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资料(完整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
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5、注释弈:下棋。
通国:全国。
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重点文中几个“之”的意思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去:离。
日中:正午。
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
汝:你。
6、译文:《学弈》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归纳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要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册)(一)第一单元要点课文:《山中探友》《草虫的乡村》★《山中探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探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见;友:指山中的全部自然界的朋友。
3、要点问题:(1)谈谈作者在山中都拜见了哪些“朋友”,想想课文为何以“山中探友”为题。
答:作者拜见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水、树、山泉、溪流、瀑布、绝壁、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全部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探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全部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边的句子,领会这样写的利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尊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尊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只写出了桥的古老,并且也突出了它不见经传为大众服务的质量,充足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叹和敬重。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喊我的名字,露水与我互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水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近的友情。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创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穷热爱。
5、写作方法:构想奇特、富裕想象力的散文,采纳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开朗,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沉感情。
★《草虫的乡村》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乡村:丛林边沿的小丘。
3、要点问题(1)想想跟着作者的眼光,你在“草虫的乡村”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乡村看到了街道、巷子、来来常常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宏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品的“村民们”、气象观察者、建筑工程师。
(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品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回来的“劳动者”)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怪的想象,追跟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乡村作了一次奇怪的游览,从中反应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欢之情。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第一单元:诗歌欣赏
-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韵律和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
- 阅读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
-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实或经历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描写。
- 通过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单元:说明文阅读
- 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说明事物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关键信息。
- 通过分析说明文的举例、比较等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
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第四单元:议论文阅读
- 议论文是一种以陈述观点、辩证论证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 阅读议论文时,要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 通过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
-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外自主选择并阅读的各类文学作品。
- 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通过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是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资料的全单元内容。
希望对你
的复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六年级的语文复习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初中做好准备。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语文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第一,全面复习。
六年级语文考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诗词、古文、现代文、作文等各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全面复习各个知识点,系统地温故知新。
可以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第二,积极阅读。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语感和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名著或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同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如课外阅读、读书分享会等,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多做题。
做题是巩固和检测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一些习题册、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等进行练习。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题意、分析题目要求、掌握解题技巧。
做完题目后,要及时对照答案,查找错误并加以改正,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
第四,总结笔记。
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归纳,书写笔记。
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整理成表格、图表等形式,帮助记忆和理解。
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和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以便弄清楚问题。
第五,合理安排时间。
复习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既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又要注意适度休息,保持身心的良好状态。
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并适当调整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第六,多种复习方式。
复习语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写作、背诵、朗读、听力、讲解等。
可以通过写作巩固语文的表达能力,通过背诵提高文言文的积累,通过朗读和听力提高对语音和语调的掌握等。
第七,拓展阅读。
除了教材内容外,可以进行一些拓展阅读。
可以选择一些与语文相关的文学作品、文化知识等进行阅读,听听名家讲座、参加文学俱乐部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提升语文素养。
第八,定期复习。
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是在考前进行。
2024年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____年六年级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诗词鉴赏
1. 学习分析诗句的意境及表达方式
2. 学习鉴赏传统文化经典诗词
3. 学习理解现代诗词的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
1. 学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习阅读理解短文,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3. 学习提炼文章的要点和关键词
三、古代文学阅读
1. 学习阅读古诗文,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 学习分析古代名著和古代寓言故事
四、句式概念
1. 学习理解主谓结构和主谓宾结构
2. 学习理解并能运用并列句、复合句和选择性句式
3. 学习理解并能运用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
五、修辞手法
1. 学习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学习分析修辞手法在诗词和现代文中的应用
3. 学习道德修辞运用
六、成语寓言和谚语
1. 学习解释并正确运用常见成语、寓言和谚语
2. 学习了解并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成语和谚语
3. 学习分析成语故事和谚语的内涵和引导作用
七、文体特点
1. 学习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
2. 学习分析不同文体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方式
3. 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理解文体与主题的关系
八、修辞手法
1. 学习辨析同音词和近义词的差异
2. 学习比较并运用反义词和形容词的修饰特点
3. 学习归纳并分析形容词和副词在修辞中的作用和效果
九、写作技巧
1. 学习写作基本结构和段落组织方法
2. 学习对短文进行修饰和描写,增加信息内容
3. 学习辨析对比和归纳并运用
以上是六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学业进步!。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1)认读所学过的汉字、字母和数字;
(2)了解汉字构成:偏旁部首、笔形结构及其组成, 有效地记忆汉字;
(3)学习汉字基本书写笔顺、字音、字形等。
2、词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及其用法;
(2)熟悉词语的变化形式;
(3)学习新词汇, 培养记忆单词的能力。
二、复习语法
1、名词
(1)学习名词的变化形式, 如单复数, 格等;
(2)加强所学词类、句型的熟练度;
(3)学习有关名词的习惯用法等。
2、动词
(1)学习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完成时;
(2)掌握各种能实现谓语功能的动词;
(3)学习虚拟语气等。
三、复习课文
1、熟悉所学课文, 理解课文的意思和内容;
2、理解作品的气氛、层次和主题;
3、弄懂课文的语法和用法;
4、善于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或片段;
5、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课文中, 如一句多译等。
四、复习语言知识
1、熟悉句子的结构, 语言的条理清晰;
2、理解文中的用语, 长句子的表达;
3、写作能力的培养, 多写多练;
4、培养对语言现象与规律的敏感性;
5、注重说说写写, 要动脑筋思考。
五、复习语文素养
1、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多学习杰出的共产党员;
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语文素养;
3、经常观看文艺节目与文学作品, 增强艺术细胞;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挖掘积极的思想;
5、提高思维能力, 着重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方法三篇

【导语】⼩学语⽂毕业复习,需要将⼩学六年当中的所有语⽂知识进⾏⼀次系统的复习。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基础知识的复习 ⼩学语⽂基础知识⼀般包括:汉语拼⾳、字词的识记与理解、查字典知识、句⼦的表达(包括修辞、句式变换等)标点符号的⽤法、课⽂背诵与默写古诗、名⾔警句的识记等等。
我对这⼀板块的复习主要是:课上抓关键的知识点与教给解决问题的⽅法来进⾏复习指导,课下⿎励学⽣有计划地进⾏复习掌握。
怎样在课堂上抓关键的知识点,教给解题的⽅法来进⾏复习呢?⽐如对汉语拼⾳的复习,我是采取抓关键的知识点对学⽣进⾏复习的。
如拼⾳中的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节。
我⼀定要求学⽣熟记,还要让学⽣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如表中的送⽓⾳、平⾆⾳、翘⾆⾳、前后⿐⾳、整体认读⾳节的识记与其他⾳节的区分等等,我在复习的时候⼀定要给学⽣们⼀⼀指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要求他们掌握下来。
) 这还不够,我还要例举⼀些习题,让学⽣明⽩掌握了拼⾳四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如下⾯这道题:把属于同⼀类的写在⼀起:aneneiiuunaoin学⽣知道韵母表中的前⿐⾳是anenunin其他的就是复韵母eiiuao了。
⾄于基础知识在复习的时候如何教给⽅法呢?这就要看题型了,有些习题是可以揪出⽅法来进⾏指导的。
如:在句式变换的复习中,陈述句如何变为反问句;“把”字句如何变为“被”字句;直接引语如何变为间接引语等等。
我在复习的时候会教给学⽣解题的⽅法。
我认为学⽣掌握了解题的⽅法之后,所有的类型题都可以引刃⽽解了。
对于⼩学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如果光靠⽼师在课堂上“⽤⼒”是不⾏的。
学⽣课下得⾃觉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进⾏复习消化才⾏。
因为⼩学语⽂基础知识那些琐琐碎碎的“砖砖⽡⽡”不仅需要理解,也需要识记。
在复习阶段,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常⼤,如果学⽣学习态度消极了,⽼师在课堂上讲得多精彩都是枉然。
即便在课堂上学⽣也在认真地听讲,但课下没有及时复习消化的话,没⼏天学⽣就会把⽼师复习的内容淡忘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总复习指导如下:
1. 课文复习:
- 温习教材中的重要篇章,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和诗词等。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内容,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复习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注意正确拼写和语法的运用。
2. 语言知识复习:
- 复习词语的读音、造句和解释。
- 复习常见词语的词义辨析和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 复习词语的构词法和词性变化。
- 复习常见的短语、成语和俗语。
3. 语法知识复习:
- 复习常见的词类和句子成分,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用法。
- 复习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句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 复习常见的语法规则和注意事项,包括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
4. 写作复习:
- 复习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行文结构、过渡句、举例说明、论证等。
- 复习常见的文体和篇章结构,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 练习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复习:
- 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 复习常见的阅读题型和解题技巧,包括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6. 名著导读:
- 复习所学的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掌握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每天进行语文复习和练习,多读多写,提高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今贤文合作篇(上)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合作篇(下)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读书篇(第11册)欲之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真理篇(第12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做实事,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环保篇(第6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劝学篇(第5册)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并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练习6、: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下洛阳。
(妻子:夫人和孩子,漫:胡乱。
诗句意思:我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脸上的忧愁已不知哪儿去了,我胡乱卷起诗书,心里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元:本来;但:只。
诗句意思: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事都不知道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心里感到悲伤。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深刻。
诗句意思:纸上得来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使自己能深刻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池塘;为:因为。
诗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源源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游园不值》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怜:爱惜;扣:敲门。
诗句的意思:大概是园主人爱惜他的青苔,我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都没有人来开。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园内的青苔和红杏,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赞美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奔跑;寻:找。
诗句意思:一群儿童,快速地奔跑追逐那翩翩起舞的黄蝴蝶。
可是那蝴蝶飞入菜花群中,再也找不到了。
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篱笆、小径、树花、新叶、黄碟、菜花和儿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幽静、舒适的田园风光及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
他写的诗还有《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澈的泉水悄无声息地向外流着,青翠的树阴映照在水里,好像特别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荷塘里刚冒出尖尖的花苞,就有蜻蜓飞来站立在上面乘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无穷碧:非常碧绿;别样红:是那样的特别红艳。
诗句的意思:那湖面上一望无涯,连接天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一朵朵开放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的耀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玉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翻墨:打翻的墨汁;跳珠:象珍珠一样跳动。
诗句的意思:天空中那黑色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有来得及全部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匆匆下起来,犹如珍珠一样胡乱地跳入船中。
)《望洞庭》唐朝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和谐。
未:没有。
诗句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磨擦过铜镜一样。
)《峨眉山月歌》唐朝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映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发:出发。
下:顺流而下。
诗句意思: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出发。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日:指初升的太阳。
诗句意思:旭日东升,灿烂的阳光普照着千家万户。
)《江雪》唐朝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绝迹,不存在。
诗句意思:所有的山都没有飞鸟的踪迹,所有的路上都看不到行人留下的踪迹。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过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意思:这里到处可听到黄莺鸣叫,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随风招展。
在春天的微雨中,这里的风景却更加独特。
特别是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第一二句从整个江南春色着笔,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
诗的第三四句描写的对象是掩映于蒙蒙春雨中的寺院、楼台,使江南春色呈现出烟雨迷茫的神秘美。
.这首诗以感慨作结,表现了诗人对江南如此美丽的春景的赞叹和向往。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五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诗句的意思:在一个风轻云淡的下午,我一路上闻着花香,抚摸着柳丝来到河边。
当时,谁也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四处游荡的少年。
这首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解:知道,懂得;一道:一条路。
诗句的意思:小孩不懂得隐藏行踪,船在行驶过程中冲开了浮萍,行船过后,池面上留下了一条水路。
这首诗写了小娃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表达了诗人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遥:远远地;应:答应。
过路的行人要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招手,请过路人靠近一些;因为他怕吓跑鱼儿,所以不敢马上回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两首诗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质朴的美感。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句绝》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水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夜书所见》唐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贫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东。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欢小二无赖,西头卧剥莲蓬。
《所见》唐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里。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名人名言鲁迅(1)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2)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必须和社会现实实际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用自己的眼睛去读时间这一部活书。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鲁迅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寓——刘向;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闪光的东西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