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范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合集下载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是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文旨在
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

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来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组织的状态,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

本次观察选取了100名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采用针灸
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

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颈椎症状明显改善。

疼痛程度和症状频率均明显减轻。

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中,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他们的颈椎功能得到了改善,活动范围扩大,
日常生活不再受限制。

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针灸和推拿能够
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颈椎周围组织的供氧和营养状况,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针灸
刺激穴位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推拿手法可
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错位和脱位的情况。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观察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等。

需要进一
步开展大样本、长期观察来验证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针刺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

针刺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
治疗 次 数



治 疗 结 果 有效
2 3 2
无效
合计
6 9 8
1次 2次
3状
2 2



维普资讯
针灸临 床杂志 20 0 2年 第 1 8卷 第 1 期
4次 5嵌 6嵌
7欢 8欢



2 3 6 0 0 1 8
l l 2
0 0
5 8
l 3

9 3
合计
1 7
1 1
4( ) 8倒
治 疗 优 良率 为 7 . % , 有 效 率 为 9 . % 。 29 总 58
颈 椎 的 内 、 平 衡 , 然 对 椎 体 产 生 强 烈 的 不 对 称 外 必 牵拉 。现代研 究 表 明 : 作 用 于 骨骼 上 的 拉、 、 当 压 扭 应 力超 过 其 虽 优 应 力 值 时 , 质 就 不 断增 生 。 骨 其 中 拉 应 力 是 主 要 因 素 [ 4。 这 是 骨 骼 的 正 常 代 31 , 偿反应 。颈椎 与作用于其 上 的拉 、 、 应力 之 间 压 扭 始 终 保 持 动 态 平 衡 . 的 平 衡 形 成 以 后 . 质 增 生 新 骨 才 会 逐 渐 停 止 下 来 。 由于 颈 4 是 颈 部 活 动 的 中 ¨ 心 . 肌 肉牵拉 虽 强烈 , 以骨 质 增生 也 最多见 。 受 所 钩椎 关 节 及 关 节 突 关 节 骨 质 增 生 , 可 造 成 椎 间 均 孔 狭 窄 , 线 斜 位 片 上 可 见 椎 间 孔 呈 哑 铃 或 8字 x
维普资讯

J C
.a ,2  ̄ Vo 8, . J n. 0) 2, l1 No 1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

颈椎病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灸推拿作为传统中医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了临床验证。

本文旨在探讨针灸推拿与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1. 临床特点颈椎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引发颈椎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压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肩背部酸痛、头部偏痛、手臂麻木、乏力、甚至手指失灵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特点是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刺痛等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中医学中,认为颈椎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血不畅、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使颈椎腰椎动眼脉瘀滞导致颈椎肌肉紧张、血液循环障碍、神经根发生病变。

2.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针灸推拿是中医学传统疗法之一,它通过刺激或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推拿常用于治疗颈椎病,有助于改善肌肉张力、增加血流、促进神经修复,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功能训练、物理治疗、脊柱牵引等多种手段,目的是通过锻炼、按摩、牵引等方式调节颈椎的生理机能,促进颈椎的康复恢复。

3. 疗效观察本研究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5-65岁之间,病程3-6个月,临床症状为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刺痛等神经症状。

将患者随机分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组和单纯康复治疗组,每组治疗期为4周。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康复训练等治疗手法,单纯康复治疗组仅采用康复训练等物理治疗方式。

疗程中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采用VAS评分法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单纯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9%。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 中图分类号 】R 2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4 — 0 4 8 1 — 0 1
1 . 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概述 与临床 表现 1 . 1 神经根型颈椎病 的概 述
于对照组 。 最终观察组治愈率 、 显效率均高 于对照组 , 而无效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摘要 :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推拿 治疗神 经根 型颈椎 病的疗效 ,并做好记 录。方法:将患者做 一个分组 ,分为观察纽和对 照组,在进行 实验 的过程 中,将 各个阶段
的表现记 录下来 ,不能够根据表现 ,改善措施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总有效 率均 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穴位 注射联合针 灸推拿 治疗神经根 型颈 椎病 疗效显著 ,从而消除或减轻对颈神经根 、交感神 经、椎 动脉等的激 惹和压迫, 因此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同时可以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关键 词:针 灸与推拿 ;神经根型颈椎病 ;表 现与改善措 施;
观察组 总有效率 明显 优于对 照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 讨论 4 . 1 中西对 比 神 经根 型颈椎病主要病机 为筋强、经络不通 、骨错缝 , 推拿对 其具有松筋 、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 病各型 中最常见 的一种 ,约 占 6 0 %。它是一 种以退 行性 改变为基础的颈椎综合征 。l 临床上主要分为颈型 、 神经根型 、 椎 动脉型、脊 髓 型四个类型 , 其 中神经根 型颈椎 病最常见 , 可见颈部活动受 限、肌肉僵硬 、上
根性受 累不应有病理 反射 ,如伴有病理反射 ,则表示脊髓 同时受 累。
2 资 料 与 治 疗 方 法
2 .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所选患 者共 6 4例, 均 为我 医院病人 。均经 x 线拍片和临床检查等 确诊为神经根 型颈椎病患 者。 依 病人首次来诊先后顺序 , 用随机数字表法 , 将所 观察 的病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 ,其 中治疗组 3 2例 ,包括 男 1 7例 ,女 l 5例 。年龄 3 0 - 6 8岁 ,平均年龄 4 5 . 2 6 ± 2 . 3 4岁 。病程 最短者 6个月 ,最长 者 9年; 对照组 3 2例 ,包括男性 1 6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8 — 6 7岁 , 平均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药传统疗法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康复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选取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
传统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了
针灸推拿治疗。

观察组的针灸推拿治疗包括针刺和推拿按摩两个部分,每周三次,疗程为
4周。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
效率达到90%,而对照组为75%。

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也有明显提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针灸推拿治疗能促进患者局部循环的改善,减轻神经根压迫的情况,从而缓解疼痛和恢复神经功能。

针灸能够刺激经络系统,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推拿按摩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筋活络,改善软组织的功能状态。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治疗期间患者的遵从性和治疗质量也会对疗效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目前本研究只观察了短期疗效,长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
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期望通过本研究的
结果,能够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中医康复方案。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颈椎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颈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麻木、放射痛等症状。

针灸推拿与康复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通过调整颈椎结构,缓解颈椎神经根受压,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颈椎病的康复。

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接受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观察组治疗方案为:针灸治疗选取风池、天柱、肩井等穴位,推拿按摩治疗颈部肌肉及软组织。

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热敷、理疗等传统康复疗法。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疼痛减轻,麻木感减退,颈部活动度增加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研究样本较小,治疗周期较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延长治疗周期进行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未对治疗机制进行深入探讨,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研究来揭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日常临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促进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神经根受压,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

针灸和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病程1-3年,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肩背部酸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疗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灸治疗:采用经皮穿刺针灸治疗,选择风池、天柱、风府、肩井等穴位进行针灸操作,每次保持20-30分钟。

2. 推拿治疗:通过肩颈推拿、颈椎牵引、颈部深部按摩等手法进行推拿治疗,每次保持20-30分钟。

3. 中药熏灸:在针灸操作后,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熏灸治疗,以加强局部的疗效。

三、观察指标1. 疼痛缓解情况: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

2. 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神经系统功能评定表(NFI)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包括肌力、感觉、反射等指标。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自评量表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定,包括治疗效果、舒适度、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四、观察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研究对象的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在疼痛缓解方面取得明显效果,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6分降至治疗后的2.3分,差异显著。

2. 神经功能改善方面,NFI评分在治疗后明显改善,肌力、感觉、反射等指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3. 患者满意度方面,研究对象对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疗效及舒适度普遍表示满意,认为治疗前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五、讨论与展望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验证,通过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发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配穴 :风寒湿型加大椎 ( 拔火 罐) 风 门:气滞血瘀加 血海 和局 、
部刺络 出血 ; 上肢疼痛或其它感觉障碍加手三针 ( 曲池 、外关、
合谷) ;头 晕 加 四神 针 ( 项 、后 顶 、双 络 却 ) 前 :偏 头 痛 加 头 维 、
2 2 1 取穴 以颈 椎夹 脊穴、风池、列缺为主穴 。配穴 同治 .
颈椎夹脊穴, 直刺 0 5 . . ~0 8寸: 风池直刺 0 5 I 局部酸胀, . ~ 寸, 可扩散至头部 ;列缺针尖 向肘部, 平刺 0 5 . ~I寸, 局部酸胀, 可扩散至肘部 。配穴、刺法和疗程 同治疗组 。 2 患者 治疗期 间停用一切 药物 及其它疗法。 组 3 疗效观察 3 I 观 察指标及 评分方法 . ①颈肩臂疼痛分级 : 颈椎病功能判定根据 日本矫形外科学 会 (O ) J A 评分量表 及视 觉疼痛量表 (A ) V S 和颈椎 X线观察法, 结 合临床制定 具体的标准 。0级 :无痛或疼痛消失 ;1 级:轻微
捻转 补泻 法。少提插 多捻转, 泻患侧补健侧, 行针 2m n i 。配穴
迁延不愈 的重要 因素之一 。研究认为, 玉屏风散具有双 向调节
[]王 元 勋 . 气 虚证 的实验 研 究 一 免 疫功 能 状 态 的研 究 []甘 肃 中 医 2 肺 J、
学 院学报 ,9 3 1 () 2 5 . 19, 03 :5 - 3
维普资讯

72 ・
C n e or hi es J u na1 of nf mati n n I or o o TC M
N ov 20 7 0 Vo1 4 o. .1 N 11

针刺 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疗 效观 察
贺亚辉
( 衡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南 衡阳 4 10 ) 湖 20 1 关键 词:神 经根型 颈椎 病;针 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R 4  ̄R 7 .1.1 2 6 2 49 53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 号:10 .3 42 0 ) 1 0 20 0 55 0 (0 71. 7 .2 0 验 、压头实验阳性 。颈椎 x线示 :椎体增 生, 钩椎关节增生明 显, 椎间隙变 窄, 间孔变 小。c 椎 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 神经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纳入标 准但不 能按 规定 方 案 治疗 ,或合 并 使 用其 他
疗法 、药 物而无 法判 定疗 效 者 。② 虽 符合 纳 入 标准 但 同时伴 有 明 显 的心 、脑 、 肾及 消 化 系 统 等 疾 病 的患 者 。③患 颈椎结 核 、肿 瘤 、肩 周炎 、胸廓 出 口综 合 征 等疾 病者 。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临床 观察
者胖瘦 可 刺 人 0 8 1 6寸 ,进 针 后 行 捻 转 或 提 插 手 .~ .
神 经根 型颈椎 病是 因各 种 因素压 迫 颈神 经 根 而 出 现 的颈 部及上 肢疼 痛 、功 能 活 动受 限 的病 症 _ 。笔者 】 ] 于 20 0 0年 1月 ~2 0 0 9年 6月 间采用 针刺 结 合 范 氏 推 拿治疗 以 肌 痛 性 疼 痛 为 主 的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4 0例 ,
2 1 治 疗组 :分 述如 下 。 . 2 1 1 针 刺 疗 法 :取 穴 ,颈 夹 脊 、风 府 、风 池 、颈 . .
能恢 复 正 常 ,能 正 常 参 加 工 作 ,VAS值 < 2分 。好
转 :颈 、肩 、背部 和上肢 疼痛 和 颈 项僵 硬 等 各 型症 状 减轻 ,颈 、肢体 功 能明显 改善 ,但 工作 劳 累及 受凉 时 仍感 不 适 ,2分 ≤ VAS值 < 4分 ,或 治 疗 前 后 VAS
浙江中医杂志 2 1 年 1 月第 4 卷第 1 期 00 o 5 o l
针 刺结 合 范 氏推 拿 治 疗 神 经 根 型 颈椎 病 4 0例 观察
周本 成 沈 坚 浙 江 体 育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附 属 体 育 医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0 10 7
关 键词 针刺 疗 法 范氏推 拿
疗 效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法 ,以得 气 为 度 ,针 颈 部 穴 位 ,针 感 向肩 背 部 下 传 ,
针肩 部穴 位 ,针感 下传至 肘部 为宜 ,留针 2 ~3 mi。 5 0 n 2 1 2 范 氏推 拿 疗 法 ] .. :① 采 用 一 指 禅 推 法 、按 揉 法 、拿 法按 摩颈后 线 ( 自枕 骨粗 隆 下缘 凹陷 处 向下 至
颈椎病 气滞 血瘀 型和风 寒湿 型分 型标 准 。 1 3 纳入 标准 :①符合 诊 断标 准 者 ,且 VAS值 ≥4 . 。 ②年龄 1 ~ 6 8 5岁 。③ 能 按 计 划 坚 持 治 疗 ,并 配合 本 课题研 究者 。 1 4 排 除 标 准 :① 不 符 合 上 述 纳 入 标 准 者 ;或 虽 符 .
值 降 低 4分 以 上 。 未 愈 :颈 、肩 、背 部 、上 肢 疼 痛 和
根 ( 验穴 ,在 第 七 颈 椎 棘 突 下 旁 开 1寸 ,左 右 各 经

) 、颈 臂 、肩 井 、 肩 外 俞 、天 宗 、大 杼 、手 三 里 、
后溪 、合谷 、阿 是 穴 等 穴 ,每 次 选 用 5 7穴 。随症 ~ 配穴 :伴恶心 、呕 吐加 内关 ,伴 肩 胛痛 加 秉风 ,伴 肩
第 七颈 椎棘 突 止 ,相 当于 督 脉 经 颈 段 ) 、椎 旁 线 ( 自 枕骨乳 突 部 向 下 至 颈 臂 穴 ,左 右 各 一 线 ) 椎 旁 线 、
( 自枕 骨乳 突部 向下 至颈 臂 穴 。左 右各 一 线 ) ,每线 上 下往返 6 7次 。② 采 用 法 、按 揉 法 、拿 法 按 摩 肩 胛 ~ 带区 ( 自颈 根部 向外 至肩 峰 部 区域 ,为 手 太 阳、足 少
阳 经 脉 所 过 ) 肩 胛 背 区 ( 肩 胛 骨 背 面 ,肩 胛 岗 下 、 在
1 1 一般 资料 :8 . 0例 均 来 自浙 江 体 育 职业 技 术 学 院 附属体 育 医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9年 6月 针 灸科 门诊 患者 ,随机分 为针 刺结合 范 氏推拿 组 ( 以下 简称 治疗 组 )和常 规针 刺 组 ( 下 简 称 对 照 组 )各 4 以 0例 。两 组 性 别 比 例 、年 龄 、病 程 、 1 0点 视 觉 模 拟 标 尺 表 ( VAS )值 ,经统 计学 分析 无显著 性差 异 ( > 0 0 ) P .5,
经脉 所过 ,左 右 各 一 区 ) ,每 区 1 2 n ~ mi 。③ 点 揉 风 府 ,风池 、颈 根 、颈 臂 、肩 井 、肩外 俞 、天宗 穴 ( 左 右 各一 ) ,每 穴 1 mi。 ~2 n 如伴 有 颈 椎 关 节 紊 乱 者 配 合 牵 拉 、板 法 予 以
整复。
拟定 。中医辨证 符 合 《 医 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2中 中 |
具 有 可 比Leabharlann 。 缘 区域 ,为 手太 阳经 脉 所 过 ,左 右 各 一 区 ) 、肩 胛 间
区 ( 两 肩 胛 骨 内 侧 缘 之 间 区 域 ,为 督 脉 经 、 足 太 阳 在
1 2 诊 断标准 :参 照 《 . 中医病 证 诊断 疗 效标 准 》 _中 2
颈椎病 的诊 断依据 和神 经 根型 颈 椎病 的病 理分 型 标 准
2 2 对 照组 :同治疗 组 中 的针 刺疗 法 。 .
两组 患者 针 刺 同 时均 给予 TD P照 射 ,隔 日给 予 拔罐治 疗 ,嘱 其 注 意 颈 部 保 暖 。针 刺 治 疗 每 天 1次 , 1 o次为 1 个疗 程 ,共 2个疗程 ,疗 程 间休息 1 。 天
3 治 疗 结 果
2 治 疗 方 法
3 1 疗 效 标 准 :参 照 《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中 . 中 神 经根 型 颈 椎 病 的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_ 并 结 合 VAS评 2 分 _ 制定 。治 愈 :颈 、肩 、后 背及 上 肢疼 痛 麻 木 和 颈 4
部僵 硬 等原有 症状 全部 消 失 ,肌 力 正 常 ,颈 、肢 体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