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07年上半年专用汽车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2007年上半年专用汽车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定 的因素 也 开始增 多 。一是 同行 业竞 争 日趋激 烈 , 国 内 同行 都在 千方 百计 的扩 大市 场份 额 。二 是受 生
是 国家 和 企 业 加 大 了对 冷 藏 保 温 车 销 售 的保 护 性
第 l 2页 汔 车 啊 报 A tm t eI om t n u oi fr ai o v n o
半年 累计销 售 91 .5万辆 , 占半挂牵 引车 销售 总量 的
9 5 7.5% 。
20 0 7年上 半 年 , 内众 多专用 汽车 企业 紧 紧 围 国 绕 年初 确 定的各 项经 营管 理工 作 目标 ,以安全 生产 为基础 ,以改革 发展 为主题 ,以做 大做 强企 业 为 目
标 ,认 认真真 工 作 ,扎扎 实实做 事 ,团结拼 搏 ,开
拓 进取 ,坚持 以科 学 的发展 观指 导经 营工 作 ,不断 开拓市 场 ,抢抓机 遇 , 同时狠抓 内部 管理 ,使专 用
汽 车 生产经 营取 得 了较好 的成 绩 。以郑 州 红宇专 用
现场 管理 较好 ,没 有 出现较 严 重 的产 品质 量 问题 。
个 百 分点 ;销售 1 89 2 .7万辆 , 同比增长 2 .9 58 %,
与上 年 同期 相 比增幅 提高 l . 81 8个 百分 点 。专用 汽
车也 有较大 幅度 的增 长 ,拉动 其 大幅增 长 的 因素主
要是牵 引 车、专用货 运 车和 非完整 车辆 改装 的厢 式 车 和工 程 自卸车 等 。 上半 年 , 半挂牵 引 车持 续猛 增 , 累计销 售 93 .8万辆 ,同比增长 1 . 。在 半挂牵 引 2倍 车主 要 品种 中,2 5吨 以上 品种 仍 占据 最 大 比重 ,上
生产 计划 执 行过程 中 的一 些突 出表现 是 ,批 量合 同

重、中型载货车市场2007年1~4月发展特点及竞争格局分析

重、中型载货车市场2007年1~4月发展特点及竞争格局分析
2 .5 37 %。其 中 ,重 型 载货 车 的累计 销 量 为 1 9 0 53 3 辆 , 同 比增 长 6 . %;中型 载 货 车 的累计 销 量 为 01 7 7 7 8辆 , 同 比增 长 2 .1 98 39 %。
1重型 载货车
l6 U U W
1o O 6 o 0
1\ _ 2 0 0
维普资讯
商 用车 专 栏
在 商 用 车 市场 构 成 中 占有 8 %以上 份额 的载 0 货 车 ,进入 2 0 年 以来一 直保 持着 良好 的 发展势 07
头。
11 . 总体 市场 格局
2 0 以来 ,重型载 货 车 ( 型货车 + 重型货 0 7年 重 车 非 完 整 车 辆 + 引 车 )每 个 月 的销 量 都 超 过 了 牵 2 0 同期 ,而 且 同 比增 幅可 以说 都在 6 %以上 。 0 6年 0 最 新 公布 的数据 表 明 ,4 月份 ,重 型载 货车在 继续保 持 了 20 年一 季度 的增 长态 势 。 当月 的销 07
量 为 5 9 9辆 ,较 上 月增 长 08 %。1 4月份 的累 32 . 0 - 计 销量 为 19 0 5 3 3辆 ,同 比增 长 6 . %,见 图 1 01 7 。
据 中汽 协会 公布 的统 计 资料 , 14 月份 ,各类 ~ 载 货 汽 车 的 累 计 销 量 为 7 10 辆 , 同 比 增 长 458
维普资讯
商 用 车 专 栏
单 位 :辆
单位 :%
30 0 5 0 3o O O o 2 0 0 5 0
2o OO o
/一
一 \
l O 5 O o o o O
5 0 00 O

2007年专用汽车产量统计分析

2007年专用汽车产量统计分析

282008.11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分工对汽车的专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我国的专用汽车市场得以快速发展。

2007年,我国专用汽车产量为711 887辆,同比增长51.1%(见表1),高于汽车整车的增长速度,专用汽车产量占商用汽车总量的28.7%,比2006年提高了5.6%,总量增长快速得益于三种车型的迅猛增长,即自卸汽车、厢式汽车和半挂车。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仓栅式汽车外,其他细分车型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自卸汽车产量最大,厢式汽车增幅最快。

图1列出了各细分车型专用汽车的市场份额情况,市场份额最大的自卸汽车、厢式汽车和半挂车(含专用半挂车)共占据专用汽车82.4%的市场份额。

显示出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以及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以运输为主的专用汽车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图2为2007年专用汽车细分车型构成比例。

从图2可知,轻型厢式汽车占据了73.9%的市场份额,这部分车型大部分为城市物流用车和专用作业车。

除厢式汽车因厢式结构而使2007年专用汽车产量统计分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王军雷轻型车占主导地位外,其他细分车型的重型车辆均占40%以上,而重型罐式汽车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78.8%。

说明了在高油价下,用户为提高效率和经济性,专用汽车更趋于重型化,重型车的增长和所占份额远远高于中型车。

特种结构车一般都是专用作业车,所以轻中重所占的比例差别不很明显。

自卸汽车近几年,随着国家贯彻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大型工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2010上海世博会筹建,强劲地拉动了自卸汽车的需求,并且节能降耗成了发展中、重吨位自卸汽车的发展方向,在工程运输车辆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

由汇总的统计资料得知,生产自卸汽车的企业有100余家,2007年我国自卸汽车产量为271 830辆,同比增长41.3%。

如果按车型分类,重型自卸汽车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达到44.9%,中型自卸汽车24.2%,轻型自卸汽车30.5%,构成比例差别不很明显,说明自卸汽车使用面广,表1 2006~2007年专用汽车产量情况 辆图1 2007年专用汽车产量分车型构成图2 2007年专用汽车细分车型构成比例图3 2007年自卸汽车产量前10的企业2008.1129生产企业大都具备轻中重系列产品的能力,能满足市场各类差异化的需求。

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

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第一篇: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2007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2007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景气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7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将达4.9%。

报告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9%,欧元区12国经济增速为2%,日本达2.1%,同时发展中国家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基本仍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

预计2007年全球贸易量(包括服务贸易)增长率将达7.6%,仍处于经贸发展的良性运行期。

近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带动了产油国、产矿国等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及消费的强劲增长。

由于铁矿石及金属材料需求强劲,价格不断攀升,仅铁矿石价格,2006年上涨了19%,由此推动南半球澳洲、南非、南美等市场出口日益活跃、大型企业效益剧增、经济稳定增长。

同样,中东产油国也受益于高油价,基础建设和日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带动集装箱运输需求日益蓬勃发展。

以上因素,无疑将为2007年的集装箱运输市场提供更多的货源和机遇,进一步推动市场的继续繁荣和需求的继续旺盛。

预计2007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约10%。

1.中国因素依然强劲随着中国经贸的崛起以及中国航运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因素”在国际航运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全球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看,中国市场贡献的箱量依旧是全球港口中最大的。

预计2006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8000万TEU,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

从欧美主干航线的货量比重也可以看出,中国出口货源已经占到远东出口货源的一半以上。

太平洋线东行,中国大陆出口所占比重达65%(含香港达70%),亚欧线西行,中国大陆出口所占比重也超过50%(含香港超过六成)。

因此,中国市场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全球集装箱市场的走势,而中国市场的繁荣必将推动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

200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的亮点。

目前国外机构普遍预计明年中国GDP增长将达10%左右,国内权威机构也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9%以上。

2007 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分析

2007 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分析

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分析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第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进、出口增长较快,汽车市场价格继续稳中有降。

2007年国内汽车市场运行特点:(一)国内汽车生产一年跃上200万辆台阶。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由衣食为主向住行为主过渡,国内对汽车产品的巨大需求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我国汽车产量由2000年的200万辆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738万辆,实现了自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产量连续5年每年突破一个百万辆台阶的壮举。

进入2007年,我国汽车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年汽车产量突破900万辆大关,达到904.3万辆,一年跃上一个200万辆台阶,同比增长22.9%。

在产量基数逐年走高的基础上,连续第九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参见图1)图1:1990-2007年汽车产量及增长率变化情况从各月情快增长,国内汽车产况看,今年以来, 承接2006年国内汽车市场的较量继续一路走高。

1月为78.7万辆,2月为59.7万辆,3月为88.96万辆,刷新历史最高月产水平。

一季度累计国内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大关,达到225.13万辆,已超过2000年全年的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3%。

二季度以后,汽车生产开始逐月下滑,4月、5月、6月三个月产量分别为84万辆、74.4万辆和75.9万辆,但依然保持较高月产水平。

7月月产53.09万辆,是今年月产量最低点,8月开始回升,为66.1万辆,9月回升速度加快,后四个月产量分别为78.3万辆、75.2万辆、86.5万辆和84.9万辆。

全年平均月产量75.36万辆,比上年同期高出13.8万辆。

(参见图2)图2 2007年各月汽车生产量及同比增减变化情况 单位:万辆;%长2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汽车销售8增长的带动下,2007年商用车销售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分车型看,2007年各车型产量增长较为均衡。

载货汽车产量229.7万辆,同比增3.1%,客车产量178.7万辆,同比增长16.9%,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8个和5.6个百分点。

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搜狐汽车

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 搜狐汽车

/20080121/n254790257.shtml2007年全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2008年01月21日13:53一、07年汽车工业走势(相关数字源自中汽协产销快讯)07年中国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12月汽车销量879万台,增长21.84%;而汽车整车企业效益的增长更是喜人,据290家整车企业的统计,1-11月主营业务收入9157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达到589.5亿元,同比06年增速达到75.6%。

商用车的快速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销量和效益提升的最重要支撑。

但07年12月的销量同比增长相对较低,部分车型已经低于06年同期销量,07年汽车厂家的运作越来越稳健。

图表 1乘用车07年表现对比分析单位万台,%中国汽车市场在历经04-05年的低增长后,06-07年增速大幅提升。

从增长比例看07年比06年稍低,但均在20%以上,07年是汽车市场的好年景。

虽然07年销量增速慢于06年,但销售的绝对数量增长仍是07年最高,达到157.5万台,这比06年的145万台又有新的提升,也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扩张的越来越诱人。

07年的商用车增速快于乘用车是最大特色,这是02年以来少有的违背正常私车普及规律的现象,04年出现此种情况是乘用车的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而07年是商用车的自身走势超强和政策影响。

商用车的高增长是内需与出口的共同促进,出口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强大合持久的增长动力。

商用车在历经05年的负增长后快速回升,07年1-12月达到22.3%的增速。

而乘用车07年增速放缓,07年1-12月达到21.7%的增速,较06年的增速下滑8个百分点。

图表 2中国汽车厂家04-07年销售走势07年汽车市场1季度表现较强,2季度后随波而行,与06年走势基本相同。

3季度走势平缓,4季度增速较慢。

07年的4季度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为15%,是06年以来增速最低的季度。

从05年以来4季度的销量增幅基本均是全年的高点或次高点, 05年4季度增长23%,06年25%,仅有06年回落到20%以下。

2007年重卡市场分析及2008年市场预测

2007年重卡市场分析及2008年市场预测

2007年重卡市场分析及2008年市场预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4吨以上重型汽车实现销售487481辆,较06年同期增长了59.60%,创重卡市场历史之最,其中单月最高销量达到了53931辆,这相当于1999年全年销量的1.13倍。

近年来重型汽车市场之所以得以迅猛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来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以计重收费为主导的政策法规刺激带来的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拉动,2007年重卡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行业格局生变,斯太尔平台重卡彻底战胜解放、东风准重卡,纵观近几年主要重卡企业的表现来看,以陕汽、欧曼、重汽为代表的斯太尔平台重卡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份额已占据行业半壁江山,而以解放、东风为代表的准重卡企业市场份额则节节败退,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斯太尔产品更符合新环境下的用户需求,解放、东风在用户需求急剧变化的新环境下艰难的实现着由中卡、准重卡向重卡角色的转换,但略显滞后。

研究06、07年的市场增长率笔者发现,陕汽07年继续高速增长的神话,再次夺得增长率第一的桂冠。

而中国重汽销量也超越了一汽解放,排名跃居行业首位,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斯太尔平台重卡彻底战胜了准重卡,但从长远来看,这两个平台之间的竞争仍将延续到0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二:280马力以上重卡是07年市场的第一个增长点,2000年以来,重型汽车市场(重卡-280ps以上、准重卡(210-260ps)形成了04年、07年两个市场销售高峰,但是两者的最大不同在于,04年产品主体是准重卡,今年重型车市场增长则是由以陕汽、欧曼、重汽为代表的斯太尔重卡高速增长所带动的。

第三:从销售车型来看牵引车是07年市场的第二个增长点,随着公路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流通的加速,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日渐盛行,中长途运输逐渐成为趋势。

伴随着计重收费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按轴数查超的政策引导、燃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使牵引半挂运输方式的优势越发突出,重型半挂牵引车在允许载重量、吨公里油耗、维修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其他车型无可比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运输从业者的欢迎。

2007年1-5月份卡车市场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2007年1-5月份卡车市场分析及下半年预测

铃 、福田奥铃超越和庆铃6 0 等品牌外 ,一些非主流的轻卡厂 0P 商的产 品销 售普遍陷入困境 。
2 1 重卡: . 计重收 费催热市场 需求
如表 1 、表2 ~5 ,1 月重卡市 场 出现6 .6 3 6 %增长 率的“ 井
其次,农村市场的热销时机还未显现 。尽管农村市场对于 轻卡 具有 巨大的市场潜 力 ,但进 入农村市 场的关键 是价格 问 题 ,生产成本成为 目前轻卡 向农村市场 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 。
_ 2 .5 ,并 出现 重 、中、轻 、微 型和货车 、非完整车 50 % 辆、半挂牵引车等各细分市场全线飘红的格局( 如表 1 、表2 。 ) 从重 、中 、轻 、微 型各细分市 场来 看 ,除轻 卡市 场增幅较小 外 ,重 、中、微型均出现 了2 %以上的大幅增长 ,其 中重 卡销 3 售同比暴增6 .6 呈现多年没有的“ 3 6 %, 井喷” 行情 。是何原 因导 致上半年卡车市场大幅 走高 ?这种走势在下半年会 延续 吗?
度继续 保持强劲上升势头 ;第二 ,20 年 是我国“ 07 十一五” 规划
表 1 20 / 0 7 1 06 2 0 年 ~5月份卡车细分
( 按吨位 )销售统计对比
指 标 名称 0 7年 20 20 06年 销 量 2 0 年 06年 份额 07 20 销量( 辆) 销量( 辆)增长( %)份额( %)份额( %) 增减( : %
卡车合计 3 0 5 5 13 2 . 5 1 0 0 10 0 0 0 9 8 8 7 0 8 5 0 0 .0 0 .0 .0
重 型 中 型 2 9 5 1 7 2 6 6 2 3 1 . 5 5. 7 0 3 8 2 9 4 3. 6 2. 2 7 0 2 1 1 9 8 1 4 2 . 4 1 8 1 . 6 —0. 1 072 2 9 3 8 0. 5 09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中卡按 GVW 区间段市场份额变化情况(2)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T-8T
8T-10T
10T-12T
12T-14T
2005年销量 2006年销量 2007年上半年销量
此表为各吨位中卡按年份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对比。由于 2007 年仅仅是上半年的数据,因此图 中 2007 年份额相对会较小。但很明显的现象是,2007 年半年的数据基本快赶上 2006 年全年数据 的份额。
2007 年上半年中卡分吨位销售情况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6T<GVW≤8T
8T<GVW≤10T
07年上半年销量 06年上半年销量 同比增长
10T<GVW≤12T 12T<GVW≤14T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抛开政策谈中卡,那怎么可以,整个中国卡车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策导向的市场。为什么? 因为我国的卡车市场还不成熟,货车制造企业也不成熟,外部环境更成熟,国家不断的出台各项政 策就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刺激卡车行业走向成熟,为卡车行业发展创造成熟的环境。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国家政策。最受大家关注的,对卡车市场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治理超载 超限”政策的发布,从 04 年下半年开始施行的。通过“治理超载超限”,国内货运体系发生了重大 变化,以前最受用户欢迎的“超载型轻卡、超载型中卡和超载型准重卡”逐渐失去了优势,取而代 之的自然是即符合国家政策,又能提高运输效率的真正意义上的卡车。
可以说“治理超载超限”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改变了卡车用户群体的需求,单靠超载车打天 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超载型轻卡的用户转向了对低吨位中卡的需求,超载型中卡的用户转向了对 准重卡的需求,超载型准重卡的用户转向了对真正意义上的重卡的需求。
那么好了,卡车用户的需求转变了,车辆更新的时代到来了,轻卡涨了(基数较大,涨的幅度 较小),中卡涨了(是不是中卡的真实写照),重卡更是涨了(道路条件好了,高效率长途运输非大 吨位重卡莫属)。
平板中卡 专用中卡 其他中卡
(注:其它中卡包括越野中卡、专用作业中卡等。) 近几年平板中卡、专用中卡和其他中卡市场份额变化情况(2)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平板中卡
专用中卡
其他中卡
2005年销量 2006年销量 2007年上半年销量
(注:其它中卡包括越野中卡、专用作业中卡等。)
2007.04.30
第 -0- 页
联系邮箱: truck@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一、我国中卡市场发展历史回顾
我国中卡市场历史变化走势
250000 200000
销量
150000
100000
50000
0
01
02
03
04
05 06(1-6) 06 07(1-6) 07(F)
2007.04.30
第 -3- 页
联系邮箱: truck@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力非常大,利润也较高。此外,由于低吨位中卡可以匹配四缸柴油机,价格优势明显,性价比优于 高吨位的中卡,其车型的灵活性、便捷性以及经济的载货量和载货空间更适合城市物流。与此同时 受油价、运费等各种成本支出增加的影响,中卡在乡镇及农村运输市场以及中小城市短距离运输市 场的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大吨位农用车或低档、大吨位或高配置轻卡所代替。
3月 17515 22558 21149 15490 24052 29205 21606 25933
4月 17096 20692 24612 14709 18611 24753 21040 26871
5月 16399 13319 17876 10940 12442 18691 17904 23004
6月 13530 10218 12876 10529 11142 17336 14877 20311
2007 年上半年中卡分吨位市场份额情况
12吨<GVW≤14 吨
13.31%
10吨<GVW≤12 吨
14.55%
8吨<GVW≤10 吨
35.98%
6吨<GVW≤8吨 36.16%
6吨<GVW≤8吨 8吨<GVW≤10吨 10吨<GVW≤12吨 12吨<GVW≤14吨
2007.04.30
第 -4- 页
2007.04.30
第 -5- 页
联系邮箱: truck@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四、现阶段我国中卡市场分析及企业竞争分析
自上世纪中期至今,中型载货车市场并未如其它车型一样——市场度集中提高,而是呈发散化 方向发展,市场份额被逐渐瓜分。1999 年全国中型载货车企业只有 12 家,2003 年增加到了 15 家; 2004 年增加到了 16 家,2005 年增加到了 18 家,2006 年增加到了 21 家,2007 年增加到了 23 家。 中卡行业内东风、一汽的垄断地位有明显被动摇的态势,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多元化、差异化和个 性化格局正在形成当中。春兰、陕汽、四川银河、三环十通、成都王牌等企业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中卡市场开始呈现多元竞争的格局。预期未来几年中,随着进一步的超载治理和对农用车的进一步 规范,将有越来越多的轻卡与农用车生产企业涉及到中卡市场,进行产品更新、升级、换代的主要 替代产品。未来几年中,中卡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垄断效应不断弱化,竞争性更强。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一、我国中卡市场发展历史回顾······························2 二、国内中卡用户群体需求转变现状··························3 三、我国中卡市场内部结构变化······························3 四、现阶段我国中卡市场分析及企业竞争分析··················7 五、中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1
2007.04.30
第 -2- 页
联系邮箱: truck@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近几年平板中卡、专用中卡和其他中卡市场份额变化情况(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5年销量
2006年销量
2007年上半年销量
近几年中卡在整个卡车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100% 80% 60% 40% 20% 0% 1999
2001
2003
中卡 轻卡 重卡
2005
2007年上半年
业内人士公认,卡车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期”在 06 年下半年已经过去了,用户对大吨位重 卡和半挂牵引车的需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重卡的市场份额不断走高。中卡的市场份额可以 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坚挺”。轻卡由于以前的基数较大,市场份额有减小态势。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及物流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一些政策法规的即将出台,公路长途运输在 向高速化、集约化、集装箱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中卡具有的专用、快速、便捷化特征,成为推动中 卡的销售主要特征。
从 2007 年中卡分车型市场份额变化情况来看,专用类中卡市场逐渐增长,不断打压平板类中 卡市场,成为拉动中卡市场增长的主要元素。
■ 在吨位需求情况来看,市场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虽然中卡总销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中卡各吨位产品的销售出现两极分 化现象。
2007 年上半年,6 吨<总质量≤8 吨车型销售 36697 辆,同比增长 22.02%;8 吨<总质量≤10 吨车型销售 36514 辆,同比增长 52%;10 吨<总质量≤12 吨车型销售 14770 辆,同比下降 23.71%; 12 吨<GVW≤14 吨车型销售 13511 辆,同比增长 54.66%。中吨位、自重轻、相对马力大、轮胎大 的中卡产品主宰了中卡市场。与此同时,专用车在中卡中比重也将呈继续上升的态势,这个市场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内中卡市场历年月度销售走势
年份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1月 9312 8275 10023 7410 5913 13100 9440 13516
2月 7692 14032 9346 9715 15303 10385 11196 12866
由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制定轴荷法规的大国,允许各省自己制定标准治理超载也是世 界上没有的。因此轴荷法规的出台会促进中卡消费的释放。如今超载仍然是中卡产品之所以仍存在 市场规模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超载所形成中卡对重型车的替代作用,以及中卡相对于重型车产品 的较高经济性优势,致使众多个体运输户选择中卡产品作为创业挣钱机器。预期在《公路法》和“燃 油税”出台后,以及对超限超载的持久性整治,为数众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为超载而升级的轻卡 产品,将正式划归到中卡的分类中去。
联系邮箱: truck@
2007 年上半年中型货车市场分析报告 近几年中卡按 GVW 区间段市场份额变化情况(1)
100% 80% 60% 40% 20% 0%
2005年销量
2006年销量
2007年上半年销量
6T-8T 8T-10T 10T-12T 12T-14T
6T-8T 中卡和 8T-10T 中卡依然是市场,2007 年市场份额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另外 12-14T 中卡 市场份额也呈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而 10-12T 中卡市场逐渐萎缩。
从近些年国内中卡市场表现来看,中卡市场基本维持在平稳阶段。特别是从 04 年开始治超以 来,国家重新制定货车公告范围,使大吨位超标轻卡公告正确回归中卡范畴,从统计数据表面来看, 中卡市场开始较大幅度增长。“中卡市场逐渐萎缩”的断言不攻自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