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大方县鹏程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刘卓编制日期: 2017年4月24日会审表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矿井位置及交通 (1)第二节自然地理 (3)第三节矿井的生产概况 (4)第二章以往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现状 (9)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 (10)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0)第二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12)第三节矿井涌水量情况 (19)第四节突水点位置及突水量情况 (20)第五节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的难易程度 (21)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22)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2)第二节防治水工作建议 (2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矿井位置及交通大方县普底乡鹏程煤矿位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中部,直距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仅3km。

隶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普底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58″~105°51′10″,北纬:27°12′55″~27°13′26″。

调整后采矿权范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东西长0.78km,南北宽0.65km,面积1.4379 km2。

表1-1 大方县鹏程煤矿拐点坐标(西安80)二、矿区交通矿山有简易公路经普(底)—百(纳)与326国道相接,距大方县城约40km, 距黔西县城约35km。

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见图1图1 交通位置示意图第二节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矿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下洞河上游西溪河。

所处位置属赤水河和六冲河之分水岭地带,为侵蚀—剥蚀低中山地貌,受六冲河支流下洞河的切割影响,地形相对较陡,冲沟发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自然坡度8°~20°,相对高差300m。

区内最高处位于矿区内南西部山头,海拔标高1911.4m,最低处位于矿区内松林冲沟,海拔标高1585.0m,相对高差326.4m。

井田内无河流、山塘和水库等地表水,东部和西部发育有两条季节性冲沟和少量的泉眼。

山西省霍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山西省霍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条件分析
列 规 模 较 小 的 正 断层 。构 成 了 山西 地 堑 临 汾 盆 地
内 ,阶梯状 断 陷及 地 堑地 垒相 间 和 复杂 构 造 格局 。

系列 正 断层 主要 有 : 团 柏 断层 、 团 柏 断层 , 下 上 赤
峪 断层 、 林 断层 、 什 张端 断 层 和万 安 断层 。此 外 , 中 小 断层极 为发 育 。
低 北 高 。 拔 5 0 l 0 m。 海 0 ~ 0 区内 汾河 由 北 而南 流经 3 矿 区。 区面积 l 6 k 。 矿 5 m2 霍州 矿 区现有七 对 矿井分 5
罗 云 山 断层 和 霍 山 断 层 分 别 构 成 了霍 西 煤 田 霍 州 矿 区的西部 和东 部 边界 。边界 之 内发育 了一 系
布 在 汾 河 两 岸 。 河 以东 有 曹 村 、 置 、 雅 庄 矿 汾 辛 李
井。 汾河 以西有 白龙 、 团柏 、 坡底 和干 河矿 井 。 迥
3 区域水文地质 条件
3 1泉 域 系统 .
霍 州矿 区岩 溶地下 水 属郭庄 泉 岩溶水 系统 。该 系统 总面积518 m . 中裸 露 区面积 l lk 。东 2 k 其 O m2 5 部 边 界灵 石 以南 由近南 北 向展 布 的霍 山 断 裂构 成 。
胁 程 度 也 越 来 越 大 。 据 其水 文地 质 条 件 , 其 充水 类 型 划 分 为 四种 类 型 , 依 将 以及 四种 导 水 方 式 , 确 定 了该 区 含 水 岩 并
层 的富 水 性 。
关键 词 : 文地 质 条 件 ; 井充 水 条 件 ; 水性 ; 水 通 道 ; 州 矿 区 水 矿 富 导 霍 中 图分 类 号 : P 4 . 61 4 文 献 标 识码 :A .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本

XXX煤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报告一、概况本煤矿概括情况坐标如下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势矿区地势总体是北部或北西部较高而南部或南东部较低,呈向南倾斜,区内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大隆组和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分布地段较缓,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残坡积物所覆盖,最高海拔标高2121.4m,最低海拔标高1790m,最大相对高差约331m。

2、气象矿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多雾、多阴雨、少日照。

根据XX县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11.8℃,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相对温度84%,年平均降水量1126.71mm,雨季(5~9月)降水量占75.3%,日最大降水量101.2mm。

3、地表水体xx县xx乡xx煤矿,所在区域位于贵州西北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支流,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内部多盆地缓坡,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溶斗、伏流分布普通,区内地下水主要可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分布于裸露岩溶山区,泉水流量大、裂隙水为大气降水渗入分化裂隙,构造裂隙而形成,泉水流量小。

xx煤矿区内无常年性河流等大的地表水体,但北西---南东向冲沟发育,地表沟溪水、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最终通过岩溶、漏斗、落水洞、裂隙、导水断裂等形式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溶蚀裂隙含水层中,另一部分则以岩溶泉的形式流出矿外,排泄到六冲河中。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通过风化带、裂隙、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渗入地下,形成基岩裂隙水、溶洞水、其运动受地表、地下水分水岭、局部侵蚀基准面、岩性和地质构造等的控制,总体由北、北西向南、南东方径流。

4、地貌矿区为溶蚀侵蚀中山沟各斜坡轻微切割地貌,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上统茅口组(P2m)、龙潭组(P2l)、长兴组和大隆组(P3c+d)以及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中的碳酸盐覆盖范围广,峰丛、洼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较发育,在逆向坡地带易形成陡崖、陡坡、龙潭组(P3l)含煤地层等经多次风化剥蚀形成低凹或缓坡地形。

2017.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2017.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概况一、矿井概况1)地理位置鄂尔多斯市天乌兰煤炭有限公司满来壕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管辖。

具体位置在勃牛川以东,蒙陕边界以南曼赖梁一带。

矿井距纳林陶亥镇约15km,距鄂尔多斯市中心73km,矿井交通运输极其便利。

2)井田概况井田西南走向长2.2㎞,倾向长约2.21km,井田面积为4.471km2。

井田位于东胜煤田东部,其构造形态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为245°左右,倾角为1°—3°。

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0′47″~110°22′29″;北纬39°18′59″~39°21′01″,。

工业储量298万吨,可采储量189万吨。

煤质为长焰煤。

二、地质概况本区位于东胜矿区西南部边缘,其构造特征和东胜矿区一致,为一向SW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

褶曲与断层均不发育,无岩浆活动,为简单构造地区。

三、水文地质概况本井田位于东胜矿区西南部,地表水体较为集中,地下水体较为分散,属地表逞流区。

水文地质条件为一类一型,沟谷地段为一类二型。

区内地形相对高差大,最高点位于矿区西北部,标高为1228m,最低点为标高为1105m,地形为一个北西高,南东低的斜坡状山地。

各沟谷的地表汇水相对集中,均排至七概沟,因此区内的地表水体及潜水最终排泄处均为七概沟。

四、矿井充水因素根据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及排泄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为:1、大气降水统计伊旗气象局水文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357.3mm,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左右,历年日最大降雨量为115.2mm,大气降水除部分地表迳流外,其余均补给地下,这部分地下水除在沟谷、地势低洼处,有不同程度的地下潜水出露,流入区内的沟谷,排泄于七概沟谷以外,大多转为6-2号煤层以上基岩的潜水。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5.04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5.04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总工:矿长:×××××××煤矿二○一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2)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二、矿井位置与交通 (2)三、地形地貌 (4)四、气象水文 (4)五、地震 (5)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 (5)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6)一、本报告所依据的主要资料 (6)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6)第三章、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9)一、地质情况 (9)二、水文地质条件 (12)三、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13)第四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和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15)一、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15)二、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7)三、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情况 (19)第五章、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和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20)一、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 (20)二、主要出水点位置、出水量及处理情况 (21)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1)一、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1)二、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2)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建议 (22)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22)二、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3)三、结语 (24)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县××镇×××××××煤矿(以下简称“×××××××煤矿”)为整合矿井,由原××煤矿和××煤矿整合而成。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而水资源则是矿井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报告将对某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

2. 研究区域概况该煤矿座落于某省某市,地处山区。

矿井开采煤炭深度达到1000米以上,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质具有一定的特点。

研究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降水量较大。

3. 主要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分布等特征。

3.2 水文调查通过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速以及地下水水质等参数,全面了解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

3.3 地下水监测在研究区域内设置地下水监测站,定期对地下水位、水质进行监测,以及对地下水体的运动进行跟踪研究。

4. 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4.1 地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页岩和砂岩组成。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砂岩层中,富含矿物质和溶解氧,水质较好。

4.2 水文特征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位较高,且水流速度较快。

降水量较大,地下水系统发育。

4.3 水质特征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区域附近存在一些矿区排放废水的影响,对地下水水质形成一定的威胁。

5. 建议与措施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5.1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对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保护,限制矿区废水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确保地下水水质符合要求。

5.2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网,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

5.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研究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研究区域具有复杂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煤矿水文地质分类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分类报告

盘县淤泥乡湾田煤矿水文地质分类报告一前言报告编制的由来目的,编写经过,参加编写人员为了搞好我矿的水文地质工作,一定要对整个矿井的水文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的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和突水点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的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防止矿井水害事故。

我矿工作技术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分析,以及各资料的收集,编写了此水文地质分类报告,。

参加人员:阳征普,张满中、龙斯勇、罗超明等人。

二矿井及井田情况一)井田及井田情况1矿井生产历史及现状,现在的湾田煤矿是原磨盘山煤矿与原湾田煤矿整合而来。

一、原磨盘山煤矿磨盘山煤矿于1992年建矿以来,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1999年改扩3万吨/年,2001年月日再改扩为6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不到3万吨/年。

该井仅开采17号煤层,以平硐开拓,走向长壁采煤,放炮落煤,人工装车,坑木支护。

,2007年整合到湾田煤矿,现在开采17、15、18号煤层,开采最低+1588米.该矿历年来总采出量。

50万吨,资源量减少50万吨,采空区分布于矿权西北部。

采空区面积17万平方米。

近地表开采时,受大气降水影响。

所采区域,揭露了鲁那断层,不含水,也不导水。

现在的排水是+1588平洞自流。

二、原湾田煤矿原湾田煤矿1998年建矿,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目前开采10号、15号、16、17号、18号煤层。

平硐(主井)—斜井(风井)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放炮落煤,人工装车,液压金属支架支护。

现在已经采出200万吨煤,采空区面积60万平方米。

2矿井生产规模和储量现在的市生产规模是年产45万t/年,有储量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简介主要生产系统:现在是平洞暗斜井上、下山开拓,1588为主要运输水平,排水系统为1408,供电系统是1408是中央变电所,与水泵房在一起。

地理位臵,交通和气象条件湾田煤矿位于盘县淤泥乡境内,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6′36″~104°46′46″北纬:25°56′39″~25°57′30″。

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篇一: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轿子山煤矿生产技术部年月日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签字生产技术部:机电部:安监部:调度室:地测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意见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1.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二水平运输巷、二水平回风巷南面,地处d采区西南部,为d采区的第f个采面。

工作面大致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倾斜方向长179.8m,走向长684.7m,水平投影面积123109.1㎡。

工作面北面为二水平大巷,东面为已开采的aa06工作面,南面为矿井边界,西面为未开采区域。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高山及丛林,地表范围内季节性冲沟发育,植被茂盛,第四纪黄土覆盖较厚,地面标高1420m~1620m。

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处高坡东南部,螺丝坡西北部。

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工作面总体上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根据掘进期间巷道揭露煤层及顶板情况、防突队打钻情况及以往地质资料,工作面范围内存在4条小型正断层,断层稀少。

工作面断层情况详见下表:工作面掘进期间未见陷落柱、“天窗”及岩浆侵入等构造,揭露顶板平整,完整性较好,构造带范围内顶底板破碎。

3.煤层赋存情况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厚度1.48~1.74m,平均煤厚1.59m。

煤厚变异系数γ=8.0%,可采指数Km=1。

整个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软分层,软分层厚0.012~0.06m。

工作面m9煤层属块状暗亮煤,煤层内部节理裂隙发育,为中~高强度煤。

工作面煤层大部煤体结构介于原生结构~碎裂结构之间,即Ⅰ类~Ⅱ类之间,断层构造带内煤层煤体结构由碎裂结构向碎粒结构、糜棱结构过渡。

4.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m9煤层所处煤系地层厚度大,地层内隔水层与含水层交替分布,含水层补给差、富水性弱,整体上为一弱富水含水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东天隆公司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分类报告神东天隆煤炭集团公司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神东天隆煤炭集团霍洛湾煤矿水文地质条分类报告编制:原保才审核:矿总工程师:神东天隆煤炭集团公司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目录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1)(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1)(二)位置、交通 (1)(三)地形地貌 (2)(四)气象、水文 (3)(五)地震 (4)(六)矿井排水能力状况 (4)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5)(一)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5)(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6)三地质概况 (8)(一)地层 (8)(二)可采煤层 (9)(三)构造 (11)(四)岩浆岩 (11)四区域水文地质 (12)五矿井水文地质 (12)(一)地层含(隔)水层 (12)(二)矿井充水条件 (13)(三)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积水分布情况 (14)(四)矿井充水状况 (14)六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16)(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16)(二)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16)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17)(二)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8)附图:1、霍洛湾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2、霍洛湾煤矿矿井充水性图 1:5000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1:2000一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由西安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华能精煤公司神府东胜煤田矿区总体设计(修改)》中将霍洛湾井田划归伊金霍洛旗地方开采,该总体设计于1990年6月经能源部审查同意,据此,杭州煤炭设计研究院于同年12月完成霍洛湾煤矿矿井初步设计,设计该矿生产能力为30万t/年,预留发展60万t的能力。

矿井于1992年5月开始正式建设,后霍洛湾煤矿又委托杭州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该矿由30万t/年改扩建为120万t/年能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改扩建可行性报告由杭州煤矿设计研究院于1993年6月编制成,并经伊金霍洛旗政府,华能精煤公司,东胜公司审查同意。

据此,矿井进行改扩建,2008年霍洛湾煤矿改扩建为270万t/年,2009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验收。

矿井采用三条斜井开拓,一个水平单层布置,分为四个盘区:设计为走向长壁法和倾斜长壁法采煤, 中央并列式通风,以胶带运输为主,辅以绞车提升与矿车运输。

(二)位置、交通一、位置霍洛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东南,东胜煤田补连区之东北部,距伊金霍洛旗约35km,属布尔台乡所辖。

井田北与寸草塔一号井田相接,南至呼和乌素沟南岸,东邻乌兰木伦河,西以纵坐标Y=3742310为界,井田东西宽约3.5 km,南北长约4.1 km,面积约13 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4′27″-110°07′20″北纬:39°23′16″-39°25′48″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二OO一年九月十日颁发的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霍洛湾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140506),煤矿开采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标高在1035-1163m之间。

拐点坐标见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11°中央子午线,高斯3°带坐标,1956年黄海高程系。

包神铁路从霍洛湾煤矿东侧通过,与该矿仅隔一条乌兰木伦河,并在煤矿东约1公里处设有石圪台站,伊金霍洛旗——大柳塔一级公路从矿区中部穿过。

矿区北距内蒙包头市150公里,南距陕西榆林市137公里,皆可直抵,交通堪称方便。

(三)地形地貌本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东部,地形特征为北高南低,最高处位于井田北部松定霍洛敖包,海拔高程1323米,最低处位于井田东南呼和乌素沟底,海拔高程1130米,最大高差193米,一般高差100米左右。

区内基本呈流水冲蚀地貌,沿乌兰木伦河与呼和乌素沟两岸,支沟发育,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表大部分为风积沙所覆。

(四)气象、水文井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南部,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南侧,属黄土高原地带。

井田内地形总体趋势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沿井田西南部边界的寸草塔到伊金霍洛旗阿镇公路的山梁部较高,为井田南部的天然地表分水岭。

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角的7号拐点,海拔标高为134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角的4号拐点,海拔标高为1156m。

最大地形相对高差为184m;一般地形海拔标高在1200~1300m之间,一般地形相对高差为100m左右。

井田属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大部分地区为低矮山丘,第四系广泛分布,基岩(志丹群K1zh)大面积出露,植被稀疏。

由于受毛乌素沙漠的影响,在井田的东北部多被风积沙覆盖,风积沙呈新月形沙丘,构成风成地貌。

井田水系均属乌兰木伦河流域,乌兰木伦河由北向南流经井田东部,为常年性地表径流。

其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夏秋季大,冬春季小。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所设王道恒塔水文站历年观测结果,该河最大洪流量9760m3/s(1976年8月2日),平水期流量一般为3.13 m3/s(1986年9月7日)。

该河水自北向南流经陕西省汇入窟野河后注入黄河。

井田内湾兔沟为乌兰木伦河支流,由西向东流经井田中部,在井田西南部汇入乌兰木伦河,为季节性溪流,流量随季节而变化,雨季较大,冬季锐减甚至于干涸。

井田的气候特征为:冬寒时间长,夏热时间短,秋季凉爽多雨,春季风沙较大。

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霜冻期较长。

属干燥的半沙漠高原大陆性气候。

据伊金霍洛旗气象局提供的(1975~1988年)气象资料:夏季最高气温达36.6‴(1975年7月16日),冬季最低气温达-27.9‴(1978年2月15日);每年降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降雨量为194.7~531.6mm,平均为357.3mm (1975~1988年);年蒸发量2297.4~2833.7mm,平均为2457.4mm,是降雨量的5~11倍。

结冰期一般为10月初至次年4月底,冰冻期长达半年之久,最大冻土深度可达1.71m (1977年2~3月)。

井田内夏季风小,一般为2~3级;春冬风大,常在4级以上,最大可达10级。

风向多为西北,最大风速可达24 m3/s(1979年11月11日)。

(五)地震井田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北缘,鄂尔多斯台向斜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稳定的构造单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井田所在地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对照烈度为Ⅵ度,属弱震区。

据调查,井田内从未发生过较大的破坏性地震。

(六)矿井排水能力状况1、回采工作面涌水及排水系统22107综采工作面涌水量约15m3/h。

工作面的涌水通过设在低洼处的4kw 水泵,经由运输机上安装的DN50高压胶管排至两顺槽,再由两顺槽排水设备经DN108排水管,转至22107运输大巷的DN159排水管,汇到尾巷水仓,由尾巷水仓一台75KW150TSWAX3离心泵和DN219排水管排至替接水仓,经替接水仓三台160KW的MDA280-43×3水泵和DN245排水管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

2、掘进工作面涌水及排水系统掘进工作面的的涌水都是通过4KW水泵从顺槽低洼处所掘小水仓(水仓容积4m³)排至DN108排水管后,转至南翼辅运大巷的DN159排水管,汇到替接水仓,经替接水仓三台160KW的MDA280-43×3水泵和DN245排水管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

3、霍洛湾矿采空区为22101、22102、22103、22105、工作面采空区,由一盘区专用回风巷排至中央水泵房。

22106工作面采空区,由22101尾巷排水设备排出排至替水仓。

4、主斜井、辅平硐涌水及排水系统霍洛湾煤矿主斜井、辅平硐涌水主要为上覆基岩裂隙涌水,分别由主斜井排水设备及辅运平硐排水设备排至主斜井中央水泵房转排至替接水仓后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

5、霍洛湾煤矿中央水仓容量为1300m3,其中,主水仓容量为800m3、副水仓容量为500m3,选用75KW150TSWAX3型耐磨多级离心水泵4台,正常涌水量时,1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量时,2台工作,敷设两趟DN245mm 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水仓容量、水泵能力、管路能力都能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6、突发涌水应急排水系统在回采22108、22109及22110工作面时波及地表积水时,工作面采至距地表积水100m时,分别在三个工作面的运输顺槽内增设一趟DN108排水管路和两台37KW水泵备用(运输顺槽低侧)排水管路由运输顺槽到南翼辅运大巷并与南翼辅运大巷排水管路衔接,突发涌水时三顺槽三趟排水管同时排水至南翼辅运大巷DN159排水管,汇到替接水仓,经由替接水仓三台160KW的MDA280-43×3水泵和DN245排水管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

二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一)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自一九八五年来,在整个东胜煤田,先后有石油部、地矿部、煤炭部所属多个地质勘探队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与本井田有关的主要地质工作有:1.1985年,内蒙地矿局105队在本井田东北部进行新庙普查勘探工作,提交有地质报告。

工作中共施工钻孔16个,工程量5221.5m,涉及本井田的钻孔2个,孔号分别为ZK1511、ZK1521,工程量695.71 m,钻孔质量较好,且有测井资料验证。

2.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51队,于1985年在补连勘探区,进行普查勘探,该勘探区包括本井田。

其主要工程量为1:5万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334.30km2,施工钻孔70个,工程量18609.91m,并于1985年底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并经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终审通过。

本次工作,在霍洛湾井田内施工钻孔三个,孔号分别为b10、b107、b108,工程量680.66m,钻孔资料齐全,质量较高。

3.1985-1987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公司151队先后在补连地区进行详查工作,开展1:1万航空地质调绘480 km2,并由煤炭部航测遥感公司成图印刷。

本次工作,施工钻孔71个,钻探工程量20809 m,其中水文兼岩样孔两个,抽水两段,于1987年底提交了《东胜煤田补连详查地质报告》,并于1988年7月经内蒙煤炭厅终审通过。

4.1988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公司151队,在本井田南部进行李家塔井田精查地质勘探,共施工钻孔31个,钻探工程量5999.97 m,并于1988年底提交地质报告,由内蒙古储量委员会终审通过。

5.1988年,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7队在本井田北侧进行寸草塔一号井田精查勘探,并提交了地质报告,该报告由内蒙古储量委员会审批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