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合集下载

不等精度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不等精度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不等精度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国家质检总局福州培训中心彭靖一、问题的提出在不等精度直接测量时,由各测量值x i及其标准差σi计算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时,有两个计算公式式中:p i——各测量值的权;σi——各测量值的标准差;σ——单位权标准差;——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但这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有时会相差很大。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哪个公式更为合理呢?本文对此从公式的推导到公式的选用进行探讨,并给出了一般性的原则。

二、公式的数学推导在不等精度测量时,各测量值的权的定义式为: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为:则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为:对式(5)求方差有设各测量值x i的方差都存在,且已知分别为,即D(x i)=由(4)式有=σ2/p i从公式(1)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此时各测量值的方差(或标准差)必须是已知的。

而在实际测量中,常常各测量值的方差(或标准差)是未知的,无法直接应用公式(1)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但是,从分析来看,如果能由各测量值的残差(其权等于测量值的权)求出单位权标准差的估计值,并将其代入公式(1)中,就可计算出加权算术平均值标准差的估计值。

为此,作如下推导:由残差νi=x i-i=1,2,……n对νi单位权化由于v i的权都相等,因而可设为1,故用v i代替贝塞尔公式中的νi可得单位权标准差的估计值将此式代入公式(1),即得到加权算术平均值标准差的估计值从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公式(1)是在各测量值的标准差已知时计算出的不等精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准确值;而公式(2)是在各测量值的标准差未知时计算出的不等精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估计值。

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可知,只有在n→∞时,其单位权标准差的估计值才能等于单位权的标准差,而由于测量次数的有限性和随机抽样取值的分散性,这两者是不相等的,所以由公式(1)和公式(2)确定的不确定度的值是也不相同的。

三、公式选用的一般原则笔者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进行公式的数学推导,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两个公式推导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其应用当然也就不同。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答: 研究误差的意义为:(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0.001mm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

999(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6版)》费业泰-课后答案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6版)》费业泰-课后答案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练习题第一章 绪论1-7 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100.2Pa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绝对误差=测得值-实际值=100.2-100.5=-0.3( Pa )。

相对误差=0.3100%0.3%100.5-⨯≈- 1-9 使用凯特摆时,g 由公式g=4π2(h 1+h 2)/T 2给定。

今测出长度(h 1+h 2)为(1.04230±0.00005)m ,振动时间T 为(2.0480±0.0005)s 。

试求g 及其最大相对误差。

如果(h 1+h 2)测出为(1.04220±0.0005)m ,为了使g 的误差能小于0.001m/s 2,T 的测量必须精确到多少? 【解】测得(h 1+h 2)的平均值为1.04230(m ),T 的平均值为2.0480(s )。

由21224()g h h Tπ=+,得:2224 1.042309.81053(/)2.0480g m s π=⨯= 当12()h h +有微小变化12()h h ∆+、T 有T ∆变化时,令12h h h =+ g 的变化量为:22121212231221212248()()()()42[()()]g g g h h T h h h h Th h T T TTh h h h T Tπππ∂∂∆=∆++∆=∆+-+∆∂+∂∆=∆+-+2223224842()g g g h T h h Th T T T T h h T Tπππ∂∂∆=∆+∆=∆-∆∂∂∆=∆- g 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222222124422[][]244()0.000052(0.0005)[]100%0.054%1.04230 2.0480T T h h h h g h T T T T T g h Th h h T Tππππ∆∆∆-∆-∆∆∆===-+±⨯±=-⨯≈± 如果12()h h +测出为(1.04220±0.0005)m ,为使g 的误差能小于0.001m/s 2,即:0.001g ∆<也即 21212242[()()]0.001Tg h h h h T Tπ∆∆=∆+-+< 22420.0005 1.042200.0012.0480 2.04800.0005 1.017780.00106TT T π∆±-⨯<±-∆< 求得:0.00055()T s ∆<1-10. 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解】 引用误差=示值误差/测量范围上限。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2及解答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2及解答
试写出测量结果。③若手头无该仪器测量的标准差值的资料,试由②中 10 次重复测量的 测量值,写出上述①、②的测量结果。 【解】① 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以 3σ计算,δlimx=3σ=3×0.5=1.5(μm)=0.0015 (mm) 所以测量结果可表示为:26.2025±0.0015
(mm)
② 重复测量 10 次,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为: x = 26.2025(mm). 取与①相同的置信度,则测量结果为:26.2025±3σ= 26.2025±0.0015 (mm). ③ 若无该仪器测量的标准差资料,则依 10 次重复测量数据计算标准差和表示测量结 果。选参考值 x0 = 26.202,计算差值 ∆x i = x i − 26.202 、 ∆ x 0 和残差ν i 等列于表中。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号
∑ν
i =1
i
n( n − 1)
= 1.253
0.0008 5× 4
= 0.000224 (mm)
σx =
σ
n
=
0.000255 5
= 0.000114 ; σ x =
'
σ'
n
=
0.000224 5
= 0.0001
⑤求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因假设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置信概率 P=2Φ(t)=99%,则Φ(t)=0.495,查附录
∆ x0 = 1 10 ∑ ∆xi = 0.0005 10 i =1
νi
0 +0.0003 +0.0003 0 +0.0001 -0.0003 -0.0002 0 +0.0001 -0.0003
ν i2
0 9×10 9×10 0 1×10

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

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

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在统计学中,平均值的标准差是一种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集中数值的分布情况,以及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平均值的标准差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预测。

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可以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差值,然后将这些差值进行平方。

接着,将所有平方差值相加,并除以数据点的个数。

最后,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开方,即可得到平均值的标准差。

用公式表示如下:标准差 = √[Σ(xi μ)² / N]其中,Σ代表求和,xi代表每个数据点,μ代表平均值,N代表数据点的个数。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

通过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波动程度,从而判断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平均值的标准差经常被用来评估股票的风险、商品的价格波动、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等。

除了上述的标准差公式外,还有一种修正样本标准差的公式,它在样本较小的情况下更为准确。

修正样本标准差公式如下:标准差 = √[Σ(xi μ)² / (N-1)]其中,N-1代表修正后的样本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差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快速、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

例如,Excel软件中提供了STDEV函数来计算标准差,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中,平均值的标准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掌握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及其计算方法,对于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平均值的标准差是统计学中一项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学习和掌握平均值的标准差公式及其计算方法,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m 1
i 1
2 xi
残余误差
vxi xi x
1 1 1
m1
...
2
2
2
x
x1
x2
2
i1 xi
x
m
pi
v2 xi
i 1 m
(m 1) pi
i 1
m
i 1
v2 xi
2 xi
m
(m 1)
i 1
1
2 xi
8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1 n2
n 2
D(x) x
2 2
xn
x
n
1
1.单次测量的标准差
在等精度测量列中,单次测量的标准误差按下式计算:
n
12
2 2
...
2 n
2 i
i 1
n
n
n 式中: ——测量次数;
——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i
2
n
12
2 2
...
2 n
2 i
i 1
n
n
当被测量的真值为未知时,不能用上式求得标准差。实际上,在有限次测量情况下,
算术平均值: 取方差:
x l1 l2 ... ln n
D(x)
1 n2
D(l1)
D(l2 )
...
D(ln )
n
2
1i
Hale Waihona Puke ijjD(x)
1 n2
D(l1)
D(l2 )
...
D(ln )
因为: D(l1) D(l2 ) ... D(ln ) D(l) 2
定义:
D(x)
xm已, 知单位权测得值的标准差 ,则: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章绪论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误差的意义为:(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接近于真值的数据;(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

+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准值未定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绝对误差等于:相对误差等于: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L=L-L0已知:L=50,△L=1μm=0.001mm,测件的真实长度L0=L-△L=50-0.001=49.999(mm)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100.2Pa,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2及解答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2及解答

= 1.253 0.0008 = 0.000224 (mm)
n(n − 1)
5×4
④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σ = σ = 0.000255 = 0.000114 ;σ ' = σ ' = 0.000224 = 0.0001
x
n
5
x
n
5
⑤求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因假设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并且置信概率 P=2Φ(t)=99%,则Φ(t)=0.495,查附录
0 1×10-8 9×10-8 4×10-8
0 1×10-8 9×10-8
10
∑ν
2 i
=
42 ×10−8
i =1
5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σ = σ = 0.00022 = 0.00007 (mm).
(3) 最大误差法计算
8 个测量数据的最大残差为: ν i max = ν 4 = 0.09 查教材P19 表 2-5,n=8 时,1/K’n=0.61
σ = ν i max = 0.09 × 0.61 = 0.0549 ( g ) Kn'
2-4. 测量某电路电流共 5 次,测得数据(单位为 mA)为 168.41,168.54,168.59,168.40, 168.50,试求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或然误差和平均误差。
【解】①选参考值 x0 = 168.5 ,计算差值 ∆xi = xi −168.5 、 ∆x0 和残差ν i 等列于表中。
序号
1 2 3 4 5
xi
Δx i
168.41 168.54 168.59 168.40 168.50
x = x0 + ∆x 0 = 168.488
-0.09 0.04 0.09 -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