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共39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 《与山为邻》PPT课件(共32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 《与山为邻》PPT课件(共32页)
• 莱茵河、多瑙河、波河
概括一下瑞士地形的主要特点。
• 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 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瑞士结合其山区特色开展了哪些 旅游项目?
• 登山:阿尔卑斯山区山峰众多,夏季适宜进行登山 活动;
• 滑雪:冬季雪后阿尔卑斯山区特别适合开展滑雪运 动,且滑雪场众多,设备齐备。
思考: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这样发展生产? 体现了什么科学道理?
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 自然和谐相处。
衣食住行特色
秘鲁安第斯山区 (垂直的生计)
自然环境 农业文明成就
山区的农业生产 (以安第斯山为例)
农业的垂 直布局
山上:畜牧业 山下:种植业
垂直的生计
山地之国 瑞士
• 瑞士位于欧洲中部,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是典型的 山地之国,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 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 美誉。
世界上最长的山 脉
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
境 ﹣2℃
7℃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 米,气温下降约6摄氏度。因 此,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 观差异明显。
假设山山区脚不的同气海温拔为高度, 16℃ 其2降5℃水和,热请量计不算同不,同形
成海山拔上高山度下的差气异温明。显的
25℃ 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
与山为邻
与山为邻
相对于平原地区来说,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 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 艰苦。但是,山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 地不同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
与山为邻
秘鲁安第斯山区
找一找:安第斯山脉的位 置
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
位置:西半球 走向:从北到南纵贯南 美洲大陆西部,呈南北 走向。

初一历史最新-新人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一)》课件 精品

初一历史最新-新人教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一)》课件 精品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何感想?你愿意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地 方吗?为什么?
还是去山下的 牧场打工吧!
请大家出谋划策!
我们到矿山 去赚钱!
我们该如何 发展当地经 济?
阿尔卑斯山区居民
现代化的缆车
野外宿营地
豪华的山庄
络绎不绝的游客
你认为阿尔卑斯山区能成为旅游热区 的原因有哪些?
长街宴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是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 这一天是村民、亲友们欢聚放松身心开怀痛饮的日子。节前,家家 户户都要准备好数十种哈尼风味的菜肴,好酒。节日这天,每家人 抬出一至二桌菜肴,从村头一直摆到村尾,足有三四百桌。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这样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第一站
天山山脉
中国地形图
从这张“天山山脉景观图”中,你看到了 哪些自然景观? 我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平均海拔超 出4000米,山体表面的自然景观自上而下呈 现出明显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山麓地带, 我们只能看到砾石遍地的荒漠;在低缓的山 坡上,开始出现绿油油的草地,人们不时会 看到成群的绵羊;山腰以上,常常分布着茂 密的森林,大都数是耐寒的针叶林;针叶林 地带之上,又会见到草地了;草地之上自然 就是白皑皑的雪山。
哀牢山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4、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梯田农业对人们的生 活有何影响?
1、哈尼族山寨的选址 一般建在向阳开阔的山坡上 2、对哈尼族小伙子的评价 流传一句俗语“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还有……?
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 草顶构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 堆放家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 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 覆盖,既有防火,又可堆放物品。蘑菇房玲珑美观,独 具一格。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 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

第二课与山为邻第1节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1.安第斯山脉的概况(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 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

(2)垂直的自然景观①成因: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②表现(见上图)海拔1 500米以下的山脚为热带,分布着热带雨林;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区为暖温带,分布着灌木、矮树、草地;海拔3 000-4 500米的山区为寒温带,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方,终年积雪。

原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2.印第安人的生产特色(或: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1)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地势起伏很大,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2)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3.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1)衣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2)交通: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

但是,骆马却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穿着: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

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印第安人的发展(1)过去: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如今:在严酷的高寒山区,他们仍在辛勤劳作,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
美洲
秘鲁安第斯山脉山区马铃薯的收获季节,五彩缤纷:黄色、 红色、蓝色、紫色、紫罗兰色以及带黄色斑点的粉色等等。奇 形怪状:有圆形的、有长形的,还有扭曲在一起的,还有像拐 杖一样钩状的,也有像陀螺那样的螺旋形的。当地农夫给这些 马铃薯取的名字也都惟妙惟肖,比如:弄媳妇哭、老骨头、黑 美人、白鹿鼻、红影子等。
海拔1500-3000米之间的山区为暖温区,分 布着灌木和林地。
海拔3000-4500米之间的山区,为寒温带, 分布着大片的草原。
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方,终年积雪。
秘 鲁
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海拔较低的山谷、 山坡,印第安人开 辟梯田,种植玉米 、马铃薯、小麦和 大麦等农作物。
大家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原产地是哪吗?
• 交通条件:
• 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旅客乘火车可直接到达 山峰观看冰川奇景;许多地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 ;还有直升飞机为遇到危险的游人提供求助。
除旅游业外,你知道瑞士还有那些 知名产业?
• 除旅游业外,瑞士的手表制造、金融保险 业也非常发达,这与瑞士国土面积狭小、 资源缺乏等有着较大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高海 拔山区从山麓到山顶,导致自然景观呈 现垂直变化。
垂直的生计
观察: 秘鲁安第斯山区从山麓到山
顶自然景观的变化
终年积雪
寒温带:草原
暖温带:灌木 和林地
热带雨林
看图3-17
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脚为热带,分布着大面 积的热带雨林。
阿尔卑斯山区高山峡谷景观的形成得益于河 流和山川的作用。
读图P67,找找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 国家。
• 自西往东依次是法国、意大利、瑞士、列 支敦士登、奥地利。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39页PPT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39页PPT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与山为邻
6



无游ຫໍສະໝຸດ 氛,天高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谢谢!
1
0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
本节课通过介绍山区的生活环境、经济活动和文化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山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并通过对课本中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同时,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山区生活的兴趣,培养其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态度。
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山区生活的基本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活动,如模拟山区生活、讨论山区可持续发展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2课与山为邻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是学生了解地理差异、文化多样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区域性特征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第2课“与山为邻”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山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其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教学软件和网络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地图教学:利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山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山区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4)参与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山区社区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山区的需求和挑战,培养社会责任感。
(5)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开展与山区地理、人类活动相关的课题研究,如山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山区经济发展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参加学术讲座:推荐学生参加与山区地理、人类活动相关的学术讲座,如专家讲座、研讨会等,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与山为邻

与山为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山为邻[教材分析]“垂直牧场”“如画梯田”,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应因地制宜,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

同时教育学生要走一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前部分来讲,既有独立性,又是它的继续和延伸。

[教学目标]1、了解天山山地垂直牧场的分布情况,及哈萨克人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安排生产和生活的。

掌握“四季放牧”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了解和熟悉哈尼族人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积极改造自然、修筑梯田的情况。

了解梯田对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掌握筑梯田种水稻的科学性。

3、通过绘图、析图,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运用示意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特征的能力。

4、通过学习了解人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安排生产生活的内容,进一步认识到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又明确自然条件在人地关系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生产生活的情况。

教学难点:哈萨克族和哈尼族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来组织生产生活所包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国最早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有么含义?生:就是说外出旅游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师:那大家愿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我行万里路去认识两个各具特色的民族——哈萨克族、哈尼族吗?(愿意)这两个民族都是与山为邻、依山而居的民族,分别在天山山脉、哀牢山区。

板书:第二课与山为邻哈萨克族哈尼族天山山脉哀牢山区二、概况:师:现在全班分成两个旅行团开始这次的民族风情游吧!先请大家做出发前的准备,借用地图册(地形图、气候图)了解一下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概况,以便我们准备衣物行囊。

生:天山位处西北内陆,海拔超4000米,典型的的高山高原气候。

(备足各式衣物)哀牢山区邻海而居,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与山为邻》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2《与山为邻》课件(共39张PPT)

玉米品种繁多,颜色各异,早在7000年前印 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玉米也成为了 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
马铃薯又名土豆,它营养丰富,产量高,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原产于美洲的马铃 薯现在已遍布世界各地。

羊驼毛质地轻柔,纤 维细长,保暖性强, 极为珍贵,有“纤维 上帝”之美誉。
夏季
观光度假、登山
阿尔卑斯山区多峡谷、 山峰。山区海拔较高, 从山麓到山顶景观差 异明显,风景优美。
高原山地气候 夏季凉爽
你还可以享受哪些 设施和服务呢?
★ 冬季
冬季积雪、银装素 裹,为滑雪运动提 供了条件
你在滑雪中可以 享受哪些设施和 服务呢?
缆车 冰川列车
自然环境
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 夏天成为观光避暑胜地,冬季发展 滑雪运动
羊驼:原产于3000-4800米的安第斯山,以草 为食,身上长有浓密、光亮的长毛。

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秘鲁人培 育出抗寒的马铃薯品种,还利用昼夜温差大发明了 常年保存马铃薯营养价值的方法。
羊驼和骆马的奶、Biblioteka 也是食物来源。住村落

骆马:3500多米高的半干旱草原上特有的动物, 是骆驼家族中最小的成员。有长长的脖子和腿, 它善于用脚底和脚趾,以便在岩石和砾石上站得 更稳。能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 耐饥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林业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23:1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