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输血知识问答
临床输血试题及答案

临床输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类型的血液?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答案:D2.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检测是:A. 血型鉴定B. 血红蛋白测定C. 血小板计数D. 凝血功能检查答案:A3. 输血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预防输血反应的关键?A. 严格控制输血速度B. 确保血液无菌C. 进行交叉配血试验D. 监测受血者生命体征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输血?A. 轻度贫血B.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C. 严重创伤导致大量失血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5. 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反应,最可能的原因是:A. 血型不匹配B. 血中存在过敏原C. 细菌污染D. 血袋存储时间过长答案:B二、判断题1. 所有血型的人都可以输O型血。
(正确)2. 交叉配血试验是为了检测受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
(正确)3.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4. 输血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绀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溶血反应。
(正确)5. 输血前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输血的适应症。
答:输血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大量失血、慢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在急性失血中,如外伤、手术等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迅速补充血液以维持生命体征。
慢性贫血患者,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等,可能需要定期输血以改善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友病患者,可能需要输注特定的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2. 描述交叉配血试验的步骤。
答:交叉配血试验主要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
在主侧配血中,将受血者的血清与供血者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有凝集反应。
在次侧配血中,将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同样观察是否有凝集。
这样可以检测出受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从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 阐述输血反应的常见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临床输血应知应会100问

临床输血应知应会100问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第一章血液管理1、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主要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10月1日起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施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施行《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2011年10月施行《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11年版)》2011年10月施行第二章无偿献血2、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3、我国法律规定献血主体是谁?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第7.1.1条规定: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4、国家对献血量是如何规定的?答:《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第9条规定: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ml,或者300ml,或者200ml;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ml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 L。
5、国家对献血间隔是如何规定的?答:《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第9条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6、国家鼓励哪些人员率先献血?答: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
7、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是什么?答: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输血应知应会50问

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临床输血应知应会50问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组织管理体系是什么?答;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2、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由哪些部门组成?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3、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4、血站的血液都是100%安全的吗?答:血站所供血液或成分尽管已按国家规定作过各项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但由于献血者处于“窗口期”,或者献血者为低水平的肝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抗体效价低于可检测阈值时,仍有可能出现输血后肝炎或艾滋病。
5、血袋标签核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㈠血站的名称;㈡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㈢血液品种;㈣采血日期及时间或者制备日期及时间;㈤有效期及时间;㈥储存条件。
6、悬浮红细胞应如何贮存?其有效期是多长?答:悬浮红细胞应贮存在4±2℃的血库专用冰箱中,CPDA保存液可贮存35天。
7、血小板应如何贮存?其有效期是多长?答:血小板应贮存在22±2℃(轻振荡)的专用保存箱中,机器单采血小板专用袋制备可保存5天。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输血前临床医生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以下哪些内容( D )A 输血的目的及不输血可能发生的问题B输血可能感染的疾病和其它输血不良反应C输异体血还是自体血,以及输血的次数D 以上都需要说明2.以下关于自身输血叙述正确的是( B )A患者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技术操作应由采供血机构或输血科负责完成B 患者自体血回收应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C患者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技术操作应由手术医生负责实施。
D患者应到血液中心作自身储血的采集和保存3.对于患者亲属所献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 B )A无需检测,可直接输给患者B血液配合后方可输给患者C患者应首选输用亲属所献血液以增加输血的安全性D亲属献血后,其所献血液一般当天即可输用4 输用血液时,以下操作不当的是( B )A 输血前应将血袋内的血液成分轻轻混匀B 输血前应将血袋内的血液成分剧烈震荡C 任何情况下,输注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D 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待输血液5 当患者发生发热性输血反应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C )A 首先向输血科问责B 未明确原因前不得进行任何对症处理C 首先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D 一律停止输血,并不得再次给患者输血6 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不属于我国临床输血组织机构的是( C )A卫生部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B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C 血液中心或血站D 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设立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7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输血应坚持先慢后快的原则B 一般情况下,发热患者不宜输注血小板制品C开始输血15分钟以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D 输用血小板的速度不宜过慢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从输血科取出的血液若不能立即输注,可将其临时保存于临床科室的医用冰箱中B 从输血科取出的血液若不能立即输注,可将其临时保存于取血专用的保温箱中C 为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大量输血患者宜将待输血液制品一次性从输血科取出D 不应将用于同一患者的大量血液制品一次性取出输血科,然后逐袋输注9 若从输血科取出的悬浮红细胞因患者病情暂时不能输用,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D )A 将其临时存放于室温下B 将其临时存放于-18℃冰箱中C 将其临时存放于4℃冰箱中D 将其送回输血科临时保存1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两次献全血的间隔期不得低于( A )A 6个月B 30天C 2个月D 1年11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献血者每次献全血的量不应超过( D )A 200 mlB 300 mlC 450 mlD 400 ml12对于极难抽取血液标本的特殊患者,抗体筛选结果可能无法报告。
临床医师临床输血知识100问

5
� 》品制血输和血输全安《OHW� 。用输合混物药它其与应不)2( �匀混并释稀以加内袋血入移�器血输头 双� 管型 Y 过通水盐理生量少将可则 �畅不速滴现出已若 。象现的慢越来 越现出免避以�起悬胞细红使袋血动摇轻轻时不要也中程过注输在时要 必。匀混分充剂加添与胞细红使�次数倒颠复反袋血将需前注输)1( �些哪括包项事意注时注输胞细红浮悬.22 � 》范 规术技血输床临《 � 。天 53 存贮可液存保 ADPC�天 82 存贮可液存保 DPC �天 12 存贮可液存保 DCA 。℃2±4 是度温存保的 �sCRC� 胞细红浮悬 �长多是期存保其�少多是度温存保的�sCRC�胞细红浮悬.12 � 》知须血输床临《 司政医部生卫� 。存保能不 �注输快尽需后水盐加③ � �物聚凝白蛋维纤和板小血、胞细白�膜白有样一血全和② � �水盐理生加可�慢较速流时注输�稠粘血全比① �点缺)2( 。好而快效疗�高度浓胞细红③ �全安为更人病年老及以人病 全不能功肝和肾心于用之使�少血全比等氨、钾、酸乳、剂凝抗② �少险危荷负超环循得使 �半一的血全有只乎几量容但 �力能氧携的样同血全和有具品制该① �点优)1( �点缺优些哪有胞细红缩浓.02 � 》知须血输床临《司政医部生卫� 。者毒中碳化氧一)6( �者血输要需血贫有伴期后娠妊)5( �者血输要需人老和儿小)4(
问 001 识知血用床临师医床临构范规术技血输床临《 、 》品制液血和液血全安《OHW� 。点优等输运和存保于便及以源资液血约 节�小用作副�好果效疗治�高度浓品制�强性对针有具血输分成 ?么什是点优的血输分成.21 � 》范规术技血输床临《 � 。血输分 成为称�分成液血关有入输别分�要需际实的情病者患据根�开分法方 学科用应分成同不的液血者血供将�成组浆血和胞细血同不由液血 �血输分成是么什.11 � 》品制液血和液血全安《OHW� 。质物谢代陈新的多众及子因血凝、质 物学化、白蛋种各有含浆血。成而合混板小血和胞细白、胞细红由胞细 血。的成形中浆血即体液的色黄于浮悬胞细血的同不种各由是液血 �些哪有分成成组的液血.01 �条五第》范规术技血输床临《 、条一十第》法办理管血用床临 构机疗医《 � 。血备�库血�科血输交送前期日血输定预于样血者血受同 连�字签准核师医治主由� 》单请申血输床临《写填项逐应师医治经 �血输床临行进请申何如.9 �条六第》范规术技血输床临《 � 。历病入记并�案备、意同导领管 主或门部能职院医报应�血输急紧的者患识意主自无的字签属家无 �理处何如况情的书意同疗治订签法无而血输要需时救抢者患属家无.8 �条一十第》法办理管血用 床临构机疗医《 � 。%03 于低积压胞细红和 L/g001 于低白蛋红血者患 �症应适血输.7 �条四第 》法办理管血用床临构机疗医《 、条六十第 》法血献《 � 。液血用滥和费浪得
输血问答题附答案.

问答题1.ABO 血型鉴定试验有哪些注意事项?(输血科、检验必做答:⑴分型血清试剂质量性能应符合商品合格实际的要求。
在每次试验结束后应放置 4℃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
⑵试剂红细胞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合, 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以除去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
⑶试验中使用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⑷操作方法应按规程执行, 一般应先加血清, 然后再加悬浮红细胞,以便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⑸ ABO 血型鉴定最佳反应温度为 4℃,通常在室温(20~24℃下做试验可出现良好的凝集反应, 37℃可使反应减弱。
⑹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县级血库人员应知应会一百问答2. 为什么要强调在 ABO 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做正反定型?(输血科、检验必做答:⑴两种定型结果可互相验证,使血型鉴定结果更为准确。
在血型鉴定过程中, 有许多因素可导致错误结果, 有些错误结果采用正定型不易发现,如标准血清问题、类 B 现象、红细胞多凝集或全凝集现象、某些原因的抗原减弱等, 用反定型复查可弥补正定型的不足, 在正反定型出现不一致时, 易于发现和纠正血型错误。
⑵可以发现亚型或疾病因素导致血型抗原或抗体的改变。
亚型受血者红细胞上抗原弱不易查出, 易被误定, 但其血清中多含有与其血型相对应的抗体,所以反定型可以防止某些 A 、 B 亚型的漏检。
(县级血库人员应知应会一百问答3. 血型抗体分几类?各有哪些临床意义?(输血科、检验必做答:根据免疫球蛋白生物化学特性血型抗体主要分为 IgM 和 IgG 两大类。
⑴ IgM 类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够凝集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 这类抗体主要是ABO 以及 P 、 MN 、 Lewis 抗体,常为天然抗体。
能激活补体,发生血管内溶血。
⑵ IgG 类抗体多数情况下在盐水介质中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只有在胶体介质、酶或抗球蛋白、凝聚胺介质中才发生凝集,这类抗体主要是Rh 、 Kidd 、 Duffy 等血型抗体。
输血知识考试题

临床医师输血知识考试题科别姓名成绩一.单选题:在备选答案中只选一项(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医院输血管理法律法规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B.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C.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D.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制品管理条例》2.下列哪项不是血液管理“三统一”内容?()A.统一规划设置采供血机构B.统一管理临床用血标准C.统一采血,供血D.统一管理临床用血3.下列哪项是在医院采血并输注?()A.择期手术患者的自体输血B.家庭直系亲属的互相输血C.亲友之间的互相储血D.单位及社会人员之间的互相献血4.公民献血后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哪项除外?()A. 献血公民享有优先用血权利B. 献血公民的配偶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按献血量等量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C. 累计献血1000ml以上,终身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D. 累计献血1000ml以上,直系亲属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输血前医患双方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B.大力提倡自体输血和动员亲友互相献血C.2000ml以上用血要按规定报批D.急诊抢救用血,医疗机构可无条件临时采血自供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用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输血日期前应向输血科预约备血B.无家属无自主意识患者紧急输血,无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也无需报批,即可输血。
C.血液取回后,不得再退回。
D.血液取回后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7.关于临床输血,应记入病历的有以下几项,哪项除外?()A.《输血治疗同意书》B.输血报告单C.输血情况记录D.无输血反应的《输血不良反应单》8.以下除外哪一项均属于输血不良反应?()A.输注成分血液B.发热性非溶血反应C.过敏,荨麻疹D.输血传播疾病9.输血可以传播以下疾病,哪项除外?()A.输血传播甲型肝炎B.输血传播乙型肝炎C.输血传播丙型肝炎D.输血传播艾滋病10.输注4℃保存2天的血液,一般不会传播哪种疾病?()A.乙型肝炎 B.艾滋病病毒 C.梅毒螺旋体 D.丙型肝炎二.是非判断题。
常见的输血相关问题解答

常见的输血相关问题解答常见的输血相关问题解答输血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经常被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然而,由于涉及到液体传输和外源性物质输入,输血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血相关问题的解答。
问:什么是输血?答: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从一个人(供者)输送到另一个人(受者)的过程。
这种过程通常在手术时,临床治疗或维持病人生命过程中进行。
问:为什么需要输血?答:输血通常用于缓解或纠正体内的血容量不足、血液失血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输血可以增加血液容积,提高氧运输和维持体内的血液成分浓度。
问:输血有多安全?答: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并不完全没有风险。
可能的风险包括输血反应、输血感染和输血不兼容等。
然而,医疗机构都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和规范,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问:有哪些输血反应?答:输血反应是指输血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寒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于输血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的。
问:输血感染是什么?答:输血感染是指通过输血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传播的疾病或病原体。
最常见的输血感染是艾滋病(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问:如何减少输血感染的风险?答:为了减少输血感染的风险,输血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筛查供血者,测试供血者的血液以排除传染病,以及实施无菌操作和血液成分贮存的规定。
问:什么是输血不兼容?答:输血不兼容是指患者接受血液或血液成分输血后出现免疫反应的病理过程。
输血不兼容通常是由输血血型不匹配或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的。
问:如何避免输血不兼容?答:为了避免输血不兼容,医疗机构必须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输血血液与患者血液的兼容性,从而减少免疫反应的风险。
问:输血如何保持血液成分质量?答:为了保持输血血液成分的质量,医疗机构必须遵守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规定。
这些措施包括贮存血液成分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及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处理和保存血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师输血知识问答1.我国实行何种献血制度?答:1997年12月29日公布,1998年10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2.我国法律规定献血主体是谁?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3.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国家鼓励哪些人员率先献血?答: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
4.血站对献血者的献血要求有哪些?答: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六个月。
5.医疗机构如何确定临床用血计划?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6.如何进行临床输血申请?答:经治医师应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7.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8.经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哪些?答:经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有各型病毒性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感染、疟原虫感染,及污染血导致的各种可能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9.无家属患者抢救时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署?答: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10.临床输血一次性大量用血如何申请?答: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方可备(用)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用)血。
3)临床输血一次用血或备血量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急诊用血除外)方可备血。
急诊用血事后应当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
11.手术室的自身输血由哪个科室负责?答: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12.对于亲属互助献血有哪些规定?答: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13.输血前,临床医护人员要核对哪些内容?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4.血液输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答:⑴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⑵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⑷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⑸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15.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如何处理?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⑴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⑵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输血前后ABO血型、Rh(D)血型,输血前后的血样分别做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⑶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受血者血液和血袋中血液同时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16.关于填报输血反应回报单有哪些规定?答: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包括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类型、用量、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内容,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17.成分输血的定义是什么?答: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将献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注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18.成分输血有哪些优点?答: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19.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答:⑴由于输血或妊娠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⑵预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20.输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答:⑴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⑵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4)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21.输注冰冻血浆适应证有哪些?答:⑴凝血因子缺乏;⑵大量输血;⑶肝脏功能衰竭伴有出血;(4)烧伤;(5)抗凝血酶VII(AT VII)缺乏;(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子癜。
22.手术及创伤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指征有哪些?答:用于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3.在内科输血指南中血小板输注的指征有哪些?答:⑴血小板计数>50×109/L 一般不需要输注。
⑵血小板10~50×109/L 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
⑶血小板计数<5×109/L 应输血小板防止出血。
⑷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24.输血时,血袋内可否加注其他药物吗?答: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5.输血时可以使用普通的输液器吗?答:不可以。
输血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
26.临床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答:临床上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努力做到少出血、不输血、少输血、输自体血、输成分血,减少浪费,使血液得以充分的利用。
在最需要的时期将最适量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给予最需要的患者。
27.WHO提出的临床输血实践的原则是什么?答:⑴输血只是病人治疗的一部分;⑵根据国家临床用血指南,考虑到病人自身需要再作出输血决定;⑶应尽可能减少失血以减少病人输血要求;⑷急性史学病人应首先采取有效复苏措施(静脉输液、输氧等),同时评估是否需要输血;⑸病人血红蛋白水平尽管重要,但不是决定输血的唯一因素。
缓解临床症状的需要,预防病人死亡和病情恶化等都是支持作出输血决定的因素;⑹临床医务人员应该知晓输给病人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有传播输血传染病的危险;⑺只有当输血对病人的好处大于所冒险时才应进行输血;⑻医生应明确纪录输血的原因;⑼应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监护观察输血的病人,并当出现副反应时能立即做出反应,采取措施。
28.通常用什么方法避免输血?答:⑴预防或早期诊断治疗贫血及引起贫血的疾病;⑵在择期手术前纠正贫血和补充消耗的储存铁;⑶应用简单的血液代用品,如静脉替代液,这些液体较安全、价廉,但可取得同样效果;⑷完善麻醉和手术。
29.对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如何输血?答:危重病人须紧急抢救输血,时间紧迫不允许按常规配血,须由经治医生写明抢救原因及提出不交叉配血的申请,并记录入病例。
输血科可立即发给O型红细胞(小于600毫升),必要时加AB型新鲜冰冻血浆,先给病人输用,之后再行常规化验和交叉配血。
30.临床医师在用血时应负哪些责任?答:(1)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并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2)除急症用血外,临床医师应向需要输血的病人或家属说明输血目的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输血前应由病人或家属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字同意;(3)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血库)及医务科报告;(4)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
31. 稀有血型患者申请输血的原则是什么?答: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32. 决定输血后,从采集血样到送达输血科(血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逐项核对。
33. 输血前,临床医护人员要核对哪些内容?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4. 血液输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答:⑴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⑵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⑷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⑸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35.关于填报输血反应回报单有哪些规定?答: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包括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类型、用量、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内容,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36. 出现输血反应时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 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