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原创专题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题卷:专题十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纯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题卷:专题十九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纯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69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1-7)考点7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8-13)考点71 教育事业的发展(14-15)考点72 文学的主要成就(16-21)考点73 美术、音乐及影视艺术(22-2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这主要说明了( )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2、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3、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美国总统约翰逊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不幸的时刻之一”,苏联和英国也表达了类似态度。

而法国某官员则说:“我祝贺你们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这说明( )A.美法同盟关系已经破裂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C.美苏关系实现全面缓和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4、《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5、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到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练习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20届高三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练习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李斯(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采纳,不久改任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

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还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皇帝。

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摘编自尚景熙《李斯评传》(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历史贡献。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斯取得重大贡献的原因。

(8分)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郭元振( 655-713),名震,唐代名将。

701年,郭元振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当时凉州北接突厥,南临吐蕃,二族常来攻袭,百姓深受其苦。

郭元振到任后,南筑和戎城,北置白亭军,开拓州境1 500多里,使吐蕃、突厥不敢再来进犯。

他还下令屯田,开水利,种稻植粟,数年丰稔,“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凉州成为京城通往西域的重镇。

706年,郭元振任安西大都督。

安西地域广阔,民族众多。

郭元振到达安西后主动拜谒一些部落酋长,对内附少数民族“循其情,为之制”,同时以“国家大计”为重,帮助西突厥消除部落间的纠纷。

后来,郭元振任满奉命还朝时,“安西酋长有剺面哭送者,旌节下玉门关,去凉州犹八百里,城中争具壶浆欢迎,都督嗟叹以闻。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新教材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1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专题检测191.(2020·海南海口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光绪十九年(1893),之洞请立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他奏称:“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

亟应及时创设学堂,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

学堂初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计划招收二十人。

光绪二十二年以后,开课语种为英、法、德、俄四科,后又增设日语。

每科学额三十名,录取条件是“以华文为根底,以圣道为准绳。

”除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供给外,每人每月给膏伙银5两。

后取消了膏伙银制度,而根据成绩优劣发放奖学金。

五年毕业后,必须以所学外语才能为国效力。

保借端“改习卑下之业,甚或不自爱惜,受洋行雇充翻译”,必须缴还所有学习费用。

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派出湖北第一名公费留日学生。

以后又陆续派出大批学生赴日学习实业、师范、法律、警察、军事。

“据光绪三十三年的统计,留日学生全国各省共计5 400多名,湖北所派学生即有1 360名,占了四分之一,湖北在当时有先进省之称。

”——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之洞的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光绪十九年(1893)”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探索国家出路的需要;根据材料“……洋务日繁,动关大局,造就人才,似不可缓”可归纳出洋务如火如荼,急需人才。

(2)实践:根据材料“先选两湖人士,肄业其中,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以期教育成材,上备国家任使”可归纳出张之洞以务实态度办教育。

能与朝廷沟通,又立足现实,量力而行;根据材料“学堂初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计划招收二十人。

光绪二十二年以后,开课语种为英、法、德、俄四科,后又增设日语”可归纳出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教育形式都顺序渐进;根据材料“除饭食、书籍、纸笔等均由学堂供给外,每人每月给膏伙银5两。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020陕西咸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郑吉,今江苏苏州人,年轻时曾多次随军进出西域,因表现出色,升为郎官,熟悉西域事务。

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郑吉以侍郎身份与校尉司马熹屯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和尉犁西),郑吉到任渠犁后,厉兵秣马积蓄粮食。

秋收时节亲自率领屯田士卒1500人出师车师(今新疆吉木萨尔),使车师归顺汉朝。

回到渠犁后,郑吉继续屯田,扩大屯田范围,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因功绩突出,西汉升郑吉为卫司马,任命其为“护鄯善以西使者”,护卫丝绸之路南道。

公元前60年,控制东部天山北路的匈奴日逐王降汉,郑吉奉命率领渠犁、龟兹等兵士5万人接应匈奴日逐王率部归顺汉朝,并护送日逐王一行到长安。

郑吉因此被封为安远侯,日逐王为功德侯。

同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汉武帝“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构想终于实现。

自此以后,历代中央政权都将新疆地区视为故土,行使着管辖权。

郑吉为西汉统一西域,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吉在西域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吉取得成就的原因。

(6分)2.(2020云南昆明“三诊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1876年,郭嵩焘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

1877年,英国意图向阿古柏伪政权派遣公使,经郭嵩焘严正交涉,该计划流产,从而在外交上支援清军收复新疆的正义行动。

郭嵩焘出于保护华侨的考虑,建议政府在华侨集中的外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按其建议先后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

郭嵩焘还从中外交涉日益广泛的现实出发,组织翻译了大批介绍外交惯例和国际法规的著作,专门寄给总理衙门。

1878年,郭嵩焘筹划了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赴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严复等。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20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练习:专题20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含答案

专题二十整合训练1、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2、[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陆贾,楚人,曾两次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

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

赵佗留陆贾数月,畅谈欢饮。

陆贾回来时,赵佗赐给陆贾大批珍宝。

陆贾拜赵佗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汉正式承认南越为封国,而南越则承认从属于汉,汉与南越从对立变为一家。

吕后时期,赵佗三次遣使,请求解除遏制南越发展的禁令,毫无结果。

于是,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攻长沙国边城,并以金钱收买,使闽越、西瓯等归属于他,南越势力空前强大。

汉文帝即位后,令陆贾再次出使南越。

陆贾至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

赵佗恐,去帝号,自称蛮夷大长老。

从此,南越与汉长期和睦相处,经济稳定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两次出使南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贾出使南越的历史意义。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人民版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人民版

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非选择题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管仲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管仲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而是知道他家里贫穷。

他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鲍叔更加不堪,陷入窘境。

鲍叔不认为他愚笨。

鲍叔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

管仲曾经三次出仕,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他不成器,知道是他没遇上好时机。

他也曾三次打败仗逃跑,鲍叔不认为他怯懦,鲍叔知道他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管仲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他没有廉耻,知道他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反而将他推荐给齐桓公。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并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

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

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据司马迁《史记》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鲍叔为人处事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鲍叔推荐管仲执政的时代背景及司马迁高度评价鲍叔的原因。

(9分) 答案(1)特点:善于与人合作共事;对人慷慨大方;不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对他人的看法;唯才是举,甘居于人下。

(2)背景:东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间多争霸战争;齐国为增强国力要进行变法。

原因:慧眼识人,唯才是举。

2.(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沈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政治活动,他不仅大力兴修水利、监制军器、改造观象仪器、主管财政等,而且还出使办理边界交涉、坐镇陕西和西夏作战等等,为北宋当朝国家领土的完整建立了不可抹灭的功绩。

他“博学善文”,在天文、历法、物理、生物、化学、医药、水利、兵工、冶金、建筑、文史、乐律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很高造诣。

其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更是概括了他一生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学术价值上和历史资料上是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1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八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祖冲之“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广泛收集从上古时代起直到6世纪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还“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在天文历法方面,编制了一部新历法,即《大明历》。

曾经设计制造过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类似于木牛流马的陆上运输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确的程度。

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祖冲之确定了π的不足近似值3.141 592 6和过剩近似值3.141 592 7,π的真值在这两个近似值之间,即3.141 5926<π<3.141 592 7精确到小数7位。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成果,直到约一千年后,才为15世纪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超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祖冲之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祖冲之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答案: (1)特点:注重专攻;勤于实践;善于创新;领域广泛。

(2)地位:祖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精确了圆周率的数值,他的数学研究成果长期领先于世界;他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由“专功数术,搜拣古今”,可知祖冲之注重专攻;由“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可知祖冲之注重实践;祖冲之编新历法、发明水碓磨、制造指南车和千里船体现了他善于创新;从祖冲之涉及的天文、历法、数学等可以归纳其涉及的领域广泛。

第(2)问,首先可以从性质出发概括其为科学家,其次结合祖冲之的最著名的成就圆周率概括其成就,最后可以从祖冲之对国内和世界的贡献概括。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查理·卓别林,1889年生于英国伦敦。

1918年卓别林在洛杉矶好莱坞开设了电影公司。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

2020年高考之历史选修提分攻略专题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

专题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五年,新课标全国卷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考查多侧重于与某些重大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相结合,世界历史人物也有所涉及。

命题的内容多考查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的历史人物。

如“明清之际”、“鸦片战争”前后、“民国初年”等重要时期的人物,还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人物。

考查形式上,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设问方式上,一般为两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根据时代背景来考查历史人物行为或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具体如下表所示:地方卷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江苏卷和海南卷中的必出考题,江苏卷考查人物为课本内人物,中外历史均有涉及,主要考查人物的思想、特点及评价;海南卷考查则与全国卷模式相同,多为课外人物,主要考查人物的主要主张、贡献及评价等。

北京卷中,2017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甘地。

浙江选考试卷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基本不单独命制,而是与其他考查内容一起混合命制,以加试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重大考查人物的贡献、评价等。

具体情况如下表: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45,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

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

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80 古代先哲与古今著名政治家 3颗星考点81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 1颗星本试卷共七个主观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1.2017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全国卷Ⅰ47题)(15分)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

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

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考点80 中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7分)考点80 中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8分)2.【来源】新课标全国Ⅲ卷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材料1816年,詹姆斯·门罗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为总统。

1820年又以极大优势获连任。

当政时美国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版图扩大,因而赢得了“和谐时代”的美名。

1823年在其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对于现存的任何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获属地我们未曾干涉过而且将来也不干涉”的同时,也庄严宣告,“在已经获得,并维持自由独立情况下的美洲大陆各国,今后不得被任何欧洲列强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任何欧洲列强凡以压迫它们或以任何形式控制它们的命运而进行的干涉,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的态度和表现”。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成为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外交的行动指南。

门罗对内强调国家意识,对外大力开拓疆土,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考点80 中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门罗主义的内涵及其影响。

(10分)考点80 中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詹姆斯·门罗当政时赢得了“和谐时代”美名的原因。

(5分)3.【来源】【百强校】2017届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校高三上期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华盛顿会议实际是美国在将近10月底建议召开的……我很高兴收到了中国外交总长颜惠庆的私人电报,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博士签署的,他是外长和我的挚友。

电文说颜博士想委派我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全权代表,问我是否愿意担任。

第二全权代表的职务由施肇基先生担任,因为他是当时驻华盛顿公使。

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

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若需要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拟议的会议,我将乐于从命。

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耽心,我指出施肇基博士不但是驻华盛顿公使,他从事外交事业的资历也比我老。

结果外交部正式来电邀请我做中国代表团成员。

总统的命令系在会议召开后公布,任命施肇基博士为首席代表,我名列第二,王宠惠博士位居第三。

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虽然我对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以及在北京的讨论几乎一无所知,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

——《顾维钧回忆录》考点80 中难(1)根据材料,分析顾维钧乐意代表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2分)考点80 中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作为外交家的顾维钧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8分)4.【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康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材料一曾国藩(1811—1872年),清末湘军首领。

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

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军,以礼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

次年发布《讨粤匪檄》,攻击太平天国革命是“开天辟地”以来“名教之奇变”。

率兵阻击太平军,并出省作战,夺取武昌和田家镇。

1855年初在湖口被太平军打败,退守南昌。

次年因太平天国发生杨韦事件,乘隙恢复力量。

1858年11月令李续宾率湘军主力六千人攻三河,被太平军歼灭。

旋以曾国荃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

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淅、苏、皖、赣四省军务。

主张“借洋兵助剿”,派李鸿章到上海,左宗棠入淅江,伙同英人戈登的“常胜军”、法人德克碑的“常捷军”夹攻太平军,并派曾国荃围攻天京(今南京)。

1864年(同治三年)7月攻陷天京。

1865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战败去职。

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

1870年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残民媚外,受到舆论谴责,调任两江总督。

不久病死。

——《辞海(1989年版)》材料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爱民歌》曾国藩作于咸丰八年(1858年)考点80 中难(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生平的主要事迹。

(7分)考点80 中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经济、军事近代化的角度评价曾国藩的贡献。

(8分)5.2017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全国Ⅲ卷 46题)(15分)材料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

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

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

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考点80 中难(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8分)考点80 中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7分)6.【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材料一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他还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摘编自《鲁迅文集》材料二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鲁迅一方面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奉行“拿来主义”,当然,他所倡导的“拿来”也并非没有选择的“全盘西化”,在“拿来”的时候,他也还要“看一看”。

——摘编自刘晓华《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考点80 中难(1)据材料一归纳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4分)考点80 中难(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11分)7.【来源】2016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规则Ⅰ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并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规则Ⅳ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相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

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

……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

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请回答:考点81 难(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4分)考点81 难(2) 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5分)考点81 难(3) 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6分)参考答案1 【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和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7分)(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

(8分)2 【答案】(1)内涵:一方面保持了孤立主义的“基本内涵”,不卷入欧洲事务,另一方面确立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洲大陆的外交思想:(2分)①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

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②要求欧洲不干涉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③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3分)影响: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度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

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5分)(2)原因:当政时美国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版图扩大;“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门罗对内强调国家意识,对外大力开拓疆土,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