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十大暗语 你知道多少
茶道的江湖暗语,你知道几个?(表现出一个人素养)

茶道的江湖暗语,你知道几个?(表现出一个人素养)茶三酒四这句话的意思为喝酒一般至少要四个人,便于划拳和行酒令,而喝茶的话则以三人为最佳。
品茶,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叫施茶,施茶的意思就是单纯的解渴,而失去了品茶的真正意义。
喝茶一般三人为最佳。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凉的,所以客人在接过手时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如果茶太满就容易让客人烫手,所以在斟茶时,一般茶倒之七八分足矣。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有先尊后卑,先老后少的原则,而且还得先敬客人再为自家人斟茶,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茶了。
而且司炉(即煮茶斟茶的人)要在全部的人都喝过之后方可品茶,否则就是“蛮主欺客”,视为对客人的不尊敬。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在冲茶时,头冲(即第一泡)必须冲后倒掉,因为茶叶里会有杂质,不宜饮用。
如果让客人喝头冲就是在欺辱客人,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新客换茶在喝茶过程中,如果有新客来到,主人要以换茶叶来表示欢迎,否则则视为“慢客”。
而且在换茶叶之后的第二冲要让新客先饮。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如果是小辈为你斟茶,则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如果是平辈,则应该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弹两下。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作为客人,在喝茶时不能皱眉,否则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会让人家以为你在嫌弃自己家的茶不好喝,是一种对主人不尊重的表现。
响杯檫盘,强宾压主作为客人,在喝茶时不能让茶盅在茶盘上摩擦,也不可让茶盅发生太大的声音,在提盅和放盅时,要轻要慢,否则就是“强宾压主”或者是“有意挑衅”。
暗下逐客令主人如果是热情好客的话,一般都会以浓茶待人。
但如果因为客人来访的时间不对,影响了主人休息,或者在说话时话不投机,主人会故意不换茶叶。
作为客人如果察觉到了,就要尽快抽身告辞,否则会让人感觉没眼色。
以上就是关于喝茶的一些常见的“暗语”(当然暗语还有很多),希望对各位朋友们有所帮助。
喝茶作为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每个人对于这些基本的理解还是要略知一二的,否则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冒犯了对方,虽说“不知者不怪”,但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
常用到的泡茶暗语,“留根”“闷泡”与“坐杯”,究竟指的是什么

常用到的泡茶暗语,“留根”“闷泡”与“坐杯”,究竟指的是什么喜欢喝茶的人,应该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一些暗语,这些暗语贯穿于整个过程,从泡茶到品茶,无一不需要。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对此并不熟悉,所以会闹笑话。
为了更好地品茶,大家需要对这些暗语有所了解,这样真正与人品茶的时候,才不会显得过于尴尬。
通常来讲,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比如“留根”、“闷泡”、“坐杯”等,这些都是泡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暗语,究竟指的是什么?它们又有何深意呢?这些常识,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一下。
1.“留根”所谓“留根”,并不是说留住茶叶的根,而是在泡茶的时候,要将茶汤留一点,方便后续泡茶,继续留住茶味儿。
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茶味儿与其他的万事万物,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俗话说,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留根”,同样的道理,大家在喝茶的时候,一杯茶不可能只冲泡一次,通常会冲泡三次以上。
所以,每次冲泡的时候,都需要提前留一点,不要一次喝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住茶汤的味道。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其实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茶汤是具有延续性的,一次倒完了,就达不到延续的效果了。
所以,泡茶的时候需要讲究“留根”。
2.“闷泡”所谓“闷泡”,其实就是指泡茶的技巧,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通常不太会把握,所以即使是一壶好茶,也会被自己给毁了,这就要求大家在泡茶的时候,一定要对一些细节有所把握。
对于“闷泡”,通常来讲,这两个步骤是连续的,也就是说在泡茶的时候,既要“闷”,也要“泡”,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留住茶味,同时也满足茶叶的温度要求,这样才能够使茶叶中的物质能够被逼出来。
闷泡结合,才能够泡出茶味,很多人在泡茶的时候,喜欢敞开泡茶,这样不仅无法泡出好茶,反而会丢失茶味,茶汤也会不尽人意。
所以,掌握“闷泡”的技巧,对于茶汤的品质至关重要。
3.“坐杯”所谓“坐杯”,也是喝茶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茶叶进入茶杯以后,倒水冲泡,需要讲究时效。
如果时间太长了,茶叶可能被冲散,茶汤的味道会变差。
喝茶暗语

喝茶暗语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你不可不知道的闽南茶语,分享给大家,学学茶礼仪,用最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更多资讯欢迎微信关注养生保健八、“暗下逐客令”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中国茶暗语

中国茶暗语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你不可不知道的中国茶语,分享给大家,学学茶礼仪,用最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中国茶暗语

中国茶暗语,莫在喝茶时失礼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你不可不知道的中国茶语,分享给大家,学学茶礼仪,用最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1、长辈向晚辈: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即可。
如特欣赏晚辈,可敲三下。
2、晚辈向长辈: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
一般敲三下即可。
3、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
敲三下表示尊重。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看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圾“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品茶—茶道暗语课件

七、“新客换茶 不宜怠慢”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 新客到来,主人要表 示欢迎,立即换茶, 否则被认为“慢客”, “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 要新客先饮,如新客 一再推卸叫“却之不 恭”。
八、“不换茶叶 暗下逐客”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 每每还未清淡就勤换茶叶。 但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或者是 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 客人就要察觉是“暗下逐客 令”,此时就要抽身告辞,否 则就是自讨没趣了。
茶 道
茶 道 暗 语
—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
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
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 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 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 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 除了泡茶讲究, 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茶是热的, 满了接手茶很热。 对方给你端了杯满杯“热茶”,烫手的山芋, 你接还是不接?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一般情况下,端茶到人前说“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 “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当然,品茶的人续茶后,也要有回应。 喝茶 是长 辈的, 用食 指在 桌上 轻弹 两下, 表示 感谢; 小辈 平辈 的用 食、 中指 在桌 面轻 弹二 次表 示感 谢。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茶叶圈的那些「黑话」你知道多少?

茶叶圈的那些「黑话」你知道多少?展开全文杨多杰黑话,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特别是秘密社会,创制的一些用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也叫“切口”,一来是为了辨别对方的身份,二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分量和职业素养,也可以理解成行话。
茶行业里,也有许多的黑话。
开始喝茶学茶,我们往往是“没听到解释先上车”。
那我今天就来简单梳理一下好茶之徒必备黑话。
冰岛这可不是指大西洋的那个岛国。
而是我国临沧市的一个产茶村,也称“丙岛”。
这个村寨所产的普洱茶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有冰糖香。
又称普洱皇后。
青楼这个青楼沒美人,青楼的“青”字,实际是指茶青、它其实是武夷山制作红茶时,茶叶加工做青的地方。
牛肉、马肉、鬼肉不止菜市场卖肉,其实茶叶店也卖肉,但此肉非彼肉。
岩茶中有一类茶叫肉桂,产自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有很多不同的小地名。
牛肉是指牛栏坑所产的肉桂,马肉是指马头岩所产的肉桂,鬼肉是指鬼洞所产的肉桂。
本金本金不是四川麻将中的本金,是武夷山茶农常用的本金,指本山的金骏眉。
鸡汤鸡汤里面没鸡肉。
它是指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白鸡冠冲泡出来的茶汤。
黄片“黄片”不是扫黄打非的对象,而是指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茶箐。
雪片雪片里面没有雪,冬天产的茶叶,简称雪片,也称“冬茶”。
香气浓郁是雪山茶的特点之一。
毛茶毛茶,不是发霉长毛的茶。
茶叶在采摘后,鲜叶经过初制后,其品质特征已基本形成,可以饮用。
俗称“毛茶”,也称粗制茶。
老茶头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茶叶分泌出的果胶互相粘稠在一起。
结成了块的茶叶,称为老茶头。
其内含物丰富,茶汤浓厚,非常耐泡。
单号茶大概是先在普洱茶圈流行起来的,指没有拼配的纯料茶,现在岩茶也会运用到。
号级茶、印级茶号级茶是指清末至解放中后期(1956年)之前,由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因当时均用“号”来命名茶庄,所以出产的茶几乎都称之为“号级茶”。
喝茶的黑话

喝茶的黑话
1. 铁观音:老板,来一壶干净的铁观音,清淡又有回味。
2. 龙井:上来一杯龙井,清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3. 普洱:来一杯陈年普洱,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4. 大红袍:给我来一杯正宗大红袍,感受这深厚的文化底蕴。
5. 武夷山岩茶:来一杯武夷山岩茶,带着岩韵的独特风味,令人陶醉。
6. 铁罗汉:来一壶热腾腾的铁罗汉,茶香浓郁,回味无穷。
7. 茉莉花茶:来一杯清香扑鼻的茉莉花茶,宛如花海漫步。
8. 乌龙茶:来一杯芬芳四溢的乌龙茶,品味自然之美。
9. 茶碟:请给我来一份小吃,配合这杯香醇的茶。
10. 温杯:老板,我的茶温度稍微高了一点点,请重新给我倒杯温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茶十大暗语你知道多少?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讲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你不可不知道的闽南茶语,分享给大家,学学茶礼仪,用最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
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