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案12光源 色彩 光的直线传播

合集下载

光现象复习导学稿

光现象复习导学稿
反思
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使用人:韩雪芬田晓伟
点拨
自学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米/秒,这是目前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2.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二、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和“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4、图中的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物体AB。
3.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交流解惑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到光密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到光疏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记忆方法:对空气、水和玻璃,空气中的角>水中的角>玻璃中的角,这里的角可以指入射角或折射角。




1、在右图中,MM’是介质A和B的分界面,其中之一是空气,一束光从介质A入射到介质B,入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_____度,其中_______介质是空气。
2.三原色光:红光,蓝光,绿光。
2
1、.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B.在岸边看见水中的月亮

光的直线传播 最终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 最终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源,能区分哪些物体是光源,并能将光源进行分类。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3、会画光线。

3、能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点一:光源1、能够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①月亮、②太阳、③钻石、④开着的白炽灯、⑤燃烧的蜡烛、⑥萤火虫.上述物体中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上面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

学点二:光的传播1.思考与交流: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

那么,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弯的,还是直的?你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光的传播路径?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它周围的大气并不均匀,那从大气层外射向地面的阳光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点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交流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学点四:光速①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说明了什么?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到底有多大呢?二、当堂检测:(一)填空题1.___ _ ___的物体叫光源,在太阳、月亮、火把、反光的镜子、电灯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 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 ___.2.光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画光路图时,光线用带的线表示.3.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主要利用了的道理.4.闪电和雷声是云的放电现象,它们是同时产生的,但我们只能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_.5.光在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______m/s,合_______km/s.地球距太阳约1.5×1011m,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实际上是太阳在______s前发出的.(二)选择题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12.在晴朗的天气时,树荫下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些明亮的圆形小光斑,这是()A.太阳的像 B.太阳的影子 C.树叶的缝隙D.树叶的影子3.下列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A.看不到不透明体后的物体 B.日食和月食C.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 D.人的身影早晚长,中午短4.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是()A.变长B.先变长再变短C.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5.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看白烟开始计,因为烟雾看得清C.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D.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C.它是小孔的像 D.是长方形的(三)思考题想一想我们刚学习的光与第二章已学过的声在传播上有什么不同?三、学后反思(课堂小结):回忆一下,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2。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2.进行实验验证。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光的传播问题,激发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兴趣和好奇心。

2.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3.实验展示与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展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取一根笔直的透明玻璃棒,将其一端放入水中,使其倾斜进入水中。

步骤二:向水中注入一些食盐,并搅拌均匀。

步骤三:用激光笔将光线射入玻璃棒内,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教师通过实验的展示和现象的解释,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和原理。

4.学生实验(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讨论与总结(20分钟)学生依据实验结果,进行实验讨论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6.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通过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际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场景和方法。

举例一:如何解释太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到地面上的现象?举例二:如何解释眼镜的成像原理?通过拓展应用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概括,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讨论,掌握了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对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的训练,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现象;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难点: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现象。

【预习·导学】一、光源:1、什么是光源?你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2、光源分为几类?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3、什么叫光线?许多光线的集合称为光束二、实验探究探究光的传播条件自带透明容器和激光手电,探究光的传播条件。

同学们思考并讨论:(1)在此实验中,激光手电的作用是什么?(2)做实验时,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你有什么方法?(3)如果只让光射入一种介质中,就得出实验结论,可以吗?你认为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三、光的传播速度1、传播速度:光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2、传播条件: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通常取___________。

【自学·研讨】(一)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69-72页的内容。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二)自我检测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灯2、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光源(如:太阳、水母等)和____________光源(如电灯、篝火等)。

3、排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的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4、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年是____________单位。

(三)归纳总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训练】1、能够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正在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太阳、月亮,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影、倒影,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北极光……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天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教学内容
4.我们都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其中原因是。
板书设计
3.3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教后反思
2.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日食
B.月亮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月食
C.地球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日食
D.地球挡住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的暗区就是月食
3.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小孔成像 B.日食和月食 C.影子的形成 D.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就上面的现象提出问题:光的如何传播的?
学生猜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
学生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活动探究2: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1.教师演示:将激光束打在墙壁上,看到一个亮点,然后用酒精灯对激光束加热,你们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猜想: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改变。
3.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教学课题
光的直线传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学历案

《光的直线传播》 学历案

《光的直线传播》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2、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2、难点(1)设计与进行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2)解释日食、月食等复杂的光现象。

三、知识链接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

2、光线: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的世界里,白天阳光普照,夜晚灯光璀璨。

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光的直线传播。

(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1、提出问题光在空气中、水中和玻璃中是怎样传播的?2、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如光可能沿直线传播。

3、设计实验(1)在空气中,利用烟雾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在水中,向水中滴入几滴牛奶,使水变浑浊,然后用激光笔照射。

(3)在玻璃中,用激光笔贴着玻璃砖照射。

4、进行实验(1)在暗室中,点燃蚊香,使空气中充满烟雾,然后用激光笔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几滴牛奶,搅拌均匀,用激光笔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3)将激光笔贴着玻璃砖照射,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5、分析与论证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例如,在灯光下,人的影子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日食和月食(1)日食的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影子区域的人就会看到日食。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范文模板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3. 光的传播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难点:光的传播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 利用实验和实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传播特点。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光学基础知识,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2.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光的传播现象。

5.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教案模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3. 进行实验演示4. 分析实验结果5. 运用案例分析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传播现象,增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概念的理解。

2.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的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展示光的传播现象。

2. 实验器材,如激光笔、透明介质等,用于观察光的传播。

3.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光的其他传播现象,如光的折射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的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的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原理3. 光的传播现象的解释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原理。

2. 难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3.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激光笔、白纸、直尺、实验器材(如小孔成像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环节】1. 导入:利用激光笔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方式。

2. 新课导入: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3. 知识讲解: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原理。

4. 实验演示:进行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光的传播现象,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8.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 利用激光笔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关注光的传播方式。

2.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3. 讲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原理。

4. 进行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5. 学生分组讨论光的传播现象,分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3. 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学案12 光的色彩光的传播
【中考典型例题】
1.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 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2.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 A.发出红光B.发出红外线C.反射夕阳的红光D.折射夕阳的红光3.在硬纸板上穿一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4.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
5.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6.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7.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9.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10.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 .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 .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12.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
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 色光。

13.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
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1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1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
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
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
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
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
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a
圆孔 甲

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