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基础练习(5课精品)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课件(全)共5课时

10
岳阳楼记
以练助学
名
师
点
睛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第二课时 阅读探究
3
名 师 点 睛
1.生难字 谪 守(zhé ) . 浩浩汤 汤(shāng) . 霏 霏(fēi) . 樯 倾楫 摧(qiá nɡ jí ) . . 宠辱偕 忘(xié ) . 属 (zhǔ) . 淫 雨(yí n) . 嗟 (jiē) . 岸芷 汀兰(zhǐ) .
力和动感,显得气势非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描写了湖光山色在不同时间里
呈现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景象。写景之中蕴含着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气度。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 喜或悲。表现了古仁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恒定淡然的心态与豁达的胸襟,说明无 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豁达淡然的心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 响。
8
7.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
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8.品味赏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远山……横无际涯”从空间上写出了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荡无涯,令人 顿感心胸开阔。洞庭湖本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
怀乡。 古义:国都。例:去国 . 国 今义:国家。 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例:予尝 . 尝 今义: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例:微 . 微 今义:细小,轻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我看》同步练习(含答案)

5 我看01 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丰润.(rùn)红晕.(yùn)疑.望B.忧戚.(qì) 枉.然(wǎnɡ) 漫.游C.谐奏.(zòu) 飘逸.(yì) 流.盼D.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解析:A.“疑”应写作“凝”;B.“戚”应读作“qī”;D.“拽”应写作“曳”。
)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______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B.①④⑥③⑤②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3.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
4.内容理解。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图画。
(2)“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无形地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
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情怀。
(1)【赏四季美景】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C.霏霏(fēi) 颓然(tuí) 偕忘(xié) 阴翳(yì)D.楫摧(jí) 淫雨(yín) 雾凇(sōng) 更定(g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寥政通人合风霜高洁朝晖西阴B.怡然心旷神怡锦粼游泳静影沉壁C.凄凉琼楼玉宇仓颜白发泉香酒洌D.伛偻长风破浪波澜不惊浊浪排空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B.佳木秀而/繁阴C.乃/重修岳阳楼D.四时之景/不同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湖中人鸟声俱绝C.百废具兴D.玉盘珍羞直万钱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B.翼然临于泉上临:靠近C.焉得更有此人更:还D.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6.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B.南极潇湘/初极狭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7.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其中写景是全文的中心。
C.《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雪中的西湖风光不凡。
D.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便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
新课标人教版初三_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故乡知识要点:1、小说的知识:(1)什么是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3)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什么?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侧面描写等。
(4)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5)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2、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
3、背景简介: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
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课前预习:一、字词:阴晦(huì)瓦楞(léng)胯(kuà)下獾(huān)秕(bǐ)谷鹁鸪(bó)(gū)髀(bì)嗤(chī)笑絮絮(xù)瑟(sè)索蜷(quán)缩寒噤(jìn)折(shé)本惘(wǎng)然恣睢(zì)(suī)潺潺(chán)黛(dài)色愕(è)然五行(x íng)二、辨析多音字、形近字,并注音:折.本:载.去:空.地折.断:三年五载.:空.军课堂训练:一、基础知识:1. 给加点字注音:隐晦.( ) 惘.然( ) 颧.骨( ) 嗤.笑( )鄙.夷( ) 恣.睢( ) 戳.破( ) 撩.逗( )2. 填空:①《故乡》选自《》,体裁是,作者是,原名,文章以为线索。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训练卷语文

第三章单元基础训练卷【本单元重点难点】1.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2.理解原子、分子等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的性质、特征;3.学会物质组成的正确表示方法、方式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B.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C.冰与水的混合物D.澄清的石灰水2.用微粒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微粒运动速率加快B.微粒间的间隔变小C.一种微粒改变成另一种微粒D.一种微粒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微粒中去3.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樟脑微粒质量很小B.樟脑微粒性质相同C.樟脑微粒不停地运动到空气中D.樟脑微粒与空气反应生成了无色无味的气体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5.关于氯酸钾、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氧气、空气等五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B.都是纯净物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B.原子是一切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B.②③④C.③和⑤D.③和⑥8.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1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9.下列有关化学符号“Cl2”含义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示氯气这种物质B.表示2个氯原子C.表示1氯分子D.表示1个氯分子里有2个氯原子10.最近科学家已证实,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我 看》同步练习

13
第二课时 阅读探究
一、文本探究。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我看》一诗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
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 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诗中“生命与自然的合流”契合。
9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悄悄柔过丰润的青草 B.我看它们底首又底首
( C )
C.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D.永在寂静的偕奏里勃发
10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悄悄揉过丰润 的青草 .. ________________ 诗中指丰茂滋润。 (2)无意沉醉 了凝望它的大地 .. 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和思想活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 忧伤烦恼。 __________ (4)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 ,树的摇曳 .. 转动目光看。 ____________
8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n) 丰润 ( rù . 忧戚 ( qī ) . n) 红晕 ( yù . 枉 然( wǎnɡ ) . u) 揉 过( ró . bó ( 勃 )发 摇曳 ( yè ) .
翅 yì (翼 ) xié ( 谐 )奏
飘 yì ( 逸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挽 着( wǎn ) .
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
代表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 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诗选》等。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基础过关练练习新人教版

单元基础过关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zhé)环滁.(chú)琅琊..(lánɡ)(yá)晦.明(huì) 崇祯.(zhēn) 拏.(ná)更.定(gēng) 一芥.(jiè) 毳.衣(cuì)雾凇.(sōng) 铺毡.(zhān) 沆砀..(hàng)(dàng)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侧畔.(pàn) 宫阙.(què) 琼.楼(qióng)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林霏.(fēi)暝.(míng) 弈.者(yì) 长.精神(zhǎng)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阴风怒号.(háo) 日星隐曜.(yào)樯.倾楫.摧(qiáng)(jí) 岸芷汀..兰(zhǐ)(tīng)饮少辄.醉(zhé) 伛偻..提携(yǔ)(lǚ)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yáo)(sù)觥.筹交错(gōng) 树林阴翳.(yì)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越.明年越:于、到2.增其旧制.制:规模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4.横无际涯..际涯:边际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11.薄暮冥冥..冥冥:昏暗12.去国..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21.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22.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23.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24.野芳.发而幽香芳:花25.伛偻..提携伛偻:这里指老人26.泉香而酒洌.洌:清27.山肴野蔌.蔌:菜蔬28.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29.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30.弈.者胜弈:下棋31.觥.筹交错觥:酒杯32.余拏.一小舟拏:撑(船)33.拥.毳衣炉火拥:裹、围34.雾凇沆.砀.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35.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四、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B.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 B.山肴野蔌 C.百废具兴 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去国怀乡 C.上下一白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C.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之景不同 D.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6.名篇名句默写。
(8分)(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2)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7.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9、故乡◎基础训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祭祀.()恣.睢()脚踝.()愕.然()寒噤.()颧.骨()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阴huì()潮xùn() chī笑()厚zhàng壁()深dài色()应chóu()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萧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鄙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惘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隔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语句的意思,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
③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起来。
④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
A、悲哀凄凉气闷悲凉B、凄凉气闷悲凉悲哀C、悲凉悲哀凄凉气闷D、悲凉气闷悲哀凄凉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一形象从另一侧面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趋困窘。
作者对这一形象给予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
B、《故乡》一文两次描写闰土的肖像,其作用是表现闰土少年与中年的巨大差异。
C、《故乡》中的“迅哥儿”即指鲁迅自己。
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与“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两句前者不是比喻句,后者是比喻句。
6、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⑴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⑵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
口口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口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口口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既然就并且B、即使也何况C、虽然而况且D、虽然但而且8、第一段以______描写为主,刻画了中年闰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9、第三段描写了闰土的______,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______所代替。
10、“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含义是不相同的。
“辛苦展转”指______,“辛苦麻木”是指______;“辛苦恣睢”是指______。
11、说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10、孤独之旅◎基础训练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撩.逗()掺.杂()旧茬.()戳.破()纯cuì() qū除()肥shuò()juē断()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了到另一翻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B、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知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
C、前行是纯脆的。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了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歇斯底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父亲也是有所慌张的。
②当他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已经是一大片了。
③到暴风雨将歇时,________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④鸭们十分乖巧。
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他们才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A、居然突然依然显然B、显然居然竟然忽然C、显然居然依然忽然D、忽然居然竟然显然5、选出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6、关于苦难名人是这样说的:(1)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雪雨。
——冰心(3)人的生命,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人名言,试写一条在下面。
7.简答。
“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欣赏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②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了天上。
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③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
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
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着。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
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
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
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
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
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④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
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⑤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⑥杜小康顺手枢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曲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8.①③⑤⑥这四段文字各属于什么描写?(A.动作描写B.环境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①____③____⑤_____⑥______9.第①段中4个加点的“黑”字,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作者这样肆意渲染,有什么作用?10、如何理解第④段中“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与第⑥段“他并没有哭”这两处细节描写?11、用“”画出文中的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12.杜小康为什么“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你是否也有过忽然长大的感觉?11、我的叔叔于勒◎基础训练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挣.钱挣.扎挣.脱挣.开B、煞.白煞.有介事煞.风景恶煞.C、蛋壳.蛎壳.金蝉脱壳.地壳.D、万象更.新变更.新旧更.替2、填空。
(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国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集《》。
(2)本文以为主线,以为副线来安排情节,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主人公是。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2)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2)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手法。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