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十大城市兴衰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学者认为十五年之内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大国崛起的路径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

然而同时又能发觉中国是个矛盾重重的国家,人们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盛世,但这个盛世却跟自己没多大关系。

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制度变革在三十多年里、在一个市场化的取向里不断往前走,但这些年我们又看到了像国进民退这样的景象,看到了权贵资本主义苗头的出现。

然而这些弊病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全部都有,我们如何来看待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困顿,中国自己的逻辑在哪,这是本次研究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重要观察点。

两个分析工具(从经济角度分析两千多年来中国治理的内在逻辑)——“四个利益集团”与“四个基本制度”一、利益集团的象限分析法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的兴衰波动全部是四个利益集团的互相竞争、互相博弈、互相妥协的结果。

这四个利益集团也可以用来分析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中国有两点特殊性。

第一,中国是全球三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其他国家是联邦制、邦联制、共和政体等,而且这个中央集权制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开始的,保持了两千多年。

这是中国在政体上的一个重大不同。

第二,要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必须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制度上形成了国有企业体系,即国家以盈利的方式控制能源型、资源型行业。

这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除了国家与公民的单纯的赋税关系外,国家又要自己来经营一块“自留地”。

那么中国为什么会保持中央集权制?这与中国和西方的文明演变有很大关系。

如果将中西方的历史放到两三千年来看,会发现两者的历史演变非常相近:在早期这两个地方都是部落制国家,通过不断的战争、兼并而变大。

在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希腊时期,都是各国纷乱的城邦制;然后中国开始搞一个集权制改革的实验,即公元前360年的商鞅变法,在西方,公元前354年,亚历山大开始购并整个希腊城邦,中西方同时出现了帝国思路,进行集权制改革;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二世纪之间,比如汉武帝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西方几乎在同时西方罗马出现了凯撒大帝,罗马由共和政体走向帝国政体,两边都慢慢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是农业国家,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农村是主要的居住地,城市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进程逐渐发展起来。

在古代,我国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夏、商、周等时期。

这些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统治者的居住地。

随着贸易的发展,许多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如商周时期的云梦、郑州等城市。

在古代,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逐渐兴起。

唐朝时期的长安和宋朝时期的汴京(今天的开封)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到了明清时期,许多城市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扩展,如北京、南京、广州等。

特别是在明朝的嘉靖、万历年间,许多城市的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然而,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障碍。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民族危机和外侮。

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中国力图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加强工业化发展。

这促使了一些城市的快速增长,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设立了许多特殊经济区和开发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中国的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了全球最繁忙和发达的城市之一。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城市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

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中国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大幅增加。

城市化进程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努力解决。

景德镇兴衰

景德镇兴衰

建镇正好千年的景德镇拥有近千年的光荣,但如果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重新证明自己,那么过去的历史越辉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失落感就会越强烈瓷都之争2004年是江西景德镇建镇1000年。

从1004年(宋景德元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至今,中国凭一个产业兴旺千年的城市,绝无仅有。

但是,当本报记者7月份来到景德镇时,却在与当地官员和市民的接触中,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焦灼气息。

今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

6月19日,潮州将“中国瓷都”的牌匾扛到北京,推出规模宏大的珍品展销会和新闻发布会。

对于一座以陶瓷为图腾的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瓷都”封号竟然旁落,此事对景德镇的震撼可想而知。

整个7月,当地官员一提“封都”二字无不动容。

围绕“封都”事件的当地舆论随之沸腾,纷纷抨击该评选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乃至有6名律师自愿组团,要为景德镇“讨回公道”。

在景德镇看来,“瓷都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评出来的”。

随意使用瓷都称号“是一种滥用协会权力,挑战市场规则,损毁民族精粹,自毁世界品牌,败坏世界无形资产的恶劣行为”。

但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看来,景德镇代表的是过去的荣耀,在历史基础上评价中国各大陶瓷产区的实力消长,才是客观公正的市场原则。

贡品文化不管景德镇是否会同上述两家协会打官司,能否打得赢官司,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近20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已经走向衰落。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改革开放之后,景德镇陶瓷仅以艺术瓷为主,日用瓷上的新进展几乎是空白,全市陶瓷年产值长期徘徊在10亿元之下,仅相当于佛山一家上市公司鹰牌陶瓷的年产值。

该协会说,现在全国八大陶瓷产区的竞争正风起云涌,领先的地区,其产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国内,更体现在出口贸易中。

而无论出口还是产值,景德镇均不及潮州的十分之一。

撇开古时的辉煌不提,直到1970年代末,陶瓷产业的规模,无论潮州还是曾与景德镇并称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难望景德镇的项背。

旅游必去的十大城市

旅游必去的十大城市

旅游必去的十大城市
中国十大必去旅游城市有:重庆、陕西西安、四川成都、上海、广州、北京、重庆、天津、大理、杭州。

1、重庆
山城重庆已晋升为超级“魔幻网红”基地!看一列轻轨穿墙而过,观洪崖洞等山城夜色,这些都是重庆必游的项目,来重庆玩,重在品尝美食,毕竟重庆是著名的美食胜地,吃货的天堂,尤其是天下闻名的火锅,麻辣鲜香,“引无数食客竞折腰”。

2、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的火爆主要在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沉淀。

这座历经13个朝代的兴衰的城市,犹如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无论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历经沧海桑田的古城墙、还是曾经藏有天竺经书的大雁塔……古人留下的一砖一瓦,无不揭示着历史的底蕴。

除了这些,西安也是一座美食之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西北风味。

3、四川成都
成都拥有着多个称号,它是“最中国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以及“中国的美食之都”,在这里可以到大熊猫基地,与熊猫亲密接触,亲眼感受萌萌可爱的国宝,也可以体验地道成都休闲生活。

总之,在成都,生活节奏可以很慢。

4、上海
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上海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都市风光、都市文化、
都市商业无不在上海表现得淋漓尽致。

到上海,你永远不会觉得无事可做。

5、广州
广州是粤食之乡、购物天堂,文化交汇之地,也是一座历史与现代感并存的“南国之城”。

这个城市没有冬天,没有寒冷,永远都是那么暖意洋洋,永远都是那么热火朝天,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至此。

第一节早期城市早期城市又称为古代城市,通常指奴隶制时

第一节早期城市早期城市又称为古代城市,通常指奴隶制时
罗马共和国在早期能够顺利扩张,是各种条件共同作用 的结果。其中重要的是内部条件。在政治方面,罗马经过 贫民反贵族的斗争,贫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权利,成为 共和国的主人,促使国家内部的矛盾得以缓和,国家政治 生活比较稳定,从而为罗马进行对外扩张奠定了扎实的国 民基础。
经济上通过内部平民战争,经济形势得到了好转,公 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罗马城市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的 到了一定的巩固,同时,奴役制的废除,促使罗马内部 力量凝聚起来,军事力量更加强大。罗马平民战争不仅 是为了国家而战,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而战,具有更好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别的国家所不能相比的。在战争 中,当然也缺乏不了军事决策的正确性。总之,罗马称 霸地中海一带,是罗马政府与公民齐心协力的结果。
第二节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城市又称中古城市,一般指古代与近代之间的封 建时代的欧洲城市。中世纪就世界范围而言,它是指从公 元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这 黑暗漫长的中世纪,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是这一时代 的经济特征。
中古时期的欧洲城市,其外貌、功能、规模与古代城市 有很大的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社会和政治组织在交通要道的城市 中发展和建立,它本身又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正是在罗马帝国成功战胜地中海和意大利一带,巩固 了罗马城的中心地位,一直到罗马帝国的灭亡,都没有 动摇罗马城的统治地位。
下面通过一些关于罗马城市以及人物的图片,让我们 来回顾中世纪城市的古老历史。
kQIjcp8xgn1$UcvwfaTQXpB!f%S0Oe -4*vy vv-4*tW ll*P&WO9bv!!#M#Fr amDe725y 0!28&eHC5$Dj&lu+BQ-WDvM hVE(Sy sst-N0 UUe6Hy f7ptT 2+iQ4q cW5HI Y5L21 1QXe QtKAL( 4u8W Ay y x*CSaL)L%aYQy luj5*bj7v9inYv zC4Gg -Pn!Z9E8EbriedDdO CdeIJBhUI+X xN8uG v5TfNL GU kM odG0w 8NPjuzRxNFZ $CAhP&q-UO0602e +c#28H VxIWa FxrvO UFAcG QMZI! 9Oi(ad Lb((f4 +C)M0 +6n%b Gaby mW3wvwvPnUy tKVV5coTK&%+0 z6&V+9* w0LRLV0aX Ofb-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可以概括为:上升期、鼎盛期、衰落期。

1. 上升期: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通过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等措施,使国家逐渐强盛。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数十年到数百年不等。

2. 鼎盛期:在上升期之后,王朝达到一个巅峰状态,称为鼎盛期。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数十年到数百年不等。

在这个阶段,国家繁荣昌盛,人口增长,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3. 衰落期:鼎盛期过后,王朝开始进入衰落期。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数十年到数百年不等。

在这个阶段,国家逐渐出现各种问题,如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等,导致国家逐渐衰落。

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中,上升期和鼎盛期是相对较长的阶段,而衰落期则相对较短。

但是,有些王朝在鼎盛期之后可能会再次经历一个中兴的阶段,这取决于统治者的能力和国家的实际情况。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曲线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

中国十大古都简介摘要:一、北京二、西安三、南京四、洛阳五、开封六、杭州七、苏州八、扬州九、成都十、广州正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许多古都。

以下是中国的十大古都简介:1.北京:北京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帝王和政治中心,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2.西安:西安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秦、汉、唐三朝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

3.南京:南京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明朝和中华民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4.洛阳:洛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东汉和北魏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5.开封:开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北宋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6.杭州:杭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南宋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7.苏州:苏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吴国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8.扬州:扬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汉、唐、宋三朝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9.成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古代蜀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之一。

10.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5-2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案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1)表现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成为聚落的主要开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2)典例⎩⎪⎨⎪⎧ 株洲:沿铁路开展武汉:沿江分布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原那么。

(2)表现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开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1.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为什么城市形态大多沿河延伸?[提示]水运是我国古代南方主要的运输方式,南方地区水网稠密,水运便利,至今仍为重要的运输方式,所以我国南方城市多沿河设城,城市形态也沿河伸展。

2.社会开展至今,为什么在广阔山区还存在着“货郎担〞“大篷车〞这种流动式的商业网点?[提示]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商品流通量小,难以维持固定的商业网点存在,因此流动形式的商业网点在今天的广阔山区里仍然发挥着商品流通的作用。

知识点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材料石家庄市原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百万,而正定县城仍是座小城。

[问题]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提示]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开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开展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十大城市
一、建国以前,也就是中华民国时代:
中国十大城市分别是: 1.上海.2.天津.3.汉口.4.南京.5.北平.6.重庆.7.沈阳.8.广州.9.青岛.10.西安。

实际上,这十大城市,就是当时中国的十二个特别市中的前十位,也叫院辖市,等同于今天的直辖市。

当时有“上、青、天”为大之说,就是指上海、天津和青岛这三个工业大市。

二、建国后至文革前:
中国的城市发展有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北平成为首都并定名北京后大搞城建,汉口合并汉阳和武昌成为武汉,南京从首都位置跌落变为省会,重庆和青岛被撤销特别市(直辖市)降为省辖市,十大城市的排列顺序已然发生了变化:
1.上海.
2.北京.
3.天津.
4.武汉.
5.沈阳.
6.广州.
7.南京.
8.重庆.
9.西安.10.哈尔滨。

这个时期北京举全国之力大搞城市建设,发展迅猛,短时间内升为中国第二大城市,天津退后成为老三,青岛被排除十大,哈尔滨进了十大。

三、文革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搞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十大城市的排列顺序又发生了变化:
1.上海.
2.北京.
3.天津.
4.广州.
5.武汉.
6.沈阳.
7.重庆.
8.南京.
9.西安.10.成都。

广州大踏步超前发展,哈尔滨被排除十大,成都进了十大。

四、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发展更加神速,大城市变为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变为超大城市。

这时的十大城市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十个超级大都市: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天津.
5.重庆.
6.沈阳.
7.武汉.
8.南京.
9.成都.10.西安。

此期间,广州城建扩张,超越天津,成为中国三大国际性大都市之一;重庆因为恢复了直辖市地位,城市开始恢复元气,城区面积倍增。

本来一直就是西南最大城市,再加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迅速迈入十大的前几位。

国务院又明确宣布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实际上就是四大中央直辖市加上省会城市的老大,成为中国城市的五个领头羊。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又更加迅猛了,大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北京、上海的人口规模都突破了2千万,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杭州由于合并了萧山市,扩展了滨江区,建成区面积就已经超越了成都、南京,变成了东部第二繁荣的大城市,民营经济的优势凸显。

尽管广州的发展也很快,但深圳的城市扩张那就更猛,前海新区加速了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两城共同造就了粤南双雄。

再就是苏州,经济在十年里一直保持在前五,与他管辖的周边几个县级市(昆山、常熟等)几乎连接在一起,加上吴江划入市区,市区规模极大,另外工业生产总值在2012年已经成功超越上海,成为第一名的工业城市,外资效应凸显,东南的崛起令全国瞩目。

老牌的中心城市沈阳、西安慢慢的被淡化。

实际上人们都心照不宣,中国新的十大城市排序已经诞生。

1.上海.
2. 北京.
3. 广州.
4. 深圳. 5天津. 6.杭州. 7. 南京. 8. 成都. 9. 武汉.10. 苏州.
备注:现在的重庆已经不是普通的城市了,面积已经超过部分省了。

这里是十大城市,依据中心城区的规模情况比较,不是十强城市,也不是十富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