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正入门之书推荐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于那些对中医感兴趣,希望能够自学中医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选择一本适合入门的自学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本值得推荐的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全书囊括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想要全面了解中医学原理和理论框架的人来说,《黄帝内经》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入门书籍。
《针灸经典》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针灸经典》是一本系统介绍针灸学的著作,对于想要学习针灸基础知识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选择。
该书介绍了针灸的基本原理、经络系统、常用穴位以及操作技巧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初步了解针灸的理论与实践,为深入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教程》中医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教材,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适合。
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对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习中医的基础之一。
《中医诊断学》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医诊断学的著作,内容包括四诊合参、望诊、闻诊、问诊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初步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技巧。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综合性的中医学基础教材。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总的来说,对于想要自学中医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入门书籍非常重要。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摘要:一、自学中医入门书籍的重要性1.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性2.自学中医的优势和挑战二、推荐的自学中医入门书籍1.《黄帝内经》2.《伤寒杂病论》3.《神农本草经》4.《难经》5.《针灸甲乙经》三、自学中医入门书籍的顺序1.《黄帝内经》2.《伤寒杂病论》3.《神农本草经》4.《难经》5.《针灸甲乙经》四、学习中医的方法和技巧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多参加实践活动正文:自学中医入门书籍对于想要了解和掌握中医知识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然而,中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自学中医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入门书籍,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自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众多中医入门书籍中,《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和《针灸甲乙经》是推荐的自学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习这些书籍的顺序应该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和《针灸甲乙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和辨证论治方法;《伤寒杂病论》主要讲述了外感病和内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神农本草经》是对草药的分类和性能进行介绍,对于学习中药知识非常有帮助;《难经》主要是对《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进行解答,有助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针灸甲乙经》则是介绍针灸理论和实践的专门著作。
在自学中医的过程中,除了阅读这些经典书籍,还需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中医的关键,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此外,多参加实践活动,如针灸、草药治疗等,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参加学术交流、请教有经验的中医师等也是提高自己中医水平的重要途径。
中医古籍经典书目

中医古籍经典书目
1.《黄帝内经》:又称《素问》,为中医学经典之一,包含基本理论、病症分类、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2.《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本书,包括了伤寒、温病、时行疫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金匮要略》:是唐代张仲景所著,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对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千金方》:是东汉时期的医学著作,内容涉及方剂、诊断、治疗等方面,对中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所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收录了数千种草药,对中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6.《医宗金鉴》:是明代吴鞠通所著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7.《景岳全书》:是清代吴鞠通所著的医学著作,内容涵盖了诊断、治疗、调养等方面,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8.《医学启源》:是明代张介宾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9.《温病条辨》:是清代吴瑭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温病的分类、病因、病症、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中医学中温病方面的重要经典之一。
10.《难经》:是东汉时期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难点和疑难问题,对中医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医初级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初级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理论
体系。
对于想要自学中医初级知识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至
关重要。
下面我为大家推荐几本中医初级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
中医的整体观念、病因病机、诊断方案和治疗原则等方面,是中医初
学者入门的必读之作。
《中医诊断学》:这本书重点介绍了中医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应用,对于希望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
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中药学基础》: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系统全
面地介绍了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用量等方面,帮助读者掌
握中药学的基本知识。
《针灸学基础》: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这本书系统地
介绍了针灸的基础理论、穴位、针刺技巧和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对于想要了解针灸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本书。
这几本书都是中医初级入门自学的必读书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强、内容全面、实用性强。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
可以帮助读者对中医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
的基础。
当然,除了阅读这些书籍,还需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
1.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学术的总纲。
2. 《伤寒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于研究中医证候有重要意义。
3. 《本草纲目》:是中药学的启蒙读物,对于中药的分类、性味、功效等方面有全面的介绍。
4. 《针灸大成》:是中医学中的针灸学经典,对于学习针灸有重要意义。
5. 《生命的智慧——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入门级教材,适合初学者阅读。
6.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是一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内容丰富、系统,适合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阅读学习。
7.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是一本介绍中医基础理论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教材,适合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的人阅读。
8. 《中医保健学概论》:是一本介绍中医保健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教材,适合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人阅读。
中医书籍排行榜,最值得推荐的中医书籍(附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在我国传承千年,其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医学史上取得的成绩斐然,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极为神秘强大的。
中医的书籍很多,从古自今的中医能人留下来不少文化瑰宝,中医书籍排行榜就是揭晓中医的神秘面纱。
中医书籍排行榜【名著类型】1、黄帝内经2、神农本草经3、伤寒杂病论4、难经5、金匮要略6、温病条辨7、中藏经8、针灸甲乙经9、千金方10、伤寒论中医书籍排行榜【现代版】1、敖氏伤寒金镜录2、人身通考3、运气辩与临证录4、针灸穴名释义5、中国刺血疗法大全6、医林掇英7、本经疏证8、本草问答9、增订伪药条辨10、辅行诀脏腑用药法中医书籍排行榜【中医古籍】中医古籍一 : 《灵枢》 《素问》 《脉经》 《难经》 《脉确》 《穴位》中医古籍二 : 《温热论》 《血证论》 《药性赋》 《辨证录》 《脾胃论》《方剂学》 中医古籍三 《中药学》 《针灸学》 《医经读》 《三消论》 《血证论》《伤寒论》 中医古籍四 《金匮要略》 《古方八阵》 《中药大全》 《痧胀玉衡》《神农本草》 《本草纲目》 中医古籍五 《方剂索引》 《灵药秘方》 《医学入门》《四圣心源》 《针灸神书》 《医方集解》 中医古籍六 《医林改错》 《濒湖脉学》《针灸歌赋》 《温病条辨》 《黄帝内经》【扩展】中医书籍排行榜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的有关知识。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小经典: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清·汪昂《汤头歌诀》、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中医的根本: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千金要方》卷一“诊候第四”)。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最新版)目录1.自学中医的必要性2.初级入门书籍推荐3.中级进阶书籍推荐4.高级深入书籍推荐5.总结正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对于有兴趣自学中医的朋友们来说,选择合适的入门书籍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自学中医入门书籍的顺序。
一、自学中医的必要性自学中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身体的不适,采取有效的调养方法。
此外,学习中医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全面了解中医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初级入门书籍推荐1.《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2.《中医基础理论》: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学习中医的基础教材。
3.《中医诊断学》:诊断是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本书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了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4.《中药学》: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中药的性能、功效和用法,对于学习中医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中级进阶书籍推荐1.《伤寒杂病论》:本书是中医临床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是学习中医临床技能的重要教材。
2.《金匮要略》:本书是中医方剂学的经典著作,收录了大量有效的方剂,是学习中医方剂的宝典。
3.《温病条辨》:本书是温病学的重要著作,详细介绍了温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
四、高级深入书籍推荐1.《医经溯洄集》:本书是对《黄帝内经》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著作。
2.《景岳全书》:本书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的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
3.《临证指南医案》:本书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集,详细介绍了叶天士的临床诊疗经验,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一、中医养生与中医学1、《中医养生传奇》(张英、邵华林)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中医养生历史,从商代到现代,从先秦到清朝,以及古典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养生文化。
2、《中医入门》(李仁和、郭宗保)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医学发展史、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的实践方法、中药常用药物及其炮制方法、常见中医疾病诊治原则等。
3、《中医学》(王玉清)本书从中医学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剖析了中医学的内涵和外延,介绍了中医学的局部知识,如针灸学、拔罐学、按摩学、方剂学等。
4、《中医药学》(郭忠岭)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医药学的知识体系,从理论、实践到物质,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为从业者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深入的视野。
二、中医诊断1、《中医诊断学》(李春木)本书介绍了中医诊断的理论体系及其具体方法,包括以症状为主的“观察”、“闻言”、“询问”、“切实”等方法,以及以“局部”为主的中医外诊观察、脉诊、舌诊等方法。
2、《中医临床诊断学》(邓家德)本书介绍了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比较,并结合中医和西医实践,详细介绍了中医临床诊断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中医针灸诊断,探讨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和现代性,为医患提供一个完整正确的医疗模式。
3、《中医学诊断学》(张旭)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医诊断理论的基础内容,指出了诊断方法的规律性,并分别介绍了舌诊、脉诊和腹部检查等诊断方法,以及西医病历等方法,为医生及学习者提供有关中医诊断理论及其实践方法的极好参考。
4、《中医针灸诊断学》(章英贤)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医针灸诊断的基础理论、诊断方法及具体步骤,特别介绍了传统针灸诊断所涉及的具体结构,以及病症确诊及治疗模式,为从事中医针灸工作提供了参考及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真正入门之书推荐
这个帖子我曾经在天医论坛去发表过,因为我发现现在普遍存在想学中医的朋友无门而入的感觉,也常碰到要找我辩论中医是伪科学的朋友,我常向他们推荐下面的书籍,告诉他们看完再来批判,不然根本没资格批判,哈哈,也是人间一大快哉。
首先,如果一点基础也没有,那麻烦请看《思考中医》,这是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
可以说写的是中国的中医古文化,虽然有些偏激和义愤填膺,但书的质量绝对一流。
其次呢,请你看《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写的,他用现代的语言讲解了先天大道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些深度了,但这是给初学者一个很好的开头,不要一上来就走错了路。
后天法门有很多,而大道则只有一个,把握先天大道,再来先后天贯穿,那就容易多了。
看完上面两本书,那么就可以看下面这几本分量更深入核心的书吧:
1.刘止唐先生著:《医理大概约说》,这是道家的命门之所在,完全是神化一气而为之,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发人之未发。
2.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这是示人大道的经典。
也是对刘止唐先生医理进一步的阐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黄元御著《黄元御全集》中医的根本在哪里,后天如何化生的,着落处在哪里?看完全集,自然明白此中道理,也许你就是中医未来的荷担如来。
4.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下册。
这是示人大法的经典。
也是黄元御先生书籍的简化版本,并且加上了王孟英先生的温病大法的经验。
5.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这是前贤的经验结晶,有独到的临床价值。
特别是对肾阴稳固元阳的固脱作用写的非常的到位,发人之未发,为后世开无数方便法门。
6.李可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这是继承上面书的精华而临床创新的大书!后未见来者!我在看第5遍了,还是觉的意犹未尽。
7.徐灵胎著:《徐灵胎全集》中医的全面神通可以到何地步,后天世界的卓识可以到底如何,我在看第4遍,只能说精彩,并且只有你真懂了先天大道,才能真懂徐灵胎先生的后天各法,否则免谈,一定入云雾中。
8.王孟英著:《王孟英全集》温病学派的大精华到底在哪里,温病学大家懂火神心法吗,请看此书,为那些滥用寒凉砍伐人阳气的现代温病家门敲警钟,也为那些偏激的火神派的一些过头的人提个醒:这才是真正温病大家的大法!
书如果看到这里,我相信朋友你至少不会走错路了,中医的大道能否被你入,就看你的悟性,灵性,天赋,喜好以及勤奋程度了。
再会,朋友,熬夜写出上述文字我心甘情愿,愿有更多的人能入中医之大门,修炼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