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性质力及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合集下载

专题强化 三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专题强化 三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专题强化三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一、弹力的判断和计算1.弹力的判断(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①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②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③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或共点力平衡条件(第5节学习)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确定.2.弹力的计算(1)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x计算.(2)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第四章学习)来确定弹力大小.在图1中画出小球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已知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且各图中小球A均处于静止状态).图1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2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图2A.4 cm B.6 cmC.8 cm D.10 cm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1.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2)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若物体原先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存在摩擦力;否则不存在摩擦力.(3)状态法:由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若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4)力的相互作用法:当一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不易判断时,可先确定与之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所受摩擦力情况,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出判断.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要通过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进行计算,随着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②最大静摩擦力F max的大小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高中阶段为了计算方便,往往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F f=μF N公式中F 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G是两种性质的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与重力相同,F f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均无关.如图3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右行驶,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的摩擦力种类及摩擦力的方向.图3(1)汽车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滑动时;(5)汽车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2019·河北师大附中期中)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粗糙墙壁上,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4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图4三、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多选)如图5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B对A有摩擦力作用B.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C.B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D.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针对训练(2019·泰安一中期中)如图6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6A.A受的各个摩擦力之和不为零B.A、B、C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C.C不受摩擦力作用D.B不受摩擦力作用1.(弹力的判断和计算)(2019·黑龙江实验中学期中)如图7所示,物体A分别与水平面、竖直墙面以及物体B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A、B均静止,则()图7A.物体A受三个弹力作用B.物体A受两个弹力作用C.物体B受两个弹力作用D.物体A和物体B均只受一个弹力作用2.(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如图8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 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F0=1 N的作用力,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取10 N/kg)()图83.(物体的受力分析)分别画出图9中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图甲中小球用细绳悬挂着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挂着静止在桌角上,丙中小球固定在杆上)图94.(物体的受力分析)(2019·济南一中期中)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10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放在桌上的水杯几乎感觉不到晃动.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A、B两物块相互接触地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两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车厢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相对于桌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A.A受到2个力的作用B.B受到3个力的作用C.A受到桌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D.B受到A对它向右的弹力。

专题:受力分析学案

专题:受力分析学案

专题:受力分析学案【知识要点】一、三种最常见的力:1.重力(1)重力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______2.弹力:(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之间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很难看出来,我们常用___________来判断(2)弹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弹力方向:支持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绳的拉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弹力的方向就是垂直接触面(没有面就做切面)3.静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很难判断出来,我们常用____________来判断(2)方向:总是跟________相切,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4.滑动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⑴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向: 总是跟________相切,并且跟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二、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力的种类:高一阶段我们所研究的力从性质上分只有三种:重力、弹力、摩擦力1.受力分析的依据:各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及各力方向的特点3.受力分析的步骤: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专题3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导学案

专题3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导学案

高二物理复习必修一导学案 编号: 班级:姓名: 组别: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专题三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导学案:【重点难点】1. 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2.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使用说明和方法指导】1.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条件,学会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为后面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2.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用红笔标注疑问。

有★标记的题目BC 层选作。

【自主学习】1. 梳理高中物理我们所学过的力,按性质分可分为哪几类?按力的作用效果又可分为哪几类呢?2. 请你分别阐述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大小和方向(必要时可以作图表示)【预习自测】1.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最重的一点 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 .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2.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 ____,方向为____ ___,合力的大小为 方向为 (g 取10N/kg)【合作探究】探究一、重力问题1.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由于地球上的物体要随地球自转,导致重力并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和图像,分析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针对训练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B.只有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才受重力C.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不受重力D.重力跟物体所处的地理纬度和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E.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或垂直地面针对训练2. 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B.一直上升 D.先降低后升高探究二、弹力情景:下面各图中,静止的小球m 分别与两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画出各小球的受力分析图。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物体受力分析专题受力分析是力学中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一步出现了错误,那整个问题的求解就都错了。

这一节课在前面学习三种力和力的运算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学习受力分析。

自主学习:问题1、什么是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从它所处的物理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物体受什么性质的力,大小怎样?方向如何?),并把这些力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1)对谁(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分析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

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1)地球(天体)上的物体一定受重力;(2)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存在弹力;(3)从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以看出:有摩擦力必有弹力,相反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因此,在受力分析时,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和已知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问题3、分析结果怎样依据力的性质或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添力与漏力(1)根据力的物质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2)根据力的相互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3)根据力的矢量性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受力分析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4)合力与分力不可同时出现在受力图中。

合作探究:请对下列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1)静止 (2)向右运动 (3)向右运动光滑 粗糙(4)静止 (5)向右运动 (6)向左运动粗糙 粗糙 粗糙变化1:将水平力变为倾斜(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F 的合力A .斜向上B .竖直向上C .竖直向下D .零变化2:将一物体变为两物体(1)如图,C 是水平地面,叠放在一起的A 、B 两个长方形物块静止在C上,试分析A 、B 的受力。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学案一、学习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和性质;2. 了解力的分类及其特征;3.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的平衡条件;4.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5. 能够应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学习内容:1. 力的概念和性质1.1 力的定义1.2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1.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2. 力的分类与特征2.1 接触力与非接触力2.2 弹力、重力、摩擦力、浮力的特征3. 牛顿第一定律与力的平衡条件3.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2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条件4. 力的合成与分解4.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原理和合力的计算方法4.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原理和分解力的计算方法5. 受力分析方法5.1 自由体图法:绘制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5.2 受力分析法:应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三、学习过程:1. 力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1.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1.2 完成教材习题,巩固对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力的分类与特征的学习2.1 学习不同类型的力,并了解其特征和作用;2.2 进行力的分类练习,锻炼对不同力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3. 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的学习3.1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内容;3.2 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条件;3.3 完成相关练习,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的理解。

4.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4.1 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4.2 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练习,提升解题能力。

5. 受力分析方法的学习5.1 学习自由体图法的运用,掌握绘制自由体图的方法;5.2 学习受力分析法的运用,了解如何应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解析物体的受力情况;5.3 进行相关练习和实例分析,加深对受力分析方法的掌握。

四、学习评价:1. 完成教材习题,检验对力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的理解;2. 解答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练习题,检验合成力和分解力的计算能力;3. 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展示受力分析方法的应用技巧。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专题之-受力分析(导学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专题之-受力分析(导学案)

第二章力受力分析专题【课程目标】1、能分析、计算有关共点力平衡的简单问题2、能运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平衡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三要素;2、积极思考,认真分析,提高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3、激情参与,大胆探索,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正确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正确画出每一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一.知识网络构建Ⅰ.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力的物质性表现为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而存在;甲物体对乙物体有某种性质的力的作用,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同种性质的力作用,这就是力作用的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所以力是量。

2、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1)两物体间有弹力产生,(不一定、一定)产生摩擦力;但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一定、不一定)有弹力产生.(2)同一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互.(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压力)大小成正比,而静摩擦力(除最大静摩擦力外)大小与压力(有、无)关.3、对于摩擦力的认识要注意“四个不一定”(1)摩擦力(一定、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如图,A、B-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A所受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以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Ⅱ.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给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力都找出来,并画好受力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力学题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1.物体受力的判断依据(1)条件判断: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2)效果判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3)相互作用判断: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2.受力分析的步骤按一定的顺序去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应先予以标出;弹力在接触且发生形变处存在;摩擦力在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才可能有.我的疑惑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受力分析》专题复习训练学案

《受力分析》专题复习训练学案

初三物理《受力分析》专题复习训练复习训练目标1. 进一步掌握初中常见的三种力的产生条件及其三要素;2. 通过训练和总结,掌握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 能应用三种力产生的条件及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解决常见的受力分析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基。

自主复习一. 力的基本概念:1.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场景,其中包含的力的知识有哪些?2.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请概括画力的示意图的基本方法步骤三.力和运动的关系:1. 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四. 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运动员奋力掷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静止在桌面上的文具盒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3.下图是今年8月1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场上匀速直线行驶在阅兵道上的一辆红箭-10反坦克导弹车,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有效训练1. 如图1所示,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与竖直墙壁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 试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

图1图23. 如图3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4. 装卸工人利用斜面将一木箱推到汽车上(如图4甲).试在图乙中画出木箱在斜面上所受力的示意图.图3图45.如图5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 、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擦力为N ;若将A 、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9乙所示),则推力F 2= 。

图5图66.如图6物体A 在水平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提炼方法根据刚才的训练,请简要总结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般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提升拓展7.如图7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 、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图7 8.(多选)如图8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

专题强化2 3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解析版)

专题强化2 3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解析版)

专题强化2 3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解题要点梳理:1.弹力方向的确定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要通过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进行计算,随着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②最大静摩擦力F max的大小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值略大于滑动摩擦力,高中阶段为了计算方便,往往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F f=μF N②公式中F 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G是两种性质的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与重力相同,F f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均无关.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②.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③.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基础巩固1.(2022·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情景中,两个物体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接触面光滑)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答案】B【详解】A.两物体若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则两绳子不会竖直静止,故A错误;B.两物体相互挤压,故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C.若地面光滑,两物体保持静止,若有挤压,则b将运动,故C 错误;D.b竖直悬挂,假如细线对b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则a、b间无挤压,没有弹力,故D错误。

故选B。

2.(2022·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C.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B【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CD.根据题意可知,物体B、C均有相对传送带向下滑的趋势,由平衡条件可得,物体B、C均受到mgθ,故CD错误,B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_________ ,只要有力,就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 测量。

(4)效果性: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简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

4.力的表示(1)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_________的线段(有向线段)把力的_________全部表示出来的方法,称为力的图示。

5.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静电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核力等。

(2)按力的效果命名有: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按接触与否命名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还可以根据_________将力分为内力(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外力(系统物体与系统以外物体之间的作用力)6.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二、重力(1)重力的定义: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也称_________。

重力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在南北极时二者相等)(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同一质量的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重力大小_________,重力的大小随纬度的升高而_________,随高度的增大而_________。

(3)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或垂直水平面向下,但并不指向_________,只有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处才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_________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重心的位置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决定,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__,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的重心可以用____________确定。

三、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发生的改变;有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等。

(3)弹性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如果撤去外力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变。

(4)弹性限度: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果________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5)产生条件:a、物体直接接触;b、物体间相互_________________。

(6)弹力方向:总是和物体形变方向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

弹力是法向力,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具体类型如下:A.面与面接触时,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与面接触时,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球与面接触时,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球与球接触时,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绳只能提供____________。

F.固定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_____,也可能______________,杆既可以提供______,又可以提供________。

G.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总是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弹簧的弹力可以是__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7)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______或______的量x成____比。

(1)公式为___________。

其中k为___________,单位N/m,跟弹簧的___________、粗细、直径及原长有关,x为伸长量或缩短量,不是弹簧伸长后的长度或压缩后的长度(对于橡皮筋类的形变也可以视为弹性形变,满足胡克定律)。

(2)其他情况下的弹力,要根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四、摩擦力表1、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摩擦力产生条件方向大小计算特点静摩擦力方向判定滑动摩擦力接触面:粗糙接触处: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沿着接触面系统可以产生内能Q=f动S相可做动力阻力正功负功零功定义判定;平衡方程判定;牛顿第二定律判定; 牛顿第三定律判定;静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有最大值不能产生内能五、受力分析顺口溜:分析对象先隔离,已知各力画上面。

接触点、面要找全,推拉挤压弹力显。

糙面滑动动摩擦,欲动未动静摩现。

隔离体上力画全,不多不少展笑颜。

如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呢?主要依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多少个物体接触)和运动状态着手,分析它与所处环境的其它物体的相互联系;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然后找出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不要找该物体施于其它物体的力,譬如所研究的物体叫A,那么就应该找出“甲对A”和“乙对A”及“丙对A”的力……而“A对甲”或“A对乙”等的力就不是A所受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对象跟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对每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则画出摩擦力.要熟记:。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顺口溜:。

3.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

(2) 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

(3) 和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

(4)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的力(如:。

)【典例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A 受力分析:171614151320小球A静止19三球静止A18图1A 图2A 图 3A 图 4A图 5A图 6A图7A图8A 图9F A 图10A图11A图12A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图21Fv图23Fv图24图22 F 物体处于静止图27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25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6 v图28v图29F图30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F图31v图36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37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图38 杆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F图32物体处于静止F图33v图34图35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上攀图39vv图40 匀速下滑随电梯匀速上升v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四、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分析:57A B F图42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A B 图43 F图45BvA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B C 图44FA AA 、B 匀速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图46图47A 、B 匀速运动图4854525355AB C(A 、B一起匀速向右运动)58495051504956图60 B ACFFc BAm 1m 2图59B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