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试飞》优秀教案(精品)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基本内容本课教材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看戏》《回忆鲁迅先生》《试飞》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提灯女神》和一组“积累与运用”。
本组课文,同学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家,政治家,文学家,医护人员们渊博的知识,非凡的才华,还有他们那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大家可以在学文中学做人。
《看戏》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在首都公园的露天剧场为群众演出的事情。
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以及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使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在那个闷热的傍晚,来到公园里的露天剧场,和所有的观众一道感受那热切与激动的气氛。
艺术家的一笑一颦,一举手一投足,音乐,歌舞,都描写的细致入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到鲁迅家做客,认真读青年的来信和踢鬼,展现了鲁迅先生性格中的另一面:随和,亲切,关心和爱护青年人。
《试飞》一文写了宋庆龄为了中国的富强和发展,为了中国的航空事业而勇敢地登上飞机亲自进行第一次试飞的事情,赞扬了宋庆龄的勇敢无畏,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崇敬与爱戴。
《提灯女神》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南丁格尔的生平和她的感人事件。
赞扬了南丁格尔的勇敢,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以及照料伤病员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人们对她的崇敬与敬仰之情。
《积累与运用七》共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温故知新”,积累一些句子同时了解和掌握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是“语海拾贝”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在作文中活学活用。
三是“互动平台”领会场面描写的好处。
四是“口语交际”五是“习作百花园”把你印象深刻的一次活动记下来,注意活动场面的描写。
六是“自主阅读园地”。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会默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 试飞精品教学PPT课件3 西师大版

在人们劝说孙中山的时候, 宋庆龄和黄光锐已经登上了没有 舱盖的机舱,人们看到黄光锐帮 夫人系好安全带,夫人微微笑了 笑,挥手向人们致意。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两圈后,突然
拔高,朝碧空飞去。只见飞机像一只 雄鹰在空中做出各种特技表能清晰的看到宋庆 龄微笑着向人们招手。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7 试 飞
阅探读究质性疑问题
1.从孙中山的两次说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印象。 2.课文中多次写到宋庆龄的笑,请用“—” 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你从中有什么 感受? 3.课文中有精彩的场面描写,找出来读一 读,从这些场面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总统,这太危险!”
“飞行员一样危险!”
“这毕竟是试飞,能不能换一个人?”
“当然,‘万一’是存在的,夫人已经做 好
了准备,她说‘万一失事也是值得的,因为这 是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
阅探读究质性疑问题
1.从孙中山的两次说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印象。
2.课文中多次写到宋庆龄的笑,请用“—” 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你从中有什 么感受?
从内容上我知道了:------------------------------------------从写作方法上我学会了:--------------------------------------
阅梳读理质疑与反馈
1.填空: 《试飞》这篇课文按照-----------------顺序,抓住人物的-------------------,赞扬了宋庆龄------------------------------。 2.同学们,如果你是试飞现场的一名记者,你最想捕捉 到那一个镜头?并为你的镜头配上题目。
2024年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

2024年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世界音乐的兴趣,拓宽音乐视野。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唱技巧的掌握、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具等。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册、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激昂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歌唱教学(1)学习歌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
(2)分小组练习歌唱,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全班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音乐欣赏(1)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如《茉莉花》、《小放牛》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特点。
(2)欣赏世界音乐作品,如《卡农》、《土耳其进行曲》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旋律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2)进行音乐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歌唱祖国歌唱技巧合唱练习2. 民族音乐之旅代表作品音乐特点3. 音乐与自然作品欣赏情感体验4. 世界音乐之旅代表作品音乐风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歌唱祖国》,注意歌唱技巧的运用。
(2)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
(3)了解世界音乐作品,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
2. 答案:(1)歌唱祖国:注意呼吸、发声、咬字等技巧,表达歌曲的情感。
(2)民族音乐:如《茉莉花》具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3)世界音乐:如《卡农》为巴洛克风格,旋律和谐;《土耳其进行曲》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根据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编写而成,共包括全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研究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学会演奏简单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4. 学会合唱和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组成和特点。
2. 乐器演奏:研究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演奏,如钢琴、小提琴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 合唱与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与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2. 演示法:老师进行音乐演奏和表演示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相互交流和分享音乐研究心得。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合唱和表演等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教案中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以及实际表演评价等。
通过评价反馈,了解学生的研究成果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资源包括音乐教学课件、乐器、音乐欣赏材料、合唱和表演素材等。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这些资源以便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以上为《西师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以进一步细化和调整教案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
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期备课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期备课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组课文,每组一般4篇课文附带一个积累运用,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集中体现了“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知识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183个生字,会认文中的二类生字。
3、加强朗读的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默读,理解生字、生词、关键句子等,并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4、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5、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等。
6、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方法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
3、注重语言的积累、情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4、加强培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进度安排周次时间教学内容1 9.2-9.6 1、北京的色彩 2、我的百草园2 9.9-9.13 3、七月上天山 4、鸟的天堂积累运用一3 9.16-9.20 5、歌词两首 6、那棵高山榕4 9.23-9.27 7、中华星 8、“零”的突破积累运用二5 9.30-10.4 国庆假期6 10.7-10.11 9、烂漫的点地梅10“妙极了”与“糟透了” 11.在急流中7 10.14-10.18 12.把耳朵叫醒积累运用三8 10.21-10.25 13、卧看牵牛织女星 14、数字图书馆9 10.28-11.1 15、仙人掌 16、神奇的音箱10 11.4-11.8 积累运用四安排前四个单元的复习内容11 11.11-11.15 复习期中考试12 11.18-11.22 17、古诗两首 18、永远记住您,老师13 11.25-11.29 19、韦德的心愿 20、回家积累运用五14 12.2-12.6 21、匆匆 22、收藏阳光15 12.9-12.13 23、沙漠玫瑰 24、大海中的灯塔积累运用六16 12.16-12.20 25、看戏 26、回忆鲁迅先生17 12.23-12.27 27、试飞 28、提灯女神积累运用七18 12.30-1.3 29、古文两篇 30、巨人的花园 31、景德镇的瓷器19 1.6-1.10 32、将相和积累与运用八20 1.13-1.17 安排期末复习、考试、放寒假-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篇1《萤火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
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
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
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
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
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电子课本

17、古诗两首
18、永远记住您,老师
19、韦德的心愿
20、回家
积累运用五
21、匆匆
22、收藏阳光
23、沙漠玫瑰
24、大海中的灯塔
积累运用六
25、看戏
26、回忆鲁迅先生
27、试飞
28、提灯女神
积运用七
古文两篇
30、巨人的花园
景德镇的瓷器
32、将相和
积累与运用八
语文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目录
1、北京的色彩
2、我的百草园
3、七月上天山
4、鸟的天堂
积累运用一
5、歌词两首
6、那棵高山榕
7、中华星
8、“零”的突破
积累运用二
9、烂漫的点地梅
10“妙极了”与“糟透了”
11.在急流中
12.把耳朵叫醒
积累运用三
13、卧看牵牛织女星
14、数字图书馆
15、仙人掌
16、神奇的音箱
积累运用四
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音乐的作用与功能第二节:生活中的音乐2.第二章:乐理知识第一节:五线谱与音符的认识第二节:音程与和弦3.第三章:名曲欣赏第一节:民族器乐作品欣赏第二节: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欣赏4.第四章:歌曲学习第一节:爱国歌曲第二节:儿童歌曲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掌握五线谱、音符、音程与和弦等基本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名曲欣赏,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4.学会演唱爱国歌曲和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五线谱、音符、音程与和弦的认识。
2.教学重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名曲欣赏,歌曲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钢琴、音响、多媒体设备、黑板、五线谱纸等。
2.学具:五线谱本、铅笔、橡皮、口琴、吉他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新知识学习:(1)讲解音乐的作用与功能,让学生了解音乐对生活的影响。
(2)学习五线谱、音符、音程与和弦等基本乐理知识,结合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3.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
4.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五线谱读写、音程和弦识别等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名曲欣赏:引导学生从作品背景、作者、演奏乐器等方面进行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6.歌曲学习:分组学习爱国歌曲和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音乐的作用与功能2.五线谱、音符、音程与和弦3.名曲欣赏4.歌曲学习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绘制五线谱,标注音符、音程与和弦。
(2)欣赏一首民族器乐作品,写出作品名称、作者和演奏乐器。
(3)学唱一首爱国歌曲,下节课进行集体演唱。
2.答案:(1)五线谱绘制、音符、音程与和弦标注。
(2)作品名称:《春节序曲》作者:李焕之演奏乐器:二胡、琵琶、古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板书试飞宋庆龄(外貌、源自态)群众反应勇敢坚毅
3
《试飞》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3. 默读课文,了解宋庆龄勇敢沉稳的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宋庆龄勇敢沉稳的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 齐读课题,了解这次试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它与众不同的意义。然后 师生共同交流资料,对课文中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人物进行初步了解。
2.播放精彩的导学效果。 2、新授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自读课文,标出各段序号。
1
2. 按“试飞前”“试飞”“试飞后”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二)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逐段学习 1.自己学习第1~15段,了解孙中山、宋庆龄、杨仙逸和黄光锐这几个人物 和这次试飞的意义。 2. 自己用符号勾画出描写宋庆龄外貌、神态和场面的地方。 3. 师生互动学习交流。 4. 找出宋庆龄这样勇敢的原因,勾画出来并读一读。 5. 老师指导对话朗读。 6. 理解关于描写宋庆龄外貌的词语,体会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三)学习重点段,深刻体会人物思想境界 1. 自读第16~18段。找出描写宋庆龄微笑的句子,并读一读。 2. 勾画出描写飞机进行特技表演的词语,读一读。 3. 谈自己的体会。 4. 老师指导学生读好第18段,通过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5. 自己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 试背第18段。 (四)学习第19~22段,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自读课文,找到与前面照应的宋庆龄亲自参加试飞的原因。 2. 勾画并有感情地朗读。 3. 体会人物的爱国之情。 (五)再读全文,深化感受 1. 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谈自己学这篇课文的感受。 3、练习 从写作的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完成课后第2题。
2
4、总结
宋庆龄那温文尔雅、慈祥美丽的形象早已深深地刻进我们的头脑,使我们
对她产生一种敬爱之情。可是在她文静纤弱的外表之下,同时还具备着勇敢坚
毅和沉稳的气质,本文具体生动地记叙了这一次不平常的试飞,让我们看到了
宋庆龄性格中的另一面。
5、作业
1.完成课后第1题。
2.结合选做题,拓展对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