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医学研究系列讲座_25_国外海军人员噪声防护研究情况介绍_吕传禄

合集下载

噪声性听觉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噪声性听觉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噪声性听觉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徐灵活;殷明;章建程
【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27)4
【摘要】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下的有害因素,强噪声可导致机体出现噪声性听觉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预防和治疗噪声性听觉损伤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根据噪声性听觉损伤(NIHL)的特点和机制,国内外学者对噪声防治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体护耳器防护和应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等.近年来,关于噪声习服和噪声易感性现象的研究为噪声性听觉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噪声防治领域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噪声性听觉损伤的易感者筛选以及易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
【总页数】4页(P360-363)
【作者】徐灵活;殷明;章建程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8
【相关文献】
1.噪声对听觉外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J], 蒋纪文
2.噪声性听觉损伤的特点与机制研究进展 [J], 章建程;殷明;徐灵活
3.两种评价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方法的比较 [J], 徐灵活;殷明;章建程;李中付;袁海霞
4.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豚鼠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J], 章建程;殷明;徐灵活
5.噪声性听力损伤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J], 王希营;朱全刚;高静;高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盲信号处理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

基于盲信号处理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

基于盲信号处理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研究目的和意义2. 盲信号处理相关理论介绍2.1 盲信号分离方法2.2 非负矩阵分解方法2.3 主成分分析方法2.4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2.5 非线性盲源分离方法3. 舰船辐射噪声检测系统设计3.1 系统框架设计3.2 系统硬件配置3.3 系统软件设计4. 实验结果分析4.1 实验设置4.2 实验数据分析4.3 分析结果讨论5. 结论与展望5.1 研究成果总结5.2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5.3 未来研究展望.第一章节: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现代战争中,舰船的辐射噪声检测是保障军事行动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方法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无法对噪声进行有效分离和定位,难以判断哪个信号源贡献于噪声,噪声成分随时间变化快等。

因此,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辐射噪声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盲信号处理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方法,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

随着盲信号处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使用盲信号处理方法来处理海洋环境中的噪声成为可能。

与传统的抑制噪声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去除噪声的特点,并且不需要了解噪声当中的特征信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近些年来,盲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各种噪声干扰处理方面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舰船辐射噪声检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比较多,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非线性独立成分分析、非负矩阵因式分解及常规调频分析等方法,其在物理仿真和实验验证上都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而国内则在盲源分离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方面进展相对缓慢,尚未达到一个完整的体系。

1.3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基于盲信号处理的舰船辐射噪声检测方法,研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噪声的来源,为保障海军作战行动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

基于浅海声信道特征测量的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源级获取方法

基于浅海声信道特征测量的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源级获取方法

宇航计测技术Journal of Astronau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2021年2月第41卷第1期Feb. ,2021Vol. 41, No. 1文章编号.1000-7202(2021)01 -0095-06 DOI : 10.12060/j. issn. 1000-7202.2021.01.17基于浅海声信道特征测量的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源级获取方法刘玉财陈毅易文胜 (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3)摘要针对浅海信道环境下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测量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水域声信道传播特征的舰船噪声源级工程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多基元空间能量平均方法来实现。

通过探讨以能量平均声压级曲线来表征浅水 域水下声传播特征,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浅水域声传播规律的计算经验公式。

对所提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湖上试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空间能量平均处理方法可以很好的抑制因浅水域声场起伏而带来的高 测量误差,对于提高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测量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声源级舰船噪声浅海信道中图分类号:0427.5 文献标识码:AMethod for Acquiring Ship Underwater Noise Source Level based on Measurement of Shallow Sea Acoustic Channel CharacteristicsLIU Yu-cai CHEN Yi YI Wen-sheng(Hangzhou Applied Acoustics Institute ,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hip noise source-level engineering test method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coustic channe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ip underwater radiated noise measurement in theshallow water channel environment. The method is realized by the multi-element space energy averaging, the energy average sound pressure level curve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haracterize of underwater sound propagation in shallow water, and acalculation experience formula suitable for the law of sound propagation in shallow water is proposed. The feasibility and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asurement method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lak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pace energy average processing method can suppress the high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the fluctuation of the sound fieldin shallow water,this method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ship radiated noise measurement.Key words Sound source Level Ship noise Shallow sea Acoustic channel1弓| 言舰船水下辐射噪声对舰船的战场生存和武器装备性能都有着重大影响,是评价舰船作战能力及隐蔽 舰船是各国海军战略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

改善船舰噪声听觉辨识的特征注入法

改善船舰噪声听觉辨识的特征注入法

改善船舰噪声听觉辨识的特征注入法李训诰;周利辉;丁文强【摘要】为提高声纳员对舰船噪声的听测识别水平,本文提出了特征注入法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指定子带重构、子带加权重构和特征子带注入法三个核心环节的建模仿真,对船舰噪声进行重构,进而对重构后的舰船噪声进行听测识别和谱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重构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果表明,采用合理重构方案的特征注入法能有效改善人耳的听测辨识效果.【期刊名称】《应用声学》【年(卷),期】2014(033)005【总页数】8页(P397-404)【关键词】听测;特征注入法;重构噪声【作者】李训诰;周利辉;丁文强【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青岛266072;海军潜艇学院青岛266072;海军潜艇学院青岛266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5661 引言潜艇水下目标识别主要依靠声纳员对舰船辐射噪声的听音识别。

舰船辐射噪声包括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等,水声信道、环境噪声和自噪声不时地对其干扰,加上声纳员自身听测技能的约束,使得听测识别的难度大,效果不稳定。

人耳听测训练的样本是音频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种舰船噪声。

人耳靠经验可以判断出舰船噪声中含有的各种不同的或强或弱的有用信息,因此听测识别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根据噪声信息,判断与噪声各部分相对应的舰船各种发声源,如齿轮的摩擦,柴油机气缸中气体的爆炸,等等。

根据舰船的各个声源,分析舰船的硬件配置,判断舰船的类型及其它相关信息。

按照这样的训练模式,人耳对于那些训练中出现过的噪声,经过不断的训练能达到比较高的识别率,但是对于陌生的没有接触过的噪声,识别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为了提高听测训练效果,首先需要对噪声进行处理,然后对反映目标特征信息的部分进行强化,通过对舰船噪声的分析,了解和掌握舰船噪声的本质特征。

在舰船噪声识别领域,自动识别方面研究很多,信号处理技术在特征识别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对舰船噪声进行各种频谱分析,例如功率谱、包络谱、高阶谱、小波分析等。

舰船振动噪声的快速预报技术

舰船振动噪声的快速预报技术

舰船振动噪声的快速预报技术舰船振动噪声是舰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舰船振动噪声不仅会导致舰船设备损坏、舰员疲劳,还会污染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预报舰船振动噪声的技术,对减少舰船振动噪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舰船振动噪声的预报是相对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许多因素,如舰船的结构、船体的水动力学性质、船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等。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快速预测舰船振动噪声的技术。

该技术基于建立船舶振动噪声预报模型。

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建立起振动噪声预报模型,从而得到船体、发动机、螺旋桨等船舶系统的振动来源,对船舶振动噪声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然后,将模型储存于计算机中,使用各种软件算法将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可快速预测舰船振动噪声。

该技术可以实时、连续监测船舶振动噪声,并预报可能的超标情况,方便船舶管理者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减少船舶振动噪声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损害。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部分港口得到了应用。

研究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航次的记录,实时监视、分析并处理得到的振动噪声预报可以为海事安全、环境监测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对保护海洋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预报精度不够高等,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由于舰船振动噪声预报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相信其预报精度会逐步提高,为舰船振动噪声治理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舰船振动噪声的快速预报技术可以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不断的深入研究,该技术将会更加成熟、简单高效,预报精度也会不断提高,以更好地为海洋保护和舰船管理提供服务。

相关数据是指在某一问题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统计起来的数据,包括原始数据、样本数据、统计量等内容。

下面以某地区某年度的交通事故数据为例,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目的:了解该地区每天的平均交通事故出现次数,并确定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外国海军舰艇的适居性

外国海军舰艇的适居性

外国海军舰艇的适居性吕传禄;王秀平;杨柳【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27)2【摘要】舰艇适居性是指组成舰艇环境的所有因素,舰艇全体人员能在该环境中有效地工作生活,对身体没有损害。

任何战舰的设计都有缺陷,但是不能危及人体健康。

舰艇建造技术日益提高,很多工作已经实现自动化,减少舰艇人员配额已是国外海军大势所趋。

但是,现代海军舰艇的复杂技术对舰员的要求很高,海军需要的是舰员大脑而不是其肌肉,需要舰员具有更多的相应才能。

舰艇上应用的复杂新技术超过了操作者、维修者的能力,导致舰员处于过度应激状态。

美海军调查发现,舰员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在其是否继续服役问题上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减少舰艇人员配额的同时,北约国家与美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改善舰员的生活质量,提高舰艇的适居性。

荷兰、澳大利亚海军规定新造舰艇要扩大舰员生活娱乐空间。

【总页数】2页(P189-190)【作者】吕传禄;王秀平;杨柳【作者单位】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1.81【相关文献】1.城市设计中的形象性与适居性可以兼顾吗? [J], 乔恩·朗2.外适内和——徽州古民居聚落"适居性"研究 [J], 毕迎春;张丹3.论综合性规划的设计理念--老龄化社区适居性的探索 [J], 陈贵武;张海青;肖红侠4.航天适居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J], 强静(综述)5.老年公寓室内空间适居性设计初探 [J], 彭鸿坤;史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舰艇螺旋桨水下噪声预测

舰艇螺旋桨水下噪声预测

舰艇螺旋桨水下噪声预测杨琼方;王永生;张明敏【摘要】Cavitation noise of marine propeller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hip's radiating underwater sound. Given the flat-slop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ource spectrum level of propeller noise, the spectrum decay index is presented,and the dependent parameters of the peak frequency and its spectral peak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The cavitation noise spectrum formulations within part frequency band for the two special speed under propeller cavitation condition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ship's propeller cavitation noise spectra at any speed by linear regression. Uniting the function of spectrum level at the given frequency versus propeller diameter under a given tip circumferential velocity condition and the increment of the spectrum level at the given frequency due to the change of tip circumferential velocity at some frequency,the spectrum level at the given frequency under non-cavitation can be derived for submarine,while the sound level increment on account of spectral level getting into the sharp spectral peak regime and the additional increase of rotating speed above the critical valve should be added under the cavitation condition,in which case the submarine propeller noise spectrum can be predicted at any speed within the whole band. Finally, the derived equations are validated by the exist data and the error is less than 4dB. The tip cavitation inception index used during the predic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narrow band tonal noi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cavitation tunnelexperiment.%螺旋桨空化噪声是舰艇最主要的辐射噪声源.文章分析了螺旋桨噪声平坡形谱曲线的特点,给出源声级谱级曲线的衰减指数值,分析了特征频率和峰值谱级的影响因素.由螺旋桨空化状态下两个特征航速对应的部分频段内的噪声谱级计算式拟合得到水面舰船螺旋桨空化后任意可达航速下的噪声谱曲线.结合叶梢周向速度一定时特征频率处谱级与螺旋桨直径的函数关系和频率一定时叶梢周向速度变化引起的特征频率处谱级变化量,得到潜艇螺旋桨无空化状态下特征频率处谱级,在空化状态下,还需要加上螺旋桨进入尖锐谱峰区和转速进一步升高引起的声级增加量,从而得到了潜艇在任意航态下整个频带内螺旋桨噪声谱级的计算式.利用已有数据对计算式进行了检验,计算声级误差小于4dB.计算中用到的叶梢初生空泡数和判定是否出现窄带调噪声要通过空泡筒试验确定.【期刊名称】《船舶力学》【年(卷),期】2011(015)004【总页数】8页(P435-442)【关键词】舰艇;螺旋桨;空化噪声;平坡形谱曲线;窄带调噪声【作者】杨琼方;王永生;张明敏【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武汉,430033;海军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武汉,4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4.33;O427.51 引言无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艇,声隐身性能都是衡量其战斗力的重要指标。

舰艇人员噪声性聋的防治及健康教育

舰艇人员噪声性聋的防治及健康教育
11噪 声 强度 .
噪声性 耳 聋 的发病 频 率 随噪声 强 度 的增 加 而增 加 。
1 . 声 频谱特 性 2噪
在 强度 相 同 的条 件下 .高频 噪声 对 听力 损 伤 比低 频 大 : 窄频 带噪 声 或纯 音对 听力 的损 伤 比宽频 带 噪声 大 。
1 . 声 类型 3噪
在 轮 机 舱 内安装 消 声 、 隔声 、 吸声 和 防震 等设 施 。
33做好 个 人 防护 , 时 尽 量 远 离 强 噪声 . 必须 接 触 9 B . 平 如 0d
噪声 超过 8 0d 5 9 B强 度 时 , 即对 耳 蜗造 成 损 伤 , 于 损 至 伤程 度 . 与下列 因素有 关 :
SL声压级 ) P( 以上 的 噪声 时 , 当使 用 护 耳器 。 耳器 是个 体 应 护 噪声 防护 既 经济 又 有效 的措施 。 耳 器按 其工 作 原理 可分 为 护 主动 型 和被 动 型两 大类 ; 结构 形 式 可分 为 耳塞 、 罩 、 按 耳 防声 帽和 通 讯 耳机 四大 类 。一 般 耳 塞 在 2 0 80 0Hz 率 范 围 5 — 0 频 的平 均 隔声 值为 2 — 5d , 能好 的可 达 2 — 0d 。 0 2 B 性 5 3 B 传统 耳 罩 的 降 噪主要 依 靠 耳罩 的隔声 作 用 , 对 中高频 的隔声 性 能 它 比较 理想 . 对 低 频段 降 噪效 果 较 差 。 1 纪 8 但 9世 0年 代 问 世 的有 源抗 噪声 耳 罩 . 噪声 主动 控 制技 术 应用 于 传统 的耳 罩 将 中 .利 用 耳机 主 动发 出的声 音抵 消声 罩 内残 余 的低 频 噪声 . 从 而 弥补 了传 统 耳罩 对 低频 段 降 噪不 足 的缺 点 . 耳 罩 在各 使 频 段都 得 到均 匀 的 降噪 效果 。 噪声 头盔 是 将整 个 头部 罩起 抗 来 的 防护 用 具 . 般 由盔壳 、 一 内衬 垫 、 罩 等 组 成 . 在 头盔 耳 常 中引 入 通 讯 系统 . 而结 构 复 杂 、 积 大 且 笨重 . 带 不 舒 因 体 佩 服 . 用 不 方便 , 它 具有 很 好 的 隔声效 果 , 使 但 中高频 隔 声值 可 达 4 — 0d 不 仅 能 防气 导 噪 声 , 能 衰减 骨 导 噪 声 对 内耳 0 5 B. 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军医学研究系列讲座(25)
国外海军人员噪声防护研究情况介绍
吕传禄,陈伯华,甘辉亮
[关键词] 噪声;听力损伤;海军 [中国图书分类号] R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736(2011)01-0018-02
噪声是海军舰艇环境中主要有害因素之一。

航母飞行甲板最大噪声可达150dB,两栖攻击舰甲板的噪声可达96dB,这都大大高出了美海军84dB的噪声暴露标准。

听力问题在海军人员中广泛存在。

1995年,经对美军大西洋舰队人员的12492份听力敏度图调查发现,听阈偏移的发生率为29.0%,由此可见一斑。

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不仅影响舰员的作战能力和身心健康,还会导致较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外军十分重视海军人员噪声防护方面的研究。

1 海军舰船噪声的主要来源
舰艇噪声主要是由主辅机、发电机、环控系统、推进系统等机械设备运转造成的。

同时,飞机起降、武器发射、各种警报也是噪声的主要来源,环境噪声如海浪、海风等也是噪声来源之一。

2 噪声防护的医学研究
2.1 舰艇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舰艇噪声对甲板人员、飞行人员和舱室内人员均有影响。

美军的一项调查显示,航母甲板人员、工程人员和行政人员发生听力损伤的比例分别是17.0%、27.0%和4.0%。

噪声不仅影响舰艇人员的听力,还会影响他们的睡眠、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理等方面。

近年来,有关军事噪声对人员心理、生理及睡眠方面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外军研究的重点。

2.2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预防医学研究 美军十分重视噪声性疾病易感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先后有数项研究调查了听力损失在海军人员中的流行情况,以及人员的易感特征,并将诱发耳听觉波(EOAEs)作为评价早期噪声性耳聋的敏感指标。

2.3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药物治疗与预防 目前,预防
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吕传禄,陈伯华,甘辉亮)和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促进神经营养代谢的药物和抗氧化剂。

美海军研究发现,采用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内耳的抗噪声能力;在噪声暴露的前后,给作业人员使用抗氧化剂并结合噪声防护装备,可有效减少或逆转噪声性听力损失。

3 噪声防护装备的研究
虽然各国舰艇都采取了相关的工程学降噪措施,例如采用超低噪声主机、辅助机械和传动机械,采用气幕降噪系统,采用消声瓦或涂敷吸音涂层等,但这些都不足以防止有害的噪声暴露。

因此,必须进行个体噪声防护。

1979年,美海军制定的《海军听力保护方案》规定,定期对海军舰船进行声学测量,凡超过85dB的舱室,被确定为噪声危险区。

在此区域工作的舰员或进入危险区的人员,必须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噪声防护装备主要有两种:一是被动式降噪设备,包括耳罩、耳塞;二是主动式降噪设备。

3.1 耳罩 大多数耳罩型保护器的设计都较为相近。

靠近皮肤的密封材料都是无毒的,适合性、舒适性因素及总体性能变化都不大。

研究发现,较大容量的耳罩比小容量的耳罩在某一范围内提供的衰减效果要高,且较重的材料对低频噪声衰减效果要好。

此外,某些耳罩还要考虑与头盔、通讯系统以及耳塞的搭配使用。

3.2 耳塞 美海军3种最常用的耳塞为AeroEAR classicTM泡沫耳塞、V-51R单凸缘耳塞和三凸缘耳塞。

其中AeroEAR classicTM泡沫耳塞与Sound Guard PVC泡沫耳塞效果相近,且美军近来正在讨论是否采用Sound Guard PVC泡沫耳塞代替AeroEAR classicTM泡沫耳塞;单凸缘耳塞在库存消耗完后也将不再继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四凸缘耳塞。

三凸缘耳塞是一种两用作战耳塞,两端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黄色一端可用于武器射击时防噪声,褐色一端用于稳态噪声的防护。

由于有的海军人员经常因耳塞使用不当而导致听力损失,因此,美国海军已经开始研制定制
的深插式耳塞。

这种耳塞,可以使噪声衰减及野战条件下正确插入的能力与耳模设备的舒适性之间达到平衡,从而避免了耳塞使用不当的情况。

3.3 主动降噪设备 主动噪声消除(ANC)装置通常安装在耳机或头盔的耳罩里,可与通讯系统组合。

一个主动噪声消除耳机或头盔通过一个微型麦克风连续对内部噪声采样,再将噪声信号传至控制电路,并将其转换成相差180°的噪声,通过耳机喇叭重新释放,抵消原来的噪声。

然而,主动噪音消除装置只在低频范围内有效。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对于使用保护装置的人员,噪声可通过4种途径进入内耳:(1)通过保护装置周围的骨与组织;(2)引起保护装置的振动,在外耳道产生声音;
(3)透过保护装置内部的空隙;(4)透过保护装置周边的缝隙。

因此,噪声防护装备的使用效果不仅与其自身的噪声衰减能力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行为和工作条件,如出汗、头部运动、说话和吞咽动作等。

4 对我海军噪声防护研究的建议
4.1 舰艇设计 加强舰艇工程学防噪技术的研究,从噪声源角度预防噪声。

深入研究在舰艇设计中的设备选型、舱室分布、建筑材料确定等方面降低舰艇噪声生成,或减少对舰员工作与生活影响的措施与技术,提高舰艇的适居性。

4.2 医学预防与治疗 主要包括易感人群的筛查、早期敏感指标的制定、预防性药物和治疗用药的研制。

其中对易感特征的研究可以帮助制定舰艇人员参选标准,减少舰艇人员发生听力损伤的风险。

同时,还应研究制定合理的噪声暴露时间限值和作息时间表。

4.3 防护装备 (1)研制新型的噪声防护装备,其研究重点:一是研制高性能的材料,不仅要考虑其噪声衰减能力,还要考虑材料的毒性、刺激性;二是在装备设计方面,研究使用先进的设计技术与方法,提高防护装备的噪声衰减能力和长期使用的舒适性,以及与通信系统的兼容性。

(2)制定各种防护装备的适用条件和使用规范,加强噪声防护必要性的宣教。

4.4 医学鉴定与赔偿标准 听力损失是常见的服役相关残疾之一,美国有专门的法规适用于耳与听觉的残疾评级,并规定了对服役相关听力损伤的赔偿标准,且其听力损伤评定结合了阈值1、2、3、4kHz的均值与语句辨别能力,评定结果与赔偿标准密切相关。

考虑到我海军新时期新阶段的使命任务,建议重新制定适用于我海军的听力损伤鉴定与赔偿标准。

(收稿:2010-10-18 修回:2010-11-20 编校:王 敏)
·短篇个案·
胆碱能性荨麻疹致过敏性休克1例
柴瑞峰
[关键词] 胆碱能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9736(2011)01-0019-01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4岁。

因剧烈运动时晕倒,急送我队就诊。

患者自诉既往有多次类似病史,有荨麻疹病史,常在剧烈运动中出现,夏轻冬重。

日前在5km跑训练中,有全身刺痒感,继而出现心慌、乏力,随即晕倒,并伴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查体:血压70/50mmHg,心率126/min,体温35.5℃,意识清楚,口唇及指(趾)端发绀,手足冰凉,躯干及四肢(掌跖除外)皮肤潮红、多汗,压之褪色,且恢复较慢,有直径2~3mm细小风团。

初步诊断为胆碱能性荨麻疹致过敏性休克。

立即给予吸氧、盐酸肾上腺素1mg肌内注射,磷酸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10mg静脉滴
作者单位:461700 河南襄城,71309部队卫生队(柴瑞峰)注,并快速补充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维生素C3.0g+ 10%氯化钾10ml,氯苯那敏10mg肌内注射。

约5min后全身皮疹消失,刺痒感减轻,血压升至90/60mmHg,心率110/min,体温36.2℃。

此时出现寒战,立即给予液体加温及保暖措施,50min 后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除困倦思睡外无其他不适症状。

3周后复诊,行1∶5000乙酰胆碱皮内试验,结果阳性,支持原诊断。

2 讨 论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致过敏性休克更为罕见。

本病常由于机体精神紧张、遇热、运动后,引起胆碱能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而导致荨麻疹特征性症状。

表现为无皮疹出现,或在躯干和肢体近端皮肤(腋部、掌跖除外)出现红色、直径约2mm细小风团,此种风团消失快且不留瘢痕,但有显著针刺、剧痒感。

如累及呼吸道,可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累及消化道,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累及循环系统,可出现头晕、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

本病多发于青年,成年后一般可逐渐缓解。

发作时可给予抗组胺、抗胆碱药物治疗,出现休克时应行过敏性休克抢救治疗。

本例给予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很快获得缓解。

去除诱发因素,或口服抗组胺药、钙剂、维生素C可预防或减少本病发作。

(收稿:2010-09-23 修回:2010-11-15 编校:李 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