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上大、上国会考研经验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会计硕士中考研失败经验分享

会计硕士中考研失败经验分享

会计硕士中考研失败经验分享做任何事情都有成败之分,有的人为成功而欣喜,也有的人为失败而沮丧。

希望大家在成功之后戒骄戒躁,更重要的是在失败之后更要有所总结,站起再来。

下面就是一些在会计考研中失败的一些经验教训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报考本来想报金融学硕,后来复习两个月以后,感觉不对路,数学和专业课都没有多大。

后来在论坛看到会计专硕,一想,会计和金融一家亲。

而且会计就业面更广。

所以果断转了。

目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

整个暑假基本泡在图书馆。

后来8月左右的时候知道会硕改革,思前想后,考两门,上财基本无望了。

在大概考虑了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多个高校后,最终选定在浙工商会计专硕。

因为公费、因为租房住在杭州、因为跨考等多方面原因。

最重要的是就业。

虽说浙工商不是211,但是它有会计博士点,而且浙江省就四所招专硕,浙大牛不说了,财经和电子科大与工商旗鼓相当,主要是想以后留在杭州发展,考本地高校,以后就业有优势!所以就选择了它。

考研复习从7、8、9三个月是一边复习专业课,一边看联考的逻辑、数学和英语。

国庆以后,就全面转向联考科目了。

逻辑的书用了机工版的和奇迹百分百,数学就用了《奇迹百分百》和陈剑的《高分指南:考前冲刺》,英语完全是按照英语一的复习,做阅读、翻译,抄写范文。

在把97-06年十年英语一真题做了一遍,背单词等等。

风里来,雨里去的。

夏天那么热,冬天那么冷都坚持下来了,考前也是模拟陈剑的数学考前冲刺和找的逻辑模拟卷,和英语一真题。

反正,考试之前,给自己定的最低目标是综合140,英语70。

因为我直觉今年难度要加大。

可事与愿违,惨遭失败。

初试进行时我是在中国计量学院考试的,老早就先去高沙预定旅馆了。

考前想看会书,看不下去了。

就躲在房间看电视剧,看电视。

第二天,拿到试卷以后我照着以前的顺序,先写逻辑,不知怎么的,头脑反应很慢,而且逻辑题明显比前两年难。

因为前两年基本都是削弱、加强等文字很多的题目。

这次主要是假言命题超多,还有很多要推理的题目。

考研MPAcc会计硕士考情分析

考研MPAcc会计硕士考情分析

考研MPAcc会计硕士考情分析上篇文章中,凯程教育初数教研室马燕老师已分析了2015年MPAcc考研的一些特点,下面就具体介绍所要报考学校近几年的情况,供2016考生择校时参考。

首先是属于“灭绝师太”级别的三所MPAcc招收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校区的分数线一直是所有院校中最高的,这所兼具985和211的学校MPAcc的实力也是顶尖级的,招收人数一般是在100人左右,对于一些基础牢固、实力强的学生来说,还是可以考虑这所院校的。

清华大学是中国所有院校中的顶尖级学校,复试分数线大多数情况下与人大持平,但是其招收人数极低,一般就是1人或者2人,其中还包括保研学生,从考上的概率来看,有勇气选择这所学校的学生很少。

上海财经大学属于大多数实力强的学生比较青睐的一个学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地点在上海,北上广三个城市一直是年轻人们比较向往的城市,第二个主要的原因是此学校是财经类的院校,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与MPAcc很对口,因此造成了上海财经大学虽然不是985只是一个211院校,但是其复试分数线比很多985院校还要高。

从历年的复试分数线来看,想要考这三所学校的学生,目标分数需要定在235分以上甚至240分,而且需要对考试要求的科目掌握的特别透彻,任何一门科目的弱项都可能会造成遗憾。

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需要有“灭绝师太”那样“正邪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基础要特别牢固,只要是大纲里要求的知识点,都要掌握的非常透彻,不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

在基础点之上要求在难度上也要加深层次,以应对考试中出现的难题,另外复习的时候还要注意灵活度的把握,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劣势要做到心中有数,从题目的特点准确判断适合的方法。

最后,由于管综试卷是三科一起考,因此要求此类考生还要有过硬的应试能力,对考场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要能沉着应对,并且做题时间也能合理分配。

也就是说,想要考上这三所院校,不仅仅要求知识点方面要强于其他考生,心理素质过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1 2010年毕业于南京一所非211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回家乡一家制造业公司做着鸡肋一般的工作,2012年6月辞职来苏州,开始我漫长的考研之路。

其实,在正式参加13年考研之前,在12年还工作的时候裸考过南大cc,分数大概在当年国家线10分左右,13年分数137+81,不是很高,数学不好,以上基本情况吧。

一、英语我是7月5日正式开始去苏大图书馆自习。

综合考得也不好,所以略去不谈……说点英语复习的心得吧。

大学四六级裸考一次通过,分数不高,12年裸考的时候英语58,这次是81,考虑难度系数,相当于12年70分的水平吧。

英语用了一本单词书(乱序版),背了四遍吧,阅读用了蒋军虎的80篇,没好好做,150篇,认真做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都标注了,后来读了2遍,真题用的英语一的,10月份开始做,每天读,有点读烂的那种吧。

12月中旬开始背作文,小作文每种文体背了1篇,大作文背了去年真题1篇,1篇买的真题送的,还买了一本星火英语二的资料,没太看。

今年英语比较简单吧,考场大部分人提前交卷,我也老早写完,但没交,后来我在那1个小时里改了一题阅读,改了2个完型填空吧,结果都改对了,所以不管试卷难易,还是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能因为简单而掉以轻心吧,几个月都熬过来了,还等不了那一个小时?英语我比较看重单词吧,单词好比一栋大楼的砖头,没有砖头,就算框架再美也是难以完成的,尤其你基础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好好背单词,还有英语句型就那么多,简单回忆下就好,后面阅读的提高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二、专业课关于专业课,我因为跨专业,之前零基础,借贷分不清的那种,所以在开始复习初试的时候,每晚4小时用来看专业课吧,主要是中财和财管,用的是苏大推荐书,哦,一开始看的是注会书,9月份出推荐书才改过来的,到12月底每本看了大概6遍吧。

初试结束后休息了2天继续看专业课。

当时因为综合感觉不好,所以看书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直到2月22日出成绩之前没有看太多,期间主要把成本会计看了好几遍,顺便背背政治(这个最坑爹,因为复试政治一题都没考)。

从上财到人大会计硕士之考研经验分享

从上财到人大会计硕士之考研经验分享

第 1 页 共 1 页 从上财到人大会计硕士之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就像一场战役,从了解对手到确定目标,从战略到战术,要知己知彼,有进有退,因时制宜;分阶段,有计划地打,才能笑到最后。

我有幸能从考研这一关闯过来,经历了将近一年在心智、精力、体力方面的种种考验和挑战之后,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和大家共享、共勉。

我本科是在上财学会计的,本科阶段专业课的学习重基础,内容宽泛,我选择考研主要是想进一步明确一下自己在会计领域的兴趣方向,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个定位。

另外,据我了解,上财、厦大和人大的会计在国内知名度较高,我今后想在北京发展,于是初步将目标锁定在人大会计学。

之后又查了下近几年的分数线,看了下专业课的真题,觉得心里有底,有些把握,于是最终确定了报考人大会计学。

据我个人的体会,从三月初开始准备考研到暑假之前,是基础积累阶段,这段时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处于快速增长期,学习效率也处于高速上升阶段。

这段时间我感觉不断有新的东西充实进来,身心处于很饱满的状态,士气高涨。

我每天六点四十赶到图书馆占座位,从七点半开始看书(早上有课除外),平均每天保证有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花了一个月时间看了遍上财的数学教材(因为是上课用的教材,比较熟悉),除了每周上基础班,其他时间主要就是看复习全书了。

坚持每天做两篇英语阅读,背几页单词。

人大会计的指定教材。

做了几本公认的数学习题,太偏太难的我没有做,我个人比较喜欢李永乐的风格。

英语复习仍是按部就班,加进了一些辅导班上做题的技巧和思路。

政治边做辅导班的习题,边记忆知识点。

通过做题,知识巩固了,思维灵活了,思路也拓展了。

比之暑假期间,这时的复习状态又上了一个层次。

在每场考试前,我都要看一下需要强化记忆的东西,比如答题思路、公式、概念等,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考试状态。

最终我的成绩和我的估测没有很大出入,也算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吧。

还有就是我在凯程保录集训班的学习让我顺利圆梦人大。

2019会计硕士考研:上大和上国会哪个更好?

2019会计硕士考研:上大和上国会哪个更好?

2019会计硕士考研:上大和上国会哪个更好?首先,上大和上国会两所学校都地处上海,良好的地域优势加上会计专业硕士生的竞争力,两所学校mpacc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都十分看好。

如果你需要在两所学校中进行抉择,那么下面从业内地位、分数线和招生人数、学费等方面介绍一下上海大学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专业的区别:一、业内地位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hanghai National Accounting Institute)是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

可以看到两个学校一个是211,一个是非211大学,对于想找对是否985/211有要求的职业来说,上海大学更加有优势。

上海大学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于2011年开始招生。

目前,MPAcc有3名教授作为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方向专业带头人,校内指导教师达到20人,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并具备一定的实务工作经历。

另聘请了来自于实务界的兼职导师25名,严格实行“双导师制”。

2005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推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项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以“高层次、国际化、数字化”为宗旨,立足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要求,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金融与财务管理专长以及优秀职业精神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能力导向”和“资源整合”是学院一直探索和坚持的独特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重要理念。

学科特色是国际定位、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

二、分数线和招生人数上海大学会计硕士(MPAcc)历年分数线是:2012年190/41/822013年207/41/822014年208/41/822015年213/40/802016年222/39/78(非定向);191/39/78(兵役);178/39/78(定向)上海大学会计硕士(MPAcc)历年招生人数是:2013年招生人数35人2014年招生人数35人2015年招生人数122人2016年招生人数149人上海大学2018年会计专硕管理学院(004)拟招收136名会计硕士(125300);悉尼工商学院(015)拟招收41名会计硕士(125300)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2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187/英语不能低于55/综合不能低于110;2013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10/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2014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18/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2015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24/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2016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27/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

上国会mpacc考研经验,梦想给了我遥远和挑战

上国会mpacc考研经验,梦想给了我遥远和挑战

上国会mpacc考研经验,梦想给了我遥远和挑战考研的决定最早源于大三,那会的一些社会实践和兼职让我感受到了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也让我意识到所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

本科阶段我在河北大学文学院学习对外汉语专业,虽然对于中文有着很大的兴趣,但实际上高考时我的第一志愿专业是经济。

由于对教师行业缺乏兴趣,本科院校又很普通,我最终下定主意考研,并且是跨专业考经历类。

在查询了大量信息后我选择了会计硕士,原因有三:第一,初试不考经管专业知识,可以缩小与本专业考生相比的劣势;第二,数学只考高中以前知识,这对于我这样的纯文科考生无疑是福音;第三,管综中有两篇作文,这使我的中文专业素养可以一展所长。

第四,学制更短,就业面向性更强。

在选择院校时我咨询了一些专业老师,也在网上查询了很多相关信息,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会计硕士实际应用性很强,需要较多的实践,因此更适合选择一所位于经济较发达,大中型企业较多的城市中的院校。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无疑非常满足这一条件。

第二,基于同样的原因,一个专注于财经的院校更适合会计硕士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财经类院校是首选。

上海财经大学显然是最佳选择,但较高的历年分数线和1:3面试比例让我望而却步。

退而求其次,依托上财教学资源,同时拥有自身优势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便进入了我的视线。

由于个人比较懒,加上很多琐事的干扰,我的考研周期相对不是很长。

真正用心准备初试的时间大概只有两个多月。

考研之初比较迷茫,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对我来说都属于新事物,复习没有什么方向。

于是我经常逛论坛上,浏览师兄师姐的经验贴,加入qq群和研友们互相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一次意外加入了一个mpacc必胜群,群主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mpacc相关信息,提出一些合理的复习建议,还经常在群里发一些数学和逻辑题让大家自测,让我有一种被督促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帮我克服了懒病…后来加了群主好友,才知道原来是勤思教育的王老师,王老师非常开朗有激情,在聊熟了后经常催我学习催我起床…还常常检查复习进度,导致我有一阵子都不太敢上线(汗…)渐渐的思路清晰起来,逻辑复习和答题重视技巧性和速度,数学重在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做题准确率的提高,论证有效性分析对文章结构、语言的严谨性有较高的要求,而大作文则非常看重审题和格式。

MPAcc院校分析:上海大学

MPAcc院校分析:上海大学

MPAcc院校分析:上海大学凯程青青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上海大学会计硕士相关信息,分享给大家。

一、招生信息2018年计划招生全日制:管院136人+商院41人,非全日制:管院30人+悉尼工商学院30人全日制9.8-10万2年、非全日制12-13.8万2年二、复试分数线2018复试分数线:商院207,管院215三、数据分析1.管理学院进复试425人,录取131人;录取初试最高分,257分,共1人240-249分,共42人,录取38人235-239分,共37人,录取26人230-234分,共51人,录取30人225-229分,共76人,录取23人220-224分,共100人,录取10人215-219分,共118人,录取3人(以上录取含士兵专项计划2人)2.悉尼工商学院(1)录取全日制45人,录取非全日制120分;录取全日制初试最高分243,最低分208。

240-249分,录1人;230-239分,录8人;220-229分,录22人;210-219分,录13人;200-209分,录1人。

(2)录取非全日制初试最高分245,最低分207分。

240-249分,录2人;230-239分,录1人;220-229分,录30人;210-219分,录59人;200-209分,录28人。

四、复试内容及形式1.复试科目专业课笔试、面试(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外语口语及听力)、思想政治理论(成绩计入总成绩)。

2.复试参考书《财务会计》(最新)徐文丽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年8月《财务管理基础》戴书松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1月《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潘飞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财政部已经颁布和修订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内容3.录取规则总成绩=初试分数×50%+复试分数×50%。

MPAcc院校分数线初分析 把握复试难度

MPAcc院校分数线初分析 把握复试难度

MPAcc院校分数线初分析把握复试难度终于,MPAcc初试在一片哭爹喊娘的悲惨氛围中落下帷幕,各位从考场中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来,在灿烂的阳光中,露出凄惨的笑脸(苦笑ing)。

虽然你确实考的不好……但说不定第一名比你还惨呢,高分翻船的小伙伴们也大有人在嘛,莫怕莫怕。

接下来,为了让各位重燃斗志(其实是一丢丢心理安慰),友课教育来做一些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数据分析:1、基于18cc主观题批改尺度和17cc相当;当然,上海去年是旱区,全国来说还是松紧基本保持一致的。

2、目前所掌握的院校只有浙财分数,因为只有他家公布了统一划线。

总之和17年相比,英语和写作难度持平,数学和逻辑就……考过的你一定懂得。

上财考试预测及分析:参加18上财全日制cc的学生约占到整个上财cc报考学员的60%左右,这个比例还是蛮多的。

根据近三年上海MPAcc院校分数线和友课教育所掌握的学员考试情况来看,在主观题和去年相同批改尺度情况下:今年上财分数线应该要比去年要低6分左右。

当然综合上财今年120人入围复试,去年是173人入围复试。

所以,我们预测上财分数线在231-235分之间。

但主观题就无法估分啦,数学+逻辑+英语客观题扣分在28分左右,可以进入复试复习状态。

接下来,友课教育以上财作为标杆,浅谈一下其他几所院校的情况。

毕竟在会计专硕领域,上财的MPAcc在全国排名都是名列前茅。

上国会今年通过非官方渠道,表明今年大概率是单独划线。

上国会今年招收全日制cc和审计一共是80人左右,注意审计和cc复试是一样的,后面按照分数进行调剂的。

也就是说上国会今年初试录取80人,如果按照1:1.5的差额复试比,也应该有120人入围。

按照这几年上国会和上财划线的范围,预测上国会分数线应该在226-230分之间。

数学+逻辑+英语客观题扣分在33分左右,可以抓紧时间准备复试啦。

上海大学该校cc招生由两个学院构成,分别为管理学院和悉尼工商管理学院。

因悉尼工商管理学院人数较少,不做分析,以下全部是针对管理学院所做预测:管理学院的大数据表明,今年报考人数超过去年报考人数,估计在1000+以上,去年为700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硕士上大、上国会考研经验对比分析首先,上大和上国会两所学校都地处上海,良好的地域优势加上会计专业硕士生的竞争力,两所学校mpacc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都十分看好。

如果你需要在两所学校中进行抉择,那么下面从业内地位、分数线和招生人数、学费等方面介绍一下上海大学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专业的区别:
一、业内地位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hanghai National Accounting Institute)是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

可以看到两个学校一个是211,一个是非211大学,对于想找对是否985/211有要求的职业来说,上海大学更加有优势。

上海大学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于2011年开始招生。

目前,MPAcc有3名教授作为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方向专业带头人,校内指导教师达到20人,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并具备一定的实务工作经历。

另聘请了来自于实务界的兼职导师25名,严格实行“双导师制”。

2005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推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MPAcc项目。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是以“高层次、国际化、数字化”为宗旨,立足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化要求,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金融与财务管理专长以及优秀职业精神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能力导向”和“资源整合”是学院一直探索和坚持的独特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重要理念。

学科特色是国际定位、应用导向、领导潜能、职业精神。

二、分数线和招生人数
上海大学会计硕士(MPAcc)历年分数线是:
2012年190/41/82
2013年207/41/82
2014年208/41/82
2015年213/40/80
2016年222/39/78(非定向);191/39/78(兵役);178/39/78(定向)
上海大学会计硕士(MPAcc)历年招生人数是:
2013年招生人数35人
2014年招生人数35人
2015年招生人数122人
2016年招生人数149人
上海大学2018年会计专硕管理学院(004)拟招收136名会计硕士(125300);悉尼工商学院(015)拟招收41名会计硕士(125300)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12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187/英语不能低于55/综合不能低于110;
2013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10/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
2014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18/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
2015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24/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
2016年复试分数线:总分不能低于227/英语不能低于60/综合不能低于120。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8年计划招收会计专硕全日制考生80人,非全日制40人(其中推免生不超过21人)
三、学费
专业硕士现对于学硕学费高许多,同时奖学金减少,因此学费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018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专硕全日制学费6.8万/2学年,非全日制12.8万/2学年
2018年上海大学会计专硕全日制学费管理学院5万/2学年,悉尼商学院6.8万/2学年
最后,希望大家通过对比理性择校!
感谢凯程小刘老师对本文重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