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2)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3)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爆发、扩大的图片、文字资料等,突出二战爆发和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2.难点: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突破难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或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反映二战的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幻灯二)问: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些对策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提示:(1)美国:罗斯福新政。
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为今后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威胁世界和平,大战不可避免了。
(教师引入课题)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英法等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就学习本课内容。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考点: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时间:1941年6月。
概况:德军进攻苏联,不到几个月,德军便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影响:德国进攻苏联,二战规模扩大。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二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例题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
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A.法国B.英国C.苏联D.美国答案:C解析:题干中“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等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进攻苏联。
故选C。
例题2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答案:B解析: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答案B。
1.苏德战争爆发后,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A.列宁B.斯大林C.罗斯福D.丘吉尔2.2015年召开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东侵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莫斯科保卫战3.以下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的是()A.幕尼黑会议B.德国进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D.德国东侵苏联4.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据此回答:对苏德战争的初期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军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B.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C.苏联军民坚决抗击,节节胜利D.德军攻陷了苏联首都莫斯科1.B解析: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斯大林,答案B。
2.B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答案B。
3.D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答案D。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2.直接原因 • 经济危机的打击,导致欧亚战争策源地形
成。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 3.客观原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 ①目的:想将祸水东引至苏联;牺牲弱小
国家的利益,安抚侵略者。
• ②实质: 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行为。 • ③顶峰:慕尼黑阴谋。 • ④影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 策划者内容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
德、意、英、法 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 割让给德国。
张 伯 伦 场在 伦 敦 机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如痴如醉地沉 浸在“和平”的幻觉之中。他从慕尼黑回到伦 敦,一下飞机便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这幅图画表现的 正是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吹嘘慕尼黑协定的情景。
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 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资本主义 根 第
国家政治 源 二
经济发展 次
不平衡
世
直
经济危机 发接 界
的打击 大
加战 英法推行的 速 的 绥靖政策 爆
全面爆发:德国突袭 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
入 侵 德布 军拉 格 的
慕尼黑协定,并没有带来张伯伦所鼓吹的 “体面的和平”、“鲜花似的安全”。相反, 英法的出卖却换来了希特勒更为胆大妄为的行 动。1938年9月15日纳粹德国军队开进布拉格。 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完全吞并了。这就是纳粹 德军侵入布拉格的情景。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 1.全面爆发 • ①时间: 1939年9月1日。 • ②标志: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③概况: 1940年,德军很快占领包括法国在
初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试题

初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试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A.1938年9月B.1939年9月C.1941年6月D.1941年12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子目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中的内容:“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9月,故选B。
【考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二战的爆发标志、经过、结果、性质、影响。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A.英、法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B.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交给德国C.同意希特勒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D.建议召开英、法、德、意、波会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慕尼黑阴谋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子目慕尼黑阴谋中的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可知,故选B。
A选项是1939年3月。
【考点】慕尼黑阴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慕尼黑阴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慕尼黑阴谋的时间、内容、影响。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德军突袭波兰②德军空袭英国③德军突袭苏联④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子目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中的内容:“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可知,①德军突袭波兰是1939年9月。
依据“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考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害怕战争、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影响: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助长了法西斯侵略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错微析英法的绥靖政策以避战求和、祸水东引为目的;以牺牲他国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退让为主要特征,慕尼黑会议将英法这一帝国主义丑恶嘴脸暴露出来,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例题1“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答案:B解析:英、法这了避战求和,在慕尼黑会议上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答案B。
例题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本国既得利益B.推动德国进攻苏联C.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D.希特勒反共产国际假象的迷惑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任何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利益。
故正确答案为A。
1.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导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C.导致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D.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2.《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
”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3.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4.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的政策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政策1.D解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D。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绥靖政策的含义、表现及实质

考点:绥靖政策的含义、表现及实质含义: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表现: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实质:是英法等国采取的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安抚,并企图“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的一种外交政策。
例题1对法西斯侵略不敢加以制裁,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的利益的政策被称为()A.安抚政策B.和平政策C.交换政策D.绥靖政策答案:D解析:对法西斯侵略不敢加以制裁,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的利益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答案D。
例题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答案:A解析:慕尼黑会议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安抚,是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故选A。
1.下图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2.“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这句话评价的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3.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A.雅尔塔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4.“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A.苏台德区被割占B.法国战败投降C.苏德战争爆发D.日本偷袭珍珠港5.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还记得吗?2、德意日是如何走上法西斯道路的?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意日要求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得德意日要求对外扩张,以取得更多的势力范围。
二、导入新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怎样爆发的呢?(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
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③、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④、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二)、爆发“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时间:1938年内容: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后果:助长德国扩张野心,加速战争的爆发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奇怪的战争)大战全面扩大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场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全面扩大)慕尼黑会议左→右: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1、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①、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②、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③、和平主义思潮。
④、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A: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及影响

考点: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及影响内容:《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影响: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例题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所举行的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开罗会议C.德黑兰会议D.雅尔塔会议答案:A解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召开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答案A。
例题2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女士们,先生们。
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华盛顿会议召开C.《慕尼黑协定》签定D.杜鲁门主义提出答案:C解析: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参与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为了避战求和,对法西斯侵略进行妥协纵容,最终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答案C。
1.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2.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A.协定实现了祸水东引B.协定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C.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D.协定避免了弱小国家被侵略3.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的事件是()A.国会纵火案B.慕尼黑阴谋C.德国突袭波兰D.德国突袭苏联4.下边漫画是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形象描述?()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A解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慕尼黑会议,答案A。
2.B解析:1938年,张伯伦参与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妥协,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步伐,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 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 列颠帝国去卷入一场战争。 ——英国首相张伯伦
原因二:想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 国利益。
如果能让法西斯的洪流浇灭欧洲的共产主义之火, 那也是大快人心之事。 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很可能完全不卷入了。 ——英国首相张伯伦
视频反映出英法等国对德国无理要求的持什么态度?
绥
靖
政
策
含义: 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法西 斯侵略者的政策。 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西方大国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呢?
尽管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并且在凡 尔赛和会上也得到不少的战利品,但是英国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中损失却是非常严重的,其经济地位在世界上也 遭到削弱。 ——(法)米歇尔· 博德 《资本主义史》 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 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一战后的世界》 原因一:一战使得英国等西方大国的力量削弱, 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占了主导地位。
加速了_________
1939年8月23 日 ,苏联和德国 签订了《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 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
苏 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
台 德
区
8月31日,希特勒发出了‚第一号作战指令‛。 对波兰进攻应按照‚白色方案‛执行,进攻日期: 1939年9月1日。进攻时间:四时四十五分。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红军、海军、和苏 联全体公民必须保 卫每一寸苏维埃土 地,战斗到最后的 一滴血,来保卫城 镇和村庄。
斯大林
红场阅兵后奔 赴前线的红军
保卫莫斯科 的苏联士兵
苏军著名将领朱可夫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0 月至1942年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初,苏联军民 英勇奋战,取 得了莫斯科保 卫战的伟大胜 利!
丘吉尔对苏联立场的改变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
我们要牢记人类社会最起 码的常识:对生命的尊重!
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苏联在苏德战争开始前,做过两件事情,一是和 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是建立了东方 战线。苏联做的这两件事情,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 于弊?请课后进行研究。
丘吉尔(1874 年-1965年),曾两 度出任英国首相。同 时,他还是一个文学 家,1953年获诺贝尔 文学奖,这本《第二 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 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 惊人的巨额赔款。这个规定反映着战胜国的人民, 根本不知道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战败国,能付得起 相当于现代战争费用的赔款数额。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丘吉尔提到的和约指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德 国人,对和约的‚苛狠和愚蠢‛会怎么看?
《凡尔赛和约》不但没有消除 矛盾,还加剧了矛盾。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 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 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希特勒《我的奋斗》
希特勒
希特勒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 兵役制;不许拥有 空军,陆军人数不 得超过10万。 莱茵河东岸50千米 内,德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 奥地利的独立 1935年3月希特勒 宣布恢复征兵制并 扩充德国军队,建 立装甲部队和空军 1936年3月希特勒 宣布德国重新占领 莱茵兰非军事区 1938年3月希特勒 宣布德国与奥地利 合并
策划珍珠港偷袭 的日本海军上将 山本五十六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洲战场的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已对中 国的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进行了侵略。第二次 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8年9月 慕尼黑阴谋 时间: 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绥靖政策‛ 内容: 后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 的顶峰 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 到来 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 二战全 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面爆发 法国投降: 1940年6月 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 二战扩大 标志: 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 二战进一 标志: 步扩大 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那是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晚间,我在首 相别墅中,索耶斯走进房间说,‚十分确实。 我们在外面亲自听到这个消息。日本人已经袭 击美国人。‛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从丘吉尔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1941年 12月7日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 珠港,第二天,美国 对日宣战,太平洋战 争爆发,二战进一步 扩大。
原因三:仇视社会主义苏联,希望祸水东引。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 安心睡觉去吧!” —英国首相张伯伦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会议的 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 最后一个受害者 。 ——1938年捷克外长 绥靖政策的危害:助长了_________ 削弱了_________
善者的软弱助长了恶者的凶狠;出于安全和 想过平静生活的愿望而采取折衷妥协的办法,成 为直接形成灾祸的中心。不论各国政治如何变动, 各国共同采取广泛的国际行动,都是绝对的需要。
‚一天,罗斯福总统说他正在向公众征求意 见,为这次战争取个名称。我立即说:‘不必要 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 避免的了。‛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怎样才能避免再次发生二战这样‚不必要的战争‛?
丘吉尔的变化
(苏德战争爆发前)丘吉尔和他的同谋者认为: ‚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服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 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 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敦刻尔克
1940年6月22日,德、法签 署《贡比涅停战协定》,法 国投降。
由于英国掌握 制海权,德国企图 以空中优势摧毁英 国。1940年7月10 日,德空军轰炸英 国港口和护航舰队, 揭开了不列颠之战 的序幕。
轰炸使伦敦 陷入一片火海之 中,就连英国皇 家的白金汉宫也 未能幸免。英国 女王夫妇走上街 头,视察遭到破 坏的房屋建筑。
我在星期日(22日)早晨醒来以后,听 到了希特勒进攻俄国的消息。信念已变成了 事实。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从丘吉尔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1941年6月22日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6月到11月, 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 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 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 工业区。
我们将战斗到底 · · · · · · 我们决不投降。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不列颠空战鏖战了 10个月,英军损失了 915架飞机和414名飞 行员,德军损失了 1733架飞机和6000多 名飞行员。 1941年5月 10日德军不列颠之战以 英国的胜利结束。
为什么英国能取得 不列颠之战的胜来自? 丘吉尔打出了胜利的手势从丘吉尔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希特勒 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波兰
1939年9月1日 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绥靖政策在战时的延续
英国法国在西线静坐
波兰士兵在东线突围
苏联从国防 安全出发, 派兵占领波 兰东部,建 立了‚东方 战线‛ 。
波兰为什么会灭亡? 1、英法的绥靖政策。 2、波兰军事落后。 3、苏联的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