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受力分析规范标准答案
(完整word版)静力学受力分析答案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静力学部分 物体受力分析(一)一、填空题1、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沿 其作用线 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2、 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方位的理论依据是 二力平衡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对__变形体___和____刚体__均适用,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是用于__刚体____.4、 图示AB 杆自重不计,在五个已知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则作用于B 点的四个力的合力F R 的大小R F =F ,方向沿F 的反方向__.5、 如图(a)、(b )、(c )、所示三种情况下,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点,则影响A 、B 处的约束力的是图___(c )_______.(c )第4题图 第5题图二、判断题( √ )1、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2、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3、一刚体在两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 )4、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2 F 3( √ )5、二力构件约束反力作用线沿二力点连线,指向相对或背离。
三、改正下列各物体受力图中的错误四、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未画出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为光滑接触。
(必须取分离体)NF B xF B yF AxF A yF BF AF AxF A yF Ax F A yF(e)BFTFAFBFAxFA yFC xFC yFAFAxFA yFBFDD(h)A yFAxF'BFBFCFA yFAxFCFDF'CFCFDFA yFAxF'CF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物体受力分析(二)一、填空题1、柔软绳索约束反力方向沿 绳索方向 , 背离 物体.2、光滑面约束反力方向沿 接触表面的公法线方向 , 指向 物体.3、光滑铰链、中间铰链有 1 个方向无法确定的约束反力,通常简化为方向确定的 2 个反力.4、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刚体,叫 二力 构件,反力方向沿 两点连线 . 二、画出以下指定物体的受力图.A yF AxF C y F C x F 'C x F 'C y F B yF B x F A yF Ax F BF 'B F 'C F C yF C xF TF C y F C xF 'T F A yF Ax F BFBF AF 'B F CF DyF DxF 'Dy F 'DxF EF FF GF 'F F TF DF C F BF 'C F 'B F 'DF I xF I yF 'I x F 'I yF AxF A yF KF AxF A yF 'Ax F 'A y F 'E F CF EF 'C F O xF O yF B x F B yF学号班级姓名成绩平面汇交力系一、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是指力作用线_在同一平面内__,且____汇交于______一点的力系。
静力学题参考答案

约束与约束力
约束是对物体运动状态 的限制,而约束力是实 现这种限制的力。在静 力学中,我们学习了不 同类型的约束和相应的 约束力,如柔索约束、
光滑面约束等。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 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 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并绘制出受力图。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 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由静 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 去外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2t 后停下。求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大小。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 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 f和水平恒力F四个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 学公式,可以列出方程组求 解摩擦力大小。解得f=F/3 。
摩擦力与约束力问题
03
摩擦力概念及性质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 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 f=μ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约束力类型及特点
柔性约束(如绳索)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 压力和弯矩。
固定端约束(如固定铰链)对物体的约束力可以分解 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一个与截面垂直,另一个与
截面相切。
约束力是物体受到的限制其自由运动的力,根 据约束性质可分为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和固 定端约束等。
光滑面约束(如光滑平面或曲面)对物体的约束 力通过接触点,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解析
例题2
解析
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 地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 拉力F的作用,仍保持静止 。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标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如图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AB、CD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1.3图所示。
在定滑轮上吊有重为W的物体H。
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CD、杆AB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O1为主动轮,旋转方向如图所示。
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1.5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汇交力系2.1在刚体的A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
其中F1=2kN,F2=3kN,F3=lkN,F4=2.5kN,方向如题2.1图所示。
用解读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 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1=1kN,F2=2kN,F3=l.5kN。
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3 力系如题2.3图所示。
已知:F 1=100N ,F 2=50N ,F 3=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2.3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4 球重为W =100N ,悬挂于绳上,并与光滑墙相接触,如题2.4图所示。
已知,试求绳所受的拉力及墙所受的压力。
解:2.4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墙所受的压力F=57.74N2.5 均质杆AB 重为W 、长为 l ,两端置于相互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如题2.5图所示。
己知一斜面与水平成角,求平衡时杆与水平所成的角及距离OA 。
解:取 AB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于杆件再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故三力应汇交于C 点。
AB 杆为均质杆,重力作用在杆的中点,则W 作用线为矩形ACBO 的对角线。
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2.6 一重物重为20kN ,用不可伸长的柔索AB 及BC悬挂于题2.6图所示的平衡位置。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1. 是非题(1)凡是合力都比分力要大。
( × ) (2)力是滑动矢量,可沿作用线移动。
( × ) (3)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该刚体比处于平衡状态。
( × ) (4)只要两个力是相等的,这两个力就等效。
( × ) (5)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就等效。
( × ) (6)对任意给定的力系,都可以按照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
( × ) (7)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图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写为R =F 1+F 2,而不能写为|R |=|F 1|+|F 2|。
( √ )(8)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样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也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中所说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 × ) (9)柔索类约束反力,其作用线沿柔索,其指向沿离开柔索方向而不能任意假定。
( √ ) (10)只要是两点受力的刚体,均为二力杆件。
( × ) (11)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 × ) 2. 选择题(1)二力平衡条件的适用范围是( A )。
A .刚体;B .刚体系统;C .变形体;D .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2)力的可传性( A )。
A .适用于同一刚体;B .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C .适用于刚体系统;D .既适用于单个刚体,又适用于刚体系统。
(3)如果力R 是两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 =F 1+F 2,其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D )。
A .必有R =F 1+F 2; B .不可能有R =F 1+F 2; C .必有R >F 1,R >F 2; D .可能有R <F 1,R <F 2。
(4)平行四边形法则( C )。
工程力学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工程力学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学科,静力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学习静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力的规律,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针对工程力学静力学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力的平衡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30N,方向为东,另一个力为40N,方向为南。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合力为0。
设合力的大小为F,方向为θ。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方程:30cosθ = 40sinθ解方程可得,θ ≈ 53.13°,F ≈ 50N。
因此,合力的大小为50N,方向为东南。
2. 一个物体质量为20kg,受到一个斜向上的力F,使其保持静止。
已知斜向上的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求F的大小。
解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设F的大小为F,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方程:Fsin30° = 20 * 9.8解方程可得,F ≈ 196N。
因此,F的大小为196N。
二、支持反力1. 一个物体质量为50kg,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使其保持静止。
已知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求支持反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设支持反力的大小为N,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方程:Nsin60° = 50 * 9.8解方程可得,N ≈ 490N。
因此,支持反力的大小为490N。
2. 一个物体质量为30kg,放在一个斜面上,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已知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2m/s²,求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反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设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反力的大小为N,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方程:Nsin30° - 30 * 9.8 * cos30° = 30 * 2解方程可得,N ≈ 147.1N。
静力学受力分析答案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静力学部分 物体受力分析(一)一、填空题1、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2、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方位的理论依据是二力平衡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对__变形体___和____刚体__均适用,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是用于__刚体____.4、图示AB 杆自重不计,在五个已知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则作用于B 点的四个力的合力F R 的大小 =,方向沿F 的反方向__.R F F 5、 如图(a)、(b )、(c )、所示三种情况下,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点,则影响A 、B 处的约束力的是图___(c )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二、判断题( √ )1、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2、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3、一刚体在两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2F 3a( × )4、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 )5、二力构件约束反力作用线沿二力点连线,指向相对或背离。
三、改正下列各物体受力图中的错误四、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未画出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为光滑接触。
(必须取分离体)F AxF A yF BF AxF A yF(e)BTFAFBAxFA yFC xC yFAFAxAFdAlDD(h )A F A F AxF 'C F 'C Fh i ng sh ee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物体受力分析(二)一、填空题1、柔软绳索约束反力方向沿 绳索方向 , 背离 物体.2、光滑面约束反力方向沿 接触表面的公法线方向 , 指向 物体.3、光滑铰链、中间铰链有 1 个方向无法确定的约束反力,通常简化为方向确定的 2 个反力.4、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刚体,叫 二力 构件,反力方向沿 两点连线 .二、画出以下指定物体的受力图.yF AxF C F C xF 'C x 'C y F B yF B x A yF AxF BF 'C F C yF C xF 'T F A yF Ax F BFC DyF 'Dy F 'DxF EFF G'F F 'E B x F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平面汇交力系一、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是指力作用线_在同一平面内__,且____汇交于______一点的力系。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标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如图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AB、CD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1.3图所示。
在定滑轮上吊有重为W的物体H。
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CD、杆AB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O1为主动轮,旋转方向如图所示。
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1.5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汇交力系2.1在刚体的A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
其中F1=2kN,F2=3kN,F3=lkN,F4=2.5kN,方向如题2.1图所示。
用解读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 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1=1kN,F2=2kN,F3=l.5kN。
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3 力系如题2.3图所示。
已知:F 1=100N ,F 2=50N ,F 3=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2.3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2.4 球重为W =100N ,悬挂于绳上,并与光滑墙相接触,如题2.4图所示。
已知,试求绳所受的拉力及墙所受的压力。
解:2.4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墙所受的压力F=57.74N2.5 均质杆AB 重为W 、长为 l ,两端置于相互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如题2.5图所示。
己知一斜面与水平成角,求平衡时杆与水平所成的角及距离OA 。
解:取 AB 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于杆件再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故三力应汇交于C 点。
AB 杆为均质杆,重力作用在杆的中点,则W 作用线为矩形ACBO 的对角线。
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 又因为 所以2.6 一重物重为20kN ,用不可伸长的柔索AB 及BC悬挂于题2.6图所示的平衡位置。
理论力学习题册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1)一.是非题1、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还适用于变形体。
()2、作用于刚体上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3、刚体是真实物体的一种抽象化的力学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4、凡是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5、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1、在下述公理、法则、原理中,只适于刚体的有()①二力平衡公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公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三.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 )b(杆AB)c(杆AB、CD、整体)d(杆AB、CD、整体)e(杆AC、CB、整体)f(杆AC、CD、整体四.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a(球A、球B、整体)b(杆BC、杆AC、整体第一章静力学公理与受力分析(2)一.画出下列图中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不计自重,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多杆件的整体受力图可在原图上画。
WADB CE Original FigureAD B CEWWFAxF AyF BFBD of the entire frame)a (杆AB 、BC 、整体)b (杆AB 、BC 、轮E 、整体)c (杆AB 、CD 、整体)d (杆BC 带铰、杆AC 、整体)e (杆CE 、AH 、整体)f (杆AD 、杆DB 、整体)g(杆AB带轮及较A、整体)h(杆AB、AC、AD、整体第二章平面汇交和力偶系一.是非题1、因为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F= - F’,所以力偶的合力等于零。
()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3、力偶矩就是力偶。
()二.电动机重P=5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静力学部分 物体受力分析(一)一、填空题1、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沿 其作用线 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2、 分析二力构件受力方位的理论依据是 二力平衡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对__变形体___和____刚体__均适用,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是用于__刚体____.4、 图示AB 杆自重不计,在五个已知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则作用于B 点的四个力的合力F R 的大小R F =F ,方向沿F 的反方向__.5、 如图(a)、(b )、(c )、所示三种情况下,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D 点,则影响A 、B 处的约束力的是图___(c )_______.(c )第4题图 第5题图二、判断题( √ )1、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2、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3、一刚体在两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 )4、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2 F 3( √ )5、二力构件约束反力作用线沿二力点连线,指向相对或背离。
三、改正下列各物体受力图中的错误四、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未画出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为光滑接触。
(必须取分离体)NF B xF B yF AxF A yF BF AF AxF A yF Ax F A yF(e)BFTFAFBFAxFA yFC xFC yFAFAxFA yFBFDD(h)A yFAxF'BFBFCFA yFAxFCFDF'CFCFDFA yFAxF'CF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物体受力分析(二)一、填空题1、柔软绳索约束反力方向沿 绳索方向 , 背离 物体.2、光滑面约束反力方向沿 接触表面的公法线方向 , 指向 物体.3、光滑铰链、中间铰链有 1 个方向无法确定的约束反力,通常简化为方向确定的 2 个反力.4、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刚体,叫 二力 构件,反力方向沿 两点连线 . 二、画出以下指定物体的受力图.A yF AxF C y F C x F 'C x F 'C y F B yF B x F A yF Ax F BF 'B F 'C F C yF C xF TF C y F C xF 'T F A yF Ax F BFBF AF 'B F CF DyF DxF 'Dy F 'DxF EF FF GF 'F F TF DF C F BF 'C F 'B F 'DF I xF I yF 'I x F 'I yF AxF A yF KF AxF A yF 'Ax F 'A y F 'E F CF EF C F O xF O yF B x F B yF学号班级姓名成绩平面汇交力系一、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是指力作用线_在同一平面内__,且____汇交于______一点的力系。
2、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__一合力___,其大小和方向等于__各个力的矢量和___,作用线通过__汇交点_______。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__合力为零__,此时力多边形___自行封闭___.4、平面汇交力系有__两__个独立平衡方程,可求解___两个___未知量。
5、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的投影的大小与该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大小_____相等____。
6、已知平面汇交力系的汇交点为A,且满足方程∑B M(F)0=(点B为力系平面内的另一点),若此力系不平衡,则可简化为_______通过AB连线的一合力_________。
7、图示结构在铰链A处受铅垂力F作用,不计各杆的重量,则支座B处约束力的大小为________F_______。
题7图二、判断题(×)1.两个力F1,F2在同一个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一定相等(×)2. 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在同一轴上的投影也相等。
(√)3.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投影轴的方位不同,平衡方程的具体形式也不同,但计算结果不变。
(√)4. 某力F在某轴上的投影为零,该力不一定为零。
(√)5.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首尾相接,但在做力多边形时各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6. 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选取的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
(×)7. 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选择几个投影轴就能列出几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一、计算题1、在图示钢架的点B作用一水平力F,钢架重量忽略不计,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支座A,D处的约束力。
解: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列平衡方程:0;cos00;sin0x Ay D AF F FF F Fαα⎧=-•=⎪⎨=-•=⎪⎩∑∑(3)而:sinα=;cosα=解得:cos2AFF Fα==;12DF F=。
2、 物体重P =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AB 与CB 杆自重及摩擦略去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与CB 所受的力。
解:1)取B 点受力分析,如图:2)列平衡方程:0;cos30sin 3000;cos30sin 300x AB BC T y T BC F F F F F P F F ⎧=-+•-•=⎪⎨=--•+•=⎪⎩∑∑o oo o3)解得:(2BC F P =(1BC F P =F学号班级姓名成绩平面力偶系一、填空题1、力对刚体产生转动效应可用-__力矩__度量,力的作用线到矩心的垂直距离叫__力臂__,力矩与矩心的选取_有__关。
2、平面内力对点的矩是_代数_量,正负号由_转动方向_确定。
3、_力偶矩_是力偶对物体作用的唯一度量。
4、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_力偶矩_相等,则两力偶彼此等效。
5、力偶的两个力在任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等于__零__,它对平面内的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_无关_。
6、在平面内只要保持_力偶矩_和_转动方向_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则力偶对_刚体_的作用效果不变。
7、同一平面内的任意个力偶可以合成为__一个力偶__或___平衡__。
8、力偶可以在_平面内_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
二、判断题(√)1.力矩与矩心的位置有关,而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2.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都等于其力偶矩。
(×)3.平面内任意两个力都可简化为一合力。
(×)4.如图所示三绞拱,在CB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
当求铰链A、B、C 的约束力时,可将力偶M处移至AC上。
三、计算题1、试计算下列各图中力F 对点O 的矩。
(a ) (b )(c )M o (F )= 0 ;M o (F )=F b -•; M o (F )=sin F题1图2、在图示结构中,不计各杆自重及各处摩擦,杆AB 长为2l ,在其中点C 处由曲杆CD 支撑,若AD =AC =l ,且受矩为M 的平面力偶作用,试求图中A 处约束力的大小。
解:1)取ABC ,受力分析: 2)列平衡方程:0;cos300AM M Fl =-••=∑o3)求得:A F =题2图3、在图示机构中,曲柄OA 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 ;另在滑块D 上作用水平力F 。
机构尺寸如图所示,各杆重量不计。
求当机构平衡时,力F 与力偶矩M 的关系。
解:1)取0;xF=∑解得:BD F 2)取B'0;cos2sin 20AB BD F FF ξθθ=•-•=∑求得:tan 2AB BD F F θ=•tan 2cos Fθθ=•。
3)取OA ,受力分析:'0;cos 0AB M M F a θ=-+••=∑求得:tan 2cos cos FM a θθθ=•••tan 2M F a θ=••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