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小龙虾与鳜鱼轮养技术

合集下载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鳜鱼又称桂鱼、桂花鱼。

有大眼鳜、长体鳜、斑鳜、暗色鳜、翘嘴鳜等品种。

有生长优势适合养殖的有翘嘴鳜、斑鳜。

鳜鱼养殖通常指翘嘴鳜的养殖,养殖周期短,效益好,鳜鱼是终生以鱼虾为食的凶猛鱼类,对水质要求也高,因此,养殖的关键技术是保持良好的水质和解决好饲料鱼配套。

一、池塘主养鳜鱼1、养殖池条件池塘面积3-10亩,保水深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

土质为黏土,弱碱性底质。

配备好抽水机和纳米微孔增氧设备。

2、清塘消毒放养前10-15天,将池水排干,检查有无漏洞。

使用生石灰100kg/亩化水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杀灭池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

3、前期饵料鱼培育鳜鱼放养前15天左右(5月上旬),亩放家鱼水花50万尾或鲮鱼水花100万尾,供鳜鱼前期摄食。

4、鳜鱼苗种放养鳜鱼苗种放养规格以5-6厘米为宜,放养时间在5月底和6月上中旬,亩放2000尾,经过6个月养殖,规格可达500克左右。

5、饵料鱼配套养殖池塘主养鳜鱼,密度大,需饵量大,必须用专池培育饵料鱼,一般讲,养殖1尾鳜鱼配备饵料鱼1500-2000尾,因此,养殖1亩鳜鱼配备饵料鱼养殖池3亩,亩放养水花100万尾。

6、饵料鱼投喂鳜鱼在前期1个月主要摄食池中先期培育的饵料鱼,以后,需投喂专池培育的饵料鱼,一般10天左右放1次,当池塘无风起浪时,说明饵料鱼已不足,应投放,饵料鱼规格全长为鳜鱼的40-50%。

7、水质控制保持良好水质,经常加注新水和开动增氧机。

8、病害预防每月定期使用氯、碘、醛制剂消毒防病。

二、河蟹池套养鳜鱼河蟹池套养鳜鱼效果好、效益明显。

一般要求5月底至6月上中旬,每亩河蟹池中投放规格5-6厘米的鳜鱼10-20尾,利用河蟹池中的野杂鱼作饵料,经6-7个月养殖,规格可达0.5公斤左右,产量5-10公斤。

三、湖泊养殖鳜鱼在洪湖围栏和湖泊养殖中放养鳜鱼,一般在5-6月投放规格4-5厘米的鳜鱼10-15尾,年底可生产0.5公斤左右的鳜鱼5-10公斤,可增加效益100-200元。

“稻虾共生”与“鳜鱼共养”的稻田种养轮作技术研究和模式试验

“稻虾共生”与“鳜鱼共养”的稻田种养轮作技术研究和模式试验

与其他类型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在环境和
行着能量转化、运输、贮存机制;⑥稻作期间伴随有机质分解
种养结合,并延伸了这种农业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对于我
和开放性,其结构和服务功能还有极大的变更、利用和挖掘
效用上存在结构、功能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稻鱼共生实现了
国而言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 笔者从稻田生态系统的
苗 375 kg / hm2 ,虾苗规格 120 ~ 160 尾 / kg,投喂菜粕、黄豆、新
旱作物轮换,公元前 1 世纪《氾胜之书》、公元 6 世纪《齐民要
范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Huber 等
[7]
在《 Fundamentals of E⁃
田块 1 移栽伊乐藻,进水,投放虾苗。 4 月 10—25 日,投放虾
照 10 ∶4 ∶1比例投放,5 月 3 日投放鲢、鳙、草鱼水花 1 500 万
为,不同种的 2 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对增长有
3.4.3 鳜鱼苗种投放。 6 月 28 日在田块 2 投放自主培养的
系。 稻渔共生模式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对于我国这样的水
3.5 养殖管理
稻种植、淡水渔业养殖和人口大国而言兼具经济、生态和社
近年在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以及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产业富民加快农渔业转型升级理念推动下三江创建了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也称作广西三江模式此外还有灌阳稻鱼鳅龟鳖黄鳝等品种混养模式全州稻高产禾花鱼模式融水稻河蟹模式钦南稻南美白对虾模式龙圩稻螺模式宁明稻蛙模式贵港藕鱼模式田东稻小龙虾模式横县稻鳖模式安徽南陵将军湾的稻鳖蛙共生模式芜湖盛典稻虾共生模式也在国内形成了影响力8


子溶出量增加以及过量施用磷肥形成径流和垂直迁移,土壤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

套养鳜鱼的三种主要方式(一)直接放养选择水深可达1.5-2.0米的池塘,经清整再进行家鱼苗肥水发塘,保持微流水。

发塘密度每1000平方米75万尾,另准备2.5倍水面培育鳜鱼饵料鱼,同时发塘,密度以1000平方米1000万尾,每天泼洒豆浆,10-15天后当饵料鱼体长1.5厘米左右便可放养鳜鱼苗。

每1000平方米放3000至4500尾3厘米左右鳜鱼苗,浅水下塘,之后逐渐加水。

这时饵料鱼成活率约40%。

此时应有控制地投喂饵料鱼,使之与皈鱼同步生长,且始终保持其体长为鳅鱼体长的50%-60%这样适口的规格。

当鳜鱼塘中饵鱼不足时,每隔5天左右投放一次,投喂量根据池塘载鱼量、鳜鱼生长饱食情况而定。

每周换水一次,注新水2次。

根据水量情况施用生石灰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40厘米左右。

塘中配增氧机,盛夏闷热季节中午开机约1小时,凌晨开机约2小时。

投喂饵料鱼后开机,促进摄食。

这样经3个多月,成活率可达64%。

(二)二级放养直接投放3厘米鳜鱼苗养成鳜鱼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投放一龄大规格鳜鱼种,或用二级放养法。

所谓二级放养,就是首先将鱼苗通过20天左右强化培育成鳞片长齐的10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然后分养大池当年养成商品鳜鱼。

具体做法是:(1)在塘边用网片拦一角或一段小水域。

网目的大小以饵鱼不致进出为度。

规模小的可用网箱来强化培育大规格鱼种。

(2)发塘培育饵料鱼。

(3)饵料鱼长成1.5厘米时,投放3厘米左右鳜鱼苗,并不断补充适口饵料鱼。

20天左右当长成10厘米左右好鱼种后分塘放养。

分塘放养密度按1尾/平方米。

分塘后管理主要是增氧、换水、补充适口饵料鱼和防病等。

成活率可达85%-90%,年底可收获60%-80%的0.5千克/尾的商品鳜鱼。

(三)池塘泥养家鱼成鱼池、亲鱼池及河沟之中野杂鱼多。

在其中混养鳜鱼可抑制野杂鱼生长,变这些低值鱼为高值鱼,有利于亲鱼性腺发育。

鳜鱼种的规格和数量要根据池塘条件,如野杂鱼、饵料鱼供应、载鱼量、水质水源等情况而定。

鳜鱼养殖基本技术

鳜鱼养殖基本技术

鳜鱼养殖基本技术一、放养量的问题放养量的多少与养殖方法、水质好坏、饵料丰欠关系很大。

单养一般每亩放养4-6公分1000尾-1500尾,混养每亩50-80尾,放养规格大,成活率高。

据经验,在正常情况,放养2公分成活率20%左右,3-4公斤成活率50%以上,放养4-6公分成活率70%左右,6-8公分成活率80%以上,在放养时注意个体规格上下悬殊不大,这样可以避免因饵料鱼缺乏同时种鱼苗的相互残杀,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结构安排根据实践经验,在单养的鱼池和混养饵料鱼的品种主要以本地白刁和广东麦凌为主,其次投放各种小杂鱼,单养鱼池投放饵料10天前,清塘消毒,再培肥水质,每亩投放白刁或麦凌水花80-100万,混养投放白刁水花5-10万,或麦凌夏花2-5万。

单养必须增加专用饵料鱼池,比例是2:1,总体根据鳜鱼的放养密度灵活搭配,以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

三、病害防治养殖鳜鱼要高度重视病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在生态养殖的总体技术构架下,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要放养水生植物。

鳜鱼喜欢栖息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水域中,尤其是水草繁茂的地方,所以在鱼池中适当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为鳜鱼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要清塘消毒。

放养前10-12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3、要调节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调节水质。

春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份应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公斤左右,天气异常要加注新水,并保证水位相对稳定,要配备增氧设备,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

4、要注意水体消毒,经常使用水体消毒剂和生物制剂。

常用水体消毒杀虫剂为每亩用硫酸铜6两,硫酸亚铁2两混合使用,每月一次,千万不要加量。

改良净化水质使养殖水体常年保持肥、活、爽、嫩,池水的透明度保持25cm-40cm。

5、要投放活体饵料鱼,注意多品种投放,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

6、鳜鱼对部分渔药较敏感,在池塘投放药物时要看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以免造成损失。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

5 水质 管理 、 无论 是鳜 鱼养殖 还 是秋季 养虾 , 对水 中溶 氧要
求较 高 , 因此养 殖过 程 中必须 合理 调控好 水 质 。
5 1 鳜鱼养 殖 .
由于鳜 鱼 的耗 氧率几 乎 比家鱼 高 1 , 倍 当溶氧 量在 5 g L以下 时 , 出现浮 头现 象 , m/ 会 因此 , 养殖
鳜 鱼 、 虾都 是 目前市场 上 的抢手 货 , 求量 青 需 大, 价格 看好 。推行 池塘 鳜鱼 与青虾 轮养 , 能最 大 既 限度 地 利 用 鱼池 闲置 期 ,充分 利 用 水 体 和 饲 料 资 源 ,增 加有效 产 出 ,又可大 幅度地 提高 池塘 养殖 效
益。
混 养 , 鳜鱼 充分摄 食 , 使 旺盛生 长 。 种密度 可 以使 这
鳜 鱼 与青 虾 轮 养 模 式
l 3
鳜 鱼经 3个 多月 的饲 养 管理 ,至 9月 中旬 ,大
闷热雷 雨天气 适 当增 氧 ,确保 池 中氧气 充足 ,以免
鳜 鱼缺 氧浮头 。 52 . 青 虾养殖
部 分 已达 到 0 4~ . 5 g 这 时 可分批 捕捞 上市 , . 04k, 至 1 0月 中旬可 干塘 捕捉 , 品率 能达 到 8 % 以上 , 商 5 成
看虾 活动 生长 ; 四定 : 定时 、 定位 、 定质 、 量 。 定
按 该 模 式 进 行 鳜 鱼 与 青 虾 轮 养 ,可 亩产 5— 7m 大规鳜 鱼种 10 c 4 0尾 , 活率 7 % 以上 ; 成 0 留养 一 半 养 至 1 中旬 ,亩 产 商 品鳜 鱼 2 5 g 0月 8 k ,成 活率 9 % , 品率达 8 % 以上 。 虾养 至次 年 4月上旬 , 5 商 5 青 亩 产 2 0~2 0只 / g 右 的商 品虾 7 k 。 0 5 k左 5 g

黑麦草、龙虾、鳜鱼生态高效轮养技术

黑麦草、龙虾、鳜鱼生态高效轮养技术
质及 及减少 外界 刺激 。
67 断须病 .
殖。用二氧化氯消毒 , 内服抗菌药。 64 黄 鳃病 ( 鳃病 ) . 烂 症 状为 鳃丝呈 灰 黄色 , 重 的溃烂 、 死 , 检 严 坏 镜 有大量 细菌 。一般 由于水 质恶化 引起 。治 疗从 改 良 水质人手 , 兼喂广谱抗菌药物, 并结合适当换水。 65 褐斑病 ( . 或称 甲壳 溃疡 病 、 斑病 ) 黑
3 1 ~0d内死 亡率达 9 %以上 。目前 尚未有有 效 的治 0
致 弧菌 、 气单 胞 菌 、 细 菌等人 侵 甲壳 , 粘 破坏几 丁质
疗方法 , 预防为主 , 以水体消毒及 内服抗病毒药物 有 一定疗养 。 63 红腥病 ( . 亦称红 脚病 , 败血病 )
症状 为附肢 变红 , 别是 游泳 足变 红 , 特 头胸 甲 、 鳃 区呈黄 色 、 、 肝 胰脏 、 心脏 颜 色变 浅 , 廓 不清 , 轮 甚 至溃 烂或萎缩 ; 血淋 巴混浊 , 血细胞 不能凝 固。 病 该 死亡 率高达 9 %。病原 体为 副溶血 弧菌 、 弧菌 等 0 鳗 弧菌及 气单 胞菌属 中的一 些种 类 。防治 方法 : 当 适 换 水 , 证 良好 水 环境 。加 强增 氧 , 保 以抑 制 弧 菌 繁
和养殖 模式 简介如下 。
鱼类 。在池塘 中挖 出“ ” 型沟 , 井 字 深约 3 m, 0c 便于 沥 干池 塘 淤 泥 中的水 份 。淤 泥半 干 时播 种黑 麦 草
种, 用种 2 g 6 2 . k/ 7m 。在整个冬季保持池塘无积 5 6
水, 降雨 和渗 透 的水用水 泵排 出。
丝 米 与 嚣
《 水产养殖) 0 0 ) 1 年第 7 2 期
黑麦草 、 龙虾 、 鳜鱼生态离效轮养技术

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轮养高效养殖模式

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轮养高效养殖模式

池塘克氏原螯虾-鳜鱼轮养高效养殖模式谢德兵;李波;朱思华;刘怡然;王辉;郑翠华【摘要】开展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鳜鱼(Siniperca chuatsi)轮养模式的试验.池塘1~2月种植水草,2~3月投放虾苗,3~4月克氏原螯虾投饵喂养,5~6月克氏原螯虾养成起捕上市,随后投放大规格鳜鱼苗种和饵料鱼,7~12月鳜鱼通过摄食池中原有野杂鱼及增投的饵料鱼,快速长成商品鱼.通过强化管理、错季轮养,增加了池塘的有效利用时间,提高了池塘养殖经济收益.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每667 m2纯利润4877.3元,鳜鱼每667 m2纯利润2385.6元,合计每667 m2总利润7262.9元.该模式是以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为主,充分利用养殖品种生长周期的差异性进行轮养试验.该模式将不同养殖品种放在同一池塘错季轮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池双收,达到生态环保的综合效益.【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7)024【总页数】4页(P120-123)【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鳜鱼(Siniperca chuatsi);池塘;轮养;高效养殖【作者】谢德兵;李波;朱思华;刘怡然;王辉;郑翠华【作者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佳鑫鳜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 4302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小龙虾[1],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时下网红的甲壳类水产品。

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肉质细嫩,肌间刺少,是传统的、大众化的高档水产品。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

鳜鱼的高效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品种。

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苗种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2~3亩为宜,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

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

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饲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

6~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

9~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1厘米长的饵料鱼。

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1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1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

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

因此在培育鳜鱼苗的同时,也要开展饵料鱼苗的培育工作。

在实际生产中,可灵活掌握投喂数量和种类,以满足鳜鱼苗的摄食为标准。

2.成鱼养殖。

①池塘条件。

鳜鱼适宜用小池塘养殖,鱼池面积一般为2~3亩,池水深1.5米左右。

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亩施150千克。

漂白粉用量为池水呈20毫克/升的浓度即可。

一般在清塘10天后药性消失。

在桶中盛池水后放进几尾鱼,如24小时无异常,则可进行放养。

②放养密度。

依据养殖条件的优劣和技术水平高低,一般每亩放养3.3厘米的鳜鱼夏花鱼种1000~1500尾。

③饵料鱼来源。

鳜鱼的天然食性是摄食活鱼,饵料鱼的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购买家鱼水花密养,随时投喂。

二是培育和收集野杂鱼苗,每亩养鳜池应搭配饵料鱼培育池3亩左右,可放入鲤鱼、鲫鱼或一些繁殖时间较早、繁殖量较大的野杂鱼类,繁殖大批鱼苗供鳜鱼摄食。

三是为了节省鱼池,可直接在鳜鱼池中投放一些麦穗鱼、餐条鱼等小型鱼类,繁殖次数较多,可满足鳜鱼的部分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