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织物设计方法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图

参考答案四、作图题 1.试画出13线卡其织物的组织图,并画出采用飞穿法反织上机织造的上机图。
2.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经面缎纹采用S 捻股线作经纱;3.试作1212及24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4.试作2312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5.分别绘制下列变化斜纹组织图。
(1)311435↗为基础组织,Sj=2的急斜纹。
(2)1361↗为基础,Sw=2的缓斜纹。
(3)基础组织为311113,Kj=10的经山形斜纹。
(4)基础组织为2113,Kw=10的纬山形斜纹。
(5)基础组织为3122,Kj=8,Kw=8的菱形斜纹。
(6)基础组织为3113,Kj=8,Kw=8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
(7)基础组织为2312,Kj=8,Sj=4的锯齿斜纹。
6. 以221122斜纹为基础组织,以12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6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纱,绘作经山型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7.以2213↗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 为1,1,0,1,0,1,0,1,0,0,-1,0,-1,0,-1,0,-1,-1。
8.以33斜纹组织为基础,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一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9.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122115↗,经纬纱密度为133×72,其斜纹线倾斜角度为74°,试作织物的组织图。
(tg74°=3.5) ∵ tg74°=Sj*133/72=3.5 ∴ Sj=3.5*72/133=1.89≈210.以2/2↗为基础,画一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Kj=Kw=8。
11.采用22斜纹为基础组织,构作同一方向斜纹线为四条的芦席斜纹组织图。
32.以44↗和3113↗为基础组织,绘一经螺旋斜纹组织。
12. 以22↗和22经重平组织为基础设计一个纵条纹组织,要求每条宽为2cm,织物经密为240根/10cm ,写出经纱组织循环数计算过程并画出组织图。
工业用纺织品全篇

3 过滤布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滤布的种类很多,应用范围也很广,涉及到各行各业,
因而对滤布的要求也千差万别,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过滤条 件,要求滤布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1)捕集效率:即集尘率、过滤效率、净化效率,捕集效
率应能满足规定的百分率。
在纤维层过滤中通常成立以下对数穿透定律:
1
exp{
2、合理选择纤维规格:从纤维直径、纤维截面形状、纤维 长短、单丝与复丝、多种纤维组合等因素来考虑对过滤 的影响。
四、过滤材料的结构及常见品种
1、机织过滤材料:用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相互交 织而成。组织有平纹、斜纹和缎纹,特殊情况下也用纬 二重、双层及管状组织织物。
2、筛网:一般为机织物,按使用原料可分为蚕丝筛网、 合纤单丝筛网、合纤棕丝筛网及金属丝筛网等,筛网织 物要求孔眼均匀、清晰、孔径大小正确,使用时不移位, 坚牢耐用。
4(1 )L Df
e}
式中:—综合捕集效率 —空隙率
—纤维层厚度
—纤维直径
—每根单纤维的捕集效率
捕集效率与滤布的结构参数有关,一般短纤维比长丝的捕
集效率高,非织造布比机织布的捕集效率高,一般纺织品过
滤材料均可达到99.5%以上的捕集效率。
(2)透气性:指在一定的压差下,滤材单位面积通过的 空气量,单位为m3/m2·s。透气性是过滤布很重要的一个 指标,原料不同,透气量也不同。透气性与过滤阻力有 直接关系,透气性好,则过滤阻力小,能耗低,在设计 上应根据不同用途要求,选择不同的原料、组织结构等。 另外,各国在测量透气量时所规定的定压差值不完全相 同 , 如 日 本 美 国 采 用 127Pa ( 12.7mmH2O ) , 瑞 典 采 用 100Pa(10mmH2O),德国采用200Pa(20mmH2O),我国采用130 Pa(13mmH2O)。
《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2

《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纺织工程系2012年9月织物结构与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织物组织是纺织品赖于存在的重要因素,它是形成织物千变万化的内在依据,解析它的组织结构,探其变化原因,掌握设计技能成了织物设计的重要手段。
材料、工具、技术、知识、经验是织物设计的五大要素,也是织物设计构思敏锐的美的感情表现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与技能如果缺乏实践的体验,通常难于变成有机的学问。
加强实践性环节不仅能使它们超于有机的深化,同时也能使设计思考力富于弹性,以适应现代织物设计的需要,并有所建树。
实验一了解自动剑杆织样机的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织样机的各主要机件的作用与相互的配合;2、了解穿综、穿筘、投纬、绘制纹板图等准备工作;3、了解在织样机上的织造方法;4、进一步理解上机图中各图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及功能(一)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从开口、引纬、选色、打纬、送经、卷取等等动作皆可为全自动操作,所以打样品质控制非常精密。
织样机的运转速度可依需求而作适当地调整,最快可达到40rpm,与传统人工打样或半自动织样机的速度比,可节省非常多的时间。
采用该种自动小样机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织物的紧密度,随时掌控布面质量,使织物尽量符合实验要求,以便实验顺利进行,数据更加准确。
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的运作过程中,除了经纱卷取是由马达带动外,其余动作皆由汽缸驱动。
因此,还配备一个4.0~7.5bar的空气压缩机。
钢筘的宽度为12英寸。
SUⅢ型全自动剑杆织样机共有二十片综框,其中前两片由系统控制,作为绞纱与废边之用。
而第三片综框才是纹板图上的第一片,其余依次类推,所以纹板图设计最多可达十八片综框。
每片综框最多可安装280~300根综丝。
(二)设备具有的功能1、可输入相应的数字来修改机上纬密。
2、可以找寻断纬。
3、在显示区,显示了设计文件名、总梭数、当前梭数、纬密、开口情况(哪些综框提起)、选色情况和当前织机的运转情况。
第五章 重组织

二、绘制经二重组织的方法 在绘制复杂组织时,不可能同时绘出织物表里两系统纱线的
交织情况,因此假设表里经纱位于同一平面上。
(一)确定里组织:为了使织物的正面和反面都不露出另一个 系统经纱的短浮点(称接结痕迹),或借助于辅助图确定里 组织的组织点配置。 在表面组织上,将已知表里组织与表里经纱排列比结合“里
穿法。 (二)因为经二重组织经密较大,为了使织物表面不显露接结 痕迹,一组表里经纱必须穿入同一筘齿内,以便表里经纱相 互重叠。当表里经纱排列比为1:1时,按经密可2根(1表1
里)、4根(2表2里)或6根(3表3里)穿入一筘齿中;当表
里经纱排列比为2:1时,可3根(2表1里)或6根(4表2里) 穿入一筘齿中。
一、设计纬二重组织的原则
(一)表面组织与里组织的选择:纬二重组织的织物正反两面 均显纬面效应,其基础组织可相同或不同但表面组织多是纬 面组织,反面组织也是纬面组织,因此里组织必是经组织。
(二)为了在织物正反面具有良好的纬面效应,表纬的纬浮
线必须是将里纬的纬组织点遮盖住,这必须是里纬的短纬
浮长配置在相邻表纬的两浮长线之间。经纬纱之间配置是 否合理,可以通过纵向与横向截面图进行观察。 (三)表里纬排列比的选择,取决于表里纬纱的线密度、基 础组织的特性以及织机梭箱装置的条件等。一般常用的排
组织的短经浮长配置在相邻表经两浮长线之间的”原则。
(二)按已知表面组织与里组织及表里经纱排列比求得Rj,Rw
(三)在一组织循环范围内,按表里经纱排列比划分表里 区,并用数字分别标出。阿拉伯数字1、2、3……为表经 纱,罗马数字Ⅰ、Ⅱ、Ⅲ……为里经纱。 (四)表经与纬纱相交处填入表里组织,里经与纬纱相交
第一节 经二重组织
《纺织面料设计师》(初级)理论复习题答案

纺织面料设计师〔初级〕考工复习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6分〕1.原组织缎纹的飞数应符合三个条件 飞数为常数、1<S <R -1、S 与R 互质。
2.穿综方法有 顺穿、飞穿、照图穿、分区穿、间断穿 等多种。
3.33经重平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2 ,组织循环纬纱根数为6 。
4.通常单纱的捻向为 Z 捻,股线为 S 捻 。
5. 14×2〕14〕14特表示用14×2tex 棉双股线作芯线,14tex 棉单纱为饰纱和加固纱的花式线。
6.公制筘号是指10cm 长度内的筘齿数,英制筘号是指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7.三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缎纹三类。
8.斜纹变化组织的变化方法主要采用 延长组织点 、 改变斜纹方向 、改变飞数、增加斜纹条数或兼用几种变化方法等。
9.透孔组织组织由 重平 组织与 平纹 组织联合而成。
10.上机图由 组织图 、 穿综图 、 穿筘图 、 纹板图 四者组成。
11.机织物经纬密度不变,经纬纱越粗,织物的紧度 越大 。
12.毛织物根据纺纱系统的不同,可分为 粗纺 和 精纺 两大类。
13.织造时采用两个送经量不同的织轴,使排列在两轴上的经纱张力不同,可织制 泡泡纱 织物。
14.纹织物CAD 在设置投梭时选择 1#色位 代表第一梭;清空投梭设置时,选择 0#色位 。
15.纹织物CAD 在样卡设置时,主纹针数应当与 纹样经纱数相同;大提花机械龙头的样卡应设置定位孔 和 编连孔 。
16.色彩三要素为 色相、纯度和明度 。
17.纹织意匠图勾边的方法有 自由勾边、自平纹勾边、变化勾边 三种。
18.纹织意匠图的间丝可分 平切间丝、活切间丝、花式间丝 三种。
19.补色指色相环上相距180度的两种色彩。
20.在装饰色彩中,常使用的色彩比照的形式有色相比照、明度比照、纯度比照、冷暖比照、补色比照、面积比照六种。
21.photoshop 软件中,在选取图像时魔术棒不需要跟踪轮廓,在图像两个颜色之间差距较明显的时候可以用。
(2021年整理)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织物组织与结构一、填空题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提综图(纹板图) 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飞穿法。
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
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 ,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1<S<R-1 、 R与S互为质数。
织物组织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烟台南山学院

织物组织结构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烟台南山学院烟台南山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由纤维直接加固形成的织物是()A:经编针织物 B:非织造布 C:机织物 D:纬编针织物答案:非织造布2.机织物在服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错 B:对答案:对3.定长制表示纱线的细度时,数值越大,纱线越细。
()A:对 B:错答案:对4.机织物的克重越大,织物越厚重。
()A:对 B:错答案:对第一章测试1.组织循环经纱数较大而经纱浮沉规律较少组织织物应采用()。
A:分区穿 B:顺穿 C:照图穿 D:飞穿答案:照图穿2.该组织的纬向飞数为()。
A:2 B:-3 C:3 D:-2答案:2;-33.该组织为()。
A:经面组织 B:纬面组织 C:异面组织 D:同面组织答案:同面组织4.该剖面图表示的可能是以下哪种组织结构()A:斜纹 B:纬重平 C:缎纹 D:平纹答案:斜纹;纬重平5.该组织的经向平均浮长是()。
A:1.5 B:1 C:2 D:1.3答案:26.穿筘图中的两个横行代表相邻的两个筘齿。
()A:错 B:对答案:对7.提升次数多的经纱一般穿入前面的综框。
()A:对 B:错答案:对8.纹板图的横行对应织入相应纬纱时的综框升降情况。
()A:错 B:对答案:对9.一个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等于其组织循环纬纱数。
()A:错 B:对答案:错10.组织图、穿综图和纹板图任知其二可求第三者。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三原组织具备的特征是()。
A:飞数是常数 B:每根纱线上都只有一个单独的组织点 C:R j=R w D:组织循环纱线数≠6答案:飞数是常数;每根纱线上都只有一个单独的组织点;R j=R w2.牛仔布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斜纹 B:联合组织 C:缎纹 D:平纹答案:斜纹3.泡泡纱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缎纹 B:平纹 C:联合组织 D:斜纹答案:平纹4.驼丝锦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立体管状织物的三维圆织法成型

下纬 纱螺 旋角 都 很 小 , 以使 组 织 更 为 紧 密 。相 比而
言 , 幅机织 物 的纬 纱通 常沿 水 平 方 向分段 引入 织 平 口。图 1为平 幅机 织法 与 圆织法 制成织 物 的 2种 面
成 型设 备 。采用 该 方 法 , 编 制 过 程 中 由于每 根 纱 在
线 的运 动都 需要 1个 载 纱 器携 带 完 成 , 以在 编 织 所 大 型结 构件 时 , 要 载 纱 器 的数 量 庞 大 , 耗 大 , 需 能 运
立 体 机 织 方 法 主要 适 用 于 织 造 各 类 矩 形 截 面 ( L形 、 等 ) 如 T形 的平 幅立 体 织 物 。在 采 用 一 定 的开 口原 理 时 , 幅 立 体 机织 方 法 也 可 以获 得 中空 平 的管 状织 物 , 但这 类 方 法在 获 得 管 状 织 物 的 过 程 中会使 织 物产 生 明显 的折 痕 , 折 痕 处 纬 纱 的 纱 线 且
( n ier g R sac e tro A v ne et eMa hnr E g nei eerh C ne d a cd Txi c iey,Miit d ct n, n f l ns yo E u ai rf o
Do g u nvri ,S a g a 2 1 2 n h a U iest y h n h i 0 0,C ia 6 hn )
经 纱 开 口运 动 规 律 的 情 况 下 实 现 经 纱 在 厚 度 方 向 上 的 分 层 和 连 接 。 整 个 织 造 过 程 中能 实 现 经 纱 的 连续 供 给 , 需 只 定 期 更 换 纬 纱 和 垂 纱 , 而 达 到 连 续 化 生 产 的 目的 。 从
关 键 词 立 体 管 状 织 物 ; 维 圆织 法 ;垂 纱 ; 向垂 纱 法 三 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状织物设计
3. 1实例一
某一管状织物的设计意图为: 表组织采用2上1下右斜纹, 要求总经根数为10 左右。
即R j= 3, Sw = + 1。
方案一: 第一纬自左向右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4,M j= 3×4- 1= 11。
图1以2上1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左向右投第一纬)
如图1 所示, (a) 为表组织, (b) 为采用“底片反转法”得到的里组织, 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 可作出相应的截面图(c) (图中, 截面图的细实线
表示第一纬; 虚线表示第二纬; 单点划线表示第三纬) , 再根据截面图可得到合理配置的里组织(d) , 将表、里组织按1∶1 配置, 可作出管状组织的组织图(e)。
分析: 根据上面所作的几个图, 我们可以看到,要作出管状组织的组织图, 关键问题是确定表里组织的相互配合。
从图中可以得出结果, 合理配置的里组织实际上是将图1—b 中的第二纬作为第一纬而得到的。
方案二: 第一纬自右向左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3,M j= 3×3+ 1= 10。
如图2 所示, (a) 为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作出的截面图, 由该图可确定合理配置的组织图为(b) , 该组织的配置与图1 中经过底片翻转法而得到的里组织完全相同。
图2 以2上1下右斜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右向左投第一纬
3. 2 实例二某管状织物的设计意图为: 表组织为5枚3飞纬面缎纹, 要求总经根数为18 左右。
即R j= 5, Sw = 3 (或- 2)。
方案一: 第一纬自左向右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4,M j= 5×4- 3= 17。
若Sw 取- 2, 则组织循环个数取3,M j= 5×3- (- 2) = 17, 结果完全相同。
图3以5枚3飞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左向右投第一纬)
如图3 所示, 表组织(a) , 采用“底片反转法”得到的里组织为(b) , 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作出截面图(c) (图中的细实线为第一纬, 虚线为第二纬, 单点划线为第三纬, 双点划线为第四纬, 粗实线为第五纬) , 由截面图得到的合理配置的里组织为(d)。
通过观察发现, 合理配置的里组织(d) 仍然与(c) 图中的第二纬作为第一纬的组织配置相同。
方案二: 第一纬自右向左投, 则取组织循环个数为3,M j= 5×3+ 3= 18。
图4 以5枚3飞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的管状组织(自右向左投第一纬)
如图4 所示, 根据投纬方向、表组织和总经根数得到的截面图为(a) , 由此确定的合理配置的里组织为(b) , 此组织配置仍然与图2 中采用底片翻转法得到的里组织配置相同。
4结语
(1) 根据以上讨论, 管状织物在设计时可以采用简便方法, 不再作截面图和具体考虑投纬顺序、组织飞数正负等问题。
(2) 确定管状织物组织图时, 表里组织的配合与第一纬的投纬方向有关, 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纬自左向右投, 表组织确定后, 采用“底片翻转法”得到里组织, 取该里组织的第二纬作为表里配合里组织的第一纬; 第一纬自右向左投,表组织确定后, 采用“底片翻转法”得到的里组织即可直接与表组织进行间
隔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