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测试报告模板
油墨附着力报告

三、实验过程
3.测试后观察产品油墨面,未出现油墨起皱、脱落的现象;3M 胶带上也未发现有油墨附着。
测试前的OK产品
测试后的OK产品
三、实验过程
测试前油墨薄的产品
测试后的油墨薄产品
3M胶带上无油墨
三、实验过程
二、将产品做回流焊处理
产品做回流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实验过程
三、用3M胶带测量做过回流焊的产品的附着力 1.用3M胶带测试油墨的附着力(要求用胶带测试后,胶带上无 油墨,产品油墨无脱落、起皱等现象),测试方式如下图所示:
2.将产品做回流焊处理;
3.用3M胶带测量做过回流焊的产品的附着力。
三、实验过程
一、用3M胶带测量两种产品的附着力 1.挑选出相同料号的电池产品(本试验采用的是产品CP.SM28158A成 品)
OK产品
油墨薄产品
三、实验过程
2.用3M胶带测试油墨的附着力(要求用胶带测试后,胶带上无 油墨,产品油墨无脱落、起皱等现象),测试方式如下图所示:
油墨附着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为了验证我司电池产品油墨附着力,保证产品可靠性,提升产 品交货的品质,现对我司在线产品进行油墨附着力的抽样检测。
二、实验方案
排查我司在线电池产品(成品),挑选出部分OK产品与油墨薄 的产品。将OK品和油墨薄的产品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用3M胶带测量两种产品的附着力;
未能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我司电池产品的油墨附着力
能够达到我司的标准要求。
三、实验过程
2.测试后观察产品油墨面,未出现油墨起皱、脱落的现象;3M胶 带上也未发现有油墨附着。
测试前的OK产品
测试后的OK产品
三、实验过程
拉力附着力测试报告记录方式

拉力附着力测试报告1. 背景1.1 项目简介拉力附着力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与外部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测试方法。
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材料或产品的附着力,以确定其在不同应力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某种材料的拉力附着力,以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1.2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材料的附着力能力,以评估其在特定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测试,我们将获得有关材料的拉力附着力的定量数据,并根据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分析2.1 测试方法本次测试使用了标准的拉力附着力测试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种合适的测试设备,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我们将样本固定在测试设备上,并施加一定的拉力。
在施加拉力的同时,我们监测拉力的大小和样本的附着力。
通过记录拉力和附着力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拉力附着力曲线。
2.2 测试参数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一些关键的测试参数,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些参数包括:•施加的拉力大小:我们选择了一系列不同的拉力大小来测试材料的附着力能力。
这些拉力大小覆盖了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应力条件。
•拉力施加的速度:我们控制了拉力施加的速度,以模拟实际应用中的拉力加载速度。
这样可以确保测试结果与实际应用情况相匹配。
•测试环境:我们在标准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测试,以消除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被严格控制,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数据分析在测试完成后,我们对测试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我们绘制了拉力附着力曲线,以直观地展示材料的附着力性能。
然后,我们计算了一些关键参数,如最大附着力、断裂拉力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分析。
3. 结果3.1 拉力附着力曲线根据测试数据,我们绘制了材料的拉力附着力曲线,如下图所示: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施加前,材料的附着力为零。
随着拉力的增加,材料的附着力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最大附着力。
油漆附着力拉拔试验数据报告

5
4
中间漆、底漆与
球罐表面附着力
263-T-006 1#
6
5
中间漆、底漆与
球罐表面附着力
263-T-006 2#
6
6
中间漆、底漆与
球罐表面附着力
248-T:拉拔试验数据图片见附件一。
附件一:拉拔试验数据图片
1、面漆与中间漆附着力拉拔试验数据:
2、中间漆、底漆与球罐表面附着力拉拔试验数据:
油漆附着力拉拔试验数据报告
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储罐工程于2016年09月17日下午15:00对球罐油漆附着力进行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序号
涂层
数值(MPa)
位号
设计要求(MPa)
备注
1
面漆与中间漆附着力
249-T-005 2#
5
2
面漆与中间漆附着力
249-T-005 3#
5
3
面漆与中间漆附着力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篇一:油漆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模板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试验图片及试验结论编制:审核:日期:篇二:检验报告格式_第 1 页共 3 页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汇总1. 外观检验2.物性检测第 2 页共 3 页日期:日期:日期:第 3 页共 3 页篇三: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测试程序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a.5A 没有脱落;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附着力测试报告

划格法
e.在90±30s时间内,尽可能的呈180°撕掉胶带。 f.检查X切口处被撕去的膜层,按照如表1标准评估附着力等级: 表1 方法A评级 现象 无剥落或涂层损伤 沿相交处有轻微剥落 在切线沿切口处任何一侧有1.6mm锯齿状剥落 在切线沿切口处任何一侧有3.2mm锯齿状剥落 “X”区有大部分剥落 剥落部分超出“X”区 等级 5A 4A 3A 2A 1A 0A
适用于漆膜厚小于125μm
GB/T 9286 、 ISO 2409、 BS 3900-E6
温度 23 材和橡胶 厚 ≥10mm 硬底材:钢板: 厚≥0.25mm
适用于漆厚度小与250μm 的漆膜附着力测定(超过 120μm选择单刃)
0-5级, 0级最好、 5级最差
测试刀具为间距1mm、 2mm、3mm的六刃百格 刀
3M胶带:贴上后五 分钟内,呈60°角 撕下。
0级最好、5级最差
ASTM D3359-B
金属
漆膜:厚度小于 125μm
膜厚不超过50μm的膜层 ,用1mm间隔划11条切 痕。 膜厚50μm-125μm的膜 层,用2mm间隔划6条 切痕 适用于薄金属涂层(镀 层较厚则使用凿刀法) ,以1mm或2mm在涂层 表面划3条或6条划痕。
将锐利的凿子放置于覆盖层伸出部分的背面,猛烈锤击,如果覆盖层的附着强度高,则覆盖层会裂开 或被切断而不影响基体金属与覆盖层之间的结合。
划格试验方法对比
标准 底材 软底材:塑 料、橡胶、 木材 厚底材:钢 板 涂层 测试方法 胶带 评级标准
ISO 2409 GB/T 9286
保温杯油漆附着力测试报告

1、把喷漆完好的1号杯子,用百格刀在10平方毫米区域划方格100个,刀痕要露底材,用毛刷清理刀痕的残留物
2、用宽25mm、3M胶纸附着牢固,并用手指压实
3、3M胶子与杯体成90度迅速拉起,重复测试两次,检验并记录,一个产品做两至三处测试
4、脱落部分不超过千分之五为合格
5、重复以上流程测试2号杯子,并记录
产品测试报告
(客户:XX)
测试名称:
油漆附着力测试
产品型号:
保温杯
测试数量:
2只
测试时间:
2格刀划格后用3M胶子测试油漆是否会有脱落
测试目的:
检测产品油漆的附着力
测试方法及要求:取两只喷漆完好的杯子,分别编号1、2号。用百格刀在10平方毫米区域内划方格100个,用宽25mm、3M胶纸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脱落部分不超过5%为合格(丝印、移印、转印图案同样用次方法测试)。
。
测试过程记录:
名称
测试前
3M测试后
1号杯体
完好
无脱落
2号杯体
完好
无脱落
附:测试图片
划百格 3M胶测试 检验
测试结果:3M测试后,产品无脱落。
结论/建议:此产品能够达到该项测试要求,测试合格。
测试人: 审核: 核准:
油漆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模板

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
编制 : 审核: 日期:
零部件名称 制造厂家
试验部门
试验方法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
年月日
试验零部件名称
试验仪器型号
试验人员 等级判定参照标准
1mm 、2mm QHF
划格仪
试验数量
GB/T 92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序号
零部件名称 附着力测试等级
零
Ⅰ Ⅱ Ⅲ Ⅳ
Ⅴ
1 蓄电池后托架1
2 蓄电池后托架2 2
蓄电池后托架3
试验图片及试验结论
该蓄电池后托架经过用2mm 的划格仪测试后,漆面出现大面积脱落。
图片: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试验结论:该批蓄电池电池后托架漆面附着力判定为 。
锌层附着力检测报告

底板处理:用溶剂清洗、用水性清洗剂清洗、打磨、磷化处理 试柱 材质 实验简图: 特别注意事项:量个试柱应位于试片的中心且同轴心排列 Q215 直径 φ20 高 15 平行度 0.01 切割操作 涂层体系 / 单一涂层 受试验产品涂于底板方法 底板编号 热浸锌 A1001~锌层厚度 室温℃/湿度%RH 实验次数 30*30 86um 25/50 6 1995N 1920N 实验数据记录破坏力 (破坏力 F) 1850N 1830N 1880N 1902N 计算方法及公式 平均值 实验结果 范围 结论:以上数据均为实测数据 检测人: 日期: 说明:此检测结果仅对送检来样负责,涂改、复印无效。 审核人: 日期: 责任人: 日期: 检测单位章 5~6 5~6 5~6 5~6 5~6 5~6 б=F/A 6 A1002 30*30 89um 25/50 6 1875N 1910N 1810N 1920N 1993N 1814N A1003 30*30 85um 25/50 6 1920N 1875N 1785N 1999N 1672N 1788N A1004 30*30 92um 25/50 6 1696N 1892N 1976N 1685N 1783N 1784N A1005 30*30 88um 25/50 6 1592N 1872N 1784N 1998N 1879N 1875N A1006 30*30 87um 25/50 6 1875N 1985N 1889N 1987N 1997N 1599N
计算所有 6 次测定的平均值,精确到整数,用平均值和范围来表示结果 6 5 5 5 6
青岛金超越机械有限公司锌层附着力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AY-LXY-HXB-170056
委托/送检单位 来样技术条件 样品特性 标准试样 青岛天源洁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项目/产品名称 检验标准 检测项目 检测仪器 仪器名称 拉力试验机 拉伸速度 ≤ 1Mpa/s 速度是否均匀 胶粘剂 名称 氰基丙烯酸脂 固定条件 底板 选择标准 GB/T9271 底板规格 t8 底板材质 Q235 平行度 0.01 室温℃/湿度%RH 23±2℃ 初始固话时间 5S 固话时间 底板存放条件 25/50 调节时间: 16h 1h 均匀 完成时间 90s 内 滑县金堤项目内件 GB/T5210 锌层附着力检测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实验编号 2017-02-25 2017-02-29 JCY-2017-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