作自己的家庭成员卡片。

6. 学生将自己家的平面图和家庭成员卡片展示给同伴,并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

巩固活动:7.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让他们总结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的角色。

8. 结合图书或其他资源,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家庭的感受和想法。

9.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邀请他们将自己的家庭照片或绘画作品带回来与同学分享。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不同类型的住宅,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家庭的多样性。

-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小短文,并邀请他们在班级分享。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等。

- 评估学生绘制的家庭平面图和制作的家庭成员卡片的质量和准确性。

教案扩展:- 在后续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住宅和家庭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和探究。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展览,了解家庭和家庭生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km
7、在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中量得杭州到北京的直 线距离为3.5厘米,请问:杭州到北京的实际直线距离是多 少千米?请把该图的比例尺用线段式画出来。 1120km
0 320千米
8、假如小刚在夜晚面向北极星站立,
⑴当他向右旋转90°时,面向 东 方 ⑵当他向左旋转90°时,面向 西 方
比例尺的大小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的大小
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 2、在同样大小的图幅中,比例尺越大,表示 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 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 大 小 范围 小 大 内容 详细 简略
大小详, 小大略。
⑶当他向右旋转180°时,面向 南

9、有一辆汽车沿着图上公路自左向右行驶,说出这辆 汽车的行车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汽车自西南向东北 方向行驶,转向正东方 向行驶
公路
村庄
10、读右下图,完成相关题 目。 (1)图中的河流的流向大致 由南向北 是_________方向; (2)公路在进入张家村前的 正西 方向为__________方向; (3)林地在张家村的 正东 __________方向; (4)李家村到张家村先走小 路(图中虚线所示)再上公 路,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 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0.48 ________千米。
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转化成其他两种形式。
例 题
1:3000

0 30米
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转化成其他两种形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米
0
1:2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
2千米
在进行单位换算,由厘米换算成米时,要在厘 米数字中去掉二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 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描述你家所在社区的环境生活
我的家在……,
周围……
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那里有 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 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 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通常称做社区。
1、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 、请大家分别扮演杜鹃和王鹏描述这两张图。 3、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
0
5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1:500000
在进行单位换算:由米换算为厘米时,要在米 数字后加二个零,由千米换算为厘米时,要在 千米数字后加五个零。
例 题
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900米 0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900米 1:90000 10千米 1:1000000
指向标定向法 1. 图中河流的
大致流向是
————
自南向北
2. 耕地在林地
西南 的____方向.
根据上图,你可以采用哪一种方法来确定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

纬 线 东 西 方 向 !
经 线 南 北 方 向 !
------
------
西
线 纬

线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国界
未定国界
省级行政中心
洲界
铁路
高速公路
常年河
沙漠
山峰及高程
二、在社区中生活
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哪 些生活上的便利条 件?”
社区有哪些 功能呢?
政治功能
管理功能
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管理功能
经济功能
管理功能
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内容概括地说一 说社区有哪些功能? • • • •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管理功能
,
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 素
0
20米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
1、概念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数字式
2、表示方法 文字式
线段式
图上距离 3、公式 比例尺= 实地距离
4、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0
km
100千米
km
km
0
0
以厘米为单位
例 题
0 50米

1:5000
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转化成其他两种形式。
11、请说出下列常用图例:

⑷ ⑹



练一练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 的一幅是? 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深圳市行政区划图 C中国政区图 B广东省地形图 D世界地形图
常用的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适用于无指 向标、无经 纬网的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
指向标 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纬线指 向东西方向
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
1、两图方向不同 -----要有统一的方向
(方向)
(比例尺)
2、图幅有大有小 -----要有统一的大小
3、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异 -----要有统一的符号 (图例和注记)
0
20米
反与 映前 的面 事两 物图 更加 清以 晰比 明较 确哪 ?幅 图
在 哪 些 方 面 做 了 改 进?
150° 180°
B、②点在③点的南面
C、③点在④点的西北面 D、④点在①点的东南面 ( D )

② ④ ③
50°
40°
30°
5、在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图上4厘米代表实地距 离为( A ) A、20千米 B、0.2千米 C、200千米 D、2千米 6、某城市要在A、B两地之间铺设一条地下管道。A、B两地 在图上的实际距离为2.5cm,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 那么管道工人最少要准备多长的管道?
练一练
把下列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转化成其他两种形式.1:7000000 图上1厘米表实际距离600米 0 80米
算一算
1、北京离天津1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 距离为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 长是12厘米。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960千米 3、在图上用尺子量量从杜鹃家到王朋家的距离,计算 两地的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5.5cm 比例尺:1/2000 实际距离:110m
你家的社区存在哪些 不足,你打算为改善 社区做什么?
一、从社区看我家 (一)社区的概念
(二)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 缩小
(2)表示方法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图上距离 (3)公式 比例尺= 实地距离 (4)大小比较 大小详,小大略
一般定向法 2、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一般指向北方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适作于有经纬 网的地图
适用于有 指向标的 地图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N)
(W) (S)
(E)
一般定向法 习题
上北 下南 左西 右东
长颈鹿位于鸵鸟 的哪边?东北面
W
N N W E S
E
S
狮子位于鹅的哪 边? 西北面
中山陵在南京站的什么方向?
N
指向标定向法
W
S
E
箭 头 一 般 指 东南 向 北 方
经纬网定向法
3、图例和注记 二、在社区中生活 1、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2、经济功能 4、管理功能
1、比例尺又叫缩尺,如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 A、1:5000 B、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千米 C、1:1000000 D、1:5000000 3、在1:40000的地图上量得罗宾同学到学校的距离是5厘米, 那么他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 2千米 。 4、读右面的经纬网示意图,判断: 120° A、①点在②点的东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