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参考资料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参考资料

汽轮机润滑油清洁度及注意事项1 新油油应是质量最好和均质的炼矿物油。

它不可含有砂砾、无机酸、碱皂液、沥青、柏油脂和树脂状杂质,或其它会影响或对所接触金属有害的任何杂质。

新油油质标准参表1,推荐的润滑油牌号为32#(优级品)。

表1:物理和化学特性L-TSA汽轮机油根据GB11121-95用途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的润滑和密封牌号按40℃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四个牌号技术要求清洁度:NAS 7级质量等级优级品一级品粘度等级(按GB3141)32 46 68 100 32 46 68 100运动粘度(40℃)mm2 /s 28.8~35.2 41.4~50.661.2~74.890.0~11028.8~35.241.4~50.661.2~74.890.0~110粘度指数≥90倾点,℃≤-7闪点(开口),℃≥180 195 180 195 密度(20℃),kg/m3报告酸值,mgKOH/g≤——中和值,mgKOH/g 报告机械杂质无水分无破乳化值,(40-37-3)mL54℃,min≤15 30 ——15 30 ——82℃,min ——30 ——30起泡性试验,mL/mL 24℃450/0 93℃100/0 后24℃450/0氧化安定性总氧化产物,% 报告沉定物,% 报告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时,h ≥3000 2000 1500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无锈铜片试验(100℃,3h),级≤1空气释放值(50℃),min 5 6 8 10 5 6 8 102 运行期间的油润滑油的正确保养对于避免轴承、轴颈和泵的过度磨损来说是很重要的。

必须作定期分析以确定油特性是否改变,如果确有改变,应查明原因,并立即采取纠正步骤。

油的取样应按SEA-ARP598规定上的程序进行,同时对按此方法试验的油的允许杂质列于表2中。

表中对应每种杂质粒度范围所允许颗粒数中包括软质与硬质颗粒。

L-TSA汽轮机油、液压油nas标准

L-TSA汽轮机油、液压油nas标准

19世纪40年代美国为生产军用飞机提出的标准,到现在已有半个世纪,其标准本身考虑了各个尺寸范围的污染颗粒分布,即按100ml油样中不同尺寸范围的颗粒个数分级,分为14个等级,即00、0、1、2—12。

每上一级清洁度提高一倍。

液压油清洁度。

ISO标准及NAS 1638标准对照表ISO Code NAS 163819/16 1018/15 917/14 816/13 715/12 614/1 214/11 513/10 412/9 311/8 210/810/7 110/69/6 0NAS1638油液洁净度等级(100ml液压油液中颗粒数)污染度等级颗粒尺寸范围(μm)5-15 15-25 25-50 50-100 >10000 125 22 4 1 00 250 44 8 2 01 500 89 16 3 12 1000 178 32 6 13 2000 356 63 11 24 4000 712 126 22 45 8000 1425 253 45 86 16000 2850 506 90 167 32000 5700 1012 180 328 64000 11400 2025 360 649 128000 22800 4050 720 12810 256000 45600 8100 1440 25611 512000 91200 16200 2880 51212 1024000 182400 32400 5760 1024非接入层面(Non-Access Stratu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GB 11120-89Turbine oils L-TSA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技术内容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 取样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汽轮机润滑油更换标准

如何决定运行中的汽轮机油是否需要更换1.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国内关于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目前是GB/T 7596-2000标准,见表1:1)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 1638规定8~9级或MOOC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壹个油箱,也用矿物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2) 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 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 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质量指标为≤200mg/L;5) 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由上表可知,不同装机容量的汽轮机组,对油质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250MW以上的机组提出了油品清洁度、水分、起泡性和空气释放性要求。

2.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1996年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制定了SH/T 0636-1996 L-TSA换油标准见表2。

本标适用于设备完好运行正常的汽轮机组中润滑油的换油指标。

所提出的6项指标有一项不合要求就应换油。

ArrayV1---表示新油40℃运动粘度V2---表示运行油40℃运动粘度然而石化总公司提出的换油指标并未为全国电厂所接受。

其原因是,电厂用油质量变差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如:油品外观、颜色、浊度、泡沫、乳化情况、沉淀物等。

以破乳化为例,油质乳化一般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乳化剂及高速搅拌,而水分是主要条件。

但有的电厂使用国产汽轮机油,运行十七年,酸值0.19mgKOH/g,从外观看,油的颜色很深,但油质仍透明,不乳化,原因是不漏水。

有的电厂使用美国汽轮机油,运行几十年,酸值已超过运行指标,油色也很深,但油质仍透明,虽然破乳化指标也超标,而运行中油不乳化,其原因也是该机组不漏水。

这充分说明油质乳化主要是由机组漏水引起的。

所以若机械照搬SH/T 0636-1996换油指标的规定(有一项不合格就换油),既不利于电厂长周期运转,其换油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国润滑油的标准目录

我国润滑油的标准目录

我国润滑油的标准目录特勃仕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特勃仕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 439-90航空喷气发动机润滑油GB 440-77(88)20号航空润滑油GB 443-89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GB/T 447-94蒸汽汽缸油GB 448-64(88)饱和汽缸油GB 5903-95工业闭式齿轮油GB 5904-86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GB 11120-89 L-TSA汽轮机油(防锈汽轮机油)GB 11121-95汽油机油GB 11122-89 L-ECC柴油机油GB 11123-89 L-ECD柴油机油GB 12691-90空气压缩机油GB 13895-92重负荷车辆齿轮油SH 0010-90热定型机润滑油SH 0017-90轴承油SH 0094-91蜗轮蜗杆油SH 0111-92合成锭子油SH 0138-92仪表油SH 0139-92车轴油SH 0347-92多级QB汽油机油SH 0349-92冷冻机油SH 0350-92普通车辆齿轮油SH 0357-92工业齿轮油SH 0359-92合成汽缸油SH 0360-92 13号机械油(专用锭子油)SH 0361-92导轨油SH 0362-92抗氨汽轮机油SH 0363-92普通开式齿轮油SH 0524-92 L-EQE汽油机油SH 0525-92 L-EQF汽油机油SH 0526-92粘度标准油SH 0531-92 L-EQD汽油机油GB/T 447-94蒸汽汽缸油。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3技术内容3.1 产品质量等级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 技术要求注:1、对中间基原油生产的汽轮机油,L-TSA合格品粘度指数允许不低于70;一级品允许粘度指数不低于80。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 T S 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3技术内容3.1 产品质量等级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润滑油检验规程

润滑油检验规程

润滑油入厂检验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装置中使用的各类润滑油的检验。

1.2引用标准GB2536-81 《变压器油》GB12691-90 《空气压缩机油》GB11121-95《汽轮机油》GB11118-89 《L-HL液压油》GB11119-89《L-HM液压油》GB11120-89《L-TSA汽轮机油》GB5903-95《工业闭式齿轮油》1.3检验评审标准1.3.1合同技术附件规定的内容及要求。

1.3.21.2条引用标准。

2检验内容2.1变压器油2.1.1资料审查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2.1.2入厂检验步骤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变压器油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GB2536-81 变压器油注:①把产品注入100毫升量筒中,在20±5℃下测定。

如有争议时,按GB511-77测定机械杂质含量应为无。

②以新疆原油生产的变夺器油,测定凝点时,允许用定性滤纸过滤。

③氧化安定性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每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④击穿电压测定为保证项目,不作出厂批控制指标,每年至少测定两次。

用户使用前必须进行过滤并重新测定。

2.2空气压缩机油2.2.1资料审查2.2.1.1按合同要求清理产品资料是否齐全。

2.2.1.2检验代货厂商名称、产品牌号是否符合定货要求,审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2.1.3检查厂家油品分析报告,分析数据是否符合定货要求。

2.2.2入厂检验步骤2.2.2.1宏观检查检查润滑油外包装:润滑油名称、制造厂家、生产日生产批号等是否齐全。

2.2.2.2抽样检查开箱取样对润滑油各项指标(粘度、水溶性酸碱、水份、闪点、破乳化度、机械杂质、锈蚀、铜片腐蚀试验)等,按相关的标准逐项进行分析,分析合格方可领用。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

油务监督控制标准油质质量标准与试验监督周期及检验项目3.1.汽轮机油质量标准3.1.1新油质量标准L-TSA汽轮机油(GB11120-1989)表1序号项目质量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1 黏度等级32 46 68 90 32 46 68 90 32 46 68 902 运动黏度(40℃)+9% +9% +9%3 黏度指数≥90 ≥90 ≥904 倾点(℃)≤-7 ≤-7 ≤-75 闪点(开口,℃)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 180 180 195 1956 密度(20℃,g/cm3)报告7 酸值(mgKOH/g) ——≤0.38 机械杂质无无无9 水分无无无9 破乳化时间(20℃min)15 30 30 15 15 30 30 15 15 30 3011 起泡沫性(ml/ml)24℃≤450/0 450/0 600/093.5℃≤90/0 90/0 90/024℃≤450/0 450/0 600/012 氧化安定性总氧化物(%)沉淀物(%)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的时间(≥,h)3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5009 液相锈蚀(合成海水)无锈14 铜片腐蚀(90℃3h)级≤115 空气释放值(50℃≤,min) 5 6 8 9 5 6 8 9 —3.1.2运行运行中汽轮机油油质标准运行中汽轮机油油质指标(GB/T7596-2000)表2序号项目设备规范质量指标1 外状透明2 运动黏度(40℃,mm2/s)≤1.2*新油标准3 闪点(开口)℃与新油原始值相比低于154 机械杂质无5颗粒度250MW及以上NAS,≤86 酸值(mgKOH/g)未加防锈剂≤0.2,加“746”≤0.37 液相锈蚀无锈8 破乳化度(min)≤609水分(mg/L) 200MW以上≤909 起泡沫性(mL) 250MW以上600/痕迹11 空气释放值(min)250mw以上国外极限值≤93.1.3 汽轮机油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250MW以上)表3项目周期外观颜色酸值黏度机械杂质闪点投运12个月内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每月一次每一个月第三个月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每一个月第三个月正常运行至少每周一次每季一次每季一次半年一次每月一次半年一次项目周期颗粒度破乳化度防锈性空气释放值含水量起泡沫试验投运12个月内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第一个月第六个月正常运行每季度一次半年一次半年一次每年一次每月一次每年一次3.2变压器油质量标准3.2.1 新变压器油质量标准变压器油技术条件(GB2536—1990)表4序号项目质量指标1 牌号9 25 452 外观透明、无悬浮物、机械杂质3 密度(20℃,g/cm3)≤0.8954 运动黏度(mm2/s)40℃≤9 ≤11-9℃- ≤200 --30℃- - ≤18005 倾点(≤,℃)-7 -22 报告6 凝点(≤,℃)-457 闭口闪点(℃)≥140 ≥958 酸值(mgKOH/g)≤0.039 腐蚀性硫非腐蚀性硫9 水溶性酸或碱无11 击穿电压(kV)≥3512 氧化安定性氧化后酸值(mgKOH/g)≤0.2 氧化后沉淀(%)≤0.059 介质损耗因素(90℃)≤0.00514 界面张力(≥,mN/m)≥40 ≥3815 水分(出厂)(≤,mg/kg)报告注:1、氧化安定性为出厂保证项目,每年至少测定一次2、倾点指标,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确定3.2.2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T7595—2000)表5序号项目设备电压等级(kV)质量指标投入运行前的油运行油1 外状透明、无杂质和悬浮物2 水溶性酸pH >5.4 ≥4.23 酸值(mgKOH/g)≤0.03 ≤0.14 闭口闪点(≥,℃)140(9、25号)比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9 95(45号)5 水分(≤,ug/L)330—500 9 15 220 15 25 ≤19及以下20 356界面张力(25℃≥,mN/m)35 197 介质损耗因素(90℃≤)500 0.007 0.020 ≤330 0.09 0.0408 击穿电压(≥,kV)500 60 50 330 50 45 66-220 40 35 35及以下35 309 体积电阻率(90℃,Ω•m)500 ≥6×99 ≥1×99≤330 ≥6×99≥5×999 油中含气量(%)330-500 ≤1 ≤1 11 油泥与沉淀物(%)≤0.021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3.2.3运行中断路器油质量指标表6序号项目质量指标1 外状透明、无游离水分、无杂质或悬浮物2 水溶性酸(pH)≥4.23 游离碳无较多碳悬浮于油中4 击穿电压,kV 19 kV以上:投运前或大修后≥40运行中≥35 19 kV以下:投运前或大修后≥35运行中≥305 水分,mg/L19 kV以上:投运前或大修后≤1519 kV及以下:投运前或大修后≤206 酸值,mgKOH/g ≤0.17 闪点(闭口),℃与新油原始测定值相比,不低于93.2.4运行中变压器油、断路器油常规检验项目与检验周期运行中变压器油常规检验项目与检验周期表7设备名称设备规范检验周期检验项目电力变压器220-500 kV19 kV及以下每年至少2次每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4机械杂质,5游离碳,6水分,7界面张力(25℃)8、介损(90℃),9、击穿电压,9、油中含气量(体积分数)厂用变压器35 kV及以上或19KV A及以上每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4机械杂质,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配电变压器560kV A及以下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2酸值,3闭口闪点,5游离碳,7击穿电压互感器220kV及以上35kV—19kV每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套管19 kV及以上3年至少1次1水溶性酸(PH值)5游离碳6水分,7击穿电压油开关(断路器) 19 kV及以上19 kV及以下少油开关每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3年至少1次或换油1水溶性酸(PH值),4机械杂质,7击穿电压3.3 变压器油、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变压器、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表8周期要求说明①220kV以上的所有变压器、容量120MVA及以上的发点厂主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上的电抗器在投运后的4、9、30天②运行中①运行设备的油中H2与烃类气体含量超过下列任何一项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含量大于150uL/L;H2含量大于150uL/L;①总烃包括:CH4、C2H6C2H4和C2H2四种气体;②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有增长趋势时,可结合产气速率判断,必要时缩短周期a)330kV及以上变压器和电抗器为3个月;b)220kV变压器为6个月c)120MVA及以上发电厂主变压器为6个月d)其余8MVA及以上的变压器为1年e)8MVA以下的油浸式变压器自行规定③大修后④必要时C2H2含量大于5uL/L;(500kV变压器为1uL/L)②烃类气体总和的产气速率大于0.25mL/L(开放式)和0.5 mL/L(密封式),或相对产气速率大于9%/月则认为设备有异常;③对330kV及以上的电抗器,当出现痕量(<5 uL/L)乙炔时应引起注意进行追踪分析;③总烃含量低的设备不宜采用相对产气速率进行判断;④新投运的变压器应有投运前的测试数据,不应含有C2H2⑤测试周期中①项的规定适用于大修后的变压器;3.4 互感器、套管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检验周期和要求表9设备名称周期要求说明电流互感器投运前66kV及以上1-3年大修后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90uL/L;H2150 uL/L;C2H22uL/L(19Kv及以下)、1uL/L(220Kv-500Kv)1)新投运互感器或套管的油中不应含有C2H22)全密封互感器按制造厂要求(如果有)进行电压互感器1)投运前2)66kV及以上1-3年3)大修后4)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总烃90uL/L;H2150 uL/L;C2H22uL/L套管1)投运前2)19kV及以上1-3年3)大修后4)必要时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超过下列任一值时应引起注意:CH490uL/L;H2500 uL/L;C2H22uL/L(19Kv及以下)、1uL/L(220Kv-500Kv)运行中设备的色谱定期检验周期表9设备名称设备电压等级和容量检测周期电压330kV及以上容量240MV A及以上所有发电厂升压变压器3个月一次变压器和电抗器电压220kV及以上容量1200MV A及以上6个月一次电压66kV及以上容量8MV A及以上1年一次电压66kV及以下容量8MV A及以下互感器电压66kV及以上1-3年一次套管必要时注:制造厂规定不取样的全密封互感器,一般在保证期内不做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674.890
-
0.3
/90.0~
110.0GB/T265GB/T1995GB/T35GB/T3536GB/T1884
GB/T264GB/T4945
GB/T511GB/T260GB/T
/15
/30
//
3015
//3015
/15
///150030
//30
GB/T12579//1500SH/T0GB/T4756进行,取2L作检验和留样用。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兰州炼油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大芬、党淑蓉。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石油部部标准SY 1230-83《防锈汽轮机油》作废。
本标准中优级品参照采用莫比尔石油公司标准。
xx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35.241.4~61.2~
50.674.8
90
-7
180195/报告90.0~
110.028.8~
35.241.4~61.2~
50.674.890
-7
180195报告/报告无无
1530//报告
报告
2000报告
报告
2000报告报告无锈168报告1500//1500
90.0~
110.028.8~
35.241.4~61.2~
GB/T11143
GB/T5096
SH/T0308报告
报告
3000报告
报告
3000报告
报告
2000//0/注:
1、对中间基原油生产的汽轮机油,L-TSA合格品粘度指数允许不低于70;一级品允许粘度指数不低于80。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经与用户协商,可不受本标准限制。
2、倾点指标,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经与用户协商,可不受本标准限制。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技术要求
运动粘度,(40℃)mm2/S
粘度指数1
倾点2,℃不高于
闪点(开口),℃不低于
密度(20℃),kg/m3
酸值,mgKOH/g不大于
中和值,mgKOH/g不大于
机械杂质,%
水分,%
3、作为军用时,破乳化值由部队和生产厂双方协商。
4、测起泡性试验时,只有泡沫未完全盖住油的表面,结果报告为“0”。
5、氧化安定性为保证项目,一年抽查一次。
6、对一级品中空气释放值根据生产和使用实际,经与用户协商可不受本标准限制。4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破乳化性3(40-37-3),min
54℃不大于
82℃不大于
起泡性试验4,ml/ml
24℃不大于
93.5℃不大于
后24℃不大于
氧化xx5
a、总氧化产物,%
沉淀物,%
b、氧化后酸值达2.0mgKOH/g
时,h不小于
液相锈蚀试验(合成海水)
腐蚀试验(铜片,100℃,3h),级不大于
空气释放值6(50℃),min不大于28.8~
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