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经典题及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受力分析练习带答案

工程力学受力分析练习带答案
例1 由水平杆AB和斜杆BC构成的管道支架如图所示。在AB杆上放一重为P的管
道, A 、B、C处都是铰链连接,不计各杆的自重,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试分别 画出管道O、水平杆AB、斜杆BC及整体的受力图。
P
A
O
DB
C
解:(1)取管道O为研究对象. P
O
N
(2)取斜杆BC为研究对象.
RB B
C
RC
P
A
ODBLeabharlann CRB B(3)取水平杆AB为研究对象.
C
RC P
A
O
DB
A XA
YA
ND´
DB RB´ P
C (4)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A XA
YA
O
DB
C RC
例2 画出下列各构件的受力图。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例3 尖点问题(摩擦忽略不计)
例4 销钉问题。试分别画出AC、BC杆、销钉C及构架 整体的受力图。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2、不要多画力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地按照约束的类型来画,不 能单凭直观或根据主动力的方向来简单推想。在分析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要注意,作用力 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要与之相反, 不要把箭头方向画错。
❖ 5. 受力图 在解除约束的分离体简图上,画出它所受的全部 外力的简图,称为受力图。
❖ 画受力图时应注意: 只画受力,不画施力;

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解除约束后,才能画上约束反力。

水坝受力

水坝受力

水坝的底部为何要建得宽些?——标准答案“标准”吗?朱士国徐州市春晖中学221121题目:如图,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造得宽些,这是为什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4页,www.1)标准答案:应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水坝的下部相同面积受到的压力比上部大,所以下部要建造得宽些。

水坝选择建成现在这种形状是与建成柱形(图3)和下窄上宽形(图4)比较而言的。

从施工工艺的要求看,水坝建成这种形状更简易,特别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

其实,不只是大坝建成这样,即便是与侧面压强无关的建筑往往也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如城墙(图5)、塔楼(图6)、烟囱(图7)其次,从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选择建成柱形大坝,对它受力分析如图8,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受到水的推力和地面提供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是被动力,所以即大坝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平衡态,即时刻有被“冲”走的危险。

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水越深,这种危险越大。

当选择图2形状时,对大坝受力分析如图9所示:将水对大坝的推力F按其作用效果分解为使大坝水平移动的力F1,使大坝压在地面上的力F2,即由于水的压力使大坝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了,而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因而大坝更加牢固,降低了它被“冲”走的危险。

再次,大坝建成图2的形状,其重心较低,从而增大了大坝的稳度,即使是现代建筑如电厂的烟囱(图10),通讯的铁塔(图11)等也都采用底部较大的形状。

最后,大坝建成图2 的形状,底部的受力面积较大,对地面的压强较小,能防止大坝沉降。

2009年6月27日5点35分,上海一幢在建的13层居民楼从根部断开,整体倾覆在地,楼身几近完好,见图12。

对事故的原因,专家组的因为成员给出了通俗的解释:一头挖空,一头堆积,受力不均匀,最终导致楼踏。

从事故现场看,楼南面是近5米深的车库,楼北面是9米高的堆土,堆土的北面是浦定河。

由于挖地下车库时没有打“护桩坡”而使楼南面地基松动;北面9米高每平方米近17吨的重量对地面造成过大的压力,连日下雨使重量进一步增加;浦定河水位上涨,对河岸土体造成压力。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

精选受力分析练习题35道1.如右图1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2.(多选)如图6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

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图6A.A一定受到四个力B.B可能受到四个力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3、如图3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4.(多选)如图5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 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D)图5A.B可能受到5个或4个力作用B.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0D.A、B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图1图35、如右图5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 B ) A .3B .4C .5D .6解析: 对M 和m 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对小车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如右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M g ,地面的支持力F N1,m 对它的压力F N2和静摩擦力Ff ,由于m 静止,可知F f 和F N2的合力必竖直向下,故B 项正确. 6、如图6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有一竖直轻弹簧P 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 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 ( A )A .1B .2C .3D .47、如图7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物体A 、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B两物体受力分析: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A B C图32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匀速下滑 A B F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图38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9)(8)(16) (17) (18)(19) (20) (21)(22) (23) (24)小球A静止三球静止(25) (26) (27)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OP(28) (29) (30)(31)(32)(33)(34) (35)(36)(37) (38) (39)(40)(41) (42)(43)(44)(45)A 、B 匀速运动A 、B 匀速运动(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完整版)受力分析经典题及答案

(完整版)受力分析经典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3、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

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与f合力为零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A.μmg B.μ (mg+F sinθ) C.F cosθD.μ(mg+F cosθ)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作用,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F cosα/(mg-F sinα)B.F sinα/(mg-F sinα)C.(mg-F sinα)/F cosαD.F cosα/mg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A、B之间以及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均为μ水平拉力F 拉着B物体水平向左匀速运动(A未脱离物体B的上表面)F的大小应为( )A.2μmg B.3μmg C.4μmg D.5μmg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9、重为1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受到一个F=2N的水平恒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A.2/10 B.0.6 C.3/3 D.无法确定10、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F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BAABFF甲 乙 图2-2-2 11、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 压物体A ,这时A 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 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 物体的质量为m ,那么A 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A . μmgB .mgC .FD .μ F12、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则(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13、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A .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14、如图2-2-8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15、如图2-2-2示,物体A 、B 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 .甲、乙两图中A 均不受摩擦力D .甲图中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 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 相同二、填空题16、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为1.0N ,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58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58题-含答案)

受力分析专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图中a、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上的外力。

已知a、b的接触面,a、b与斜面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a对b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C.a、b对斜面的正压力相等D.a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b受到的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2.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小球处于静止。

如果稍增大竖直向下的力F,而小球和斜面体都保持静止,关于斜面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的下列说法:①压力随力F增大而增大;②压力保持不变;③静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④静摩擦力保持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3.在地球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合力为零B.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的作用、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C.物体受到重力、向心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为零D.物体受到万有引力、地面支持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受6个,B受2个,C受4个B.A 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 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 受6个,B受3个,C受4个5.甲、乙、丙三个立方体木块重量均为10牛,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F1=1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在甲上,F2=1牛,方向水平向右,作用在丙上,如图所示,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f1,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f2,乙对丙摩擦力大小为f3,则( )A、f1=2牛、f2=4牛、f3=0 B、f1=1牛、f2=1牛、f3=1牛C、f1=0、 f2=1牛、f3=1牛D、f1=0、 f2=1牛、f3=06.如图所示,滑块A受到沿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A.向上偏右B.向上偏左C.竖直向上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2-3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2-3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2-3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含标准答案及解析)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1.如图所示,在恒力F 的作用下,a 、b 两物体一起匀加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一定受到四个力B .b 可能受到四个力C .a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2.(高考安徽卷)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 .仍处于静止状态B .沿斜面加速下滑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3.(2013·银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物体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 做的功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可能加速下滑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且合力为零 C .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D .撤去F 后斜劈一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4.(2012·陕西五校三模)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物体质量m =20 kg ,B 物体质量M =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 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 N/m ,A 与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 m 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g 取10 m/s 2)( )A .350 NB .300 NC .250 ND .200 N5.(2013·山西部分重点高中联考)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的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接m 2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1∶m 2等于( )A .1∶1B .2∶3C .3∶2D .3∶46.(2012·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 =1.0 kg 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 =9.8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 ,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 ,方向竖直向上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7.(2012·高考山东卷)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 1、OO 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 、O 1、O 2转动,在O 点悬挂一重物M ,将两相同木块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 1、O 2始终等高,则( )A .F f 变小B .F f 不变C .F N 变小D .F N 变大8.如右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的竖直挡板,现将一个质量一定的重球A 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 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 可以缓缓向左推动B ,使球慢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 )A .A 和B 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B .B 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C .A 对B 的压力越来越小D .推力F 的大小恒定不变9.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2l .现在C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为使CD 绳保持水平,在D 点上可施加力的最小值为( )A .mgB.33mg C.12mg D.14mg10.如右图所示,重为G 的均匀链条挂在等高的两钩上,链条悬挂处与水平方向成θ角,试求:(1)链条两端的张力大小;](2)链条最低处的张力大小.11.如图所示,轻杆BC的C点用光滑铰链与墙壁固定,杆的B点通过水平细绳AB使杆与竖直墙壁保持30°的夹角.若在B点悬挂一个定滑轮(不计重力),某人用它匀速地提起重物.已知重物的质量m=30 kg,人的质量M=50 kg,g取10 m/s2.试求:(1)此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2)轻杆BC和绳AB所受力的大小.1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标准答案及解析:1.解析:将a、b看成整体,其受力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说明a与墙壁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其受到3个力作用,则A、D正确,B、C错误.答案:AD2.解析:物块恰好静止在斜面上,沿斜面方向有:mg sin θ=μmg cos θ,得μ=tan θ,摩擦力f=mg sin θ.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后,沿斜面向下的力(mg+F)sin θ与沿斜面向上的力μ(mg+F)cos θ仍然相等,所以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不变,仍为零,故A正确,B、D错误.受到的摩擦力f′=(mg+F)sin θ,变大,故C错误.答案:A3.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重力做的功与克服力F做的功相等可知,重力的分力G1=F1,若斜劈表面光滑,则物体匀速运动,若斜劈表面粗糙,则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若F N与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则斜劈与地面间无摩擦力,C错误.撤去F后,若F N与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则斜劈与地面间无摩擦力,故D错误.答案:B4.解析:由题意可知f A max=μmg=100 N.当A向左移动0.2 m时,F弹=kΔx=50 N,F弹<f A max,即A、B间未出现相对滑动,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F=f B+F弹=μ(m+M)g+kΔx=300 N,B选项正确.答案:B5.解析:m1、m2静止,由平衡条件,m1g sin 60°=F T1,m2g=2F T2cos 30°,又F T1=F T2,则m1∶m2=2∶3.答案:B6.解析:因物体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大小为mg sin 30°=1×9.8×0.5 N=4.9 N,与弹簧秤的示数相等,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0,则A正确、B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os 30°=1×9.8×32N=4.9 3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则C、D错误.答案:A7.解析:将两木块与重物视为整体,竖直方向上平衡,则2F f=(2m+M)g,故F f不变,A 错误、B正确;设硬杆对转轴的弹力大小均为F N1,对轴点O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2F N1cos θ=Mg ,对木块m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上:F N =F N1sin θ,两式联立解得F N =12Mg tan θ,当两板间距离增大时,θ增大,F N 增大,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8.解析:分析A 、B 整体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N B =(m A +m B )g ,不随球的升高而改变,故B 错误;分析球A 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N AB =mg /cos θ,N A =mg tan θ,并不随球的升高而改变,故缓慢推动B 的过程中F 也不变,C 错误、D 正确;垫块B 受支持力、压力、重力、推力F 四个力作用,A 错误.答案:D9.解析:对C 点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绳CD 对C 点的拉力F CD =mg tan 30°,对D 点进行受力分析,绳CD 对D 点的拉力F 2=F CD =mg tan 30°,F 1方向一定,则当F 3垂直于绳BD 时,F 3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F 3=F CD sin 60°=12mg . 答案:C10.解析:(1)在求链条两端的张力时,可把链条当做一个质点处理,两边受力具有对称性使两端点的张力F 大小相等,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取链条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2F sin θ=G ,所以链条两端的张力为F =G 2sin θ. (2)在求链条最低处张力时,可将链条一分为二,取一半链条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所受力为F ′=F cos θ=G 2sin θcos θ=G 2cot θ. 答案:(1)G 2sin θ (2)G cot θ211.解析:(1)因匀速提起重物,则T =mg ,且绳对人的拉力大小为mg ,所以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Mg -mg =(50-30)×10 N =200 N ,方向竖直向上.(2)定滑轮对B 点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mg ,杆对B 点的弹力方向沿杆的方向,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F AB =2mg tan 30°=2×30×10×33 N =200 3 NF BC =2mg cos 30°=2×30×1032N =400 3 N. 答案:(1)200 N (2)400 3 N (3)200 3 N12.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 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F cos θ+mg =N ① F sin θ=f ②式中N 和f 分别为拖把对地板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f =μN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F =μsin θ-μcos θmg 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 sin θ≤λN ⑤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解得sin θ-λcos θ≤λmg F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sin θ-λcos θ≤0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tan θ0=λ答案:(1)μmg sin θ-μcos θ(2)tan θ0=λ。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

受力分析练习题(含答案及详解)精选受力分析练习题35道(含答案及详解)1 •如右图1所示,物体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 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关于 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D )C . 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 . 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2.(多选)如图6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 A 、B 在竖直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

关于斜面体 A 和B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图6A. A 一定受到四个力B. B 可能受到四个力C . B 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 . A 与B 之间一定有摩擦力3、如图3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一m in__ F桌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C 物体,使A 、B 、 | J 厂zz7zzzzzzzz/////zzz/z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图A ・M —定是受两个力作用力作用B . M 一定是受四个图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A受6个,B受2个,C受4个B. A受5个,B受3个,C受3个C・A受5个,B受2个,C受4个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4 ■(多选)如图5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 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工0。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D )图5A.B可能受到5个或4个力作用B .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 A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0D. A、B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5、如右图5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相对静止, 小车后来受力个数为(B )A. 3B. 4C. 5D. 6解析:对M和m整体,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对小车因小车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必无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如右图所示,它受四个力;重力M g,地面的支持力F NI,m对它的压力F N2和静摩擦力Ff,由于m静止,可知F f和F N2的合力必竖直向下,故B项正确.6、如图6所示,固定斜面上有竖直轻弹簧P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力的个数不可能的是(A )A. 1B. 2C. 3D. 47、如图7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物体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A和B两个物体,A和B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拉B,而B仍保持静止,则此时( )A.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F.B.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C.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也等于零.D.B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等于零,B和A间的静摩擦力等于F.2、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2N,水平向左B.2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2N,水平向右3、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拉力F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作用。

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f也随之增大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C.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与f合力为零4、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与水平面成θ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μ(mg+F sinθ) C.F cosθD.μ(mg+F cosθ)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作用,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F cosα/(mg-F sinα)B.F sinα/(mg-F sinα)C.(mg-F sinα)/F cosαD.F cosα/mg7、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A、B之间以及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均为μ水平拉力F 拉着B物体水平向左匀速运动(A未脱离物体B的上表面)F的大小应为( )A.2μmg B.3μmg C.4μmg D.5μmg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物体仍能保持静止时(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都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支持力不一定增大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支持力一定增大9、重为1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面上受到一个F=2N的水平恒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B A A B F F 甲 乙 图2-2-2 A .2/10 B .0.6C .3/3D .无法确定10、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F 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A .两砖间摩擦力为零B .F 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C .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D .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11、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 压物体A ,这时A 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 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A 物体的质量为m ,那么A 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A . μmgB .mgC .FD .μF 12、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们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则(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F 下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F 下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F 下13、用水平力F 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 增大时( )A .墙对铁块的支持力增大B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 .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14、如图2-2-8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15、如图2-2-2示,物体A 、B 在力F 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率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同B .甲、乙两图中A 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 相反C .甲、乙两图中A 均不受摩擦力D .甲图中A 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 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 相同二、填空题16、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一重为4N 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读数为1.0N ,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当弹簧秤读数增至1.6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

17、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重力的0.1倍,木块的质量为2Kg 。

在木块向左运动的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 的拉力作用,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方向,地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g 取10N/Kg)。

三、计算题18、如图所示,物体A 重40N ,物体B 重20N ,A 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 时,试求:(1)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A 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F c F b 图2-2-8 a b c19、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85N,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4,一个人用沿着水平方向的力推原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1)推力为50N时;(2)推力为83N时;(3)推力为100N时.2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下面的乙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试求乙对甲的摩擦力及地面对乙的摩擦力.21、用水平恒力F将一重为10N的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木块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是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那水平恒力F大小是多少?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重G=100 N,左侧用轻质绳系在墙上,此时张力为零,右侧连着一轻质弹簧,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5 N/cm.在弹簧的右端加一水平拉力F,则:(1)当弹簧伸长1 cm时,物体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各为多大(2)当弹簧伸长2 cm时,物体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各为多大23、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4、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求:(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5、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 cm,A端挂一个重50 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 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变为50 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26、质量为m=5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刚好匀速下滑。

现对物体施加一沿斜面推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推力F的大小。

27、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向上的推力F,将重为G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上,使之保持静止的状态,求物体受到墙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

28、重为40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用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53°的推力F=50N托住物体。

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要使物体能匀速下滑,推力F的大小应变为多大?29、如图1-24(原图1-38)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块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推物体,使其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地面对斜面块M的静摩擦力是多少?30、如图2-2-3所示,物体A、B的质量m A=m B=6kg,A和B、B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力F=30N.那么,B对A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各为多大? 31、如图2-2-16所示,重物A质量为m A=5kg,重物B质量为m B=2kg,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10N.为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试求拉力F大小范围.(g取10m/s2)F AB图2-4-5 32、如图2-3-24所示,用跟水平方向成α角的推力F 推重量为G 的木块沿天花板向右运动,木块和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33、如图2-4-5所示,重力为G 的物体在水平向右和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绳子的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试求两绳的拉力 34、如图2-4-27所示,小球质量为m ,置于质量为M 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1)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2)地面对斜面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大小35、物体A 在水平力F 作用下,沿着倾角为 370的斜面匀速上滑,物体A 所受到的重力为G=300N ,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0.5,求:(1)物体A 所受到的支持力。

(2)水平外力F 。

(sin370=0.6 cos370=0.8)36、如图所示,物体A 重40N ,物体B 重20N ,A 与B ,B 与地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B 用细绳系住,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4,当水平力为多少时,才能将A 匀速拉出?3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与斜面成因数 为α的拉力F 的作用,在斜面上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求:动摩擦多大?38、如图所示,A,B 两滑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 与滑块B 所受重力分别为G A = 10N ,G B =20N ,A 与B 间动摩擦因数μA =0.2,,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 =0.3.水平力F 刚好能拉动滑块B ,试分析两图中B 滑块所受的力.并求出拉动滑块 B 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分别是多大?答案:1.B2.B3.AD4.C5.B6.B7.C8.D9.A 10.A 11.BD 12.C13.AC 14.C 15.D16.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