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所示,这是妈妈给李华上网课使用的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
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透镜,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上的画面,下面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应用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B.通过透镜看到的画面是放大的实像C.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二倍焦距D.要想通过放大器看到的画面变大些,应将手机稍远离放大器4.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矫正图B.远视眼成像原理C.近视眼成像原理D.近视眼矫正图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和蜡烛互换位置后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
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
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cmB.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7.如图,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l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u=8cm时,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物距u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9.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f时,成倒立实像。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古老的器件应用到了光学知识,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梳妆镜B.日晷仪C.望远镜D.照相机2.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3.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如图小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f=20.0cmB.图乙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C.图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成实像时u<f D.由图丙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5.在光具座的A点处放置一发光物体,从焦距f甲为5厘米、f乙为10厘米、f丙为20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BC间移动光屏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选择的凸透镜为A.甲B.乙C.甲、乙D.乙、丙6.月食和日食都是罕见天象,下列光现象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墙上“兔”B.水中“塔”C.空中“桥”D.镜中“字”7.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在地球上的星星“眨跟”现象,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的影子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通过摄像头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内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
眼球与下列哪种光学器材成像原理相符()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哈哈镜4.小刚用一只亮度较高但发光面积很小的LED灯、水凸透镜做实验其中,水凸透镜是由两层透明弹性薄膜组成,忽略重力的影响,可以认为水凸透镜是薄透镜。
当注射器向凸透镜注入水的时候,它的焦距变短;注射器向外抽水时,凸透镜的焦距变长把LED灯、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中所示位置,小刚继续往水凸透镜内注入一部分水后,保持水凸透镜的水量不变,为了使得光屏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以下操作()①水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均不动,LED灯向左适当移动一段距离①水凸透镜和LED灯位置均不动,光屏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①水凸透镜位置不动,LED灯向左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光屏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A.只有①是可行的B.只有①是可行的C.①①①都可行D.①①①都不可行5.为了能更清楚观察昆虫标本,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
盒底上的昆虫标本通过嵌在盒盖上的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从而能更清楚地进行观察。
则以下所选的凸透镜的焦距f与塑料盒高h合理的是()A.f=5cm,h=6cm B.f=5cm,h=10cmC.f=10cm,h=5cm D.f=10cm,h=25cm6.图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A.B.C.D.7.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月食的形成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杯子中的鸡蛋变大D.墙壁上出现的手影8.我们平常使用的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用的是凸透镜,下列对它们各自的功能和成像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9.星期天,小丽为妈妈购买了手机防窥膜。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5.(2013龙岩)12.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 .远视眼 凸透镜B .远视眼 凹透镜C .近视眼 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8.(2013威海)5.如图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9.(3分)(2013•湘西州2)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烧制透明小玻璃球镶入薄板中的小孔中可制成放大镜B.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D.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实像11.(2013乐山)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12.(2013年福州)9.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B.老花镜C.幻灯机D.放大镜13.(2013武汉)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4.(2013广州)9.图8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15.(2013雅安)15. 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2013年中考试题集锦之《透镜及其应用》

2013年中考试题集锦之《透镜及其应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学区中心校赵洪伟考点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2013•海南)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2、(2013•徐州)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
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答案:B3、(2013•南宁)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cm。
答案:会聚104、(2013•厦门)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后,窗帘被点燃了.请你用光学及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装有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当阳光透过球形鱼缸时,将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处,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窗帘上的聚光点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
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5、(2013•南宁)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答案:B6、(2013•荆门)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放大镜D.幻灯机答案:D7、(2013•牡丹江)在农场小城镇建设中,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的原理相同()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 潜望镜答案:A8、(2013•黑龙江)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答出一个即可)。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提升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潜望镜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3.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中中正确的是()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4.为了制作一束平行光,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凹透镜的2倍焦点处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小灯泡放凸透镜的2倍焦点处5.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操作和相关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则应向下调节凸透镜B.该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条件f<7.5cmC.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D.若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可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将变小7.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B.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此时物距与相距相等C.若将凸透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则光屏上像将不是完整的像的烛焰D.若将烛焰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则光屏上不是完整的像8.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如图所示,用乙透镜进行实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等于它的两倍焦距时,光屏上成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像;用甲、丙透镜进行实验时,只把透镜放在乙透镜原来的位置,不改变物距,前后移动光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像B.用甲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正立、放大的像C.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像D.用丙透镜实验,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像二、填空题9.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常看到指挥员手拿透镜在地图上看,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的“地图”,这种透镜实际是透镜。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2.将一玩具熊猫(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此过程中,凸透镜可以成三个不同的像(图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丁、乙、丙B.图乙是虚像C.图丙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D.观察到图丁时,物距比二倍焦距要大3.若凸透镜某次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均为30cm,则当物距变为20cm时,物体经凸透镜将成()A.倒立等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4.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离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7.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8.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就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等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放大镜看报纸D.路灯下的影子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1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10.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练习题

2013年《透镜及其应用》中考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36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3.(2012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4.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B.f>10cmC.f<10cmD.f>20cm7(2012山东日照)如图7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10.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11、(20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 C.凸面镜D.凹面镜12、(20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图7二、填空题(21分)13.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cm.14.(2012潍坊)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填“甲”或“乙”)三.作图题(10分) 15、(2012福建福州)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
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 题)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
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
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
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
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8.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9.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D.用更大的光圈
10.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11. 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4.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
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15.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30 cm.
C.40 cm D.50 cm
16. 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3—14放置,其中AO1=O1B=B 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3—14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
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
确的足( )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
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
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二、填空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4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4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____cm.
3.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
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
张老师的眼镜属于(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
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三.实验题
1.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
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
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rn.。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
他的结沦是。
2.如图,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一光学元件,
在圆筒左侧中心轴上放一光源S,圆筒右侧中心
轴上垂直固定一光屏,现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光源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时,光屏上第二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此光学元件是_____透镜,第二次所成像的性质是______(填“放大”、“等于”或“缩小”)、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3.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
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
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 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
...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第28题乙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