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汽轮机油 标准执行标准

汽轮机油标准执行标准
汽轮机油的标准执行标准可以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API(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标准是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
汽轮机油标准,它根据不同的汽轮机使用条件和要求,将机油分为不
同等级,如API SG、API SJ、API SL等。
这些等级标志着机油在性能
和质量上的不同水平。
2.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标准:ACEA标准是针对欧洲汽
车制造商提出的汽轮机油标准,其等级包括A、B、C、E四个序列,以
及相应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性能水平。
3. JASO(日本汽油机油标准组织)标准:JASO标准是日本汽车
制造商提出的机油标准,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如JASO MA、JASO MB等,用于评估机油在摩托车发动机中的性能。
4.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标准是全球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了许多与汽车相关的标准,其中ISO 6743是针对润滑油的标准,包括了汽轮机油的规范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汽轮机型号和使用条件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汽轮机油时,最好参考汽轮机生产商提供的技术规
范和建议,以确保机油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要求。
汽轮机油国标

汽轮机油国标
摘要:
1.汽轮机油的定义与用途
2.汽轮机油的ISO 黏度等级
3.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与项目
4.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区别
5.汽轮机油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汽轮机油的定义与用途
汽轮机油,又称透平油,是一种用于发电厂、船舶和其他工业蒸汽轮机、水力轮机的润滑油。
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减少摩擦,保护轮机免受损坏。
二、汽轮机油的ISO 黏度等级
汽轮机油按照ISO 黏度等级分为32、46、68、100 几个等级。
这些等级代表了汽轮机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
黏度越高,油液在高温下的流动性能越好,润滑性能也越出色。
三、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与项目
汽轮机油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蒸汽轮机油、燃气轮机油、水力轮机油等。
检测项目包括密度、黏度、闪点、燃点、氧化安定性、腐蚀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润滑油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稳定。
四、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区别
汽轮机油与汽油机油的参数、转数、温升条件以及燃点都有所不同,因此
它们不能通用。
汽轮机油主要应用于高温、高压的轮机润滑,而汽油机油则适用于内燃机的润滑。
五、汽轮机油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汽轮机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轮机的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ISO 黏度等级的汽轮机油。
2.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使用劣质油液对轮机造成损害。
3.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性能,如密度、黏度等,及时更换润滑油。
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

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
电厂汽轮机油是指用于汽轮机润滑和密封的特殊润滑油,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汽
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标准对于保障电厂汽轮机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应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这包括油品的粘度、闪点、凝点、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等指标。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具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以保证在高温高压下仍能有效润滑汽轮机的各个部件。
其次,标准应规定汽轮机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这包括油品在高速高温下的润滑
性能、抗磨损性能、清净分散性能等。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保持机件表面的清洁,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确保汽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此外,标准还应规定汽轮机油的环保性能要求。
这包括油品的挥发性、毒性、
生物降解性等指标。
合格的汽轮机油应具有低挥发性和低毒性,且对环境友好,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要求。
最后,标准还应包括对汽轮机油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
和检验、生产工艺的要求、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等。
只有严格控制汽轮机油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电厂汽轮机油的标准是保障汽轮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严格
的标准,可以规范汽轮机油的生产和使用,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寿命,保障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各电厂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标准制定和执行,确保电厂汽轮机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90
90
GB/T1995
倾点≤(℃)
-7
—7
-7
—7
—7
-7
GB/T3535
*开口闪点≥(℃)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GB/T267
密度
(20℃、g/cm3)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GB/T1884
*酸值≤(mgKOH/g)
—
-
-
—
—
-
GB/T264
机械杂质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GB/T511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SH/T0124
沉淀物(%)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
3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
*液相锈蚀试验
(合成海水)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GB/T11143
铜片腐蚀≤(100℃,3h小时)
1
1
1
1
1
1
GB/T5096
空气释放值≤
机械杂质
无
外观目测
5
颗粒度①
NAS—1638
9级
SD/T313或DL/T432
6
酸值
mgKOH/g
≤0。2
GB/T264或GB/T7599
7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汽轮机油运行标准标准及更换标准

酸值
<0.3mgKOH/g
1次/半月
白班
运动粘度
41.4~50.6mm2/sபைடு நூலகம்
±10
酸值增加值/mgKOH.g-1大于
0.1
氧化安定性/min低于
60
闪点(开口)/℃低于
170
185
破乳化值(40-37-3)mL,
54℃1)/min大于
40
60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低于
轻锈
注:当使用100#油时,其测试温度为82℃而不是40℃
我公司用的是L-TSA46防锈汽轮机油,只分析了40℃运动粘度变化率和酸值增加值/mgKOH.g-1这两个指标,分别是如下:
汽轮机油运行标准标准及更换标准
因各机组单次用油合计总量大。为此在运行中的汽轮机油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并掌握性能变化情况。
有关汽轮机油的换油标准和报废指标如下
运行中各标号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11120-1989)
汽轮机油更换标准如下:
项目
换油指标
粘度等级(按GB3141)
32
46
68
100
40℃运动粘度变化率/%超过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电力汽轮机、水轮机和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
在运行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引用标准GB 24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GB 267 石油产吕闪点测定法(开口怀法)GB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 2537 汽轮机油GB 7599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5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SY 1230 防锈汽轮机油YS-21—1 液相锈蚀测定法YS—25—1 运行油开口怀老化测定法YS-27—1 油泥析出测定法2 技术要求2。
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2537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司公标准SY 1230的质量规定进行。
2.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必须与表1的规定相符.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注:一般情况下外观目视;在必要时,按GB 511测定其含量。
3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3.1 对于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劣化技术措施。
3.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
表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注:①“检验项目”栏内的1、2……为表1中的技术指标项目序号。
②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汽轮机油中混入水分(或水轮机用油浑浊)时,应培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
3。
3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1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检验.4 关于补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4.1不同牌号油非不得已不要混合使用。
4.2 混合使用的油,混合前其质量均必须检验合格。
4。
3新的或相当于新油质的不同牌号汽轮机油,如须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样的油的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可用.4。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
汽轮机油化验标准主要有:
一、外观检验:检查油质,色泽,无异物悬浮在油中,以及有无异常气味。
二、密度和折光率检查:检查油的密度和折光率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三、粘度检查:检查油的粘度值,是否符合要求。
四、污染度检查:使用微粒检查仪检查油的污染度,限定油中的大型颗粒
最多不能超过2个。
五、氧含量检查:使用氧含量测定仪检查油的氧含量,确保油中氧含量不
超标。
六、pH值检查:使用pH仪检查油的pH值,确保油环境接近中性。
七、硫含量检查: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查油的硫含量,确保油中硫含量不超标。
八、水分检查: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查油的水分,确保油中水分小于0.2%。
九、酸值检查:使用酸度测定仪检查油的酸值,确保油中酸值不超过规定
的上限标准。
十、杂质含量检查:使用离心分离仪检查油的杂质含量,确保油中杂质含
量小于规定的上限标准。
运行中汽轮机新油质量标准

≤100 ≤200
起 泡 沫 试 验 mL
250MW及以上
报告
空气释放值
251MW及以上
报告
检验方法 外观目视 GB/T 265 GB/T 267 外观目视 SD/T 313或 DL/T 432
GB/T 264或DL/T 7599
GB/T 11143 GB/T 7605
GB/T 7600或 GB/T 7601
项
目
设备规范
质量标准
外
状
透明
运动粘度(40℃) 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闪点(开口杯) ℃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机械杂质
无
颗
粒
度
250MW以上
NAS 9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 加防锈剂油
≤0.2 ≤0.3
液相锈蚀
无锈
破 乳 化 值 min
≤60
水 分 mg/L
200MW及以上 250MW及以下
32
28.835.2
90
46
41.450.6
68
61.274.8
100
90.0110.0
GB 265 GB 1995
倾点(℃)
不高于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GB 3535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运行中汽轮机新油质量标准
项目
优级品
质量标准 一级品
合格品
试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试验方法
粘度等级
32
46
32
46
32
46
GB/T3141
*运动粘度
(40℃、mm2/s)
28.8~
35.2
41.4~
50.6
28.8~
35.2
41.4~
50.6
28.8~
35.2
41.4~
50.6
GB/T265
粘度指数
90
90
90
90
11
空气释放值
min
参考国外标准为≤10
SH/T0308
注:①颗粒度检测取样部位一般为回油管出口。
②在冷油器处取样。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GB/T260
*破乳化时间[54℃(min)]≤
15
15
15
15
15
15
GB/T7305
起泡性
试验
(ml/ml)
24℃≤
450/0
450/0
450/0
450/0
600/0
600/0
GB/T12579
93.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氧
化
安
定
性
总氧化物(%)
[50℃(min)]
5
6
5
6
-
-
SH/T0308
注:带“*”为新油验收测试项目,必要时可增加检测项目。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1
外状
透明
外观目测
2
运动粘度(40℃)
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GB/T265
3
开口闪点
℃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GB/T267
4
机械杂质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SH/T0124
沉淀物(%)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
3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
*液相锈蚀试验
(合成海水)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无锈
GB/T11143
铜片腐蚀≤(100℃,3h小时)
1
1
1
1
1
1
GB/T5096
空气释放值≤
无
外观目测
5
颗粒度①
NAS-1638
9级
SD/T313或DL/T432
6
酸值
mgKOH/g
≤0.2
GB/T264或GB/T7599
7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8
破乳化度
min
≤60
GB/T7605
9
水份②
mg/L
≤100
GB/T7600或GB/T7601
10
起泡沫试验
mL
参考国外标准为600
GB/T12597
90
90
GB/T1995
倾点≤(℃)
-7
-7
-7
-7
-7
-7
GB/T3535
*开口闪点≥(℃)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GB/T267
密度
(20℃、
报告
GB/T1884
*酸值≤(mgKOH/g)
-
-
-
-
-
-
GB/T264
机械杂质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GB/T511
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