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以专业为载体的综合改革——成都师范学院的探索
城市大学科学发展的理论观照与实践探索——以全国十五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

综 合 大 学 而 言 , 是 实 现 跨 越 发 展 的 空 前 发 展 机 遇 , 是 实 既 更
现 科 学 发 展 的 良好 地 缘 优 势 。 十 五 城 市 综 合 大 学 中有 9所 处 于 我 国 沿 海 经 济 开 放 带 ,
以全 国十 五 所 副 省 级 城 市 综 合 大 学 为 代 表 Ⅲ 的 地 方 高 1 校 的 发 展 当 前 正 处 于 既 有 优 势 也 有 弊 端 , 有 发 展 机 遇 也 面 既
临 生 存 挑 战 的 矛 盾 进 程 。“ 二 五 ” 间 , 城 市 综 合 大 学 更 十 期 各
的实 现 载 体 。 由于 这 类 大 学 建 在 省 会 、 省 级 城 市 , 校 行 副 学
政 隶 属 于 城 市 , 要 为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建 设 服 务 , 业 设 置 与 主 专
人才培养贴近城市发展实际 , 因此 我 国高 等教 育学 界将 此 类 明显 具 有 城 市 属 性 的 、 后经 合 并 组 建 升格 为本 科 院 校 的 大 学 定 位 为“ 市 大 学 ” 城 。 21 年 1 00 O月 , 国十 五 个 副 省 级 城 市 所 属 的 综 合 大 学 全
是 面 临 着 如 何 适 应 形 势 发 展 变 化 、 学 谋 划 未 来 发 展 等 一 系 科
列 问题 。
一
、
城 市 综 合 大 学 与 城 市 在 实 现 科 学 发 展 中 的
相 互依存
我 国教 育 事 业 特 别 是 高 等 教 育 要 在 2 2 0 0年 基 本 实 现 教 育 现 代 化 , 必 须 加 大 对 地 方 高 校 的关 注 , 视 地 方 高 校 的 就 重 改 革 与 发 展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化 , 止 至 截 20 0 9年 底 , 国共 有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23 5所 , 中本 科 院 校 全 0 其
成都三本大学

成都三本大学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其中,成都三本大学是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三所大学的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以及优势专业等方面的信息。
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于近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郊的金牛区,校园占地面积较大,环境优雅。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涵盖了工、理、管、文、经、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信息类专业为主,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学校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集中培养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业人才。
同时,学校在国际间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二、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类专业为特色的本科院校,创建于1953年。
学校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占地面积较大,环境优美。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教育科学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涵盖了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成都师范学院注重培养素质教育和教师素养,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学子为目标。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实训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是一所以体育类专业为主的本科学院,创建于1978年。
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毗邻青城山风景区,校园环境幽静宜人。
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体育教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等,涵盖了体育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成都体育学院致力于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发展体育事业。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体育教练员和科研人才,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
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了丰富的体育教育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

2021年1月刊0 引言“电工学”课程是高校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在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已成为理、工、农、医等学科本科生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工科”代表新的产业或行业发展方向,指正在形成的或将要形成的新的工程学科[1]。
在“新工科”建设中,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加强建设、提升质量;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探索符合工程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2]。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提出了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等要求[3]。
在“新工科”建设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018年8月,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打造“金课”,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4]。
在“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达到“金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和改革,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电工学”课程为例张 健,李焕洲,唐彰国(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工程教育,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影响重大。
本文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工科;电工学;教学改革;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21)01-0038-05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张健(1975—),女,四川宜宾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网络安全;李焕洲(1974—),男,四川阆中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唐彰国(1978—),男,广西桂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成都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学校编号历任校长

成都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学校编号历任校长成都师范学院简历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直管的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1955年创建的四川教育学院。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市。
现有人民南路、温江、白果林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运动场等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齐全。
拥有理科、工科和信息与计算三个实验中心,语言发展、教师职业技能、艺术与体育和管理类四个实训中心,共有专业实验(实训)室60余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20余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8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8多万册,各类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电子文献4.2TB。
学校环境优美、教学资源丰富,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质条件。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30余人。
拥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专家30余人。
拥有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
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研究中心、四川省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等协会和省级研究中心挂靠学校。
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1000余项,其中专著、教材近20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32项,承担省部级课题40余项,在SCI、EI、SSCI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60余篇。
学校经过近6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师范与非师范并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是四川省教师教育的主要培养培训基地之一,师范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和法学等学科门类。
试论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对 于心 理 学专 业 , 教 育部 在 专业 定位 和 培养 目
标 上都 有规定 。但是 , 这种 规定是宏 观 和笼统 的 , 并
且是“ 整 齐划 一 ” 的, 具体到各高校 , 必 须 将 专 业 定 位和培 养 目标 转 化 为清 晰 、 具 体 的行 动 指 向 。专 业
须居安 思危 、 顶 层设 计 、 科 学谋划 。心理 学专业 的生
人 才培养 的盲 目和低 效 。高 校专业 人才 培养 目标 的 确定 , 需要 分析 经济社 会发 展 的人 才需求 , 审视 自身
的优势 与特 色 , 研 判 同类 高 校 的 发展 方 略 。作 为新
建 本科 院校 , 成 都师 范学 院属 于应 用 型本科 , 其基本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为主, 以企业 和机 关事业单位 为辅 , 兼顾 学生升 学的需要 ; 在 此基础上 , 还 需要做 好保障体 系
的建 设 。
关键词 :心理 学: 实践教 学; 教 学体 系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O 9 5— 5 6 4 2 . 2 0 1 3 . 0 0 8 . 0 2 4
培养 目标 的模 糊 、 人 才培养 规格 的不 明确 , 必然 导致
所高等 院校开 设 了心理 学 相关 专 业 … , 四川 省 开设 心理学 、 应用心 理学 专业 的高校 就高达 2 O余所 。 当 前, 心理 学专业 的毕 业生 就 业 面 临着 不 小 压力 。 因 此, 成 都师范学 院心理学专 业发 展不 能盲 目乐 观 , 必
校城融合下城市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以成都学院为例

1 校城融合与城市型大学内涵解析 1.1 校城融合内涵解析 “以校兴城,以城促校,校城相融”——校城融合是对大学 与城市共荣共生关系的高度概括。校城融合的本质是大学与 城市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二者的融合过程也是大学及其 成员与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过程, 因此校城融合具有冲突与合作的形式特征。校城融合的基本 特征是大学与城市的协同性,这种协同性体现在大学与城市在 合作中共进融合。 1.2 城市型大学内涵解析 关于城市型大学发展的内涵问题,教育理论界学者们对其 界定大体一致。城市型大学主要指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通 过合并升格等方式陆续由我国各省、市、地区举办的,主要行政 关系隶属所在城市、办学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依托当地经济社 会发展需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应用研究为 科研方向、财政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市级政府的,在高等教育 属性上依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阶 段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地方本科普通院校。 2 校城融合下城市型大学的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2.1 校地合作模式概述 2.1.1 校地合作的内涵
50 2016 年 / 第二十三期 / 八月(中)
学科探索
校长大练兵基地,幼儿师范学院成为了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中 心,继续教育学院成为了涉农社区干部培训基地,基础医学与 护理学院成为了护理培训基地,计算机学院成为了中小学教师 信息技术基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为了新闻学院新闻人才 培训基地,体育学院成为了成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实践 基地,“足球学院”——足球人员培训基地,生物工程学院成为 了成都市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基地。另外,为深度对接成都“创 业天府·菁蓉汇”品牌活动,学校成立了“菁蓉学院”。
——Take Chengd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Mingna, ZHENG Dianyi, YE Ansheng, LI Yong
人才培养驱动下专业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每日阅读专业经典一小时”为例

290 引言经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文化精粹[1]。
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民族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当前在党中央多次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国民综合素质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开展经典阅读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和推广。
高校承载培养青年人才的职责,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经典阅读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应有环节。
可以说,专业经典阅读推广就是指以高校为主要主体,面向大学生开展专业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
近些年,高校专业经典阅读推广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对专业阅读与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究多基于特定学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覃熙将“专业阅读”引申为“人们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符号中获取意义的一种智力活动”[2];王向真以中医药院校为例,认为应深化经典阅读推广模式,打牢创新性根基,培养创新性人才[3];冯源等聚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从经典阅读在人才的人文素养中培养所起的作用总结高校应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4]。
在实践方面,中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在教学中设计专业经典著作导摘 要 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每日阅读专业经典一小时”阅读活动为例,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3 个实施环节介绍了该活动的内容,以求在深化专业经典阅读内涵的基础上,破解专业经典阅读推广的瓶颈问题,将专业经典阅读推广向深度和精度发展,打造良好的专业阅读文化氛围,进一步指导和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促进学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专业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图书馆学专业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252DOI 10.16810/ki.1672-514X.2020.12.005陈 诺 傅文奇Chen Nuo, Fu Wenqi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Classic Reading Driven by Talent Cultivation: Taking “One Hour of Classical Reading Every Day” in the 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 i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reading activity of “One Hour of Classical Reading Every Day ” in the Department of Library Science in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t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the activity from three aspects of activity preparation, activity implementation and activity summary, so as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professional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ening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classics reading, and develop professional classic reading to depth and precision, create a good professional reading cultural atmosphere, further guide and promote students ’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promote discipline education and enhanc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Keywords Professional classic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Library science. Talent cultivation.人才培养驱动下专业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每日阅读专业经典一小时”为例*本文系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职业需求的图书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I201903007)、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图书馆学经典阅读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编号:cxxl-2020075)的研究成果之一。
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摘要: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工商管理专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驱动决策、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了工商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这些新技术和趋势也给工商管理专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使其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背景;发展机遇;挑战引言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改变商业环境和管理方式,对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演变。
在这种背景下,理解和把握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于专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发展机遇1.1数据驱动决策的机遇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面临着数据驱动决策的机遇。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分析技术,管理者可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和消费者行为数据,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数据驱动决策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精细化运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支持创新探索。
这些机遇将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使其适应日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
1.2电子商务的机遇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为工商管理专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全球市场的无限可能。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线上销售,突破地域限制,并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接触和参与。
电子商务还促进了个性化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
这些机遇将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培养电子商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提供战略指导和创新思维,以应对日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 目: 成 都师 范学 院 2 0 1 3年度教 学改革重点项 目“ 成都 师范学 院转型发展 战略的研究” ( 2 0 1 5 J G 0 1 )
作者简介 : 杜 洪琳 ( 1 9 7 6 一) , 女, 重庆 巫 溪人 , 助理研 究员 , 硕士, 研 究方 向 : 教 师教 育。
成 都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1 5年 7月
据 战略规 划 、 结 合各教 学单 位实 际确定 的模式 , 学 校 资 源配 置应有 计划 地 向有 社 会 需求 的重 点 专业 、 新
兴 专业 、 特色 专业倾斜 。
设 实践 中往往 存在 两 种 情 况 : 一 是 有 相 对 充 足 的办
位 于为行 业 发展 服 务 , 满 足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需要 , 服 务 四川 省传 统优 势产 业 、 战 略产业 和新 兴 产
业发 展 的需 求 。针 对 现 实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有 必 要 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5 6 4 2 . 2 0 1 5 . 0 7 . 0 l 1
,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5 42 6 ( 2 0 1 5 ) 0 7 4 3 0 1 1 _ o 4
师范 院校— — 成都 师 范 学 院 的 转 型 发 展 , 需 要 坚 持
“ 服务 行业 , 突 出应 用 , 坚持开放 , 把 学 校 办 成 质 量
成果 , 也 会 盲 目的、 非 理 性 地 去 突 破 限 制 申办 , 事 后 再 想方设 法 苦苦 支撑 。很难 想象 , 在 这样 的办学 中 ,
地方 本科 院校 的 转 型发 展 , 是 适 应 国家 战 略 部 署 和 高等 教育 改革 与 发展 的 客观要 求 , 是应 对危 机 、 走 出困境 、 办 出特 色 、 形 成竞 争 力 的迫 切需 要 。新建
地 方本 科 院校 要把 深 化改革 的重点 放 在人 才培 养模
从现实来看 , 不 少 地 方本 科 院校 的 办 学都 不 同 程 度地 存在 “ 有 什 么样 的 条件 办 什 么 样 的学 ” 现象。 也 就是 有什 么 样 的 学科 基 础 、 师资队伍、 实验室等 , 就 申办 什 么样 的专 业 。一些 专 业 明明 已经处 于供 过
于 求 的状态 , 被 教育 部 列入 限制 专业 , 但 是 为 了照顾 现 有师 资 队伍 的生 存 , 或顾 及 迎 接 评 估 需 要 的学 术
式 改革 上 … , 人 才 培 养 的主 要 依 托 是 专 业 _ 2 ] 。作 为
一
所2 0 1 2年 由成 人 高 等 师 范 院校 改 建 的地 方 本 科
学 校发展 能 够 步人 良性 的轨 道 。
上乘、 特 色鲜 明 的新 型 地 方 本 科 师 范 院 校 ” 的 办 学 定位 , 着重 推进 以专业 为载 体 的综合 改 革 。
一
满 足 区域社 会发 展 需要 是地 方本 科 院校 的生 存 之本 , 发 展 之基 。社 会需 求是 不 可控 制 的 , 没 有社 会 需求 ( 或需求不大 ) 的专业必须调整 , 或停办 , 或 减 少招 生规 模 ; 而 办学 条件 是 可 以想办 法创 造 的 , 当专 业建 设有 社 会需 求 , 但办 学条 件 还不 充分 时 , 可 以根 据学 校 的实 际 和可 能 , 尽 量创 造 条件 办学 。
在 转 型 发展 中 , 成 都 师 范 学 院 的专 业 建 设 要 定
、
坚定社 会 人 才需求 为 导 向
地 方 本科 院校 的专 业建 设 必须 充分 考虑 行业 的
人才需求 , 与当地 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是 贯 彻教 育 方针 , 满 足 社会 和学 生 发 展 需 要 的基 本 要
求 。专 业 申报 、 招 生计 划分 配等 , 特别 需 要处 理 好办 学 条件 和社 会 需 求 的 关 系 。在 专 业 建 设 中 , 既 有 办 学 条件 , 又有社 会 需求 , 当然 最好 , 但 这 是理想 状 态 , 往 往难 以控制 和 达 到 。 当前 , 在 地 方 本 科 的专 业 建
— —
成都 师范学院 的探 索
杜 洪琳
( 成都 师范学院 继续教 育学院 , 成都
摘
6 1 1 1 3 0 )
要 :" 3 -前 , 地 方 本 科 院校 的 转 型 发 展 已经 成 为 大 势 所 趋 。 地 方 本 科 的 转 型 发 展 必 须 大 力 推 进 以 专 业 为 载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卷
V o 1 . 3 1
第 7期
成 都师范学 院学 报
J OURN AL O F C HENGDU NORMAL UNI VE RS I T Y
2 0 1 5年 7月 J u 12 6 l 5。
.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转 型 发 展 中 以专 业为 载 体 的综 合 改 革
体 的综合 改革。为此需要 : 坚定社会人 才 需求 为导 向, 优 化 专业 结构 , 建设 专 业群 , 对接 产 业链 , 完善人 才培 养方 案, 推 进课程 改革 , 深化教 学改革 , 创新师 资队伍 建设 , 建 立以专业 实践 能力为核 心的学 习评价体 系。
关键词 : 地 方本 科 ; 转型发展 ; 专业 ; 改 革
强学 校 的宏 观规 划 与 调 控 , 新 专 业 申报 改 变 各 教 学 单位 自主 申报 、 学校 组织 评估 的模 式 , 改 成 由学校 根
学 条件 , 但缺乏社会需求 ( 或需求不大 ) , 二 是 有 社
会 需求 , 但 办学 条 件还 不充 分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4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