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板块运动

合集下载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是一种描述地质过程的理论,它指出地球表面内地球板块内部构造的变动是导致地质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即“构造运动假说”,是英国地质学家及美国地质学家
鲍勃布莱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质理论之一。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假定地球表层是由一系列的环形地质板块组
成的,每一块板块都以均匀缓慢的速度在地壳内运动。

板块运动过程形成了构造形态,即高原、山脉、断层、火山和洋脊,以及影响着地球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地质事件,例如火山喷发、地震以及大规模地层变动。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假说,板块向前运动,形成了新的地层,而在其原位置的地层则发生的变化较小;当板块相互碰撞后便会形成山脉,当一块板块推动另一块板块时,便会形成断层,而当板块向深海推动时,将形成海床洋脊。

此外,板块构造运动假说还认为,板块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大规模的地质活动,例如海床变形、洋脊碰撞、岩石破裂、火山喷发等,这些大规模的地质活动会影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从而影响着地球上各类生物进化的轨迹。

除了描述地质构造的变化外,板块构造运动假说还可以解释古生物的演化问题。

据科学家们发现,当现存的动植物经历着一系列的地质变化之后,会产生出新的物种,这一现象正是板块构造运动假说所提出的。

板块构造运动假说是地质学家们以及其他科学家们研究地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为人们提供了系统的解释,证明了地质构造的变化是全球地质形态及地质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变化同时又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

因此,板块构造运动假说对研究地质及生物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地质学及其他科学的基础理论。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在讨论板块的球面运动时,通常认为板块是刚性或近于刚性的,并认为地球表面积保持不变,这样就有可能用数学方法来描绘板块运动了。

板块相对运动及其几何学板块运动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

举例来说,大西洋中脊两侧的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正在相互分离,但这并不能断定大西洋中脊相对于地理极是静止的,也无法确定两个板块之中哪一个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只能假定其中一个板块静止不动,然后去分析另一板块相对于它的运动。

由此可知,欧亚板块相对于北美板块是向东运动,而北美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则是向西运动。

欧亚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是向西运动,相对于印度洋板块则是向南运动。

举例说来,大西洋四周各大陆间的距离,在过去2亿年的时间内,至少移动了数千千米,而利用现代空间技术所观测到的现代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则可以达到每年几个厘米的量级(图5.27)。

刚体板块沿地球表面的运动,应遵循球面运动原理,即必定是环绕通过球心(地心)轴的旋转运动(图5.28)。

在球面上,任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弧线的运动。

平行于赤道(离旋转极90°的大圆)的一系列同轴圆弧(欧拉纬线)标明了板块旋转运动的方向,同轴圆弧的垂线(大圆)相交于旋转极。

正因为板块运动是一种旋转运动,所以,板块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随远离旋转极而增大,至旋转赤道线速度最大。

板块的旋转运动由旋转极(欧拉极、扩张极)的地理坐标(γ、)和旋转角速度(ω)确定。

界上一些点的相对速度和方向,也可反演两板块间相对运动的欧拉矢量。

由于转换断层的走向平行于相邻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也就是说,相邻板块在球面上的运动轨迹就是转换断层(图5.29),故采用求转换断层为界的各对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旋转极(ρ),例如,采用作图法对大西洋中脊不同转换断层分别作垂直于它们的球面大圆,结果都相交于球面上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理解为一个极点,即旋转极,实际位置在58°E及38°W附近。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及作用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在一定时间内以不同方式发生的运动。

地壳运动是地球的重要特征,它对地球的形态和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地壳运动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板块运动:地壳被分成了许多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深部的岩石圈上以不断移动、碰撞和分离的方式运动。

板块运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造成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2. 热对流运动:地球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地球的热对流运动。

热对流运动会引起岩石的熔融和上升,从而产生火山活动和地震。

3. 潮汐力:地球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的作用,潮汐力会产生地球的形变和运动。

潮汐力可以引起地壳的微小差异,从而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影响。

地壳运动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构造的形成:地壳运动是地壳构造形成的重要原因。


块运动和热对流运动导致地壳的变形和破裂,从而形成了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质构造。

2. 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壳运动是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板块运动引发了地震和火山
活动,破坏了地表的稳定性,造成了大量的灾害。

3. 地表地貌的形成:地壳运动对地表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山脉、河流、海岸线等地貌特征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结果。

总结起来,地壳运动的成因是由板块运动、热对流运动和潮汐
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地壳运动的作用主要包括地质构
造的形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地表地貌的形成。

地壳运动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预测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地球是一个活动的行星,其地壳在长期漫长的地质历程中经历了许多运动和变化。

地壳运动指的是地球地壳的变动和移动,而板块构造则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表面被分成数十块大大小小的板块,它们在地球表面上不断移动和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对地球的地形、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地壳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构造活动和地质变动。

构造活动是指地殼上由于地球内部动力作用而引起的体积变形,主要表现为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质变动则是指地殼表面由于风化、侵蚀、沉积等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形态变化,如山脉的抬升、河流的侵蚀等。

这两种类型的地壳运动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地球的变化和发展。

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广泛接受的解释地球地壳运动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地球上的岩石圈被分成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以海洋中脊为界线,在地球表面上相对移动。

板块构造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边界的会聚、扩张和滑移。

板块的会聚边界是指两个板块向相互靠近,从而形成山脉、火山、地震等构造活动。

这种边界的会聚形成了大量的横断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板块的扩张边界则是指两个板块远离,形成了新的海底地壳,同时也伴随着火山活动和地震。

滑移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水平滑移,经常会产生断层和地震。

这三种类型的板块边界共同构成了地球地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造成了地球表面地形的巨大变化。

山脉的抬升和侵蚀,海床的沉积和变动,都是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的结果。

其次,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在板块边界的会聚和滑移过程中,能量积累并释放,产生了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最后,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它们影响着气候、水资源的分布,对物种的分布、迁徙和进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地球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是地球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VIP专享】地球的表面形态2013

【VIP专享】地球的表面形态2013
(花彩列岛) 马里亚纳海沟
台湾山脉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红海
生长边界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1、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2、按照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 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流水沉积 山区河流出山口
平原河流入海口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洲分布。
流水沉积
黄河地上河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作用: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下切形成沟谷; 如,瀑布。
B、水流汇集,使沟谷加宽加深; 如,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②六大板块处于运动中,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活跃,多火
山、地震。 碰撞
消亡边界
张裂
生长边界
2、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板块移动
陆陆 板 相碰 块
碰 陆海 撞 相碰
对地貌影响
巨大的山脉 高原
岛弧 海岸山脉 海沟
裂谷
板块张裂 海洋
海岭
举例 边界类型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消亡边界
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屿 消亡边界
风力沉积
戈壁 沙漠 黄土
非洲的沙漠
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2.2地球的表面形态

2.2地球的表面形态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褶皱示意
因碰撞或挤压作用,使沉积岩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褶 皱 景 观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1 2 3
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侵蚀的过程中,背斜顶部因受 到张力的影响,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而向斜槽(底)部因 受挤压力,岩性坚 硬,不易被侵蚀。
背斜
新--老--新
地貌上:向上拱起,多成山; 地质上:中间老,两边新(判别的依据)
老--------新--------老
地貌上:向下凹陷,多成谷; 地质上:中间新,两边老(判别的依据)


形成原因?
基本形态?
背斜 (中间向上拱起) 向斜(中间向下凹陷) 背斜成谷,向斜 成山的原因?
断层线
断 层
形成原因? 地表形态?
两侧陷落,中间突起:地垒
断层面 断层线
地垒 : 泰山、庐山、华山、
峨眉山等 地堑 : 中间下沉,两侧抬升:地堑
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
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例题: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E A B C D
D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_________。 山岭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向斜槽(底)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3)泰山的成因类型与图中____一致。 (4)图中CD两处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___,良好的储油构造是___。形成的?为 什么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流水侵蚀 2、在黄河下游会形成什么现象? 地上河 为什么?
流水沉积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是地球表面发生的重要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构造的关键要素。

地壳运动指的是地球表面发生的形态变化,如地壳的隆升、下沉、抬升等;而板块构造则是指地球上被划分为不同板块的地壳片段,它们以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为基础,决定着地壳运动的形式和特点。

一、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大类。

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即板块构造;垂直运动则是地壳板块内部的变形和位移,主要包括隆起、下沉和抬升等。

1. 板块构造板块构造是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描述了地球上被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板块,并通过板块边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地质过程。

目前,地球上被广泛接受的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壳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外壳被划分为数十个大、小板块,它们通过构造边界相互接触和运动。

2. 隆起运动隆起是指地壳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地形隆起,如山脉、高原等。

隆起运动常伴随着岩石的受压和弯曲,形成了各种地形特征,并造成了地壳的垂直变形。

3. 下沉运动下沉是指地壳在垂直方向上的下沉运动,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地形下陷,如洼地、海沟等。

下沉运动常伴随着岩石的拉伸和断裂,形成了各种地形特征,如断层和裂谷。

4. 抬升运动抬升是指地壳在垂直方向上的提升运动,使得地表地形产生持续性升高。

抬升运动是由地壳板块内部的岩石物质运动、地热活动或构造运动引起的,如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地热加热等。

二、板块构造的原因板块构造形成的原因和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板块构造的形成和演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岩石圈的脆性地球上岩石圈是相对脆性的外壳层,由于内部地球物质的运动、岩石的拉伸、压缩等作用,岩石圈会发生断裂、变形和位移,从而导致板块构造的形成。

2. 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具有不同的密度和物质性质,形成了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两类板块。

它们在构造边界上相互作用,引发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

《地球表面的板块》PPT教学课件

《地球表面的板块》PPT教学课件
3、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相互不断地发生 碰撞和张裂。
实验活动
书本隆起
板块相碰撞的地方 常常形成 山脉或海沟。
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
纸断裂时,产生震动, 杯子翻倒,出现裂缝。
板块发生张裂时, 常常形成 裂谷或海洋。
实验活动
板块发生张裂时, 常常形成 裂谷或海洋。
板块相碰撞的地方 常常形成 山脉或海沟。
2. 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 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洋中脊
大 西 洋 的 形 成
“海底扩张学说”是否支 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它解决了“大陆漂移学说” 的什么问题?
支持了大陆漂移学说, 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推测示意图,下列叙述:①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②世界陆地 轮廓都比较破碎;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 多是三角形的。其中能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证据的是( A )。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 世界陆地轮廓破碎和形状大多是三角形是无法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 不同陆地地层的相似性,以及形状的吻合度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魏 格 纳
地形证据 生物证据
化石证据 气候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1.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 的一个整体。 2.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 移到现在的位置。
科学假说
就是用已获得的经 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 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 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 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