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安徽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

合集下载

《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小朋友,快来猜猜我是谁?
52
72
46
48
12
70 86
36 50
98
14
小朋友,快来猜猜我是谁?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 98.
52
72
46
481270Fra bibliotek8636 50
98
14
小朋友,快来猜猜我是谁?
(1)正方形里最大的数是我,我是98.
58
百位 十位 个位
50

58 50
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活动
都是两位数时,先比较 十位上的数,然后在比
较个位上的数。
在 里填上“<”、“>”或“=”。
23 < 33
93 < 94
40 = 40
57 > 53
69 > 68
99 < 100
请你任意写出一个两位数
1、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
北师大版本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 比较数的大小
1.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58 )。 2. 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63 )。 3. 48里面有( 4 )十和( 8 )个一 。 4. 27里面有( 7 )个一和( 2 )个十 。
按照数的顺序填数
(1)
28 29 30 31 32 33
(2)
0 10 (20 ) (30) (40) 50 (60 ) (70 )(80)( 90)(100)
52
72
(2)我在圆和三角形里,比80大,我是86.
46
48
12
70 86
36 50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实施指导意见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实施指导意见

附件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实施指导意见(暂行)为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和《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要求,整校推进开展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及校本应用全员考核任务,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制订本意见。

一、主要任务按照“试点先行、打造样板、创新应用、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省级规划、市级统筹、县级组织、学校实施的机制,整校推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及校本应用全员考核工作。

各级的主要任务如下: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合理可行的全省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实施规划和政策措施。

2.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指导各县区组织开展整校推进工作。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本县区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实施方案,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指导学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4.中小学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组织、支持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二、工作职责(一)省级职责1.负责省能力提升工程的规划与管理,成立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组建省级管理团队,负责全省整校推进实施工作统筹与监管。

2.组建省级专家团队,开展专题调研、规划研制、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绩效考评和总结提升等工作。

3.制定应用能力培训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建设省级培训团队,优先支持省级培训团队参加国家级培训。

4.遴选市、县区和中小学开展省级试点工作。

培训试点市、县区和试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组织试点学校教师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支持试点学校的校本研修,指导试点学校校本应用考核。

5.研发案例式的整校推进实施工作手册,推广省级试点经验。

淮南市第二届(2018)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大赛获奖结果

淮南市第二届(2018)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大赛获奖结果

宫岑岑 3
语文 晏子使楚ppt
何元芬 3
84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85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庞岗小学 86 安徽省凤台县凤凰中学
87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涧坝小学 8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宋庄小
学 89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三小 90 安徽省凤台县尚塘乡中心学校 91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92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学
148 安徽省凤台县尚塘乡王桥小学
149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联湖小学
150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大树小 学
15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中心学校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宋庄小
152

153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54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55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涧坝小学
156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82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83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瓦杨小学
184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
185 安徽省凤台县凤凰中学
186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87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188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学
189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大树小 学
190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学
191 淮南市田家庵区三和中心小学
程杰
3
语文 春日
程龙务 3
体育 花球啦啦操
程婷婷 3
数学 认识折线统计图
楚楠
3
语文 《背影》
代红亮 3
语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丁培利 3
英语 初一下册第六单元课件
董田田 3
数学 平移和旋转

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个人赛结果公示

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个人赛结果公示

126067 60385 30287 120459 90523 25819 129883 38197 111199 118943 57015 42939 39409 88353 142053 102041 1981 40483 91313 115189 25117 63527 66093 611 7851 129755 42625 139465 10975 36403 67941 137077 5897 77839 20009 853 77341 30001 123549 15139 59173 138863 48277 34735
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 天净沙秋思 湖心亭看雪 细节描写 浅析蒹葭景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让背影更感人 如何体会句子中作者的情感 语言简明 爱莲说 表达要得体 辞格——比喻 中考专题复习——口语交际 记叙文阅读之赏析重要句子的方法 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天净沙秋思赏析 拟写公益广告词 解读孔乙己悲剧的密码 介词 骆驼祥子导读 作文的立意 与朱元思书写景方法赏析 布局与谋篇 挥不去的乡愁 现代文阅读句子赏析题解题方法 妙用动词—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 巧用细节描写于细处见神韵 老王 孔乙己中的对比手法 抓住细节 紫藤萝瀑布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背影写作启示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写作 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微言缓行情更深 名句,让你的作文蓬荜生辉 爱莲说的写作特色 短文两篇托物言志手法解析 说明方法 文言文五字翻译法 变色龙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比喻句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安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7.13•【字号】皖教师〔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安徽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包括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下同),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突出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加强区域协同,定向发力、精准施策,破瓶颈、强弱项,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效率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经过3-5年努力,全省乡村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求,质量水平明显提升,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地位大幅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主要措施(一)深化拓展师德师风治理成果,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1.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情怀、有担当、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鼓励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

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

做好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双培养”机制。

鼓励乡村学校党组织与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建强乡村学校思政教师队伍。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强化社会实践参与,引导乡村教师通晓乡情民意,增强教育实效。

2.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师德养成教育,选树先进典型,加强示范引领。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定期注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04.02•【字号】合教秘人〔2020〕22号•【施行日期】2020.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合教秘人〔2020〕22号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安排,结合实际,现就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努力建成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检测体系;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实施范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三、具体任务1.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需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其中,县(市)区级管理团队不少于5人。

按照市、县(市)区、学校三级责任划分,3年内,市级每年培训管理团队人员100人,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保障管理团队成员参加1次以上的培训。

2.开展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培训。

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组建培训团队(不少于20人),负责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实施效果评价工作。

3年内,市级每年培训团队成员100人,县(市区)保障培训团队成员参加1次以上的培训。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谢谢欣赏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研究活动。

在研究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纵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视我们目前的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数学基础知识来教数学,割裂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数学与实践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数学研究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数学教学导致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常识和办法办理简朴的实际问题,探索和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胜利的体验。

谢谢欣赏谢谢欣赏3.初步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系统化课例成果,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加强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充分开辟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届安徽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

第二届安徽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

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竞赛项目要求一、课件“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

考虑到农村目前硬件环境,本次评选课件不包括移动终端课件。

(一)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作品报送形式提交的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用特殊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二、微课“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参赛教师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以现行教科书为参考,自主选择某一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微课,并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课,并配套提供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一)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200MB。

(二)作品报送形式提交微课,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三、团队赛(一)比赛形式1.团队赛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提供网络环境,每个参赛团队由3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参赛学科自定。

2.参赛团队现场抽取学科课题,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初始设计和制作、陈述与答辩两个环节;比赛成绩不分学科排名。

3.比赛环节的基本要求(1)初始设计和制作参赛团队根据所抽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微课的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安徽省乡村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
竞赛项目要求
一、课件
“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

考虑到农村目前硬件环境,本次评选课件不包括移动终端课件。

(一)制作要求
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作品报送形式
提交的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用特殊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二、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短小精悍、生动灵活,不能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或剪辑课堂实录的方式制作。

参赛教师应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以现行教科书为参考,自主选择某一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微课,并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课,并配套提供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一)制作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200MB。

(二)作品报送形式
提交微课,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三、团队赛
(一)比赛形式
1.团队赛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提供网络环境,每个参赛团队由3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组成,参赛学科自定。

2.参赛团队现场抽取学科课题,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初始设计和制作、陈述与答辩两个环节;比赛成绩不分学科排名。

3.比赛环节的基本要求
(1)初始设计和制作
参赛团队根据所抽的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微课的制作。

(2)陈述和答辩
采用说课课件展示的方式,由参赛团队中的一名选手向评委介绍参赛作品(设计意图和实施方案等),时长为5分钟左右。

作品介绍完毕,参赛团队根据评委提出的两个问题经协商讨论(2分钟)后,由介绍作品之外的两位选手分别回答问题。

两位选手回答问题的时间合计不得超过5分钟。

(二)作品要求
本次比赛的作品由“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和“微课”两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
微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案由“微课程设计方案”和“微课程实施方案”两项内容组成。

“微课程设计方案”是参赛选手在具体开展微课程制作前,对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媒体表现和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整体规划的文字说明(文字数量限定在800字以内,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微课是在给定的课题中选择1个教学难点或重点,不是针对整节课)。

“微课程实施方案”是参赛选手为学生设计的如何运
用微课进行学习和开展学习评价的文字材料(文字数量限定在500字以内)。

2.微课
微课是微课程实施过程中,供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使用的学习内容材料。

比赛作品中的微课时长在5分钟左右。

微课的文件大小在100MB以内,文件格式为WMV或MP4。

3.作品陈述
采用说课课件展示的方式,用于介绍参赛作品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方案、微课应用方式、教学反思等。

(三)评价指标
2.微课(占30%)同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