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巴关系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之动因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之动因分析

<div class="article_tit"> 20世纪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之动因分析</div> <span>作者&nbsp;:&nbsp; 韩晓青齐鹏飞</span> <p> [内容提要]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中巴双边陆地边界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表现积极,极力推动中巴之间的边界谈判。

其原因是复杂的,是由巴基斯坦当时的内外环境所决定的。

巴基斯坦希望通过中巴边界谈判,达到其改善和中国的关系,进而改变其整个周边外交环境的目的。

本文拟对中巴边界谈判过程中,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的表现、原因以及目的进行梳理和分析。

<br/> [关键词]巴基斯坦中巴边界谈判巴印关系巴美关系<br/> <br/> 1951年5月,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在外交上选择了“巴美结盟”战略,加入了美英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战略上选择了“一边倒”,倒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在冷战格局下,50年代的巴基斯坦和中国关系并不是特别友好。

6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却一反常态,主动提出进行中巴边界谈判的建议,并且在边界谈判过程中表现得相当积极和友好,全力推动中巴之间的边界谈判。

<br/> 巴基斯坦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中巴之间的边界谈判呢?通过中巴边界谈判巴基斯坦能得到什么呢?以前学界对这些问题,也有过一些并不深入甚至并不准确的分析,因此,笔者拟利用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最新解密的档案材料,试图对巴基斯坦在60年代初期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的表现、原因和目的,进行梳理和阐释。

<br/> <br/> 一、巴基斯坦积极推动中巴边界谈判的表现 <br/><br/>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克什米尔地区相接壤,这段边界长约599公里,历史上从未划定过。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是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冷战对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期间,世界分为两个阵营: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二分格局导致全球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同时也推动了各国之间的联盟形成。

例如,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作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军事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巨大,促使各国重新评估自身的战略利益和对外关系。

二、冷战加剧的地区冲突和战争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不同的地区冲突和战争,使得世界各地的冲突不断加剧。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东冲突等都是冷战时期因意识形态对立而引发的战争。

这些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给世界带来了长期的恶劣影响。

三、冷战对国际合作的影响冷战期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国际合作遭受了很大的挑战。

冷战双方的敌对态度让国际合作变得困难。

例如,苏联和美国对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合作受到限制,各方在军事技术和太空竞赛上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程度。

四、冷战的后果与改变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苏联解体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资本主义阵营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

冷战结束后,国际合作得到了重振,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促进了各国之间更密切的经济联系。

五、冷战对国际关系安全的影响在冷战期间,世界面临重大的安全压力。

核武器的发展和核军备竞赛使得冷战双方的对抗更加危险。

冷战加剧了核战争的威胁,给世界带来了持续的恐惧和焦虑。

同时,冷战期间的间谍活动和情报战让世界充满了不信任和猜疑,对国际关系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六、冷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冷战期间,各方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力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在第三世界进行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干预。

这种干预使得发展中国家内部冲突加剧,制约了其自主发展,对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七、冷战对国际法和人权的影响冷战期间,双方的意识形态对立也对国际法和人权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决巴以冲突的相关思考论文

解决巴以冲突的相关思考论文

解决巴以冲突的相关思考摘要:巴以冲突旷日持久,大国因素也参与其中,致使巴以冲突的解决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当前这场巴以冲突的持续,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巴以双方基于民族对立和隔阂形成的互不信任,是冲突激化和持续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双方强硬势力的活跃是冲突扩大和持续的直接原因。

9.11国际反恐形势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巴以双方的相互报复,美国等外部力量不尽妥当的干预未能起到及时制止冲突扩大的应有作用。

这些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巴以冲突的持续。

关键词:巴以冲突和平进程大国政治综观历史和现状,解决巴以冲突的困难有的来自巴以内部,也有来自外部。

这主要包括:美国真正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双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对达成和平协议至关重要。

一巴以冲突持续的原因2000年9月28日开始爆发的巴以冲突不仅给双方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而且使双方自90年代初开始的和平进程就此中断,中东局势变得更为复杂。

这期间国际社会虽曾多方调解、斡旋,提出了多个停火建议和和平方案,但均未能真正奏效,冲突仍在继续,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目前也尚无结束的明显迹象。

当然这其中的历史,宗教原因一直就存在着。

当人们瞩目于这场冲突之时,不能不关注和探寻冲突持续的原因。

(一)巴以双方互不信任和各自内部强硬势力的活跃是冲突激化和持续的直接原因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谅解与信任是国际间相互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也是缓解冲突和争端的必要条件。

反之,缺乏谅解和信任,民族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对立和隔阂发展、蔓延,不仅难以使国家间关系正常发展,而且会加剧纷争和对抗。

巴以争端持续多年,其原因固然复杂,但两大民族间长期存在的对立和不信任情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9.11事件后的国际反恐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巴以冲突的扩大和升级9.11事件以后,美国在全球加强了反恐的力度,使国际反恐问题提上日程,也使得不同国家原本在反恐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进一步凸现,国际反恐形势更为复杂。

中巴关系解密

中巴关系解密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这个有着7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1.7亿多人口的“四好国家却不为中国人所熟知,中国学界对中巴关系的研究少之又少。

中巴到底有着一种什么样的“独一无二”的关系?分析一下1962~1965年间中巴关系的嬗变以及变化的动力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经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巴间“全天候”的友谊历久弥新。

一、结盟时代:中巴分属不同的阵营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和巴基斯坦就已是结盟政策积极的实践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往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开启了中国同盟外交的先河。

此外,中国通过“抗法援越”和“抗美援朝”先后与越南和朝鲜建立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

印巴分治后,两国因克什米尔等问题而长期对立。

巴基斯坦无论在人口还是在土地面积上都大大弱于印度。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印度横亘其间,成为楔入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一个硕大的充满敌意的楔子。

面对如此险境,巴基斯坦前外长乔德里坦言:“巴是个小国,它需要依靠外力帮助”。

在经历过短暂的外交中立后,巴基斯坦迅速倒向美国,成为美国主导下的两个军事同盟条约——《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的重要成员。

50年代初,中巴两国分属相互竞争的阵营,与中印关系相较,中巴关系冷淡有余而热情不足。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1952~1954年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无一例外地抱怨巴基斯坦政府很少邀请中方人员参加他们的宴会,并把这种冷遇归结为“巴基斯坦统治阶级进一步投靠美帝,政治上越来越反动的必然”。

尽管巴基斯坦在朝鲜战争、中国联合国席位等一系列涉及中国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尽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巴订立军事同盟,但是中巴两国都期望保持正常的国家间关系。

从中国方面来讲,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仅可以实现“安定四邻”的紧迫任务,而且也可打破美国军事包围,真正实施“走出去”的新战略。

对巴基斯坦而言,同时与两个强大的邻国为敌绝非良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无疑会使巴基斯坦集中精力与最主要的对手印度博弈。

为什么中巴关系这么好

为什么中巴关系这么好

为什么中巴关系这么好2015年主席的首次出访选择周边国家,显示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

那么,为什么中巴关系这么好?自1963年开始,中巴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逐渐走到了一起,从心怀疑虑到肝胆相照的朋友,巴基斯坦也从美国盟友转变为中国“巴铁”。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提出“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后,巴基斯坦已经成为中国西进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伊油气管道建设,中国的一路战略得以实施。

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现实经济层面,中巴之间合作都是中国南亚外交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两国人民和国家间的友谊,实际上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外交合作,共同繁荣的典范。

巴基斯坦把中巴友谊写进了小学课本,他们从小受教育就说中巴友谊,这在世界历史上都很少见,因该说中巴关系是经得住时代和风雨考验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两个国家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世界史上也很少见。

外国媒体认为,新的军事技术合作升温意味着中巴之间在政治战略、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是因为冷战的结束而降低,反而是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进一步得到加强,可以说,中巴关系基本上不受冷战局势的影响。

加拿大媒体认为,其原因是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恰恰在冷战结束以后有所恶化,对于中国而言,巴基斯坦通往西方的军事技术渠道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更有利用价值。

从冷战时代开始,巴基斯坦军队装备的西方反坦克导弹、美式“毒刺”地对空导弹、甚至F-16战斗机的某些技术、法国的“阿古斯塔”系列潜艇技术等都有可能流入了中国,中国加以吸收消化之后,仿制的武器系统再度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进入巴基斯坦,“红箭”-8A 反坦克导弹、“前卫”1防空导弹在巴基斯坦生产就是最好的例子。

几乎大部分中国军队装备的武器都有仿制西方同类产品的痕迹,如海军装备的“宋”(中国版的“阿古斯塔”)级潜艇、歼-10A战斗机(F-16基础上的以色列LAVI战斗机的中国版),而这些武器又恰恰是巴基斯坦的现役装备。

外国媒体称,事实上,巴基斯坦的国防装备几乎被中国所承包,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

中巴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原因是什么

中巴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原因是什么

中巴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原因是什么中国与巴基斯坦是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巴情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比印度洋还深!很多人都好奇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巴关系的内容,欢迎阅读!中巴关系这么好的原因一196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印关系的急剧变化,对中巴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巴基斯坦对美国在军事上援助印度的政策感到不满,对美国扶植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没能给予巴任何援助也大为失望。

巴基斯坦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明确支持中国的立场。

巴基斯坦认为:边界冲突的责任在印度,中国完全是出于自卫;中印的冲突是有限的,西方国家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印度从西方获得大量武器,不仅为了对付中国,而且是为了对付巴基斯坦。

当时的国际背景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是入侵印度,并给予印度巨大的军火支持。

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撤军跟后勤跟不上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中印边界冲突后,巴基斯坦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友好和合作的态度。

中国则投之于桃,报之于李。

在随后的两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坚定的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

中国的介入也彻底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中巴关系这么好的原因二促使中巴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1989年发生在夏天的事件。

事件过后,美国单方面宣布将采取军事制裁中国。

更让人恼火的是,美国还鼓动巴基斯坦跟随美国的政策。

美国的一份“美巴两国协议备忘录”称:美国与巴基斯坦国,都是同时属于民主化的国家,而与巴国有着关系的邻国中国,是一个极端缺乏民主的国家。

此次采取得“暴行”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与制裁的。

巴国应该遵循我国政府所提倡导制裁中国。

在这之后的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美国率先针对中国开始提议联合国制裁中国议案,随后绝大多数成员国是赞同的,而一部分与中国有着“一定友好关系”的国家如朝鲜、非洲等国家,均投票表示了弃权。

中巴关系_精品文档

中巴关系_精品文档

中巴关系导论中巴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双边关系。

这两个国家都位于亚洲,是发展中国家中的重要成员。

自建交以来,中巴两国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深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作。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巴关系的历史背景、双边合作领域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探讨中巴关系对两国以及地区和世界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巴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面临国际孤立和经济困境,而巴基斯坦也处于与印度关系紧张的境地。

两国的政治共同点和互补性利益促使他们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和巴基斯坦共同对抗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巩固了他们之间的战略合作。

1963年,中巴边界问题达成了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这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双边合作领域1.政治合作中巴两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互访,巩固了中巴友谊。

此外,两国还分享了国际上的一些立场,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中,中巴常常相互支持。

另外,中巴还积极开展反恐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双方以及地区的安全稳定。

2.经济合作中巴经济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79年中巴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间的贸易额显著增加。

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国。

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建设更加深化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

CPEC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旨在加强中巴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产能合作等领域的合作。

3.军事合作中巴军事合作是两国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

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装备,包括战斗机、导弹等。

两国还定期举行军事演习,以进一步加强双方军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巴军事合作在维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两国还可以在更多领域进行深化合作。

例如,在科技创新、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可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解决巴以冲突的难点及其相关思考

解决巴以冲突的难点及其相关思考

解决巴以冲突的难点及其相关思考解决巴以冲突的难点及其相关思考一、引言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解决巴以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难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解决巴以冲突的难点及其相关思考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二、巴以冲突的复杂性1.历史渊源解决巴以冲突必须要全面了解其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宗教、文化和领土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和分歧。

了解历史,对于寻求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2.宗教和领土问题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在于宗教和领土。

犹太人和穆斯林对同一块土地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认知,这导致了两个民族之间的难以调和的矛盾。

3.外部势力的介入巴以冲突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的大量干预和影响,这加大了解决难度。

各方利益的交织与重叠,使得协商解决方案更加困难。

三、解决难点的思考1. 和平谈判的重要性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必由之路。

各方必须通过平等和充分的谈判,寻求最终的解决方案。

在谈判中,需要保持理智和冷静,共同寻求最大公约数。

2. 国际社会的斡旋和引导国际社会在解决巴以冲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美国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应该积极斡旋,为双方提供平台和桥梁,推动巴以双方就和解问题进行对话。

3. 调整国际社会对于中东地区的态度和政策国际社会对于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和政策思维,这使得很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对中东地区的政策和态度,为解决巴以冲突创造有利条件。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巴以冲突中,双方应该坚持对话解决问题的原则,寻求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

双方需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以谈判解决矛盾,达成共识。

国际社会应该在中东地区问题上起到应有的作用,积极引导各方沟通,促进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五、结尾解决巴以冲突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全面思考问题的根源,善于借鉴国际成功案例,合理规划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和努力,相信巴以冲突的难题最终能够迎刃而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0年 1 0月
湖北 第二 师范学 院学报
J u a fHu e ie s y o u ai n o r lo b i n Un v ri fEd c t t o
0e. 0 0 t2 1 Vo. 7 N . 0 I2 o 1
第2 7卷第 1 O期
冷 战 后 由 巴 关 系 酌 内 在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巴基斯坦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 两国之间的交 往 源远流长 。 中巴往 来 自从 两 千多 年前 就开始 了。 张骞早在 大约 公 元前 16年会 见 贵 霜 人 首 领 , 2 联
系 贵霜人共 同抗 击 匈 奴 人 。在 后 来 中 巴两 国 的交 流 中 , 国的学者 、 两 高僧 为传 经 立 教 , 绍别 国风 土 人情 介 撰写 了许多作 品 , 些作 品在 当今 既 是 中 巴两 国交 往 这 历程 的印证 , 也变成 了学者 研究 古代 中 、 巴两 国概况及 两 国之间交 流史 的资 料 。东 晋 高 僧法 显 , 代 高 僧 玄 唐 奘等 克服重重 困难 , 山涉 水 到 当今 的 巴基 斯 坦 探求 跋 佛教 经典 , 探索 别样 的 印度 文 明 。 同时 巴基 斯 坦 也有 名僧 、 学者 为中 巴文 化来往 做贡 献 。


20 08年 中 巴 贸 易 总 额 平 均 每 年 有 l 美 元 的增 0亿
幅 , 20 到 0 8年 中 巴双 边 贸 易 额 已达 到 7 O亿美 元 。很 明显 , 迈进新 世 纪 , 巴贸易 额 的发展速 度 已有相 当大 中
的提 高 , 双边 贸易 在 各 自 国家所 占贸 易 总额 比例 仍 但 较小 。 因此 中巴贸 易 总额 仍 需 提 高 , 展速 度也 需 要 发
过 大 等 。这 些 可 能 会 给 中 巴关 系的 发展 带 来 消 极 影 响 。
关键词 : 中巴关 系; 中巴经济贸 易; 民间往 来; 内在 因素 ;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 : 89 1 D 2 .2 作者简介 : 杨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34 2 1 ) 004 -3 17 —4 X【0 0 1 - 90 0 龙 (9 4一) 男, 18 , 湖北武汉人 , 硕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为 国际关 系史、 世界 古代史、 民族 史等 。
大步 提高 。
表 1 04— 0 8 20 20 年中巴贸易总额概况表 ( 单位: 亿美元)
年度 中巴贸 中国 中国 巴贸易 占中国外贸 占巴国外贸
易总额 出口额 口额 进 逆差额 总额的比例 总额的比例
20 0 3年 2 . 1 .5 5 7 1 . 43 8 5 .5 28
杨 龙
( 华师 范大 学 历 史文化 学 院 , 西 四川 南充 670 ) 35 1
摘 要: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有着深情厚 意的邻 邦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与 巴基斯 坦在 15 9 1年 5月 2 1日正 式建立 外交关 系
后, 两国友谊 以 1 6 中印边境战 争为转折 点, 经关 系发展 的探 索期与 高端期。至今 中巴两 国仍保持 着“ 天候 、 9 2年 历 全 全 方位 ” 的友好 关系。然而在 中巴交流 中, 仍有一 些 内部 不利 因素, 中巴之 间交通 不便 、 如 民间交往规模 过 小、 中方 贸易差
ci g .ns t/o m /xztjh l1 o .o c/ti cu nz / s t / ) n v ac l h j. m
20 0 4丘 3 . l 2 . 6 5 9 1 . 1 O 6 4 6 .5 8 7
O 2 % .8
0 2 % .6
87 .%
8 7 % .4
在近代由于同受殖 民帝国侵略, 两国往来受到些 许影响。但 16 9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巴关 系改善的 个转 折点 。在 该转折 点之 前 中 巴友 谊经 历着 冷淡期 与摸 索期 , 而该 转折 点之后 中 巴友谊 踏上 了全 方位 、 全 天候 的战略伙伴关 系 , 国政 治 、 两 经济 、 化 交 流 开始 文 频繁起来 , 中巴之间 的交 往 跨 过 了两 国建 交 之 初 的摸 索期 , 迈 向高 峰 。 开始 改 革开放 以后 , 国 的综 合 国力 已有 相 当大 的提 中 高, 已经成 为世界 第三 大经 济实体 , 国的软实 力 已经 中 延伸至整个世界。没有中国的参 与, 世界 的新秩序就 难 以形成。而中巴之间依然保持友好往来 , 始终保持 着 对称均衡 的状态 。 2 世纪的世界是个相互影响的“ 1 地球村” 不同地 , 区、 国家之 间相互 影响 , 同发展 。 中 巴关 系虽然 一直 共 保持友好 , 但影响 中巴友好往来 的内在 因素( 中巴经 济贸易往来 、 民间交流等 ) 深刻影 响 中 巴友 好往 来 。 将 中 巴经济 贸易 因素 首先 , 中巴贸 易 规模 较 小 。 中 巴 自建 交 之 初 就开 始 了经贸 往来 , 直到 2 但 1世纪 之前 , 四 、 十年 间两 这 五


20 0 5年 4 . 3 . 26 43
83 .
2 6 3 . 23
4 . 32
O 2 % .9 O 2 % .9
0 3% .
l . % 22 l .4 10 %
l.8 1O %
20 0 6年 5 . 4 . 1 . 25 24 O1
20 0 7丘 6 . 54 5 3 4. 1 . 11
20 0 8年 6 . 1 5 . 5 1. 6 4 .9 9 8 97 O o 9 6
O 2% .7
l .9 3 1%
( : 系作者综合网上 中国驻 巴基斯坦共和 国大使馆 经济商务 注 本表
参赞处所编各年度中巴双边贸易经贸合作简说所得。(t : p. o hp/ km b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