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可夫斯基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未来主义文学

1917年,他在评论科克托的芭蕾舞剧《炫耀》 时首次使用了“超—现实主义”一词,后来, 他在自己的戏剧《蒂蕾齐娅的乳房》的序言 中,再次提出“超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代 表着一种新的美学追求。
所谓超现实主义,应从现实中受到启 发,但不对现实作机械的模仿。
原来的达达主义者布勒东非常认同这一观念,他尊阿波里奈尔为 “思想导师”,并借用“超现实主义”一词,开创了一个全新的 现代流派——超现实主义。
✓ 第二,艺术本位,缺乏意识形态性:阿波里奈尔的未来主义主要 是“艺术上的未来主义”,诗人一生所致力于的创新也只是文学 艺术的创新
✓ 第三,“图画诗”的集大成者
✓ 第四,从象征主义走向超现实主义的关键性枢纽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莱茵河之夜 我的杯子里斟满了波光闪闪的美酒 听那船夫悠扬的歌声 说的是在月光下看见 七仙女正搓揉着直到脚跟的绿发
一、未来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菲利浦·托马佐·马里内蒂在法国 《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 义的诞生。
未来主义始于文学,但旋即扩展到绘画、音乐、戏剧和电影等其 他艺术领域。
一、未来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意大利是未来主义的发源地,这同意 大利的社会现实分不开。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意大利未来主义因为政治倾向的 不同,分裂为左翼和右翼,左翼 未来主义在艺术上的贡献并不明 显,最后走向衰落,右翼未来主 义在马里内蒂的引导下,由文学 走向了逆历史潮流的政治运动, 最后也走进了死胡同;
俄国未来主义在马雅可夫斯基的 带领下,逐渐变体为社会主义文 学,它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速度 远远比不上它在思想内容上的变 革步伐;
只有阿波里奈尔创立的法国未来 主义在艺术形式革新的道路上一 如既往地走下去。
所谓超现实主义,应从现实中受到启 发,但不对现实作机械的模仿。
原来的达达主义者布勒东非常认同这一观念,他尊阿波里奈尔为 “思想导师”,并借用“超现实主义”一词,开创了一个全新的 现代流派——超现实主义。
✓ 第二,艺术本位,缺乏意识形态性:阿波里奈尔的未来主义主要 是“艺术上的未来主义”,诗人一生所致力于的创新也只是文学 艺术的创新
✓ 第三,“图画诗”的集大成者
✓ 第四,从象征主义走向超现实主义的关键性枢纽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莱茵河之夜 我的杯子里斟满了波光闪闪的美酒 听那船夫悠扬的歌声 说的是在月光下看见 七仙女正搓揉着直到脚跟的绿发
一、未来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菲利浦·托马佐·马里内蒂在法国 《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标志着未来主 义的诞生。
未来主义始于文学,但旋即扩展到绘画、音乐、戏剧和电影等其 他艺术领域。
一、未来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意大利是未来主义的发源地,这同意 大利的社会现实分不开。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二、立足传统的变革者
意大利未来主义因为政治倾向的 不同,分裂为左翼和右翼,左翼 未来主义在艺术上的贡献并不明 显,最后走向衰落,右翼未来主 义在马里内蒂的引导下,由文学 走向了逆历史潮流的政治运动, 最后也走进了死胡同;
俄国未来主义在马雅可夫斯基的 带领下,逐渐变体为社会主义文 学,它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速度 远远比不上它在思想内容上的变 革步伐;
只有阿波里奈尔创立的法国未来 主义在艺术形式革新的道路上一 如既往地走下去。
《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

林徽 音
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
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 “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 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 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曾经写下这样一段
文字:
“我将在茫茫人海 中寻访我唯一之灵 魂伴侣。得之,我 幸;不得,我命。”
陆小曼
1926年与徐志摩 结婚
彩。
加眷恋。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感
受 三 美
音抑 节
乐美扬 顿 挫
奏 轻 缓
,,
朗韵
朗律
上柔
口和
。。
建字 四
筑 美数相近
行 一 节
,,
回错
环落
呼排
应列
。。
绘青 云
画美荇 , 星
彩 , 金
辉柳
,,
夏清
虫泉
。,
5、感情达到高 潮 撑篙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 恋 榆阴清泉图
情感变化曲 线图
三美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 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 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 耳动听。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 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 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 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美
什么发现 ?
轻轻的我走了, 语意上同中有异, 在节奏上完全 正如我轻轻的 相同;
来;
我轻轻的招手,
(修辞手 法)
作别西天的云 回环往
作
悄悄的彩我。走了,
复
用
马雅科夫斯基

Владимир и Лиля
Однажды Маяковский подарил своей музе кольцо с инициалами «ЛЮБ» (Лиля Юрьевна Брик). При его вращении получалось «ЛЮБЛЮ, ЛЮБЛЮ, ЛЮБЛЮ…»
Татьяна Яковлева
Двадцатидвухлетняя, высокая, длинноногая, с выразительными глазами и яркими светящимися желтыми волосами, пловчиха и теннисистка, модель Дома Шанель, она, фатально неотразимая, обращала на себя всеобщее внимание.
评价
高尔基称赞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大诗 人”, 卢那察尔斯基称“整整一批无产阶级诗 人都是他的学生”, 斯大林说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 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 我国著名诗人田间、贺敬之、郭小川深 受他影响。
简要生平:
1893年7月19日,马雅可夫斯基诞生在格鲁吉亚的巴格达季村。 1907-1910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曾3次被捕入狱。1915年7月, 结识莉莉娅· 勃里克。 1919年10月-1922年2月,为罗斯塔(俄罗斯电讯社)之窗工作。 1923年,主编出版“左翼艺术阵线”《列夫》杂志。 1927年1月,由马雅可夫斯基主编的《新列夫》杂志创刊。1929年5 -6月初,组成莱夫(革命艺术战线)。 1930年2月1日,“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二十周年”展览会在莫斯科作家 俱乐部开幕。会上朗诵《放开喉咙歌唱》的序诗。 1930年2月6日,申请加入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 1930年4月14日10点15分,马雅可夫斯基在住所工作室里用手枪自杀, 留下4月12日写好的《给大家》遗书一封。
[++初中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ca664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8.png)
《未选择的路》
用象征手法, 表达对人生道 路的认识
朴实无华 耐人寻味
积极乐观,热爱 生活,相信困境 终会过去 人生中总会面 临对人生道路 的选择
文章主旨
《未选择的路》一诗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辛劳地追求事 业成功的人生态度。诗人曾经没有选择的路,正表明他对选择、已 走过的路的坚定不移和无所追悔。也许,选择中遗憾是永存的:因 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文章小结
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 条路,因为人生的短暂而只能放弃。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必须慎重;人生道 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立的选择; 人生的道路可能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但只要不懈努力、奋斗、拼搏,一 定会有自己的人生之路的;人生路上有无数次的跌倒、失败,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心儿永远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人生之路是跋涉者探索之路,其乐无穷;人生中有无数次的选择,充满挑 战和机遇,应把握机遇,随时迎接挑战。
• 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 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 之后会有黎明。个人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 美好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什么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会 使你的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基础知识
生字词注音解释:
瞬息(shùn)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jì):幽静寂寞。 延绵: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忧郁(yōu) :愁闷。 伫立(zhù) :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尴尬(gān gà)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第四节未来主义

创始人是〈 创始人是〈意>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 马里内蒂, 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尔的《 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尔的《醇 酒集》 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 等。
立体诗” 阿波利奈尔 “立体诗” 《心》
火 的
的 焰 我 心 倒 啊 颠 宛 如 朵 一
1924年 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 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 着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 着运动的正式发端,20-30年代在法国形 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 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 成高潮,40-50年代拓展为世界现象, 1969年结束。 1969年结束。 年结束 强调表现超现实、 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性的无意识世界和 梦幻世界, 梦幻世界,它们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 重直觉,认为潜意识、 缚,重直觉,认为潜意识、梦幻才是最真 实的; 实的; 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 主张无意识的写作,不必有什么主题。广 泛使用“自动写作法” 梦幻记录法” 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
作品怪诞,夸张、晦涩、神秘。 作品怪诞,夸张、晦涩、神秘。对后 来的荒诞派、 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 生了影响。 生了影响。 代表人物有布勒东(1869 (18696)、 代表人物有布勒东(1869-196 6)、阿 拉贡(1897 (1897艾吕雅(1895 (1895拉贡(1897-1983)、艾吕雅(1895-1952) 等 。
5、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派 。由达 达主义演变而来的。 达主义演变而来的。 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 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产生 于法国,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于法国,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24年 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宣告成立。 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成立。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一词源于立体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尔 在年发表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 (1917年 在年发表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 (1917年)的序 言——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像一条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 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课件精简版

• 《毛猿》是奥尼尔一部表现主义力作。作品中的 扬克是一艘豪华的远洋邮轮上的司炉。奥尼尔采 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现代人丧失自我的悲 剧,追溯了一个美国底层人单枪匹马对归属的努 力寻求,显示现代人类对人的地位和人生价值的 哲理探索。扬克作为一个与世界失去和谐的现代 人,最终被异化世界吞噬了。 • 《毛猿》集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于一体。戏中的 主要喻象是囚禁扬克的笼子,他从一个笼子走进 另一个笼子。先在锅炉房,又进入监狱这个铁笼 子,最后在大猩猩的笼子里找到归宿。笼子是钢 铁所造,钢铁正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基础
•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 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思潮是现代主义文学产 生的哲学基础。 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论。 尼采(1844-1900)的权力意志论。 柏格森(1859-1941)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论。 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说
尤金· 奥尼尔 (1888-1953)
美国现代戏剧的 奠基人,最著名的表 现主义剧作家。
• 1916第一部独幕剧《东航卡迪夫》 • 20年代,创作了《天边外》(1920)、《安 娜· 克里斯蒂》(1920)、《榆树下的欲望》 (1924)3部现实主义作品以及《琼斯皇帝》 (1920)、《毛猿》(1921)2部表现主义的 代表作品。 • 《天边外》是奥尼尔第一部进入百老汇并首次 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写的是农民莫欧家 两兄弟的故事。 《榆树下的欲望》代表了奥 尼尔现实主义戏剧的主要成就。剧本描写了一 个资产阶级家庭为了争夺财产而造成分崩离析 的悲剧。
T· S· 艾略特 (1888-1965)
• 20世纪西方最重 要的诗人和批评 家,后期象征主 义最杰出的代表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中外现代诗歌欣赏课件:第六单元我愿意是急流 开会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愿意是急流 开会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 愿 意 是 急 流 开 会 迷
诗海佳作欣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海探珠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张炎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淡泊秋 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 重渡西泠。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 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 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列夫”系俄文“左翼艺术阵线”的缩写。该派 的主要活动家大都系原未来派的成员,如马 雅可夫斯基、卡缅斯基、特列嘉科夫、阿谢 耶夫、克鲁乔内赫等。除仍旧主张反传统、 新形式外,列夫派还提出了“生产技术”、“社 会订货”等庸俗化的口号,试图消灭艺术的特 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互动探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相关知识 “列夫派”文学实际上是“未来派”文学的继续。 十月革命并未阻止未来派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流 派的继续发展。这一派迅速站到了革命的一边 ,它一面继续坚持反传统的立场和革新语言的 尝试,一面标榜自己为最革命的、纯无产阶级 的艺术,宣称“未来主义就是国家艺术”。二十 年代,未来派在没有得到官方支持而逐渐衰落 之后,“列夫派”作为其替身出现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写作技法
1.《我愿意是急流》 (1)多样的解读。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 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 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 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 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 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 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 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到其他意义。
我愿意是急流 开会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 愿 意 是 急 流 开 会 迷
诗海佳作欣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诗海探珠
声声慢·别四明诸友归杭 张炎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淡泊秋 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 重渡西泠。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 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 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列夫”系俄文“左翼艺术阵线”的缩写。该派 的主要活动家大都系原未来派的成员,如马 雅可夫斯基、卡缅斯基、特列嘉科夫、阿谢 耶夫、克鲁乔内赫等。除仍旧主张反传统、 新形式外,列夫派还提出了“生产技术”、“社 会订货”等庸俗化的口号,试图消灭艺术的特 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互动探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相关知识 “列夫派”文学实际上是“未来派”文学的继续。 十月革命并未阻止未来派这一现代主义文学流 派的继续发展。这一派迅速站到了革命的一边 ,它一面继续坚持反传统的立场和革新语言的 尝试,一面标榜自己为最革命的、纯无产阶级 的艺术,宣称“未来主义就是国家艺术”。二十 年代,未来派在没有得到官方支持而逐渐衰落 之后,“列夫派”作为其替身出现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写作技法
1.《我愿意是急流》 (1)多样的解读。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 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 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 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 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 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 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 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到其他意义。
马雅可夫斯基

艺术转变
• 从1919年起,马雅可夫斯基同未来主义的右翼分道扬镳,组 织“共产主义者——未来主义者”协会,简称“康夫”。 1923年,他创办《列夫》(即《左翼艺术阵线》)杂志,担 任主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系列关于文艺问题的诗篇中, 如《给艺术大军的命令》(1918)、《给艺术大军的第二号 命令》(1921)、《魏尔伦和塞尚》(1925)等,马雅可 夫斯基对未来主义者们、想象主义者们、阿克梅主义者们提 出批评,大声疾呼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为 现实斗争服务,为未来的共产主义服务。从创作实践来看, 马雅可夫斯基这个时期的某些诗歌虽然或多或少的残留着未 来主义的痕迹,但其主流是革命化和大众化。
• 这篇名为《穿裤子的云》、创作于1915年结束的长诗,是诗人马雅可夫 斯基的代表作,同时取名自第一乐章,也就是“打倒你们的爱情”。此 诗是诗人题献给自己的缪斯的,也就是诗人为此用一颗子弹穿透自己心 脏而留下遗迷的女人——莉莉。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 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 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 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 穿裤子的云意味 没有肉体,没有欲,只有灵魂,只有精神,其实是 自嘲。 • 据说是写给初恋情人的,本诗有四部分,这里只是序曲。 这部长诗 写于1914-1915年。原名《第十三个使徒》,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说: “《穿裤子的云》我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基本思想:‘打倒你们的爱情’、 ‘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 这就是四部乐章的四个口号。” 这部长诗是献给莉、尤、勃里克的,他 是马雅可夫斯基最亲近的女友。
穿裤子的云(节选)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 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将要尽情地把它 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囧)欲而发狂的 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穿裤子的云意味 没有肉体,没有欲,只有灵魂,只有精神,其实是
自嘲。
•
据说是写给初恋情人的,本诗有四部分,这里只是序曲。 这部长诗
写于1914-1915年。原名《第十三个使徒》,马雅柯夫斯基在序言中说:
“《穿裤子的云》我认为是当代艺术的基本思想:‘打倒你们的爱情’、
‘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
艺术转变
• 从1919年起,马雅可夫斯基同未来主义的右翼分道扬镳,组 织“共产主义者——未来主义者”协会,简称“康夫”。 1923年,他创办《列夫》(即《左翼艺术阵线》)杂志,担 任主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一系列关于文艺问题的诗篇中, 如《给艺术大军的命令》(1918)、《给艺术大军的第二号 命令》(1921)、《魏尔伦和塞尚》(1925)等,马雅可 夫斯基对未来主义者们、想象主义者们、阿克梅主义者们提 出批评,大声疾呼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为 现实斗争服务,为未来的共产主义服务。从创作实践来看, 马雅可夫斯基这个时期的某些诗歌虽然或多或少的残留着未 来主义的痕迹,但其主流是革命化和大众化。
穿裤子的云(节选)
你们的思想
幻灭在揉得软绵绵的脑海中,
如同躺在油污睡椅上的肥胖的仆从。
我将戏弄它,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
脏的碎片,
莽撞而又辛辣的我,将要尽情地把它
戏弄。
我的灵魂中没有一茎白发,
它里面也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
我以喉咙的力量撼动了世界,
走上前来——我奇伟英俊,
我才二十二岁。
粗鲁的人在定音鼓上敲打爱情
温情的人
演奏爱情用小提琴
你们都不能像我一样把自己翻过来,
使我整个身体变成两片嘴唇!
来见识见识我吧——
来自客厅的穿洋纱衣裳的
天使队伍中端庄有礼的贵妇人
像女厨师翻动着烹调手册的书页,
你安详地翻动着你的嘴唇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由于肉(囧)欲而发狂的
。 中那些整天浸泡在会议里的官僚主义者
1924年以后,他的创作进入成熟期,先后发表 了长诗《列宁》(1925)和《好!》 (1927), 长诗序曲《放开喉咙歌唱》(1930),讽刺喜剧 《臭虫》(1928)和《澡堂》(1929),以及美国组 诗和特写《我发现了美洲》等。长诗《列宁》从 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 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 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
人,
变换着自己的情调,像天空时晴时阴,
假如你们愿意——
我可以变成无可指摘的温情的人,
不是男人,而是穿裤子的云!
我不信,会有一个花草芳菲的尼斯!
我又要来歌颂
像医院似的让人睡坏的男人,
像格言似的被人用滥的女人
• 这篇名为《穿裤子的云》、创作于1915年结束的长诗,是诗人马雅可夫 斯基的代表作,同时取名自第一乐章,也就是“打倒你们的爱情”。此 诗是诗人题献给自己的缪斯的,也就是诗人为此用一颗子弹穿透自己心 脏而留下遗迷的女人——莉莉。这就意味着这首诗同时是首凄凉而悲情 的诗。诗人终生未娶,也不曾衰老,虽然在自我终结生命的时候已经37 岁,年入中年,可诗人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活在自己的“二十二岁的激 情”中,激情燃烧的诗,也是首悲情四溢的诗。
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明确宣布站在苏维埃政权的一边,维新政权工作,他到 广场去,到工厂去,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朗诵诗歌,进行革命宣传鼓动工作。 面对资产阶级庸夫俗子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诅咒,马雅可夫斯基愤然挥笔,写下了 震撼人心的《革命颂》(1918)。
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数量众多,题材 广泛,形式多样,是诗人的艺术才华蓬勃发展的时期。 诗剧《宗教滑稽剧》(1918)通过《圣经》中洪水淹没大地的神话传说, 反映十月革命的内容。 长诗《一亿五千万》(1920)用夸张和抽象的手法,表现新旧世界的斗 争,歌颂一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的伟大胜利。 著名短诗《开会迷》(1922)以辛辣尖锐的语言,讽刺嘲笑苏维埃政府
这就是四部乐章的四个口号。” 这部长诗是献给莉、尤、勃里克的,他
是马雅可夫斯基最亲近的女友。
ОБЛАКО В ШТАНАХ[1]
ТЕТРАПТИХ
•
Вашу мысль, мечтающую на размягченном мозгу, как выжиревший лакей на засаленной кушетке, буду дразнить об окровавленный сердца лоскут; досыта изъиздеваюсь, нахальный и едкий. У меня в душе ни одного седого волоса, и старческой нежности нет в ней! Мир огро́мив мощью голоса, иду — красивый, 10 двадцатидвухлетний.
(1915)
长诗《战争与世界》(«Война и мир» )(1916)诗人控诉了帝国主义战 争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发出了反对战争的悲愤呼声
1917年,马雅可夫斯基从艺术之宫走上战斗的街垒,同革命人民一道参加埋葬旧世 界的斗争。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 产阶级!”以轻蔑的口吻宣判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死刑,这首短诗成了革命水兵 攻打冬宫时的战歌。
• 生平(жизнь) • 创作之路( творческий путь ) • 作品简介 • 其他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科夫斯基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
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
生于格鲁吉亚。1908年参加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1930年4月14日,马雅可 夫斯基悲愤的自杀了,终年只有36岁。
这些作品在艺术上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追求标新立异, 强调诗歌意境的音响、色彩和运动的效果,其思想倾向则是资产阶 级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雅可夫斯基在革命形势和布尔什维克党 的影响下,写作了不少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作品。
« 在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长诗《穿裤子的云》( Облако в штанах» )
创作之路(творческий путь)
1912年底,他与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 (),出版俄国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
« ( Пощёчина общественному вкусу» )。收在诗集里的马雅可
夫斯基两首短诗《夜》(«Ночь» )、《早晨》以及后来陆续发表 的一些诗作如《码头》(1912)、《城市大地狱》(1913)等,都 有着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