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课件(部编版)_6-10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18世纪到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随着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英国对于海外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已建立了东方殖民体系,拥有广袤的领土,无尽资源和庞大人口的中国,成为英国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目标。鸦片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及其严重后果。沙俄侵犯中国大片领土。 2、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必然性、鸦片战争的侵略性、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历史条件分析法,历史辨证法。 2、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民族英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史实树立历史责任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

必先自强的道理,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 基本知识点 (1)熟悉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了解列强的罪恶行径。 (2)识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些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原因,战后丧失的主权及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知识结构 西方国家的侵略 ①1840年以前,英国等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战前中国与世界差距 ②战前正当贸易中国的出超地位 ②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门户 ①《南京条约》签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鸦片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 (1)掌握鸦片走私的原因和虎门销烟的概况。 (2)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概况、《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理解和运用 (1)通过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学习、探究,学生能够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原因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澄清和批驳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谬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批判的能力。 (2)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史实,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借鉴别人观点、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再现:鸦片战争前后的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3)师生讨论,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进行殖民扩张不可避免的结果。 (2)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自卫战争。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宝贵教训。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 (3)被称为“万园之园劳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之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正义之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英国为何会以此发动鸦片战争?为何中国会失败?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鸦片贸易与当今的毒品走私有何区别? 新课学习 一、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③军纪松散,军备废弛; ④闭关自守,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国际: ①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等国工业革命相继发展; ②资本主义列强疯狂对外扩张,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0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 学习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3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基础知识梳理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 背景:(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封建主义落后,导致战争的必然爆发)(1)政治上:英国是先进的国家;中国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2)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了,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中国:封建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4)对外政策上:英国为扩大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到处进行; 清政府推行政策。 (5)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①起因:为扭转,英国等国家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过程:清政府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_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烟。 ③意义:极大地鼓舞了。 总结: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企图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 过程:1840年6月爆发,1842年8月英国侵入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 3.结果:(1)《南京条约》的签订 内容包括①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给英国。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由中英双方协定。④列强取得了、片面、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2)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4.影响(1)政治:中国的遭到破坏。 (2)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中断,中国被卷入。 (3)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社会。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列强为了扩大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经过:自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略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清政府战败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1)增开等11处城市为通商口岸;(2)外国商船可在往来;(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经商、;(4)清政府赔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等。 4.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丧失更多,中国社会的程度加深。 (2)清政府发生变化,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开始起步。 概念解读 1片面最惠国待遇 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为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2领事裁判权 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

第10课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鸦片战争的知结构 时间:1840.6—1842.8 国内外背景 方面中国英国 经济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政治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立宪制 思想儒家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启蒙思想 军事军备废弛船坚炮利 对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疯狂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重要原因: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政府腐败落后,危机四伏 直接原因:中英围绕鸦片走私矛盾日趋尖锐 ①英国对华走私毒品的目的:扭转中英正常贸易的逆差局面 ②鸦片走私的危害:严重危害清朝统治;摧残了人们身体;污 辱了人们人格 借口:林则徐禁烟运动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广州珠江口 厦门 定海 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广州厦门定海南京 战争结果——《南京条约》签订: 时间:1842.8 内容;割地香港岛---------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 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开了列强侵华勒索赔款的恶例

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关税须协定---破坏中国关税贸易主权, 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与发展并存)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战争反思—我们为何这么弱不禁风(中国战败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主观原因:①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组织不力——重要原因 ② 大批将领畏敌惧战,不敢发动依靠民众——直接原因 ③ 经济技术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补充:1、《南京条约》附件----指《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时间:1843 内容:英国获得了 ①领事裁判权—破环中国司法主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 补充:2、中美《望厦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美国人在五口自行租地建屋,设立医院、教堂等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危害:破坏我国的邻海主权,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补充:3、中法《黄埔条约》 时间:1844 内容:享受南京条约除没有割地赔款外特权 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危害:便利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 参加国家:英法美俄四国 原因:根本: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发展,为了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19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答案B 2.下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答案B 3.(2019·河南洛阳模拟)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答案C 4.(2019·山西怀仁期末)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这里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中国 答案B 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模拟)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答案B 6.(2019·河南洛阳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答案C 7.(2019·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后所签《南京条约》内容的有() A.英人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答案B 8.(2019·山西太原高一期中)“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军事技术的落后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2课鸦片战争教案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课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第三目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

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学生分析 《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高中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优质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平等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上。 难点在于对两次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 本课内容相对简单,一些基本史实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教学时可点到为止,教学方式可采用学生探究式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教师在尽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启发诱导学生,在分析中提出问题,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问题的梯度,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中的材料,学会辨析材料和从材料中挖掘有效信息,理清事件的知识线索,并指导学生把鸦片战争放到当时世界大的背景中去思考。 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 2、本课涉及的不平等条约较多,应运用比较的方法,注意区别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异同,重在结合材料和具体内容,分析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及对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

2019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2课鸦片战争语文

一、单选题 1.“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材料反映了() A.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B.门户开放政策 C.英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D.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B.海关管理权落人英国人的手中 C.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D.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佑,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材料中涉及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传教士传教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 A.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 B.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C.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 D.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6.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关于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应到学生痛定思痛、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 (3)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原因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 2.教师准备关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火烧园明圆等视频、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欣赏电影《鸦片战争》片断,起到凝神起兴作用。导入新课。 然后设疑:

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

第10课鸦片战争 考点同步解读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极力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而封建统治下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中英之间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战争也将因其他借口而发生。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扩大: (1)从战争进程来看: 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等四国共签订了七个条约。 (2)从危害和影响来看:

①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和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核心素养聚焦 1.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重要史实,初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及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分析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两次鸦片战争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进行讨论,探究问题,比较两次鸦片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课鸦片战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国近代史,及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 2、使学生结合世界发展进程,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3、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虎门销烟的因果,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第一次第二次战争的过程。 4、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重点掌握条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两次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5、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的眼观”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特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历史。 2、运用层层分析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等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悬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资本主义列强在近代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是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失去独立和主权,使近代中国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民族前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教学过程 【单元开篇】 我们前面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欧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最大特色是很么?与此同时欧美政治制度的演变又有何特点? (明清居住专制,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知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国情,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和中国战败原因;通过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观察,了解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的科技、文化和思想的落后的状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认识“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 理,理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必然性,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难点 鸦片战争的过程,不平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首的外交使团,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商务关系。见到乾隆后英国使团向中国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其中包括望远镜、地球仪、钟表以及一艘英国最先进的炮舰模型,大清国也回了国礼,其中有丝绸、宣纸等。英国使团向乾隆皇帝提出了通商要求,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此后五十年,当中国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的时候,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世界级头号强国。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以极其复杂的心态和极其沉重的步伐,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历程。

二、虎门销烟 教师: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国情。 英国国情:政治方面: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经济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外交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思想方面:深受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中国国情:政治方面:专制制度日益腐朽,贪官横行,军备废弛。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方面:闭关锁国。思想方面:统治者闭目塞听,盲目自大,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在传统的对外贸易中,中国是处于出超地位,中国的茶叶、丝、瓷器深受欧洲人欢迎,而英国向中国出口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却没有什么市场。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商人向中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查抄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禁烟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叫嚣道:“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销毁,这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狠狠教训它。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鸦片战争爆发。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战争断断续续的进行了两年多,最后清军战败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三、《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教师: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影响? 学生: 原因:统治者愚昧无知,用人不当。清政府战和不定,数易主帅。清军装备陈旧,军备废弛,战术落后,调兵迟缓。英国制度先进、国力强盛,武器领先。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 1.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2.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3.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走向近代。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已交战两年,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竟然提出“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到底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等问题。 中英火炮样式原理大同小异,但是铸造工艺却有很大差距。清朝的冶炼技术落后、,铁

第12课 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 【2014-新课标卷I】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学法指导】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学会用具体史实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依据史实得出的结论。【学习重点及重点解析】 1、虎门销烟的起因。 【学习难点】 1、《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 2、正确理解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材P50-51,试解决下列问题(20分钟) 1、什么是鸦片战争?简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2、有人说“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序幕”。简述虎门销烟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 3、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4、用具体史实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教材P51-52,试解决下列问题(20分钟) 1、试解释第二次鸦片战争,并简述其爆发的原因。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用具体史实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清承明制,以河运为“正载”,但中叶以后,随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河运漕粮难以维系下去。在此情况下,道光6年(1826年)和道光27年(1847年),清政府实行了最初的两次漕粮海运;咸丰朝以后,尽管也曾试办过河运,但仅属“偶一行之”,且数量有限(10万石左右),海运成为漕粮运输的主要形式。 漕粮就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起于两汉,盛行于唐宋,明清遂成定制。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指征收漕粮的官员。明清的漕粮主要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征收。征收数额因驻军多少而不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

第10 课鸦片战争 复习检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2.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自主学习1】 一、虎门销烟 1.背景 (1)欧美国家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① ___________ 在18世纪中后期率先 开始工业革命,______ 、____ 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②为了开拓海 外_________ 和掠夺______________ ,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成为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________________ 占统治地位,阶级 矛盾尖锐,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英贸易:由于的抵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 中国居于__________ 地位,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

_________ ,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身心受到摧残,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2.过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日益泛滥的鸦片走私,任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钦差大臣, 赴广东查禁鸦片,展开禁烟运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839年 6 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的大量鸦片,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 ____________ 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政府借口发动侵 华战争。 二、鸦片战争 1.过程 (1)开始:①时间:1840年6月到1841年初。②路线:封锁珠江口 ——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南下广东。③道光帝革职查办林则徐,改派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广东“议和”。 (2)扩大:①时间:1841年初到1842年8月。②路线:强占 _____________ ,威逼广州——道光帝对英宣战——洋枪队进攻镇江,海龄殉国——南京下关江

第12课鸦片战争

第12课鸦片战争 【课标解读】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在近代又被称为治外法权,是西方列强侵夺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对其在这些国家的本国侨民行使司法管辖的特权制度。 2.片面最惠国待遇: 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 惠国待遇。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所谓半封建,相对完全封建而言,是指既保留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课堂练习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入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3、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4、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2011 年 1 月广东广州高三调研)“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6、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 A.清朝政府 B.中华民族 C.人民群众 D.禁烟派 7、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 A.掠夺资源和劳动力 B.打开市场,输出商品 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D.公使驻京,控制清政府 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外交主权 9、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10、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第十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案

鸦片战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爆发背景和林则徐虎门销烟。 (2)掌握《南京条约》内容以及其附件对于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图表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战争背景和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 (2)通过补充香港被侵占和回归的史料,让学生知道我国现在的强大和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和《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文字材料、PPT教案。 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请问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 学生:1997年7月1日0点。 教师:那为什么是1997年7月1日0点呢?香港又是怎么一步步被英国侵占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程,一起了解这段历史。 讲授新课 一、战争背景 教师:鸦片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有人说这种失败是一开始就

注定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我们需要从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的形势来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第50页,了解一下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学生:浏览教材。(2分钟) 教师对中英形势进行设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中英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自然经济、财政困难完成工业革命 军事军备废弛船坚炮利 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二、战争原因 教师: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中英两国的形势,也能找到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最主要原因,你们认为这个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讲解。 教师: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当然是为了从中国获得利益,但是,他们不能直接说我要在你们这里获得什么,你不给我我就打你,他们需要一个借口来挑起战争,而在1839年发生了一件事,正好给了英国人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也就是虎门销烟。 1、介绍鸦片及其危害 教师:鸦片在当时被称为大烟,由罂粟果的汁烘干而成,少量鸦片可入药,但是如果大量吸食的话就会上瘾,实际上就是毒品,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请一名学生阅读50页资料回放并翻译,了解鸦片的危害。 学生:阅读50页资料回放并翻译。 教师:解释为何英国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 (入超)英中(出超) 茶叶、生丝、药材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销烟的方法:在虎门海滩高地挖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

第10课鸦片战争知识结构

第10课 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 义强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必然性、必要性) 原因: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夺取更多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 ①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 ②领导:林则徐 (借口、导火线、偶然性) ③经过:1839年,虎门销烟 ④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决心;直接导致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 1、1840年广东——厦门——天津白河口 2、1841—1842扩大侵华:鸦片战争爆发后,爱国官兵陈连升、关天培、 裕谦、陈化成、海龄等英勇抵抗;各地人民也自发抗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 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及危害) 败因:1、具体原因:对比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战术 2 :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 1860年 年英国袭击广州,挑起战争 年组成联军攻陷广州,扶植柏贵傀儡政权 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英法美俄四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俄国也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 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大沽(史荣椿壮烈牺牲)、天津,后又占领 ,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使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